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东北“非遗”的传播路径创新

2023-06-12 07:02李佳芸
声屏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非遗东北纪录片

□ 李佳芸

东北地区因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而诞生出大量极具独特性的文化遗产,但在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下,东北众多“非遗”逐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融媒体是指以多种媒介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与应用的一种形式,既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的媒介形式,又涵盖了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型信息化的媒介形式。”[1]融媒体互动性强、受众广泛、传播迅速。这种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式为东北“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全新的道路,赋予了东北地区传统“非遗”项目新的发展方向。

融媒体时代东北“非遗”存在的问题

季节性影响。 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这种地理环境中诞生出了像查干湖冬捕这样有明显季节性的“非遗”文化。查干湖冬捕是吉林省的一种传统渔业生产文化,有祭湖、醒网、凿冰、撒网等习俗,在辽金时期形成,现在已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冬捕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活动时间在每年12月26 日至次年2 月,虽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但一定要等到冰层平均厚度达到40 厘米左右才能进行,所以查干湖冬捕持续时间短,受季节影响大,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传播阻碍。

东北“非遗”多起源于农耕文化和渔牧文化,因地理条件影响,其传播效果受传播方式的限制。而融媒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新信息与新方式结合下,“非遗”文化也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如查干湖冬捕等带来的乐趣。当然,欲真正感受冬捕还需亲身体验,而这又客观推动了查干湖的经济发展。

缺乏年轻受众。 黑土地让世世代代的东北人得以生存和发展,农耕文化深入东北人的生活,其中农闲季节集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主要包括乡村临时搭建的舞台,内容多为表现东北地域生活,极具地方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乡下年轻人选择进城学习或进城打工,留在乡下农作的还是老一辈的农民。融媒体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阔了眼界,他们逐渐对东北“非遗”这种接地气的民俗文化失去了兴趣。虽然东北农闲季节“非遗”表演的受众依然以老一辈人为主,但年轻人作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却很难担起大任,失去年轻受众的东北“非遗”在传播和传承上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传承后继乏人。 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共1082 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中,平均年龄为63 岁,40 岁以下的仅仅有7 人。”[2]面对新时代给予的发展机遇,“非遗”传承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东北地区“非遗”传承人的年龄大多处于60-80 岁之间,认知和学习能力有限,为东北“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东北“非遗”传承后继乏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愿意学习或从事“非遗”这种又苦又累、“不体面”、收益周期较长的工作,这是“士农工商”的固有社会阶层认知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导致的。二是东北地区很多“非遗”传承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讲求家族血统方面的传承。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共同导致了东北“非遗”面临着“人亡艺绝、人死歌绝”的传承问题。

融媒体时代东北“非遗”传播尝试

创作“非遗”类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真实的生活作为创作素材,用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并且用艺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工和展现。其目的是要展现出事物真实的本质,并且积极地引发群众的思考。“非遗”的传播离不开“真实”二字,虽然融媒体时代古老枯燥的“非遗”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但是并不能因宣传而破坏“非遗”本身的内涵。因此在保留“非遗”文化原本内容和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纪录片纪实性的特点进行传播是传承和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方式。BBC、Discovery Channel、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及独立制作人都曾摄制过“非遗”类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非遗”文化也逐渐走入观众视野,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并被历史留存。现如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为“非遗”纪录片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不仅以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可以制作纪录片,个人独立账号也可以通过制作纪录片进行“非遗”传播。

李子柒,中国内地美食视频创作者,对中国美食视频传播起着极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她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东方风情,并将视频素材做成纪录片与世界各地亿万粉丝分享中国传统美食。“截至2020 年7 月13 日,中国网红李子柒在You Tube 平台上有1130 万粉丝,112 条短视频累计播放超过10 亿次。”[3]可以说李子柒已经成为一个富有东方魅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她的视频中突出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文化。李子柒的视频充分遵循了纪录片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美食制作,同时融入了她的主观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镜头语言、声效配合、画面剪辑,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感情,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面貌,引发受众共鸣。这是独立视频人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次成功尝试,也给东北“非遗”文化传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若将此形式进行推广,必将为东北“非遗”传播助力。

“互联网+非遗”进行数字化变现。现阶段,东北“非遗”传承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传承人没有收入,传播活动缺乏资金,因而很多传播活动受限,更没有年轻人愿意传承技艺。要想摆脱这一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非遗”传播的资金问题。“截至2021 年6 月10 日,有十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入百万元。抖音平台助力地方‘非遗’传承与保护,在浙江东阳地区带动5000 多人就业。”[4]此类形式也给了人们提示,借助融媒体平台,运用“互联网+ 非遗”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变现,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东北“非遗”发展的资金压力,改善东北“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环境,为东北“非遗”价值变现带来更多可能,更重要的是赋予东北“非遗”以新的活力。

