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盛豆苗稀”看陶渊明的隐逸之志

2023-06-13 00:47封美云吴爱钧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园田归隐豆苗

封美云 吴爱钧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逸精神也正是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来充分体现的,其《归园田居》组诗更是被视为研究其精神内核的经典之作。随着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对于《归园田居(其三)》的解读视频的走红,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归园田居》组诗的热潮。本文以《归园田居(其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以及他的其他诗作,对作者的隐逸之志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归园田居》组诗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一、陶渊明归隐缘由追溯

1.家世的影响。陶渊明生长在一个没落世家。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陶渊明的父亲只官居太守,家族过去的辉煌让陶渊明走上仕途也成为“当然”,这在其诗作中也常有体现。《命子》一诗中“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表达了他对儿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人的殷切希望。但是,同样是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流露出“凤隐于林,幽人在丘”“时有语默,运因隆寙”“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这样的感想,表现了陶氏一脉相承的遁世和归隐之志。

2.儒道学说的冲击。陶渊明家学渊博,且家中藏书十分丰富,这让他广泛接触到道家学说、儒家学说,甚至还有一些神话“异书”。佛道两教在江州地界的繁荣也对陶渊明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江州思潮涌动的时期与陶渊明的青年时期相重叠,在这个三观形成的年纪,陶渊明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思想矛盾斗争的环境中,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仕五隐”的真意。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发现他也曾频繁进入官场,但最后都选择了归隐。不曾入世,何谈出世,陶渊明的归隐也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黑暗官场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冲突,让陶渊明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矛盾。他的隐逸精神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入仕—归隐”的循环中得到了强化。

二、陶渊明隐逸精神的内核

1.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陶渊明隐逸精神的内核包含了儒家思想中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他的“五仕五隐”的经历由此可见一斑。陶渊明出身于名门世家,家道虽已没落,但依旧有着为官的家风。陶渊明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政治抱负。他初入官场便成为江州祭酒,掌管地方军队、治安、粮仓、户口、水利、兵甲事宜,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但陶渊明却在见证了官场黑暗后,深感“志意多所耻”而辞官归家,非常符合儒家思想中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崇尚自然,安贫乐道。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发。他做官并不长久,成年后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每况愈下。但即使是在这样穷困的情况下,陶渊明还是能够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壮语,不愿为了一口饭食而屈服于黑暗的官场,而是安于贫穷,乐于贫穷,这份清苦也时刻考验着陶渊明的隐逸精神。他在隐逸期间时常登高野游,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这是道家思想对陶渊明隐逸精神有所影响的表现之一。道家精神讲究“自然和谐”,要求人去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寻找“道”,这也正是陶渊明隐居后一直所追求的。

3.躬耕农亩,身劳心静。耕种既是陶渊明追寻内心平静的手段,也是他谋生的途径。一亩薄田的产出可能还无法让陶渊明丰衣足食,但亲身躬耕的体验却让陶渊明与平民百姓更接近,与他生活的这片土地更接近,让他离官场中的利欲熏心、钩心斗角更远,也让他的内心更加平静。虽然没有锦衣玉食,甚至晚年还要以乞讨为生,但身体上的苦难为他带来了内心的平静,这也是陶渊明隐逸精神的内核之一。

三、陶渊明隐逸之志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体现

1.“草盛豆苗稀”的安贫乐道。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安贫乐道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陶渊明躬耕农亩的行为是他隐居生活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在田园诗中多次提到的主题。在《归园田居(其三)》中,陶渊明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的辛劳,却得到了“草盛豆苗稀”的劳作结果,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农业耕作技能很差。陶渊明出身世家,虽然已经落魄,但也不能掩盖其贵族的出身,他自幼所学的是经史子集,是老庄之学,即使他所学甚广,但也极少涉及农业耕作。陶渊明在诗中写自己“性本爱丘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热爱更多的还是游山玩水,而非埋头劳作。

但正是这种从未想过的际遇,更能够展现出陶渊明隐逸之志的珍贵。纵使归隐意味着自己将从士人变为农夫,双手也从“执笔定江山”到“躬耕陇亩间”,也无法改变陶渊明归隐的决心。陶渊明的耕作技术无疑是糟糕的,“草盛豆苗稀”的耕作情况甚至让陶渊明面临吃不饱肚子的窘境,但他依旧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用一生的贫苦来发出对魏晋黑暗政治的讽刺——高官厚禄不足以使他低头,“草盛豆苗稀”也让他甘之如饴。

但要真正理解“草盛豆苗稀”这一句诗,不能仅仅从农业耕作的角度去思考,还要充分结合时局以及陶渊明的个人经历。陶渊明怒斥魏晋官场的黑暗,选择隐逸田园,但这并不是说他从此要隔绝外界的一切声音。凭陶渊明的家世以及经历,他即使归隐,也依旧会对朝廷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他笔下的“草”实际上说的就是与朝廷同流合污的官员们,这些官员的前身也大多是文人,与陶渊明是同一类人,但因为他们选择了屈服于金钱与权力,所以成为杂草,而选择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隐的人则是豆苗。杂草和豆苗在最初看起来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这也隐喻了陶渊明与官员们前身都是文人,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结合当时的时局,杂草旺盛而豆苗稀少,是陶渊明对当时文人选择的一种总结——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同流合污,屈服于金钱与权力,只有少部分人保持了本心,坚守自身的信念。

