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语文教学

2023-06-13 00:47王强徐君彩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意味情趣儿童

王强 徐君彩

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的“独特光环”,学生一旦窥见中华文化独特的意、独到的味,感受到语文情趣,自然就会乐于亲近。教师要做的就是遵循儿童特性,凸显语文特征,彰显教学魅力。因此,在龙湖小学,我们提出“意味语文”—— 让学生学有意味的语文,让学生有意味地学语文。我们努力让儿童过有意味的语文学习生活,追求“有意味的语文教学”—— 让我们的课体现语文学科的属性,符合小语教学的科学规律,适应儿童生命发展的需求。

一、“有意味的语文教学”主张的提出

1.基于语文课程的本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带着他们品味语文,让学生窥见中华文化独特的意、独到的味,感受情趣,亲近母语。唯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语文,对语文学习产生持续的动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鲜明地指出,教学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场景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换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不累,学得有意义。

2.基于“言意共生”的语文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姜树华倡导“言意共生”的语文教育理念,“言意共生”的语文生活便是以言语能力为骨架,生长语文“学养”与“素养”,在言语能力生长的同时垒厚“精神的底子”,提升儿童当下与未来的生活品质。2021年9月,我校申报为“言意共生”语文教育实践实验学校,开展该项目的学习实践。在“言意共生”的理念指导下,学校用“有意味”作为承接点,在“言意共生”框架下做出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二、“有意味的语文教学”主张的内涵、特质与原则

1.内涵。意味,《辞海》解释为:意义和情趣。也就是说,“有意味”的语文教学既要有情趣,更要有意义;要真正立足于言语实践,着眼于核心素养,营造积极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生活,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奠基。

2.特质。“有意味的语文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特质。

(1)童趣:儿童的情趣。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依儿童特点而设计的,能够激发儿童学习趣味,推动儿童积极从课堂走向课外。情趣的“燃点”在于教师教学语言和学习活动的组织。富有童趣,才是贴近儿童的语文教学。

(2)味道:语文的气息与滋味,即语文味。语文味是文化滋养的“润物细无声”,是语言世界的“此中有真意”,是儿童参与和表达的“湖光秋月两相和”。诗词课有文化的味道,散文课有精神世界的味道,小说课有矛盾与冲突的味道,说理文有辩证的味道,习作课有生活与表达的味道……语文的气息与滋味无所不在,这方是贴近母语的语文教学。

(3)品质:品位与质量。从隐性角度看,好的语文课里,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品位的,他们在语言世界里一起互动、滋养、生长。从显性角度看,好的语文课,如同一篇好文章——“凤头、猪肚、豹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学生学习效率高,目标达成好。

3.原则。遵循儿童特性,凸显语文特征,彰显教学魅力,满足这三原则,才是“有意味的语文教学”。

三、“有意味的语文教学”的特征

1.圆形结构。从哲学意义上看,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象征着“圆满”和“饱满”。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相互融合,是一个饱满的“圆”。好的语文课带领学生从一个学习情趣的燃点开启,经历饱满而自然的学习,最终回归到燃点,从而达成学习的圆满,这也是一个圆形的结构。例如,我校杨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就充分体现出圆形语文课堂结构。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课文中为什么出现了四次,甚至连位置看起来都很随意?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品读语言文字,逐步体会到牲畜的自由、牧场的美丽宁静、人与牲畜的和谐。教师再适当拓展作者卡雷尔·恰佩克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领悟到这句话表达出作者深深陶醉于那种自由宁静的美好生活中,是作家情到浓处的自由酣畅的表达。结课时,教师再次呈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一轮又一轮引读中,深化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课堂学习从对主旨句的质疑,经历美好的探寻之旅,回归到对主旨句的理解。

2.台阶设计。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有个“登山理论”,他说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像爬山一样,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登什么山,教师要精准制定知识、情感、思维的教学目标。沿着什么路径爬,教师要有站在山顶看山底的思维,为学生设计若干个合适的登山台阶。这个台阶不是方法的台阶,而是目标的台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拾级而上的学习之旅中,体验学习获得感,饱览语文风光,获得精神陶冶了。语文课堂里的“台阶”要体现在目标的递进、任务的坡度、效果的升腾等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安排、学习效果的预期上要有“台阶”意识,体现“进阶”特征。

3.联结语用。语言运用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更要有联结语言品味和运用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思维的聚合、具象、发散、辨析等。语言运用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通常要经历“发现语言—品味语言—朗读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操作策略则是问题设计、任务设计、朗读指导、用法指导等。“联结语用”策略指向句段教学,要求教学牢牢把握住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在联结语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品味、体验语言的奥妙,不断咂摸、咀嚼语言的味道,获得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科学方法。

4.强调参与。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幸福的能力比较弱,参与学习过程的成就感能讓他们直观感受到幸福。教师创设出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成为“焦点人物”,站在舞台中央,经历听说读写的生动过程,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追求。“参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涉及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的课堂学习参与,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系统。此外,强调“参与”要关注参与面和参与度。参与面包括个体、小组、班级等根据人数多少而区分的不同参与形式,且每种形式应发挥出其相应的功能特点;参与度则关注时间是否充裕,方式是否科学,效果是否达成。

5.注重激趣。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文章的表达样式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这是语文的天然魅力和“意味”所在。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情趣点,设计激趣主问题,组织有趣的学习任务链,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肯定、赏识的言语支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才是趣味的更高层次所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思维的肆意流淌,没有对话的相互启发,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就难有巅峰体验,难以生成智慧。趣味相伴就是要追求智慧涵养的美妙境界,让学生享受语文,感悟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意味”的语文,“有意味”地学语文。

“有意味的语文教学”就好比登山,沿着环山小路拾级而上,“圆形结构”看似回到了原点,实则是更高层次的原点;而“联结语用”好比一路风景一路歌,教师引领,学生躬身参与,情趣盎然地边走边赏,边走边吟,这样的学习旅程,岂不妙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

猜你喜欢
意味情趣儿童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四格情趣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