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英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自身的特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这一进程可分为萌芽、探索、发展和创新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原创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篇章;超越了资本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原创贡献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3-0036-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1〕系统回顾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原创贡献,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及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奋斗中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吸收借鉴了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人口规模巨大。人口规模大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艰难程度远高于人口规模小的国家,也更具示范意义。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无先例可循,破解了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性難题。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全体人民利益为主导的现代化,而非为实现某一少数群体利益而进行的现代化。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追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还追求精神文明的高度繁荣,更加追求两者的协调发展。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思,协同推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坚持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避免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不好战、不侵略、不称霸,始终坚持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既包括对现代化概念的逐步明晰,也包括对现代化实现途径的探索。一方面,尽管当时党还没有正式使用现代化一词,但结合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党已经提出了许多相近概念。例如,党认识到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没有新式工业,所以党高度重视工业的作用,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提出,要“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另一方面,党在苏区建设中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例如,党重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指出这是苏维埃政府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同时计划借助外援推进中国工业化,积极利用外国资本,用外国借款和外国投资来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尽管当时囿于战争形势,相关探索并未完全展开,但却为党全面执掌政权后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清除了政治障碍,提供了独立、统一、稳定的国家体制支撑,为相关实践探索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4〕。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目标,正式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党在学习借鉴苏联现代化先进经验的同时,客观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以苏为鉴”,在科学总结苏联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开始独立自主思考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
1953年底,毛泽东初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将“四个现代化”列为党的任务目标。1964年,周恩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5〕。至此,我们党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之后,我们党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四个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例如,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周恩来提出把国防工业放慢一些,于是暂时不提国防现代化,后在中苏关系恶化后国际现代化又予以恢复。在“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顺序方面,周恩来指出,不能等工业现代化完成后再推进其他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必须同时推进。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阐述了“两步走”发展战略。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重申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并对具体时间作了细化,这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现代化的憧憬。
纵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虽没有直接使用“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但“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实际上已经初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内容,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两步走”发展战略也为党后期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战略部署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领导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初,邓小平指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至此被正式提出。1979年底,邓小平提出以“小康之家”作为当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规划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小康之家”的提法表明党从客观现实条件出发,认识到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根据具体国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步骤。1987年,邓小平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步骤划分为“三步走”;1997年,由于“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已基本实现,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对“三步走”的“第三步”作了细化,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8年,胡锦涛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细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一方面,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发展路线,以开放的姿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重视综合协调、绿色包容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党坚持开拓创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抓住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方面,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在原有“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中增加了“美丽”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架构,强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三新一高”,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关键保障和制度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精准概括和深刻总结,使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党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建设”到“建成”,深刻彰显了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党的十九大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衔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提出新时代“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先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既充分肯定了过去的发展成就,又表明了党接续奋斗的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作了详细阐释,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贡献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
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虽没有直接使用“现代化”的这一表述,但其关于现代阶级、现代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理论的论述却内含着大量的现代化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指出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大工业城市和现代国家的建立,开拓了世界市场,使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血腥和残酷,指出其引发了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必然会造成极端不幸的灾难。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发展具有特殊性,因而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开始思考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尝试寻找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把人从资本异化人性的逻辑中解放出来,挣脱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实现人的现代化。党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脱了西方以资本为主导的非人逻辑,有效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病,以自身的实践解答了马克思所思考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寻出来的正确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完美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了其创造力。
(二)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篇章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迈入现代化一直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形成了蘇联模式。苏联模式创造出快速工业化的奇迹,实现了赶超式发展,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贡献,初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苏联模式的缺陷也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而逐步显现。一方面,苏联采用单一公有制及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模式,以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进行生产规划,消除了市场的功能,使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越来越僵化,没能平衡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产业结构失衡阻滞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苏共内部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管,形成了特权阶层,使苏共日益脱离群众,官僚作风越发严重。虽然苏共历届领导为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各种改革的尝试,但始终没能找到正确的出路。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遇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从全盘苏化到以苏为鉴再到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全新探索,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束缚,超越了人类现代化的依附、趋同、串联模式,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批驳了“历史终结论”,回应了质疑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声音,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实现飞跃性发展,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
(三)超越了資本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西方凭借先发优势,向世界各国“兜售”其现代化模式,并标榜其为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和样式。不可否认,资本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使得生产力大大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模式。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具有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会造成三种赤字:第一,西方现代化模式中资本家唯利是图的丑恶本性暴露无遗,普通大众被压榨后生活颠沛流离,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造成治理赤字。第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大多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依靠对外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冲突不断,出现和平赤字。第三,西方现代化模式下资本主导的文明形态具有单一排他性,其本身有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易引发文明冲突,陷入文明悖论,造成文明赤字。
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发展现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决定了其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各有不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西方现代化模式更不可能是唯一标准和样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独立自主探索出的独创性成果。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鲜明底色,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整体文明”为导向,致力于“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追求,秉承和平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中国个性,又有世界共性,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世界人民。党在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强调重构人类文明特质和叙事方式,以自身特有的文明逻辑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狭隘认知,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昭示,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范本、贡献了中国方案。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4〕郭广银.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J〕.红旗文稿,2023(05):15-18.
〔5〕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63.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