杨换明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一些思维误区,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指点,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利。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研究,帮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让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迈向新的台阶。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概念已经成为热点话题,成为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指导思想。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认识创新思维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策略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和提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数学教材为核心,从教材和数学知识中挖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参与创新思维发展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思维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空间,促使学生在开放性问题指导下探究学习,在小组中交流观点,思维碰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针对性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提高。
(二)快乐学习教学原则
高中数学中的核心概念、公式、定理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表述十分抽象,数学重难点知识对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在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负担也较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教師需要通过轻松愉悦教学环境的营造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趣味性教学策略指导下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兴趣指导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三)素质教育为主,思维能力培养为辅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多项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趣味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明确了核心素养指导策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仍然以自己为主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师的教学为主进行。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固化。
(二)教学缺乏针对性
高中阶段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遇到的教师不同,讲课方法也不同,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无差别教学策略开展的过程中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无法满足学生自我提升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不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三)教学缺乏直观性
高中阶段的数学定理、数学概念的描述是十分抽象的。对于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弱、思维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理解问题,掌握知识的速度较慢。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不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情景和图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拓展学生的思维,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快乐教学原则的指导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趣味性课堂活动的组织下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留出自由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在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基本不等式时,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为学生设计开放性思考问题。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公式,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最值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竞答活动,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问答对决,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以学生提出的创造性解题思路为标准对小组进行名次的划分,在趣味性竞赛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增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环境和学生个人因素,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层次性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层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数学基础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组成小组,结合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最近范围内获得能力和思维的提升。分层教学法是以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统计》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随机抽样相关内容时需要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表示法相关知识,能够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和个体概率等原理。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比如对于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夯实基础小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将其划分为实践创新小组。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兴趣提升小组。夯实基础小组的学生需要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和利用简单随机抽样计算概率的方法,实践创新小组需要运用随机抽样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概率问题,兴趣提升小组则需要通过创新思维解决概率问题,获得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
(三)提升数学教学的直观性,降低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难度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动画或者图像,并且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问题本质的把握。
在人教版高中數学高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正态分布知识时,教师将高尔顿板实验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视频动画中引入正态分布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寻找正态分布与生活中或者是产业发展中应用的实例。在生活案例的分析中总结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总结正态分布在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四)不断强化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多个小组学习伙伴的共同探讨与帮助下解决问题,形成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与分享中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让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引导其他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提升小组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他人思维的独特之处,学习小组同伴优秀的学习方法,看到自己在思维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通过交流与探讨掌握数学知识,在交流与思考中查漏补缺,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五)重视数学思想教学,深化知识的理解
数学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理解的有效方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的形成。数学思想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将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化解为一个个小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在数学思想指导下需要将数学问题进行拆解,将不同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解答。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巩固基础概念和公式,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按照单元主题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思维框架,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把握和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当前阶段的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核心。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趣味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教学方式的应用,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在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