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

2023-06-15 08:34魏洋
中国故事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物志中庸圣人

魏洋

导读

刘邵在将儒家中庸思想与人才理论结合的过程中,把中和、“平淡无味”、阴阳五行学说纳入中庸思想并强调其实用性。在他看来,中庸思想是人的一种和谐圆满的德行,平淡无味且兼有多种美德。《人物志》关于中庸思想的创见应当归因于魏晋特殊的时代背景、刘邵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儒学的反思。

《人物志》所体现的中庸思想来源于儒家。刘邵在《自序》中对孔子的人才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并开宗明义地指出理论依据为“依圣训,志序人物”,即按照圣人的教诲来分析和序列人物的才性等级,鲜明地表示以儒家思想为依据来品评人物的决心。在儒家人才思想中,他尤为崇尚中庸思想,“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极力称赞作为圣人德行的中庸思想。圣人,是该书对人才的最高评价。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具备中庸品质,中庸思想无疑是该书至高无上的思想准则。北宋阮逸序总结道,“大抵考诸行事,而约人于中庸之域,诚一家之善志也”,指出中庸思想是刘邵品评人物最核心的评价标准。《人物志》用中庸思想来赏析人物,将作为儒家哲学方法论的“中庸”应用于实践,具有可取性和开创性。本文通过考释《人物志》中庸思想基本特质,探究在汉魏时代背景下刘邵对中庸思想的发展。

一、《人物志》中庸思想考释

刘邵是汉魏时期享有盛誉的儒家名士,深受中庸思想的熏陶。《人物志》是遵循孔子人才思想来探讨人才的著作,更离不开中庸之道。由于实践需要和汉魏特殊的时代背景,刘邵并没有全盘接受儒家中庸思想,而是进行了创新发展,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一)《人物志》中庸思想基本特质

《人物志》这样评价中庸思想:“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碱,淡而不,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辩,能讷,变化无方,以达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该书认为中庸的本质无法准确命名。它虽有咸味却并不苦涩,清淡却并非没有味道,质朴却并非没有纹饰,有文采却并非绚丽,能威严且能怀柔,既善于言谈又能守口如瓶。处事方式变化无常,毫无规律,以通达事理作为其目标。据此,抗直坦率之人就显得过分,拘谨之人则又有所不及。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部分理解。第一部分展现了作者对中庸思想本质的个人体悟。刘劭首先认为中庸是一种德行,这种德行因融合各种优秀品质而处于和谐完美的状态。第二部分则展示了具有中庸品质之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洞悉世事,知晓进退,行事外圆内方,没有固定的模式,以通达事理作为其最终目的。在刘邵看来,“中庸”就是为人处事最适宜的境界,具备中庸之德的人面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对象,可以展现出恰当的品质。

“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在刘邵看来,兼备各种美好的德行,可以称为中庸,这是圣人的名目。北魏刘昞将“中庸”注释为“居中履常”。“中”指和谐适度之思想,“常”是时常、时时之意。时时刻刻都遵守“中”,这就是刘邵对中庸的理解。

为区别圣人与偏材,刘邵在《九征第一》中表示,“是故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等五种永恒的道德属性;五质指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之气;五精指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包含的精气。刘邵以为,中庸本质上与偏材是迥然不同的,它不仅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五种美德,而且以一种平淡之味表现出来。五种美德充实内心,五种美德的精气彰显于外,内外浑融一体,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汉代阴阳五行学说特别发达,刘邵借助这一思想理论来比附中庸,既迎合了时代潮流,又是对中庸诠释的创见。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上文提到,子思运用中和概念来解释中庸思想,以人的情感本性来做类比,认为将人的情感天性和谐地抒发出来,就是中和思想。

刘邵对中和的解释与子思有差异,他引入中和概念主要是用来界定人的德行,认为中和是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圣人展现出的中庸之德的具体体现。伏俊琏《人物志译注》将“中和”注释为“阴阳二性在人的身上高度完善的平衡状态”。阴阳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对立统一的根本元素,阴阳中动与静、刚与柔等属性都是和谐共生的,这显示刘邵说的中和,就是人具备的各种属性在运行中达到和谐完美的一种境界。中和状态是高度平衡,是圣人外显的中庸品质。

