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建构与实践

2023-06-14 13:34:27李明海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乡村振兴

【摘要】本文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当前的中职教育教学实际,論述农村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树立校、企、村三方共建共管共育的教学理念;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构建全新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融合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 县域中职学校 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8-0032-05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任务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没有一支庞大、高素质、有情怀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战略就难以落地。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目标,就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振兴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全面提高乡村人力资源水平。县域中职学校作为为乡村发展输送技能型、专业性人才的主要摇篮,生源基本来自农村,提高县域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正是促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怎样对中职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积极帮助?本文结合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校企联动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县域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对从事农业相关活动的人员技术技能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三农”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对推进整体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农村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中职学校是有效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笔者在开展实践研究过程中,对当前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我校办学情况总体良好,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存在学校办学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

学校与社会脱节是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是新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但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仍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的实践课程仍滞后于企业发展,存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资源数量少和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学校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没能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优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校办学意识较为保守、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步伐,另外,学校对现代学徒制认知不足,没有真正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教材、教法、教师都没有跟上现代学徒制改革步调。

(二)校企合作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根据有关调查,当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校企合作存在“校热企冷”的情况,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跟学校合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等,但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收益。加上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筛选一批适合留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将其培养成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但有不少学生经过实习后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术和经验,毕业后却不愿意进入企业工作,企业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久而久之就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与合作项目的设计还有不足:一是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自身规模、营收、场地等存在较多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企业“师傅”;二是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理解不深,没有与相关企业寻求深度合作,只是简单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其他时间较少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现代学徒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树立校、企、村三方共建共管共育的教学理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实施的当下,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摇篮,必须跳出固有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局限,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精神,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和育人模式,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同时,在社会智能化发展环境下,中职学校应当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掌握更多的农业发展知识。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育人机制都应紧紧贴合乡村发展需要。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在采用现代学徒制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依旧是以企业需求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乡村振兴需求,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未能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而且忽视了学生乡村服务意愿的培养,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很少甚至不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立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实际,着力构建全新的校企联动现代学徒制标准和育人机制。首先,我校联合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校长、系部主任和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术专家等,负责制订现代学徒制标准和完善育人机制,同时对灵山县“三农”状况与乡村振兴推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制订我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次,在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我校人才培养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着力打造第一课堂(专业教学课堂)、第二课堂(专业实习课堂)、第三课堂(专业实践课堂)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最后,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特色教学资源,开展电工、致富带头人等乡村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对农村电商人才、技术工匠、劳务人员进行职业化和规范化培训。

(二)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构建全新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校企联动浅层化、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学徒制无法充分发挥应有育人作用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当充分分析本校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所需和企业发展情况,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从而构建起全新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1.打造校企联动育人、共同管理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对合作企业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确保相关企业实力强、信誉高且对校企合作有较强的意愿。其次,在与企业构成合作关系后中职学校可将企位设定为学徒制试点,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学徒制实习岗位。为了进一步拉近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的关系,双方可共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分擔机制,切实发挥双方在现代学徒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如,我校从2008年开始与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灵山县服装厂等企业合作。2019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共同育人、共同管理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试点,通过校企双方严格筛选,确定以关键技术岗位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岗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岗位师傅。经过诸多严格程序后,我校与相关企业启动了长期的校企联动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生上学即上班、上班即上学,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如今,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辐射至我校计算机应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能适应产业升级变革的新要求,而且为当地农村电商发展等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助推了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2.融企业文化于校园,实现校企双文化协同育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充分挖掘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育人共性,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从而培养出技术过硬、能够适应岗位新发展的专业人才。在这方面,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将企业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工匠精神与学校的育人规律相结合,将企业的先进技术技能、管理方法引入学校专业教学。同时,我校聘请企业的自治区劳模、工程师、技术人员、高层领导等到校上课,在传授技术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通过劳模精神和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经过长期实践,我校形成了“灵山—天山校企合作实训平台‘334文化协同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具体做法如下:我校邀请企业的自治区劳动模范、工程师、技术人员、高层领导定期进校授课,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岗位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把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进校的专家分别从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面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校内感受真实的生产场景、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及企业文化等,同时接受企业职业素养的熏陶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灌输,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这样的做法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做等的高度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最终实现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相吻合,使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践的对接

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是目前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为解决人才培养难以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特别是难以适应当地企业需求等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实施“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不断优化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以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例,为了科学设置该专业的相关课程,我校与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一是共同研发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培养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以学徒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行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二是重新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案,将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岗位要求、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三是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校企双方以企业真实的项目、职业素养、岗位技术、职业规范等为主要内容,共同研发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液晶电视机技术等三门精品课程,这三门课程均采用新型活页式教材且配套立体化教学资源;四是与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制订《企业岗位实训指导书》,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践的对接,增强技能人才队伍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的适配度。

