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容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2023-06-15 08:34慕文娟程建东王茜
中国故事 2023年4期
关键词:岭南长沙

慕文娟 程建东 王茜

导读

唐代时期容州升格为容州经略所,政治地位的提高为容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众多商品在这里交汇,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当地的发展。本文从文学、宗教、舶来品等多个角度论证唐代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流通的真实性,以及容州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发展,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发展。

一、唐代容州

自秦代在岭南地区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以来,岭南地区正式划归于中国版图。据《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容州普宁郡,下都督府。本铜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北流、普宁置。”贞观年间,盗匪猖獗,为巩固统治,维持治安,太宗下令重新划分行政区,将全国按山河形便分为十道,其中岭南道管辖范围较广,其治所在广州,管辖包含今广东全部、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地区的广袤地区,此时岭南道下辖的铜州更名为容州。乾封年间将容州升格为容州都督府,而容州都督府是唐代岭南地区的高级行政机构,是“岭南五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由于岭南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容州都督府所管辖范围中主要的河流有南流江、北流江等,发达的水系为容州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也为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秦始皇为达到军事目的,运输军粮,下令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两条水系,后又凿桂门关分水坳,沟通了北流江与南流江两条水系。汉代兴建了合浦港,东汉马援为南征交趾而开辟鬼门关,这使得从中原可南下过灵渠,经南流江,出合浦港,过乌雷岭达交趾的这条贯通中原、岭南、交趾的交通路线豁然开朗,畅行无阻。由此可见容州身为岭南五府之一,在当时不仅拥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而且在经济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容州段)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历史重要的交通线路,对于世界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經过始皇的建设,汉代的完善,达到了鼎盛状态。从都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沔水入长江进洞庭湖,经湘江、漓江,过灵渠,经桂江、浔江、北流江,过分水坳(桂门关)入南流江,最后至合浦乾体港出海,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完备的体系。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渐渐衰落,但经调查考证,唐代时期,该段海上丝绸之路仍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路线之一,虽不及汉代兴盛,但仍然对当时的交通、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唐代思想文化方面

1.景星寺碑铭

据《全唐文》载,卢藏用因受太平公主的牵连而被发配岭南新州,《景星寺碑铭》正是其流放时经过容州时受都督光楚客所邀而写。其中“此地南驰日户,北走石门,海陆当天下之冲,賝赆总寰中之贵。”说明了容州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岭南重要门户。文章之后写道:“属鄙人‘罹忧五宅,投速九真,心依鹫岭之恩,路出鸢江之徼。”这说明了卢藏用被贬后的路线:从长安到达容州将经过南流江,从合浦出海到达越南鸢江,也侧面印证了这条线路的真实性,且至此时该路线仍在使用。

碑铭中也有对供奉佛像的记载:“通天中,贼谢策、陈隐等干纪叛换,纵兵郊郭,虔刘邑居,焚爇城市,尊仪法宇,复成煨烬,惟阿育王像,并夹侍菩萨,不堕烘燎”,这说明当时景星寺中所供奉佛像为阿育王相。而在《梁书》卷五十四《诸夷列传》中记载过一则典故:在西晋成和年间,丹阳尹高俚在张侯桥浦寻得一尊阿育王金铜佛像,但缺失背光与坐台,之后渔人张系在海上打捞出该佛像的铜莲花座,又在多年之后在南海交州合浦在海中打捞出该佛像的背光,由此可推测,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为阿育王相传入的路线之一。

2.唐代诗歌

唐代岭南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被认为是“夷獠杂居”的荒野之地。唐政府将岭南作为惩治犯罪或犯错程度严重的官员的重要“法场”之一。许多被贬往岭南的官员途经此处时,留下了不少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记录自己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

鬼门关为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而开凿,在唐代时是通往雷州半岛、海南岛,交趾(今越南北部)及广西内地各州的必经之地,也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容州段)的重要关隘。唐代众多商旅在此往来,许多被贬岭南、海南等地的官员也通过此地前往赴任,途径时常因前途未卜、思乡情切等原因写下诗篇。如唐代诗人沈佺期因受张易之牵连被流放于驩州(今越南乂安省荣市),在上任途经鬼门关时所作《入鬼门关》:“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杨炎凭借他文学才艺多次位居要职,但结党营私、败坏法度,为顾全大局,唐德宗特加宽宥,将其贬为崖州(今海南三亚)司马。在流放中杨炎曾作《流崖州至鬼门关作》:“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唐宋年间,白州(今博白)南流江通津桥北岸建有通津亭,亭中有一块唐代诗碑,诗云:“危亭北踞水南流,槛外频来海上舟。十里青山花底睡,白州城上月如钩。”此诗展现了南流江船只往来频繁,商业繁华的景象,反映了南流江之于海上丝绸之路(容州段)的重要性。