在评价人才时,刘邵认为中和最核心的特质必须是“平淡无味”,甚至提出在观察人才过程中“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认为平淡这种特质是比聪明还要重要的品质。钱穆十分推崇《人物志》这本著作,在品读过程中他尤其重视平淡二字,原因是“其中即有甚深修养功夫”。刘昞注解说“惟淡也,故五味得和焉”。淡,《说文解字》解释为“薄味也”,即味薄,滋味淡薄才能调和各种味道。人才只有中和平淡,才能调和人的勇、智、仁、信、忠等五种人的才能,才可适应事物的规律。平淡无味就没有偏重,因此才能中和诸味,驾驭群才而进行通变。

综上,可以简单概括《人物志》中庸思想是一种和谐圆满的德行。它既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品德,又是人才评价的最高准则;它也是中和,平淡无味,不偏不倚,兼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的优点。

(二)中庸思想在《人物志》人才观中的体现

刘邵以中庸思想作为品评人物的最高准则,主要从外在“征候”和内里“情性”两个角度来品鉴人物。按照其理论,他将人才主要分为圣人、兼材、偏材以及英雄。圣人,或者叫兼德之人,兼备众材,具有最高才性和中庸之德;英雄是杰出人物,却达不到中庸思想的标准;兼材是优秀人才,兼备两种及以上才能;偏材是普通人才,只具备一种才能。中庸思想深刻影响各类人才的界定与评价,上面讨论的是主要人才,下面就圣人、偏材、通材、英雄讨论中庸思想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人才评定。

1.圣人

圣人,是最理想的君主和道德模范,在《人物志》人才理论中处于最高等级。“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只有具备中庸之德才可称为圣人。在治国方面,他强调君主执政必须平淡,他认为君主治国最完美的境界是明察事理、统领诸才并且协调各方,而不是亲力亲为。刘邵认为君主偏好某一类人才会扰乱社会秩序,“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只有平淡才能驾驭群才,进行通变;如果君主不平淡,那么迎合君主偏好的人才就会专权,其他类型的人才就无处安身,这对社会是无益的。

2.偏材

偏材之名,就已体现其与中庸思想的偏离。偏材是普通人才,虽有某方面的才能,但不被作者提倡。在《体别第二》一章中,刘邵以中庸思想为标准,分析了十二类偏材性情的得失。他指出偏材性情不可改变,缺点明显,不能与之长久相处。偏材虽然也可以彰显良善,但是违背中庸之道,是不可取的。在治理国政方面,认为偏材“皆一味之美”,“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治理国家政务,必须以无味协调五味才能总领各方,偏材因为只有一味之美,以一味协五味,所以处理国家层面的政务就显得不足。同时,在交往游历和仕途进取等方面,偏材常常“誉同体,毁对反”,喜欢亲近与自己相似性格的人,讨厌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偏材处事比较极端,缺乏客观的思考,刘邵通过批评偏材一才突出、其余才能不足的缺点,强调中庸思想全面均衡发展的优势。

3.通材

所谓通材,即兼才,是指在论辩中具有中庸思想的人,也被称为通人。他们兼有名物、构架、达识、赡给、权捷、持论、推彻、贸说等八种才能,通达天下的事理且能按照中庸之道施行。具备这八种能力的人,在论辩中攻守自如,能征服所有人,是中庸之道在言谈层面的体现。

通材“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之言,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睿资给,不以先人。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通材之人虽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依然会变化自身的应对策略来照顾不同的谈话对象。他们总是能够与世同流但不合污,明白事理却不骄横,聪明过人却不洋洋得意。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且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宣扬真理时,把道理讲清楚就停止,对于别人的浅陋和错误,即使很明显也不逼迫。这就是具有中庸思想之人在论辩时的具体表现。