4.立足岗位技术设置校企双赛点技能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技能竞赛是检验现代学徒制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我校为此积极与相关企业构建校级竞赛机制。以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与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天山杯”双赛点技能比赛,比赛内容涉及证书标准、专业技能、岗位综合能力三大模块。其中,学校赛点的比赛内容包括证书标准和专业技能两个模块,企业赛点的比赛内容包括证书标准和岗位综合能力两个模块。为了充分发挥竞赛的育人作用,我校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在赛项内容设计上将传统的技能大赛改为双赛点、多维评价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上融入证书标准、岗位要求等内容,解决传统大赛脱离“岗证”的问题;二是在参赛形式上将传统的遴选参赛形式改变为自主报名、人人参赛的形式,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功能;三是在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上制订了“天山杯”比赛运行机制、多元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大赛评委由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行业专家、学生代表四方构成,形成四维评价体系。通过把职场搬上赛场,对接岗位技术要素设置赛项,企业选手和学徒同台竞技、相互切磋,营造了“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育人氛围,更好地帮助学徒技能训练不留死角,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5.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和运行体系,保障学生、学校、企业的合法利益

我校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校企双方签订严谨的教育合作协议,分清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合作协议的基本框架包括校企合作协议、师徒合作协议、学生学校企业合作协议等三种类型。为保证协议的有效性、合理性,签订协议时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法律顾问,确保不存在问题后三方正式签订。其次,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完善的学徒制实施标准,有效管理现代学徒制教育工作。在拟定学徒制实施标准时,我校参考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支付标准及人才培养标准,以标准为主要依托,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次,校企双方共同优化完善人才培养制度,确保试点培训工作稳定推进。对现阶段中职学校来说,现代学徒制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满足相关工作要求,我校进一步完善学业成绩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招生制度等,确保试点培训工作和教育工作稳定推进。如,我校机电信息专业群与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相关的教学管理、科学考核评价标准、质量监控体系等,保证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最后,校企双方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参与分析专业群岗位的职业能力,以核心技能训练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融合人才培養链和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各种与农业相关的生产运营及组织越来越受关注,如各种渔业、农林业及畜牧业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所需,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各县域中职学校应该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要求为基础,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培养更多适合乡村振兴所需的专业人才。如我校地处灵山县,而灵山县为钦州市农业大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校近年紧跟灵山县农业发展的步伐,以服务农业为宗旨、以培养农业现代化人才为目标,积极拓展了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无人机方向,并把教学实践基地建在灵山县的盆山村和华山农场,为县域农业发展培养能够熟练操作无人机开展农作物浇灌、喷农药等作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1.建立兴趣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由于部分中职生对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越来越多中职生不愿意选学农、牧、渔等专业,导致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缺少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以兴趣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行业的艰辛,也看到此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更加明白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和侧重点,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兴趣导向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我校秉持合作共赢、责任共担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联动共同设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课程,在此基础上确定招生范围并组建学徒班。在实施教学前,我校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的未来发展诉求与行业发展动向为核心,对学徒班及学徒管理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将学徒班分为建制班及兴趣班,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形式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基于灵山县农副产品生产企业较多的实际,我校与灵山县的龙三钱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百强水牛奶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新光农场等企业合作办学,引导学生报读涉农专业,并对涉农专业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在不断提升涉农专业学生技能的同时,拓宽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方向,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

2.校企联动搭建联合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双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服装设计专业与广西灵山县绅宝制衣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搭建了联合实训基地。这家公司是融设计、生产、加工、营销、OEM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服装企业,能够为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和就业平台。为了充分发挥联合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构建校企双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提升,我校联合该公司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推进综合评价和考核方式改革,成立了教学质量分析评价中心,形成了以内外需求吻合度来改进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达成度来改进专业要求、以课程目标达成度来改进教学过程的校企共赢机制,有效提升了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要推进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首先要客观筛选合作企业,确保相关企业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较大的企业规模和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这方面,我校组成了由校领导班子与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考察小组,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确保相关企业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及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应用需求。其次,校企达成合作关系后,双方需要共同拟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及标准,制订考核评价模式,研发专业教学课程、教学资料,在此基础上联合建设实训基地,这样才能确保实训基地能够有效发挥人才培养功能。

综上所述,构建校企联动共建、共管、共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无缝对接的有效路径,是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这一模式的构建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不符等问题,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尤其是对县域中职学校而言,通过实施这一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新星,朱德全.发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2020(21).

[2]杨梅,于英.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助力山东省乡村人才振兴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6).

[3]马新星,朱德全.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逻辑框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9).

[4]张平,姜光丽,陈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业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8(33).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动育人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以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GXZZJG2021B2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明海(1979— ),广西灵山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48:16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52:25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