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在党的历史上彪炳史册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其第十五部分分别从领导、思想、制度、干部、组织、纪律、廉政七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当前和未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全面胜利的着力点,为新时代新征程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遵循。
一、领导维度: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我国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其间也存在短期的分裂与对立,但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统一和谐的状态,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前列。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政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它符合现代政治科学的公共性理念,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思维,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善政美治的终极目标。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党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理念均是这种公共性的现代延续,充分体现了党的广阔胸襟和高远情怀。在公共性、系统性和全局性思维的指引下,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可通过综合、平衡、全方位的方式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各种公共价值的和谐统一。相反,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正在凸显其局限性和狭隘性,根源在于,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以私人、局部、分裂、对立的视角看待政治和国家治理,囿于党派、团体、个人的私人利益而无视国家、世界、人民的公共利益,以一种“盲人摸象”式的理念与政策进行政治活动和国家治理,缺乏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与长远视角。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反腐败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思想维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先进的国家治理思想,融合了全人类政治和国家治理思想的精髓。它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在不断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并与时俱进,能够面向未来而不断进步演化,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它至少包含三大思想渊源:第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政治科学理论,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行了准确的预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新时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生态等新型问题也提供了正确的解决思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石。第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儒法墨道佛兵等各种思想源流,它们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提供了中国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是帮助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长期屹立于世界文明前列的思想保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基石。第三是域外优秀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系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域外优秀文明中受益良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各个文明中的精髓,域外优秀文明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制度维度: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制度是行为的尺度和规范,是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法宝,也是维系一个有着9671.2万党员大党的必须选择。党纪和国法构成党的自我革命的完整制度规范体系。党章是最为根本的党纪,规定了党的基本宗旨、理念和原则。二十大对党章总纲部分进行了37处修改,对条文部分进行了13处修改,一致同意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把党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内容写入党章,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写入党章。这些修改充分反映了党对自身性质、对治国理政规律认知的深化和发展。以党章为基础的党内法规体系构筑了对所有党员的全面约束和规范,有力保障了党组织的健康和活力。国法和党纪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构筑了对各级公务人员的全面约束和规范,有力保障了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司法、教育、医疗系统等在内的全部公共部门的健康和活力。十八大以来,党在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二十大后,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将更加成为全党的普遍共识,党的制度建设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党也必将成为引领世界政党和政治文明的旗手。
四、干部维度: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是党员和人民群众中的骨干。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也在于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党将继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各级干部,都必须接受并服从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这是保证党的团结和力量的基础。党对干部的使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是最优选择,但在现实中当两者存在矛盾与冲突时,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品德置于才能之前,以德为先。有德无才,是为平凡,有才无德,更为危险。党员干部一方面必须加强各方面才能的学习和培养,深化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認知,提高应对业务工作和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个人品德进行磨砺和提高,充分认知权力的公共属性,加强家风教育,严格要求,率先垂范。
五、组织维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坚强有力、如臂使指的党组织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党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组织是中国社会的主心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骨肉和血脉。二十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党组织要覆盖全中国整个社会,不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基层社区等公共部门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非公共部门同样也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随着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也必将进一步增强,严谨、团结、坚强、务实的党的组织文化也将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六、纪律维度: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严格的纪律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其中,纪律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党赢得民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法宝。纪律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深刻认知,是对人类行为的正确约束,这种约束,并没有限制个人自由,相反,正是保护了个人自由,增强了组织的力量,维系了整个社会的自由和和谐。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历史阶段,更要强化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纪律不仅针对普通党员,更加针对各级领导干部,抓住“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率先垂范。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重点要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特权行为、选择性地遵守与执行纪律,都是对纪律的破坏。纪律不仅从外部施加影响于党员和领导干部,更要求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纪律的意义、作用和价值,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七、廉政维度: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对腐败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给出了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二十大报告中,党进行了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全面部署,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这是建立在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治科学规律的深刻认知和坚决贯彻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知行合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創造新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校 王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