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归》看明代后期对王昌龄五古的接受

2023-06-14 22:36张佳乐
青年文学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竟陵五言陶诗

张佳乐

晚明的竟陵派在《唐诗归》中提出王昌龄五古“深厚处见陶诗渊源脉络”的观点。其以“深厚”评价王昌龄五古,主要体现在其五古看似“外枯”,实则“内腴”,平淡自然中见其“幽深”,与陶诗风格具有相似之处。

一、王诗五古深厚处见陶诗渊源

竟陵派编选的唐诗选本《唐诗归》,选唐部分在代表明代后期唐诗学成就的同时,也代表了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程度,对我们全面认识王昌龄的诗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其选诗能够摆脱俗套,未完全追随明代以王昌龄的七绝选录为一的趋向,反而以王昌龄古体的选录最多,为三十五首,其次为十八首七绝。

明代中期的李攀龙提出“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古今诗删》)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明代后期的竟陵派则主张“唐人神妙,全在五言古”(《唐诗归》),不但驳斥了李攀龙的观点,并且充分肯定唐人五言古诗的存在价值,更是将属于陶诗一派的五言古诗奉为唐诗“正宗”。钟惺、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提出:“人知王、孟出于陶,不知细读储光羲及王昌龄诗,深厚处益见陶诗渊源脉络。善学陶诗宁从二公入,莫从王、孟入。储与王以厚掩其清,然所不足者非清,常建以清掩其厚,然所不足者非厚。”竟陵派對王昌龄的五古成就极为赞赏,认为王昌龄的五古诗学渊源来自陶诗,“深厚”处能见陶诗风格,将其视为唐人中学习陶诗的典范。这一看法也赢得了后人的赞同,正如钟秀在《观我生斋诗话》卷三中所评:“王、孟、韦、储、柳五家诗,从容淡适,如出一派;即龙标、刘昚虚五言古诗,亦间有古趣,可与五家并轨,其源皆自陶公得来。”

竟陵派将“厚”作为诗歌的最高审美标准,认为诗之“灵”在于诗之“厚”。钟惺在《唐诗归》中指出:“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非不灵也,厚之极,灵不足以言之也。然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若夫以顽冥不灵为厚,又岂吾孩之所谓厚哉!”因此,以“深厚”处能见陶渊明诗风评价王昌龄的五古,且尤为注重王昌龄的五言古诗的诗学渊源,笔者认为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王诗五古深厚处见陶诗渊源之体现

(一)弦外之音、隽永之味

“深厚处益见陶诗渊源脉络”主要体现在王昌龄五古诗歌中虽“简”但“深”,能够将真挚深厚的感情和丰富充实的内容浑然一体,使诗歌具有无穷的兴味。

诗之“味”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钟嵘《诗品》)钟嵘认为,四言诗歌“文约意广”,明确指出五言诗歌“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因此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司空图提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选集注》)其将“味”有所延伸,追求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为追求隐匿于形象之外,寄托于语言之余,诗歌的无穷意蕴。钟惺、谭元春在评价王昌龄的五古时,正是从此入手的。

正如《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篇,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物象融入琴声之中,传达幽远空灵的神韵意趣。谭元春在评“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二句,称之为“每读吟此即有人外之想”(《唐诗归》)。钟惺又评“独立君始悟”一句时,称“五字自是有慧有力人语。此首骨韵似刘昚虚”(《唐诗归》),他注意到了此首诗歌意境浑融的魅力。两人都以“人外之想”“弦外之音”来评价。沈德潜也以“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可想而不可说”(《唐诗别裁集》)作评价,可见后世对其观点的认同。《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篇,钟惺云:“雨露着幽字深妙,‘潜潭何时流?不必读下二语,此五字亦有万古之感矣。‘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透悟。”谭元春云:“‘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交情到头之言。‘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终之以摇摆淡宕,妙哉!如此诗可谓积厚流光。”(《唐诗归》)从其评价来看,从王昌龄的用字角度出发,见其字里行间的“幽深”之妙,深入体悟其诗歌情感。《代扶风主人答》篇中,钟惺云:“‘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无限凄感在此五字。‘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此语深。”钟惺以“语深”评价之,意在言此首诗歌背后讽刺之妙。谭元春云:“‘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有愁人对愁人意。”(《唐诗归》)谭元春从字里行间体悟到了王昌龄此首诗歌如怨如诉之情感。《风凉原上作》篇,钟惺云:“‘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画家知此二语之妙,去写山水,心手自妙。‘秋水千里白,非水也,正写远山烟云气候之妙,实历始知,难与痴人说。”(《唐诗归》)其指出此首借写景之妙透露无限凄感。《江上闻笛》篇,作于诗人贬谪途中,看似写景,其弦外之音在于渴望建功边塞。正如钟惺评:“‘响尽惟幽林,五字妙!所谓虚响之意,弦外之音,可想不可说。”谭元春评:“只说笛以后之妙,而庙之妙自见。舟中闻笛真境。”(《唐诗归》)其体悟到了王昌龄借笛声传境之意。《过华阴》篇,谭元春云:“‘昏与‘清两境,描写尽情才是谷潭。不然凡水皆可用矣。”(《唐诗归》)此篇王昌龄将自己的忧郁哀乐全然道尽。

