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为确保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专业建设的落实落地落细,“三高四新”战略下适应当前民航产业升级与空中乘务专业升级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势在必行。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从湖南省情和校情出发,分析专业教学标准研究现状与问题,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标准开发过程分析,瞄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关键问题,从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条件、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路径和策略。
[关 键 词] “三高四新”战略;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湖湘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113-04
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教育部继2021年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之后,于2022年发布与之配套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覆盖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对专业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权威的阐释。作为专业目录、专业简介更新的工作延伸,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也是迫在眉睫。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就整省推进湖南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重点指出根据湖湘工匠能力结构健全湖湘特色标准体系。因而,在充分发挥专业简介对专业建设和转型升级的指导作用下,开展“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对于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助力数字化发展和民航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适配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专业教学标准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国外较早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国家是德国,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确立了“双元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西方很多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在国家层面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共同趋势,至21世纪初,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论依据、内涵、开发方法和模式。
国内最早于1997年开始了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上海提出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这一概念,并于2004年开启了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的教学改革,由此标准建设研究成为职教领域的热点,尤其是2012年至2023年成果增长迅速,持续处于研究高峰期,主要聚焦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理论、开发技术与方法、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另外,自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后,“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也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教育部规定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框架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入学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等。徐国庆(2019)认为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职业能力标准,由专业大类、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课程模块四大要素构成,旨在为职业院校提供所需内容的依据和原材料。唐正玲(2020)关注了浙江省职业院校开发具有本土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标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需求,实现标准“走出去”。陈宝文(2021)提出专业与产业对接、“云数+云智”融合,兼具本土化和国际化,实现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升级改造。杨小燕(2022)进行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背景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
(二)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对专业教学标准升级和改造的思考,需要从匹配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思维框架,但现有研究尚有不足。
1.缺乏对接“三高四新”具有湖湘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论成果
目前国内外很少从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视角来研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鲜有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研究,更没有将此问题置于适应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和“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缺乏相关理论成果。
2.缺乏适应当前产业升级,与空中乘务专业升级相适配的专业教学标准
在湖南民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接“四新三化”(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一体化、现代化、数字化)升级专业教学内容和学习标准,开发与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要求和数字化资源,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校内外实训条件、评价标准等亟待研究。
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理论模型
作为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专业教学标准的成功开发是内外部环境综合影响下信息的获取、加工、编码、利用、输出、反作用与再生成并循环往复的结果,可基于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过程分析(见文末图1)。
三、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路径和实践
(一)开展岗位职业能力要素升级调查与分析
岗位职业能力是完成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能力规格,职业能力分析是实现从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关键转承点,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梳理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则是供需调研。
采用直接調研与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开展面向民航行业企业、省内外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往届毕业生和在校生的供需调研,针对民航行业发展、航空公司和机场对空乘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聚焦解决专业建设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毕业生对现有教学标准反馈的问题。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民航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厘清企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和典型工作任务,准确提炼汇总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要求、职业标准、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厘清对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征集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校内外教学建议及意见,进一步清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路径,厘清人才培养的岗位层级。通过对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调研,了解专业教学情况、目前专业教学标准使用情况、教学条件的配置情况等,获取全面、客观的分析数据。