“草盛豆苗稀”一句,简单的五个字总结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观点,也是陶渊明对于黑暗政治反抗的体现。即使大多数人都選择了屈服,但他还是要做一颗豆苗,坚守自己归隐的决心,坚持对黑暗朝堂的反抗。

2.“晨兴带月”的乐在其中。《归园田居(其三)》的颔联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陶渊明在隐居期间的耕作生活是非常勤劳的,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操持农务,直到月上枝头才返回家中。陶渊明是世家出身且多次为官,如果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官老爷”,不需要辛苦的劳作,还能够锦衣玉食。但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他依旧选择像无数的农夫一样早出晚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并不能击溃陶渊明的隐逸决心。他透过繁重的体力劳动看到自己的内心,在多次从官场退出之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需求,身体上的劳苦反而让他的内心更加平静。因此即使“晨兴带月”,他也依旧乐在其中。他清晨离家,看到的是蓬勃生长的生命;夜晚归家,收获的是劳动的满足。这也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增加了一份诗意。

但陶渊明在这样的辛苦劳作中就不曾有过内心的挣扎吗?显然不是的。尤其是在“草盛豆苗稀”的成果之下,陶渊明的内心肯定是有过动摇的。归隐山林,确实远离了官场的黑暗与斗争,但也让他失去了生活的来源。饥肠辘辘之际,陶渊明也会感受到来自身体的痛苦,《归园田居》组诗中的诗意田园生活其实也有着一丝苦中作乐的意味。在身体的满足和精神的满足中,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在清苦的田园生活中苦中作乐,并在这种清贫生活中寻找闲适愉快之感。

陶渊明在《和郭主簿(其一)》中曾写道:“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不是只有辛勤的劳作,他与友人、邻居之间的互动也是他田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快乐的主要来源。“性本爱丘山”的性情再加上与和善的邻居、友人为伴,为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让贫苦的田園生活显得不那么难以忍受,让陶渊明在“晨兴带月”的辛劳中感到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抛开农耕的角度,这两句诗实际上也是陶渊明对自己生活的一种阐述。自隐居田园之后,陶渊明躬耕陇亩之间时,也会对自己过去的仕途进行思量。且归隐期间,陶渊明依旧与自己的家族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家族中其他人为官出仕的事迹,陶渊明必然是知晓的。因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不仅仅是他的种豆事业,还象征着他对于朝堂政治的“耕作”。五度出仕,称得上“晨兴带月”,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糟糕的,他没有看到“有道”的君主,看不到那个朝代的未来,即使他对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也依旧劳而无获,这也与前文的“草盛豆苗稀”有了呼应。

在陶渊明看来,与其在朝堂上做无用功,还不如在田间地头做农活。即使收成颇少,但至少还有所收获,即使是“草盛豆苗稀”,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3.“但使愿无违”的归隐之志。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仅写了他的田园生活,同时也抒发了他的归隐之志。在《归园田居(其三)》中,陶渊明写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字面意思上看,陶渊明所说的是自己耕种行走的道路狭窄,且两边有非常多的草木,上面的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湿了,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只要豆苗们能茁壮成长的愿望不破灭就好了。但实际上,陶渊明是借耕种来隐喻自己的一生,其中的“道”说的是自己的归隐之道。由于很少有人走这一条道路,所以道路才会狭窄,走起来十分艰辛。沾在陶渊明身上的露水是指自己一路走来经历的艰难困苦,指的是他现在的贫苦生活。但即便如此,陶渊明的归隐之志也没有丝毫动摇,只要没有违背自己的本心,自己所经历的这些肉体上的痛苦都是不值一提的。

在陶渊明归隐期间,也有无数来自朝廷的“橄榄枝”,但陶渊明都选择了拒绝,这也是为了实现他“但使愿无违”的归隐之志。他对朝廷已经彻底失望,“无道”的时代让他无心出仕,他不愿与人同流合污,也不想被其他人同化,即使“道狭草木长”,也要一直坚定地迈向归隐的道路。

《归园田居(其三)》只是陶渊明众多经典田园诗中的一首,其中所描写的乡村田园生活以及陶渊明对自己隐逸之志的阐述,让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韵味,值得后人反复研读、琢磨,透过这四十个字去看千年前隐逸于田园之间的伟大诗人的风采。

研究《归园田居》组诗,不能仅仅就文字表面的内容去分析。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以及隐逸诗人的精神领袖,其作品绝不是孤立于社会的。与其说陶渊明是一个完全归隐的隐士,不如说陶渊明将自己放在了田园与朝堂的中间,他不愿与朝廷同流合污,但也绝不是闭目塞听之人。他身在田园,但仍然心系天下,在等待一个“有道”的朝廷,闲适而勤勉,隐逸而积极,这才是理解陶渊明田园诗精神内核的钥匙。※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20/02/192]

(作者单位:封美云,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吴爱钧,江苏省泗阳县上海路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园田归隐豆苗
割豆苗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草堂归隐
天宫院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小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