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3-06-16 10:09王瑜琳纪应杰钱欣丽宋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证等级证书融通

王瑜琳 纪应杰 钱欣丽 宋涛

[摘           要]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评价模式改革。课证融通作为推进这一制度的关键环节,有利于高校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制改革。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等为切入点,阐述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以推动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13-04

一、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从国家层面创造性地提出了“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方案明确指出,未来各高等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将逐步启动“1+X”证书制度,鼓励在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夯实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确保高校学生进一步拓展就业、创业的本领,缓解当下结构性就业矛盾。实施“1+X”证书制度,可以将學历教育与企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等有机衔接,最终的目的是进一步倒逼高校、企业与第三方培训评价组织等开展深度的协作,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逐步修订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标准,同步将证书标准要求、认证内容等与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机结合,培养出能够适应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说实施“1+X”证书试点制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当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是高校在传统的学历教育基础上,同步引入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体系,这是国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变革高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开创性的尝试。该项制度以课证融通以及“学分互认”为核心,以创新高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变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最终目标,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方协调一致,最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深度融合,成果等效。

“1+X”证书制度中,“1”是学历证书,是基础,也是高校学生在规定的学制体系内完成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后取得的凭证;“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拓展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也是高校学生依据相关的培训评价组织所发布的职业技能考核及评价标准完成培训内容的学习并通过特定的职业技能水平认证后所取得的凭证。在该项制度下,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既彰显了国家重视学历证书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学历教育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有效推动高校学生提升就业、创业本领。可以说,“1”和“X”分别从基础性与针对性、普遍性与灵活性、发展性与适应性等层面构成了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1-2]。

当然对于试点院校而言,实施“1+X”证书制度不能单纯在原先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这两种教育形式简单地拼接在一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而应该充分做好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认证培训标准的融合,在课证融通的基础上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的协调、互通,打造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相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相统筹、专业课程考试评价标准与职业技能认证考核标准相统一的良好格局,以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成果互认。

三、课证融通概述

课证融通中的“课”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系列专业课程,“证”则指与专业对接的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课证融通策略,可在内容和形式上将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进行有机衔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依托课证融通,可推动“1+X”证书的落地,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说,课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是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一个核心环节。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我国率先提出课证融通概念,确保职业教育紧贴社会需求,专业教学内容符合岗位能力要求。在课证融通这一内涵下,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关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的实践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德国的“双元制”培训体制、美国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计划、澳大利亚的AQF资格认证框架、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等。然而研究发现,国外关于课证融通等内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实现途径、实施意义等领域,反观我国,在课证融通实施过程中,仍缺乏统一、可操作的标准,无法充分发挥课证融通的教育效益。尤其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以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基础,变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重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值互认的目标,否则“1+X”证书制度将形同虚设,重回之前“双证书”的老路。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就需要我们站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度,探究“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开发并重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初衷。

四、构建“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价值体系

(一)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确保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并举

新时代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各高校开展教学改革,为确保本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紧跟国家、社会发展步伐,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并以此为参考,组织相关专业结合专业及行业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1+X”证书背景下,高校实施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培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深化产教融合;(2)丰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3)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融入岗位技能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将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和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课程结构的梳理到课程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再到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确定等,推动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相关要求全面融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说实施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督促各专业重新规划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从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源头发力,推进学历教育资源以及职业技能认证培训资源的同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各专业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二)全方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对智能化、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逐步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市场对懂数字、懂智能的数智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同时随着当下各行业均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这就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及专业技能,以满足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数智型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学生应不局限于获取学历证书,还应结合自己的兴趣、未来发展规划等,获取尽可能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自身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实施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激发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规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同时各专业在结合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将证书的标准和考核要求等一并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将倒逼任课教师变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自身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对学生而言,则可以激励学生关注各行业的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促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切实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增强学生及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均属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依据国家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校的背景及专业特色,分析这两个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类别,初步确定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引入“1+X”大数据平台运维(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要求,对接电子信息行业数据平台运维的最新的职业技能标准,并配合证书的获取为检验标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成果,并以此为设计思路构建专业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搭建专业平台。组织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开展调研,研讨专业学历证书的培养面向与选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标准的匹配度,并以此为指导确定专业课程架构,梳理各课程对应的教学模块,捋顺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任务模块的对接程度,分阶段构建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设计思路如文末图1所示。结合该设计思路,团队教师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将证书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要求融入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核评价体系等,最终实现职业证书培训与专业课程教学互融互通[3]。

六、“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实施路径

(一)明确专业就业方向,激发学习动力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企业的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信,甚至潜意识认为自身竞争力弱,因此错误地认为即使多考证书也无法与本科生具备均等的就业机會。

因此,后期项目组成员应结合我校的背景及行业优势,明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在深入、充分调研国家尤其是重庆地区当前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建设要求背景下,细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岗位的人才需求,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提供充足的依据,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要给学生灌输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初衷,高职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高技能人才,要充分明白自身在择业时具备的独特优势,基于专业及行业就业岗位,以兴趣为导向,以行业岗位职责和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力争取得与专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证书,精准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对学生开展德育,引导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永争第一,树立榜样,也为学校获取优良的口碑。

(二)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1+X”证书制度下,“1”是“X”的基础,“X”则是“1”的补充、拓展和强化,国家实施“1+X”证书制度,旨在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高职院校能够通过该项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为了践行这一目标,同时提高我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需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目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与众多知名企业,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建成紫光“芯云学院”,H3C“网络学院”。依托已建成的“芯云学院”“网络学院”,后期学院还将持续推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夯实合作基础,切实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后期专业团队教师应积极主动邀请企业专家、行业翘楚与专业教师共同召开人才培养洽谈会,双方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要求团队教师对资深专家提出的想法、意见等进行借鉴,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等,形成学院、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多元办学模式。

(三)校企联合同建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

依据“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校企融合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改革。

一方面,团队教师应结合专业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在深入调研、探索的基础上,尝试专业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有利于“课”与“证”之间的融合。课程结构模块化,具体是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平台课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每一个类别之内又包含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内容和形式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清晰地与相应的职业技能对应。同时借助学校引入的华为AI实验平台、H3C大数据实训平台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线上课程资源库。

另一方面,团队教师应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职业等级证书的要求,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校内、校外资源,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并持续开发新的资源,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以及后期的考证培训提供支撑。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投入力度,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需要,完成服务社会的教学、培训、考证工作。

(四)完善“双元”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切实推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教师的技能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专业团队应构建一支“理实一体、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僅能够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本职工作,还能够承担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师傅的作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目前还没有专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的教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因此,团队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提升专业师资力量,打造出色的“双师型”师资团队。一方面需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行业认证培训、“1+X”证书制度培训等,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能力。当然也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学习,以促进其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更好地胜任今后“1+X”证书制度的双证或多证教学工作;还可聘请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专家、行业导师来校兼职授课,进行技能培训或开展职业技能讲座,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构成培育学生的主体,形成“双元”协同育人模式,以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等缺陷,共同完成“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柴草,王志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42(9):72-78.

[2]周蓉.“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证融通重构课程体系的探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3):12-15.

[3]孙静.“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1+X”课证融通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专业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2(1):59-63.

猜你喜欢
课证等级证书融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