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文言文编写意图和价值取向探究

2023-06-13 07:56陈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杨氏文言文思维

一、认识小学教材文言文的编写意图

1.梳理小学文言文的编排内容。小学阶段共安排文言文14篇,三年级每学期编排一课,四、五、六年级每学期编排两课。从篇幅上看,短小精悍。三、四年级的文言文字数均在50字以内,五、六年级在100字左右,减轻了学习负担。从语言上看,以常用字词为主,尽量避开生僻字和通假字,降低了学习难度。从题材上看,以叙事故事为主,故事内容学生大都耳熟能详,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更加接近他们的发展区。

2. 明确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目标。问题是思维的导向。课后思考题聚焦语文要素,设计呈纵向递进,体现编者意图,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读对,理解,背诵,感悟。(1)读对。课后练习题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习正确断句,读好停顿。(2)理解。课后练习题一般要求“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等,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3)背诵。课后练习题要求“背诵课文”,练习背诵,积累语言,培养语感。(4)感悟。课后练习题要求“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想一想,我们生活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你有什么想法”等,学生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和感悟内涵,初步认识文言文所蕴含的思想智慧。

二、认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1.增强文化自信。文言文体现了古人的思维方式,人文内涵深刻,表达形式独特。许多文言故事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融入了美好的思想感情。如《司马光》《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伯牙鼓琴》等,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随历史的演变而经久不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意蕴更加丰盈。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值得继承和发扬。用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学生打上中国烙印,能够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由此认识做事目标专一、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学生经过引导,发现与感悟: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吃苦耐劳、勤奋执着、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这种文化基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勤劳智慧、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世代相传。再如《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依然创造条件,勤奋苦读的故事。学生由此体会古人发奋读书、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受到教育和启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由古人读书学习的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树立文化的自信。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的训练不是实用,而是文化。如《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文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今天读来依然鲜活生动,耳熟能详的成语“专心致志”就源于此,可见汉语言历史之悠久、生命力之强大,学生因而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再如《伯牙鼓琴》讲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演绎由音乐艺术而心心相通的知音文化。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阔文化视野,感知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教育学生要有艺术品位和精神追求。

2.学习语言运用。学习语文,首先要学习语言。只有对语言文字有充分的理解和积累,才能实现语言的自我构建,才能进行恰当的语言表达。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式的古代书面语,其风格简洁隽永、声韵上口、节奏明快,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佳材料。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学生要通过多诵读、多积累、多感悟,引导学生学习精练规范、经典纯粹的语言。

学习文言文《司马光》,可以联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学生熟读文本,看文言文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学生数一数文本字数,发现全文仅用30个字就把故事完整叙述出来,由此體会文言文语言的凝练简洁、生动形象。教师可带领学生品味“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中“迸”字,换同义词“流”进行对比理解,认识水“迸”“流”表达的力量与速度是不一样的。也只有水“迸”,水快速流出,才能让儿童得救。持石击瓮砸一个洞,如果水只是流出来,那么当时情况的危急和司马光的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就不能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形象体现得就不够充分。所以用“迸”不用“流”,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文言文用词的精当准确。

教师可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学习抓关键词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可以抓住“尝”“竞走”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发现文言文古今异义现象,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词语意思存在很大差异:“尝”不是“品尝”,而是“曾经”;“竞走”不是现代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是两个词,“竞”是“争先、抢着”,“走”可联系已学的“兔走触株”“儿童急走追黄蝶”“走马观花”去理解,都是“跑”的意思。学生感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迁移方法,学习理解关键词,再通过猜一猜、顺一顺、说一说的方式,理解文本意思。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尝试语言运用,实现语言的自我构建。

3.发展思维能力。语言的背后是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学习必须有思维的积极参与,语言理解才会有效,语言应用才会熟练。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巧妙设计思维训练点,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让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

《杨氏之子》讲述了九岁的杨氏之子超出常人的言语智慧。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抓住“甚聪惠”,再结合文末杨氏之子对答孔君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随机设计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对答迅速准确,感悟杨氏之子甚聪惠:其一,反应敏捷,表现为“应声答曰”,不假思索,毫不迟疑;其二,则是“未闻”二字传递出的委婉礼貌,待人接物有分寸,恰到好处,从而深入感受语言的准确、委婉,领会语言智慧。引导学生在“杨氏”与“杨梅”、“孔姓”与“孔雀”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感悟语言奥妙。在此基础上,设计语言文字训练,如将孔君平的姓氏改为黄氏、李氏、白氏等,学习迁移运用:“未闻黄鹂是夫子家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未闻白玉兰是夫子家花”等。这种新鲜语汇,能丰富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形式及内容,提高习作兴趣。

只有在反复的语言训练中进行语言实践,学习表达,才能让语文学习活动真实发生。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领会常规的救人方式是“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超常的救人方式是“水离开人”,关键是理解当时“持石击瓮”是最佳选择,让“水迸而出,儿得活”,体会这种思维方式的独特巧妙、与众不同。再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认识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人物形象,抓住“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联系上下文,体会王戎依据客观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习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思考,凡事不盲从,做事有主见。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咀嚼语言,深度研读思考,进行语言的思维训练,学会嫁接迁移,学生才能更好地内化语言,发展思维能力。

文言之美,一是文思,二是文气。文言文的学习要凸显文言特质,在理解和表达之间玩味品读,在反复揣摩中得言得意,感受遣词构句的特点、规律以及细腻微妙的情感色彩。如《自相矛盾》中“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和插图尝试理解。学生很快能理解“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把对方称之为“子”,是对人的尊重与客气,从而理解在看似更加客气的问话中,透露出毫不客气的嘲讽,绵里藏针,针锋相对。学生由此感悟寓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激发学生思考,丰富其对人物的认识和寓意的理解。教师进而指导朗读,在情境中模拟,以角色带入,实现了学生朗读和理解的双重提升。

4.学会审美创造。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而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文言文在审美方面的作用得天独厚。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优美语言,展开审美想象,体会思想感情,感受简洁語言中传递出的富有魅力的思想和文化,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

《少年中国说》是经典诵读篇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气势,熟读成诵。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跌宕起伏,感受语言的句式规整、押韵之美,感受语言的气势恢宏、磅礴大气,感受文中浓浓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这种家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归宿,这种语言的美感和文化的认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再如《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文字充满了奇妙与吸引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代先贤的无限想象力,这就是传统文化审美的魅力所在。

张志公先生说,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博览”。文言文学习需要沉心静气,不可读死书,隔空对话。要坐而读,立而行,帮助学生完成由读者向行者的蜕变,践行知行合一,彰显育人价值。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进行语言实践,活学活用,鼓励学生质疑思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真正让经典深入人心,让语文素养在日积月累中聚沙成塔。※

(陈明,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聊城市东昌府区教体局小学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猜你喜欢
杨氏文言文思维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