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 衡希
[摘 要] 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以西安某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研究对象,从学生、教师、环境和学习效果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4个题项的调查问卷,先通过因子分析抽取出七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子,分别是:学习动机因子、学习方法因子、学习投入因子、教师水平因子、师生交流因子、学习氛围因子、学校实力因子。然后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因变量,七个因子为自变量,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排序为:学习投入因子、学习动机因子、教师水平因子、学习氛围因子。最后,通过结构方程进一步验证了以上七个因子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 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082-0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校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对于高校来说,教学质量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同时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由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很多方面,如家庭环境、学生学习习惯、教师水平等,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案和对策,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学者已有相关研究,如郭继东、郑可晗等[1]从专业兴趣、学习时间、实践活动等七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教师业务水平,其次为教师备课认真度。倪晗、刘彩钰[2]设计了知识接受程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个一级指标和理解、个人道德等九个二级指标来检验15所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学习的效果。聂崑[3]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出发,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不同因子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差异。沈忠华、邬大光[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知识建构、师生互动和信息处理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及其路径。
目前围绕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较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重新设计较为通用的问卷,并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旨在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体验,强调有用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易受到周边环境、教师授课风格以及个人学习风格的影响。
(一)注重学习体验
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体验,包括外在体验和内在体验。外在体验主要指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内在体验是指学习情境和学习感知。从外在体验来看,学生希望能够拥有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学习的场景,要求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智慧的校园服务,同时也需要培育良好的学风,营造“学习无处不在”的氛围。学生能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从硬性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内在体验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能够在真实项目和案例中习得专业知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价值引领和内心驱动,获得良好的学习感知。
(二)强调有用的学习
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的有用性,喜欢在“做中学”,通过项目实践、虚拟仿真、情景模拟等学习专业知识,并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有用的学习包括有用的知识、有用的作业、有用的项目以及有用的研究。学生评价一门课程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这门课程是否为其带来了实质性的提升,或者是否有利于其找工作。虽然学生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习的有用性,但是实践效果有时会偏离预期,对理论知识的领悟也较为浅显,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入。
(三)期待学习成就
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期望得到他人认可,包括教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认可。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获得的否定多于肯定、批评多于赞赏,在大学新的平台上,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学业的成功和他人的认可。学习成就包括学业奖学金的获取、课程成绩取得高分、作业得到教师好评以及学科竞赛获奖、证书获取等。教师需要通过多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并给予学生更多正面反馈。同时,帮助学生完善作品,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和学业自豪感。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同时借鉴教育从业者经验和理论成果,从学生、教师、环境和学习效果四个维度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5]。问卷共設计了24个题项,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5分,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对题干描述内容的符合程度进行选择。
问卷的基本信息部分调查了被测对象的性别、年龄等。问卷编制完成后经过同行评定和试测对表述不明确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并发放了112份问卷进行预测量,根据预测量的结果对问卷做了二次修改。最终使用的问卷如表1所示。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某地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的发放。共收回问卷361份,其中有效问卷346份,问卷有效率95.84%。
(三)问卷分析
1.信度分析
将调查得到的有效问卷录入SPSS进行信度分析,以检验调查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35,学生维度、教师维度、环境维度和学习效果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量表的信度比较理想,四个维度的题项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降维分析技术,用来考察一组变量之间协方差和相关分析的技术,并用以解释这些变量与为数较少的因子(即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联。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一共得到了24个变量(变量用Q1到Q24编号表示),但由于这些变量数量较多,也较为分散,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提炼出潜在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子,减少变量数目。
本文先使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维度的21个变量,为后续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准备。
表3为问卷数据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结果。KMO值为0.815(>0.7),同时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05)。说明问卷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21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对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21个因素进行主成分分子,共提取出七个因子,具体如下。
(1)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Q1)、得到亲友的肯定(Q2)、对未来的帮助(Q3)这三个变量在因子一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故将其命名为“学习动机因子”。
(2)会主动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Q4)、会主动学习课程资源(Q5)、按时完成作业(Q6)、探讨课程内容(Q7)和主动复习(Q8)这五个变量在因子二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故将其命名为“学习方法因子”。
(3)每周自学时间(Q9)、参与学科竞赛(Q10)和关注课程动态(Q11)在因子三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将其命名为“学习投入因子”。
(4)教师教学活动(Q12)、教师教学方法(Q13)和教师语言表达(Q14)在因子四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将其命名为“教师水平因子”。
(5)教师及时反馈(Q15)、教师指导帮助(Q16)和师生沟通渠道(Q17)在因子五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将其命名为“师生交流因子”。
(6)班级学习氛围(Q18)和宿舍学习氛围(Q19)在因子六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将其命名为“学习氛围因子”。
(7)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满足学习需要(Q20)和教室设备良好(Q21)在因子七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将其命名为“学校实力因子”。
进一步计算每个学生七个因子的得分,得到七个因子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3.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因子分析得到的七个因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贡献,这里将七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同时构造学习效果得分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学习效果得分的计算步骤为:首先计算每个被测学生效果维度Q22~Q24的平均分记为Ei,其次采用Z分数法对Ei进行标准化,见式(1),得到ZEi即为学习效果得分。
ZEi= (1)
式(1)中为所有学生Ei的均值,Si为标准差。
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得到各因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贡献度大小,挖掘因子的重要程度和排名。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表8所示。
表7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表8说明整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综合表6~表8,得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子按照重要性大小排序分别是:学习投入因子、学习动机因子、教师水平因子、学习氛围因子。其余三个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模型,说明这些因子的重要性较低。
4.结构方程分析
结构方程是一种常用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当研究对象受到无法观测到的潜在变量影响时表征关系的问题[6]。
回归分析已得出了七个因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来进一步验证影响因素的排序及重要程度。构建如图1所示的学生学习影响因素和学习效果的路径模型,并采用AMOS软件进行建模和修正,可以验证七个因子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最终各条路径的指标参数如表9所示,说明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
图1结构方程的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投入、学习动机、教师水平和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正向作用,这与回归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学习方法对学习氛围有正向作用,学校实力对教师水平有正向作用,学习氛围对学习投入也有正向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1.根据本文问卷数据及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学习投入、学习动机、教师水平和学习氛围。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支持中心的作用,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强自信心,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法。
3.教师的业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对于传授的知识不抗拒、有好奇心、易于接受。
4.学生在学校学习,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校应关注学风建设,创造努力、向上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继东,郑可晗,张晶,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学习效果因素调查分析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2,51(5):165-169.
[2]倪晗,刘彩钰.高校课程思政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22,36(4):100-105,109.
[3]聂崑.基于结构方程探究大学生外语学习效能的影响因素[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8):37-39.
[4]沈忠华,邬大光.大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及滿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1):25-36,59.
[5]晏梦灵,陈丽萍,郭景.信息技术关键功能如何影响多层次学习效果:基于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混合研究[J].江苏高教,2022(6):102-109.
[6]肖瑞雪,屈建萍,王赫,等.大学生线上学习行为的聚类、成因与对策研究[J].软件导刊,2022,21(6):230-235.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