基于供需调研,本专业对空乘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确立为民航乘务员和航空港贵宾接待员,运用DACUM分析法,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汇总职业能力要求,并将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其中,搭建适应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和“三高四新”战略需要的湖湘空乘工匠能力结构。其中核心专业能力包括客舱安全保障和服务技能,具体包括十二大专业能力:操作舱门、客舱服务设备和应急设备的能力;客舱服务能力;组织旅客进行陆地和水上紧急撤离的能力;紧急状况处置能力;紧急救护能力;贵宾接送机服务能力;中英文沟通合作能力;跨文化服务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数字能力;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技能。
(二)升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根据调研结果,对接“四新三化”新要求,紧紧围绕空中乘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以及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运用SWOT技术分析,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民航产业转型升级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的当代民航精神和“爱国、求知、创新、兴工”的楚怡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数字化智慧航空服务能力,掌握客舱安全管理标准、客舱服务规范、应急处置方法与程序、贵宾服务保障流程等专业知识,具备客舱服务与管理、紧急救护、应急处置与安全管理、贵宾接待等核心技能,具备“职业四美、安全保障、文化自信、真情服务”四大特质,面向航空运输业的民航乘务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民航客舱服务与安全管理、航空港贵宾室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为适应数字经济和智慧民航高质量发展需要,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需随之升级。素质方面,着重强调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当代民航精神、楚怡精神、规则意识、协作品质、信息素养以及文化自信。知识方面,学生要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湖湘文化基础、民航运输基础、形象塑造与服务礼仪、中英文广播词与乘务工作用语、客舱服务与客舱安全管理、贵宾服务保障等知识。能力方面,学生要具备客舱设备操作能力、客舱服务与质量管理能力、客舱应急处置能力、紧急救护能力、跨文化服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专业信息技术能力、航空运输领域数字化技能、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
(三)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畅通“岗课赛证”融通通道。第一,对接航空企业职业岗位,明确岗位能力对课程的需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后的职业能力分类、分级、分层,依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情境化实训项目,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的精准对接。第二,将各级空乘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头部企业技能大赛等的项目、内容、评分标准与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赛”有效融通。第三,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评价标准与证书标准对接,将技能培训有机融入教学课程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的完美融合。构建对接职业标准、能力递进式的“四阶段十模块”专业课程体系(见文末图2),推进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改革,突出高阶性、实践性、适切性和先进性。
需要特别说明:(1)数字能力培养需覆盖所有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与之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校企双元教材的建设也尤为重要。(2)以“工匠劳动兴楚怡,劳模敬畏强民航”为专业思政主线,创设“楚怡精神”营养包、“民航精神”故事包、“劳模精神”事迹包、“劳动精神”活动包、“匠人匠心”案例包五大特色思政资源包,利用学校、企业、社会三大育人阵地,将思政教育、专业精神、楚怡精神、职业素养等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四)升级改造专业教学条件
首先,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保障专业数字化优化升级的关键。第一,以产教融合引领教师队伍“双主体”结构建设,建立“双主体”建设机制,选聘航企技术能手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团队。第二,校企合作实施“培训引领教学能力+实践引领专业能力+竞赛引领综合能力”三大提升计划,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紧密对接市场需要开展专业标准和“岗课赛证”融合研究。第三,开展自我变革,重点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数字化动手能力以及数字化教育能力,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构建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保障机制。
其次,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应与“四阶段十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相对应,校内模拟实训和仿真实践设备保障、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岗位实习设备保障,缺一不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融合“信息化”和“职场化”两化策略,运用VR实训设备、智慧教学设备等,围绕“师生身心的愉悦性、信息交流的有效性、职场情境的真实性、教学评价的便捷性”创造智慧教学环境,塑造教学新形态。
(五)構建专业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
第一,确定基于PDCA循环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念。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体系,通过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第二,以“学校、民航企业、第三方”三个维度,“学生发展、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五个方面,“生源质量、实践创新能力、就业质量、实践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标准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校企合作、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国际交流”十二个要素建立完善的标准链,设计对质量保证具有强针对性的观测点,优化升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三,以信息化平台为有效支撑,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与评价系统。第四,以坚持持续改进为导向,确立符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的目标,探索增值性评价,以实现专业建设质量的螺旋递进。
四、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重点和难点
(一)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全新专业教学标准
在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的指导下,对接民航产业升级需求,瞄准“三高四新”战略下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关键问题,从湖南省情和校情出发,站在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角度上,研判空乘专业教学标准所应体现的共同准则和普遍依据,实现国家教学标准、省域标准和校本标准的有机对接,构建具有湖湘特色的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强化专业教学的适应性。
(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全新升级
以培养“湖湘空乘工匠”为目标,以重塑知识结构、提高数字能力及着眼未来技术为切入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岗位规范,提高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能够提供空乘人才培养的湖南经验和模式。
(三)体现数字化和一体化的全新特色
新版专业目录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中高本1349个不同层次专业,全面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理念。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遇到新的机遇与挑战。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中的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课程资源和教材开发、实训条件均需体现数字化和一体化的全新特色,适应数字化转型和未来技术技能构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62-66.
[2]唐正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职教育教学标准输出实践研究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17):11-15.
[3]陈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逻辑、困境与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6):115-121.
[4]陈宝文.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探索[J].职业技术,2021,20(4):18-22.
[5]杨小燕,廖清远.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J].商业会计,2022(2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