将“非遗”文化变成一种消费文化,是融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人不断尝试的一种新的传播和保护“非遗”的方式。避免“非遗”的衍生产品远离大众、远离市场,让“非遗”从博物馆、电视里走出来,进入人民的生活中,既可以满足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需求,又为“非遗”工作者提供了资金保障。“2016 年暑假,淘宝平台的直播频道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项目组的‘非遗’传承人采用了‘非遗+ 直播’的方式进行了12 场现场直播,观看直播的人数不断增加,直至破万。”[5]网络直播门槛低、成本低、受众广,人们在随时随地刷手机时就有很大概率看到“非遗”的直播,从而引起对“非遗”的兴趣。而想要从直播中获得收益就需要“直播+ 非遗+ 带货”,通过激发受众购买欲来获得收益。如果有做工精美、具备收藏价值的文创产品在直播中进行售卖,受众的关注度就会进一步上升并购买,“非遗”传承人和产品生产者就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进而激发下一场直播的到来。以此往复,收益与直播形成良性循环,“非遗”传播和传承团队的壮大指日可待。

东北人民豪迈直爽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东北地区绚烂多彩的文化对于年轻人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无论是“非遗”传承人本身,还是借助媒体力量与热门网红、知名教授、企业高校等进行合作,都可以用“东北人”的方式进行直播带货。例如在讲解“非遗”过程中说东北话、演东北小品、唱秧歌、穿东北花棉袄等,让整个直播间充满“东北味”。这种带有东北独特风情和习俗的直播间将会吸引感兴趣的年轻受众。不仅如此,在东北“非遗”的文创产品设计上也一定要蕴含浓厚的东北特色,比如给产品起名上可以采用东北方言,包装纸上可以使用东北民族特色花纹,让东北特色与产品完全融合,给买家烙上浓厚的东北印象。在这个模式下,东北“非遗”直播的传播内容和文创产品设计一定要时刻关注受众的喜好,与时俱进,不断改良,增加互动,从而吸引更多的流量,提高变现效率。

东北“非遗”线上授课。“非遗”文化内涵是“非遗”传承的精神所在,通过线上教学,可以将这种文化传播出去,融媒体线上授课的方式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即时并高效地交流互动。线上的“非遗”授课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直播授课和录播授课。教师通过直播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以用发弹幕、连麦的方式做出反馈,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远距离连线,进行面对面地跨空间教学。录播课则可以通过视频剪辑技术、动画制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进行课程录制,将“非遗”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等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进行一场沉浸式教学体验。无论哪种方式,课堂结束后教师都可以查收观看数据和学生的反馈,并通过私信、交流群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课程内容的交流和互动,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同东北“非遗”直播带货一样,线上授课也要充满“东北味”。教师可以选择用东北话来上课,讲各种东北段子、演奏东北乐器,再配上东北民俗服饰和东北特色景点,一场有“东北味”的课堂注定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课堂上也可以邀请高校的“非遗”文化教授来客串,讲解更多的知识,或者请来演员、明星增加看点和收视率。此举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了解“非遗”,学习关于“非遗”的相关知识,增强文化自信,为“非遗”传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非遗”文化与现实的密切交流,让“非遗”文化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

融媒体时代东北“非遗”传播影响

推动东北“非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东北“非遗”逐渐走入观众视野的同时,运用融媒体资源对东北“非遗”传播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东北“非遗”进行传播,使东北“非遗”在表现手法、传播途径等方面有所拓展,需要相应的人才技术支持。在拍摄“非遗”短视频期间,从选题、脚本到拍摄、录音和剪辑,一个集合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团队可以将这个短视频的内涵和视听效果完美呈现,进而将短视频的核心传播内容展现在受众面前。虽然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但是视频内容的制作会影响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行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到制作相关产品的行列,人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多的技术被应用,使融媒体技术得到发展。在“非遗”传承增添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更多年轻人带来就业机会,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促进东北“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商业运作模式,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消费力和审美需求。融媒体的出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崭新的机遇,融媒体可以将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融合起来,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近几年,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到重视,不断经历尝试和摸索。随着各地对“非遗”的重视,东北各地方政府也逐渐对本地的“非遗”项目加以开发。通过融媒体与东北“非遗”密切合作,在政府相关部门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东北“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园,涵盖工艺美术、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商业出版、文艺演出等传统行业和动漫、游戏、短视频等新兴行业,共同促进东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随着后续资金的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显现。

推动东北地区共同富裕。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很多“非遗”文化诞生于乡村,其传播范围有限,导致多年来无人问津,更无法从中获得收益。因此,这些东北“非遗”文化面临着“走不出,进不来”的困境。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生活之外的需求,为东北乡村“非遗”文化提供了发展机遇。通过开发与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在融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探索创新传播路径,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产业发展方式,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路径。

借助融媒体实现“非遗+”,增加收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在东北“非遗”文化中,利用“非遗+文创”,提取“非遗”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进行设计,打造东北“非遗”文化名片。类似的方式还有采用“非遗+ 旅游”,在“非遗”所在地创办旅游度假村,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受众前来参观;甚至将“非遗+ 旅游+ 文创”融为一体,即可实现“一条龙式”的经济收益,推动东北地区共同富裕。随着地方经济的复苏,此类形式大有可施展拳脚之地。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东北“非遗”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非遗”传播的多元化路径,这是把握时代脉搏、延续东北文脉的必经之路。通过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精髓,竭力以创新性传播延续“非遗”文化血脉,借助各大平台的力量,用创作纪录片、数字化变现和线上授课的方式,让东北“非遗”的“情”“神”“韵”得以活态传承。与此同时,也要保护“非遗”原貌,不可损害其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艺术美感,不可对其过度创作和消费,使东北“非遗”文化能够继续承载历史、启迪未来。

猜你喜欢
非遗东北纪录片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