3.景教

景教是从基督教延伸出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现今的叙利亚地区,而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时间公认为贞观九年,由波斯僧阿罗本带着经书到长安传教,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到长安西郊迎接阿罗本,并为阿罗本建寺译经提供方便,这些史实可以看到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不但得到唐太宗皇帝的批准,还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唐时的基督教被称为景教,教堂被称为大秦寺。

在景教徒的认知中,饼代表着耶稣的身体,葡萄酒代表着耶稣的血液,所以葡萄酒成为一种神圣之物。容县出土的波斯釉陶残片,经研究认为是唐代波斯湾地区教徒盛装景教“圣餐”葡萄酒的容器,是在来华传教时使用的。所以容县发现的波斯釉陶残片说明在唐代时期景教已经传入中国内地容州。在容县地区的出土实物是古容州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

唐代容州具有良好的先天地理条件,处于对外交流的前沿地区。一方面,由于内地的移民,尤其是众多的官员被贬来到此地。这些官员推动了容州地区文化的发展,使得当地的风气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域外文化通过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这一地区:萨珊银币、金银器、玻璃器、织锦以及宗教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容州段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并使当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风貌。

(二)实物史料方面

1.长沙窑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瓦渣坪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石渚湖垸一带,是我国唐代著名窑址。唐代李群玉在《石渚》中描写到:“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说明当时长沙窑烧制时规模宏大。长沙窑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物美价廉的特性使得它受到百姓的青睐,远销海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沙窑生产的器物带有浓郁的销往国特征,独立于传统名窑瓷器之外,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是当时的“外销第一窑”。

对于瓷器这种易碎且运输量巨大的货物而言,航运是最稳妥的运输方式。长沙窑毗邻湘江,有较好的内河航运优势,而海上丝绸之路也正处于发展时期,长沙窑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输到海外。唐代时期长沙窑瓷器流通范围广泛,目前已在全国20个省级单位中发现长沙窑瓷器。从地图上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中长沙、扬州、桂林等地是核心分布区,三峡、两广、东南沿海地区也有较多发现。长沙窑瓷器在内销过程中,除重点中转的扬州港口和宁波港口外,在其他地区呈现出沿水系和运河分布的趋势。目前考古发现所知,广西出土唐代长沙窑器物的地点有桂林市、平乐县、昭平县、藤县、容县等地,这些出土地点皆为水运较便利的地区。其中,容县在唐代容州北城内、西城外发现了长沙窑瓷器。据此可以推测唐代长沙窑瓷器可从长沙经湘江等到达桂林,再通过内河水系过容州从合浦出海,此路线也是长沙窑的运销线路之一。

2.舶来品

现今容县博物馆存有波斯釉陶残片和萨珊银币。波斯釉陶是唐代波斯湾周边国家盛产的一种孔雀蓝色釉陶。据考证,容县出土的波斯釉陶残片曾用于存放葡萄酒,是运输舶来品时的储存器。这与当时波斯地区习惯以瓶、壶类器作为储存、运输器皿有关,同时,这类波斯陶器内壁施釉较薄或不施釉,可能与所盛之物不同或使用功能不同有关。萨珊银币是波斯萨珊王朝在公元3世纪建国后发行的货币,一直持续到萨珊王朝灭亡为止,主要以银币为主,也有部分金币和铜币,随着萨珊王国国力增强,萨珊银币广泛流通于中亚与西亚地区,随着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流入中国境内。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波斯釉陶与萨珊银币等舶来品的出土地基本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据此可以推测舶来品可通过合浦进入内河水系到达唐代容州,桂林等地,也说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容州段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

乾封年间将容州升格为容州都督府,使其成为唐代岭南地区的高级行政机构,容州此时政治地位的提高为桂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容州位于唐代重要外贸通道——南、北流江航道上,是岭南西部乃至中原地区从桂南出海的必经之地,因此具有自身的区位优势。随着容州自身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的日渐繁荣,容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挥出对桂东南地区极强的区域经济辐射力。

三、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容州段海上絲绸之路在唐代时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条通道促进了中西方物品的交换,为文化的传入与融合提供了条件,也对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北宋)欧阳修,等. 新唐书(卷33). 地理志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五代)刘晌. 旧唐志(后晋)地理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清)董诰. 全唐文卷0238[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吴李诚. 唐代岭南流贬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5] 薛冰. 唐代末期长沙窑外销瓷的贸易特征——以“黑石号”出水瓷器为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4).

[6] 方静仪. 唐代长沙窑瓷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1.

[7] 汪震. 从刘华墓出土蓝釉波斯陶瓶看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交流[J]. 福建文博,2013(1).

[8] 唐晓峰.“以佛道释耶”——唐代景教“中国化”的初步尝试[J]. 世界宗教文化,2021(3).

[9] 林炫臻. 论唐代北流江水路对容州都督府区域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J]. 广西地方志,2018(1).

[10] 孙莉. 萨珊银币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功能[J]. 考古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岭南长沙
忆岭南
岭南荔枝红
长沙之旅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眼中的长沙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易说岭南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