从以上选入诗歌及评价来看,多记录王昌龄贬谪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侧面展现诗人丰富的思想倾向及其变化,读来具有无穷兴味。竟陵派的评价也多注意到王诗五古渗透的情景浑融的意境魅力,明确指出读来有弦外之音、无穷兴味。这一看法也赢得了清人的认同。正如黄生云:“盛唐诸公五言古,予最醉心王龙标,乍看即好,愈读愈有味。”(《载酒园诗话评》卷下)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多借淳朴自然的语言描绘深远的意境,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表达出来,看似寻常,细细品读,却有无穷的意蕴。南宋曾纮评价:“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陶潜撰,李公焕笺注《笺注陶渊明集》)杨万里云:“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诚斋诗话》)李东阳云:“陶诗质厚近古,愈读而愈见其妙。”(《怀麓堂诗话》)贺贻孙云:“陶元亮诗,淡而不厌。何以不厌?厚为之也。诗固有浓而薄、淡而厚者矣……惟陶元亮一人。”(《诗筏》)所以,从选入的王诗的古体及其评价来看,王诗的确与陶诗具有相似之处。贺贻孙评:“唐人诗近陶者,如储、王、孟、韦、柳诸人,其雅懿之度,朴茂之色,闲远之神,淡宕之气,隽永之味,各有一二,皆足以名家。”(《诗筏》)其以“隽永之味”评价王诗近陶之处。由此可见,竟陵派认为王昌龄的五古可见陶诗渊源具有一定道理。

(二)“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管华在《也谈陶渊明诗的艺术风格》中指出,陶诗独特风格的本质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自然、朴素的诗风是以归园田生活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耿介、豪傲的性格使诗在自然平淡中显现出了力度和健朗的风格,其对陶渊明诗风进行了精准概括。钟惺、谭元春提出“方许看陶诗,许做王、孟。当于静深中,看其力量”(《唐诗归》),认为王昌龄的有些诗歌能在“静深”中窥见其力量所在。而两人的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诗歌中的“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观,具有意义深远的社会作用。

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后来,“温柔敦厚”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典诗学论诗中的重要诗教原则,虽在后世产生了一定变化,但是大多主张温润平和,强调诗歌中的中和之美,以此教化“温柔敦厚”的国民。

正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多以清明恬静的心境应对人生的际遇,应世观物的情感态度从不猛烈,过分偏激,皆有所止,具有处事不惊、平和的情感态度。例如,饮酒诗中,借“醉人”的语态,不直出,而是间接地反映了上流阶层的丑态,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有志难成的苦闷心态。因此,陶诗中的力度、健朗的创作风格中渗透着“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吴崧云:“渊明非隐逸也,其忠君爱国,忧愁感愤,不能自已,间发于诗,而词句温厚和平,不激不随,深得《三百篇》遗意。”(《论陶》)从《唐诗归》选录的看似平淡自然的交游诗歌,旨向与陶诗风格趋同。《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读来如游览闲居之作,可见其胸中不喧不杂,平静如水。《宴南亭》中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仕途之路历经险阻表现愁闷的情绪,而是寄情山水,隐而忘忧。《送韦十二兵曹》通篇无一“怨”字,借送友人表达自己虽空有一腔忠贞却无用武之地的悲伤,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巴陵别刘处士》虽为王昌龄贬谪岭南途经岳阳时所作,全文毫无怨恨之字,以路途景色渲染悲凉之意。

《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郑玄曰:“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宮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也。”指的是诗歌能够运用委婉的言辞,不直言,以此来寄托诗人抒发的不满情感以及含蓄批评。

从陶渊明诗歌创作来看,正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整首诗虽然描写的是怡然自乐、平平淡淡的农耕生活,字里行间皆无怨恨之字,却能让人深刻去体会。“深厚”处见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渗透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屈己从权的高洁傲岸品质。从《唐诗归》选录的王诗来看,《山中别庞十》虽表面上表现的是隐居生活的隐逸情调,但结尾两句“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既表达了自己忠贞之心,又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在《别刘谞》中,“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虽然身在隐居之地,心却不“隐”,仍然怀揣心系国家、渴望建功立业之心。《代扶风主人答》更是深得讽刺之妙,钟惺评:“(天子二句)有讽。”(《唐诗归》)唐汝询评:“此夜宿扶风述舍主人之辞,以刺明皇之黩武也。”(《唐诗解》)

因此,竟陵派认为,王昌龄的五古“深厚处益见陶诗渊源脉络”:一方面体现在王昌龄五古诗歌中的“简而深”,外枯内腴,看似平淡自然的语言中却渗透着无穷的兴味;另一方面体现在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在明代后期多关注到王昌龄的七绝的大环境中,竟陵派对王昌龄五古的新见实属创新,而这一观点也赢得了清代诗论家的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竟陵五言陶诗
论竟陵派对公安派性灵说的修正
有志无书五言联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清代前期竟陵派的接受情况论略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势有穷而必变
——竟陵派对晚明文学的反思与重构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竟陵派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