4.英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即英分,指聪明智慧,可理解为智慧;雄,即雄分,指勇猛过人,可理解为武力。刘邵认为“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如果只具备英分或雄分,他们只会吸引相同性质的人,只能为相或将;只有同时具备英分和雄分才能役使英材与雄材,才能称霸一时,建立伟大功业。伏俊琏进一步分析指出“要成为‘英材,则除了需要‘聪、‘明本分外,还需要加上‘雄分中的‘胆。要成为‘雄材,除本分外,还需要加上‘英材中的智慧。”英雄之才距离圣人还有一段距离,英分、雄分二者在构成要素中也需要互相吸收融合才能更好,中庸兼有各种优良品德之意亦在其中;英、雄体分差异造就不同的英、雄人才,二种成分的组合决定才能的高低,这也正合中庸需要阴阳和谐兼有之意。

二、《人物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及其原因

(一)《人物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

《人物志》对中庸思想进行了创新发展,它有三点独创之处:

第一,刘邵对中和特质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中和本质必须平淡无味。中和,就是具体化的中庸思想。刘邵认为中和本质平淡无味,也就等于承认中庸思想是平淡无味的,这与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汤用彤提出“中庸本出于孔家之说,而刘邵乃以老氏学解释之”,首次肯定了《人物志》中庸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这一说法还可以在文本中找到依据。刘邵对道家有过清晰的界定,“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明确表示“平淡”是道家的品质之一,指出了道家理念的影响。刘邵用道家思想解释中庸之说还体现在“主德者,聪明平淡”,圣人亦须具有平淡的特点才能执政,表现了对平淡这一本质的重视。引道入儒是《人物志》中庸思想的一大特点。

第二,刘邵将中庸之德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人物志》开篇提到人是“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认为阴阳五行对生理、心理方面有决定性影响。其次,他认为圣人淳耀是因为兼有“聪明”“阴阳清和”二美。聪明者是“阴阳之精”;“阴阳清和”是指阴阳两种根本属性平和清静,二者都与阴阳五行说相关。此外,刘邵称中庸之才必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晖之光也”,这鲜明体现了他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推崇。汉代的文化背景下,“五”是一个特别的数字,人們喜欢用五行来附会、解释自然和人生。刘邵曾多次提到五材、五物、五质、五德、五味等,加上这里的五常、五精、五晖,不难看出五行学说对他的影响。无形的五行之气产生五种有形的生理体质,五种生理体质又对应了五种道德属性,这些道德品质又与五行一一对应。据伏俊琏总结,他们的对应关系是:木—骨—仁、金—筋—义、火—气—礼、土—肌—信、水—血—智。在解释人物性情产生缘由的过程中,刘邵将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庸思想结合,这也是他的一大创见。

第三,刘邵之中庸思想与人才概念紧密结合,是具体而实用的。《人物志》中庸思想具有辨析人才和修身两种作用。中庸思想是评析圣人、偏材、通材、英雄等人才的指导思想,其辨析人才的具体性、实用性自然不用展开。同时,他认为按照中庸思想来修身,能“戒其材之拘抗”。《人物志》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个识人模板,只要以之自省,那么就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人才标准。按照刘邵性情理论,拘、抗二者皆是阴阳失调,以中庸思想来修身就可以协调阴阳,完善自身。中庸之道能够矫正人才自身性格的拘谨和亢直,对修身无疑很有启发,这也表明刘邵十分重视中庸之道的具体作用和实用性。

