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尔婷
很久以前就想为她写些什么,可每每提笔,脑海便涌入纷繁的记忆,不知如何落笔遂屡屡作罢。其实算起来,我倒是熟悉奶奶的人之一,爸爸和叔叔在比我现在还小的年纪就到珠三角地区谋生计、做生意,而我在奶奶身边一直待了十七年,直到远上广州来华南师范大学读书。
我的奶奶是很典型的中国农民,纯朴地热爱那方土地,勤劳、节俭。她很少有歇下来的时候,播种、施肥、除草等一应工作都要亲力亲为。从我记事儿起,她每天不是在土地上忙碌,就是在圩里的市场守着她的蔬果摊子。她会拣出自己吃的部分,再将成色好的部分拿去卖。两个麻布袋平铺在地面,上面摆上水灵灵的应季蔬菜,一张老旧的折叠凳,一个方便时常洒水的小桶,一沓红色或白色的塑料袋,她就能默默地守着小摊儿度过一整天。到了饭口,菜场里的人多了起来,她也会大声地招揽生意:“睇下咯,菜好靓啊。”(方言,看一看啦,很新鲜的菜)待顾客的目光看过来,奶奶就会抓住商机,顺势“吹嘘”自家菜苗的新鲜,麻溜地给要的客人装袋、找零,还要来回寒暄一番,如菜心焯水烫熟淋上酱汁最妙,番薯叶最好炒着吃云云。老家的圩不大,种菜的人家也多,菜多客少以至于很多回出摊儿都没有好收获,但她始终将自己的小摊儿当成事业般风雨无阻地去经营。
到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无奈地放弃了这项事业。那时,父母为了我们将来着想,让我们从乡村转学到市区,仍然是奶奶带着我们,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但她依然会牵挂地里的作物。丰收时,为着田间的稻子、花生,她会从市区骑车回村给爷爷帮忙。来回两个小时的单车路程,回去帮忙也要干体力活儿,如果遇到好收成,万般辛劳的她从村里回来也是挂着笑的。
我们家确实不算富裕,但奶奶的节俭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在她眼里,两块钱的车费就相当于一顿豆腐,能省则省,所以她才总是骑车回村。她从来不愿意倒掉剩饭剩菜,需要我们趁她不在偷偷地倒掉。不然,按照她的性子,她会将剩菜煮了又煮甚至加入新鲜菜肴吃上几顿。她“欺软怕硬”,责怪我们倒了饭菜,很是浪费,却又在叔叔批评她并要求她不能吃剩下的、过期的食品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讪讪地笑。
我知道奶奶这种极端节俭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是她小时候穷怕了。她从不主动提起自己的故事,幸好我主动问起过她的童年。奶奶不是外祖母的亲生女儿,在与亲生父亲走散后,她被外祖母家收养。当时外祖母家还没有其他孩子,便把奶奶当作亲生孩子来养育,这让奶奶非常感恩。就连后来,其亲生父亲寻女找上门来,她也选择留在外祖母家。但好景不长,在外祖母开始生育,奶奶接連有了三个弟弟妹妹后,她的地位越发尴尬,但此时的她已经回不去了。就在这短短的光景里,奶奶的亲生父亲意外去世,她拒绝回家的举动让她与亲母渐渐生疏。贫困的家庭只能勉强养育亲弟,而在这个收养家庭里,没有血缘关系的她犹如局外人。物质上,她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享有零花钱,甚至还要通过割薯藤贴补家用;精神上,她缺失了父母和家庭的爱,她彻底成为一个穷人了。奶奶在说起往事时,声音平静无波,就像是故事的第三者。岁月流光里,再深的伤痛都可能会被抚平,但总有些影响无法摆脱,就如奶奶的俭省。
我的奶奶是没有多大学问的,她通过卖薯叶、捡纸皮瓶罐换取学费读到了二年级。那时,学校需要自带桌椅上学,家里没有多余的桌子,她就站着旁听了两年。后来,她渐渐成了弟弟妹妹们的“保姆”,就再也没有机会念书了。奶奶总会念叨着哪家的子侄考了什么名次,去了什么学校,语气里是有些羡慕的。我应该算是她的骄傲吧,虽然我考不上她口中的“清华北大”,虽然她听到我的成绩最多是笑一笑,很少直接夸我,但她会向乡里人偷偷地炫耀她的孙女,也会在弟弟妹妹面前要求他们向我学习。
她又是好学的。她喜欢捡一张说明书、要张传单拿到我们跟前问某个字怎么念,这么念对不对。我们告诉她后,她就会喃喃地重复几遍。我相信,如果她当年有念书的机会,她一定可以学得很好,在问我们问题时,她眼里满满的还有对知识的向往啊。
奶奶一定很爱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她努力地一视同仁,将所有东西平均分配,毫不偏颇。我们生病的时候,特别是发烧时,她也整宿都不敢入睡。她多次骑车回村找乡野郎中“执药”。亚明是我们圩里四里八乡闻名的医生,在她的认知里,是生病时最能依赖的人。她只敢回去找他,她一个人不知道要如何带着孩子跑诊所、跑医院。
前段时间她打电话给我,小心翼翼的语气让我心疼。我渐渐长大,长得比她高一头;她渐渐老去,头发斑白,驼背,还总是咳嗽。小时候我眼里的那位有些威严的大人已经失却了威慑儿孙的力量,她没办法再拿起藤条去教训不听话的孩子,因为大家已经不再害怕她。她终究成了我们身后的等待者,等待着远行的儿孙们回头看看她;而她总是卑微的,生怕不小心打扰我们,惹我们不快。
奶奶这一生受过太多的磨难。原生家庭给她这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在老家,她不慎被蛇咬,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她常年劳作,落下风湿;她又因端菜不稳,被烫伤过腿……早两年姑姑染病,确诊癌症。我上次见奶奶时,她已是瘦骨嶙峋。身体上她尚能强撑,心理上的“关”才难过。我不愿将奶奶写成“千疮百孔”的受难者,她就像树根一样,拼命地向生活汲取养分,从未倒下。
最后我要说的是,奶奶对我很重要,我很爱她。中国人的情感总是内敛的,我们从未对对方说过什么,但又默契的什么都不需要说。我唯愿奶奶无病无灾,幸福安康。最简单的祝福也是最深切的奢望,愿世间美好与她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