(二)《人物志》中庸思想的形成原因

首先,《人物志》产生于魏晋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曹魏时期,察举制已被门阀士族所操纵,腐败堕落的察举秩序已不能满足选才的现实需求。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形势下被曹丕采用,迅速成为此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刘邵是曹魏时期重要的人才学家,迎合了为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提供鉴人之术与理论的现实需要。汤用彤认为该书之篇章《都官考课》是“《人物志》之辅翼”,用于具体考核官员,说明汤先生认同《人物志》与官员评定有关。王晓毅考察《人物志》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同样认为“刘邵作《人物志》的动机,应当是为配合选举制度的变革而作”。此外,《人物志》是人在自觉时代的思想结晶。魏晋是人自我觉醒的时代,接踵而至的政治压迫与现实打击使士人们从关注现实政治猛然转向了关注自我,李泽厚用“人的觉醒”来概括汉魏时期这一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物志》是这潮流的典型体现,中庸思想心系于人本身,而对人之外的一切都显得毫无兴趣。因此,《人物志》中庸思想其核心的确可概括为儒家中庸之道,但与“执中”、成圣的追求及哲学的思辨关系渐远。

其次,汉魏黄老思想的兴起,是《人物志》引入道家思想的重要原因。汉魏思想环境的转变促使中庸思想开始转变。王晓毅根据《人物志》的道家思想渊源,认为它“属于汉魏之际复兴的‘黄老道家”。汉末魏初,社会秩序的崩溃有力地动摇了儒学的权威性,思想上的多元包容给予佛、道思想足够大的发展空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朝不保夕,思想上的超脱成为人们的迫切追求。人们崇尚老庄的逍遥自在,渴望消灾弭祸,憧憬长生不老。因此,黄老道家思想走向兴盛,并深刻影响文人们的价值取向。儒学式微,黄老思想兴起,二者碰撞融合就成为必然趋势。

再次,刘邵有特殊的人生经历。刘邵是汉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先后侍奉过四个皇帝,官至尚书郎、散骑常侍等,最后享赐爵关内侯的礼遇,深受信赖。在汉魏这一社会动荡不安、官场混乱的黑暗时期,能够圆满致仕并且封侯的人实在屈指可数,而刘邵就是其中之一。夏侯惠举荐刘邵说“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让,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刘邵兼容并包、浑然圆融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受到时人推崇,仕途十分顺利。因此,《人物志》中庸思想特别重视对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德的吸收融合,也很注重对完美人才的辨识与追求。再者,刘邵是具有丰富政治实践经验的政治家,有长期的从政经历。他不仅“该览学籍”,对历代的人才学思想非常熟悉,还曾奉魏明帝命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来具体考核官员。《人物志》不仅是他评价人才、量才授官的准则,更是多年选拔人才和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从此视角来看,《人物志》中庸思想被贯彻到他的人才理论当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最后,刘邵对儒家的政治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流业第三》云:“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刘邵以毛公、贯公为例,认为当时纯粹的儒学华而不实,只能传承往圣先贤的学问而不能应用于具体的政治实践。刘邵是儒学大师,却不独尊儒家,他对法家、道家等都有很好的评价。如《流业第三》中,他认为法家可以建立有序的法制社会,使国家强大、百姓富足,甚至在《材能第五》《利害第六》两篇中进一步指出,法家能惩治奸邪,营造太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在刘邵看来,儒学亦有其局限性,只有吸收诸子百家的优秀成果才能迎合当时的政治实践,这也促使《人物志》中庸思想有杂取诸子和重视实用的特征。

启示

刘邵将儒家中庸思想与人才理论结合的过程中,把中和“平淡无味”、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其中并强调其实用性,这丰富了中庸思想内涵,给汉魏人物品评注入了新的评判标准。诚然,《人物志》不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庸思想的著作,但其对中庸思想的创新发展对我们研究汉魏时期思想流變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庸至上的人才评定准则也值得继承发展,为当世所用。

参考文献

[1] 伏俊琏. 人物志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2] 李学勤. 论语注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学勤. 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学勤.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3.

[5] 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7.

[6]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李学勤. 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王先谦. 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8.

[9] 杨涯人.先秦中庸源流考[J].中国哲学史,1998(4).

[10] 汤用彤. 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 王晓毅. 《人物志》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J]. 东岳论丛,2007(6).

[12] 李泽厚. 美学三书:美的历程[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3]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人物志中庸圣人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官场圣人范仲淹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官场圣人范仲淹
人物志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