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玲
【摘 要】人们常说高考是所有考试中最公平的竞争考试,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考试规则都无法与我国高考的公平性相媲美。很多学生将高考视为第二次生命的起点,考入理想的大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随着高考教育的改革,取消了文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自行选择将要学习的科目,这便是“3+1+2”的高考模式。本文将分析此類教育模式对高中数学改革的作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考新模式;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高中数学则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数学属于逻辑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难度较大。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没有打好数学基础,那么在高中时期学习数学会较为吃力,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难以兼顾每位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越拉越大。幸运的是,新课标改革改变了高中数学的这种情况,我国新高考模式以追求公平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了有效的桥梁。
一、我国传统模式下高中数学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制度陈旧
当前,我国高中学校数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和本质,致使在课堂上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展课堂教学;“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多为面向过去、单向、静态、笼统的评估,因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择的作用,与新高考重视培养学生、培养师资的思想背道而驰。
(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从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数学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设计性和针对性。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个性需求为基础,而不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大纲上。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将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基础,严格按照大纲上的顺序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遵循教学大纲上的教育好像是正确的教学方法;反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没有进行全方位了解,便一视同仁进行课堂教学,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第二,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因数学的概念性知识较少,而脑力活动较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跨越又很大,多了一些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的概念都较为相似,然而核心内容相差很大。例如,高中数学第一章的集合内容就包括子集、真子集、空集、非空真子集等,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简单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与天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后期智商有很大的关联,数学不是学生想要学好,就一定能学好的学科,数学很考验学生的头脑活动,因此,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分数的两极分化严重。也正因如此,许多高中教师将重心都放在了数学分数高的学生身上,对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关注度不够。
(三)未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从目前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究其根本原因,一些教学资历深、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年纪相对较大,对网络信息化技术了解的程度不高,在课堂上不会使用新型的多媒体软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资历较高的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沿用了近二十年,一旦让此类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但是,数学作为一门严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公式以及大量的运算方法,教师如果未能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单凭教师讲解和教师人工运算,一旦在运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不但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还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低下。此种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二、“3+1+2”高考新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改革策略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后,形成了突出教师主导地位、以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想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应重视学科知识的培养。如今在“3+1+2”高考新模式的背景下,教材的变化很大,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保证重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次要内容以及对学生用处不大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便于学生理解的重点内容,从而方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另外,无论是教学内容、文章的选取、单元的体系结构都与之前大为不同,新教材更新了传统数学内容的语言以及讲解方法。由于部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储备上较为薄弱,因此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做好知识的衔接工作,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加强课后辅导,使其快速跟进班级的教学进度。教师可以组建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推荐组长,开展“一帮一”的教学活动,令学生进行自我完善,鼓励学生在相互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以学生的掌握程度为重点教育目标,进而完成高中数学教育的培养战略目标。高中数学之所以较难学习,主要是因为知识点较多并且较零散,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记忆混乱。除了重视学科知识培养,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养成对数学知识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在讲解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以及单调区间时,先让学生在上课前将其整理成表格的形式,以便教师在对三角函数内容讲解时,可以加深对三角函数的印象,从而便于学生对此章节知识点的理解。近年来,在各个学科融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改革的重要目标,“3+1+2”高考新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加强对高中生的核心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数学成绩要求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加以引导,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增强师生之间的合理沟通
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基础。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缺乏沟通交流,学生遇到数学难题不敢在课下与教师沟通解决,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没有良好的沟通,教师难以及时得知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如同闭门造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更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新高考下的师生管理应该以人为本、自由民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参与性,打造师生管理共同体。如今学生成绩已不再是教学评估的唯一手段,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且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因材施教。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增进师生之间的合理沟通,进而采用分层教学的管理模式,并在教育提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数学教学。将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划分,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沟通、交流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数学教育成为一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另外,针对师生的沟通问题,教师应占据主导地位,自觉成为主动的一方,在与学生对话中不要采取教师式的命令口吻,语气要相对平缓柔和,要让学生感到亲切,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回答课堂问题。高中的数学内容非常丰富,难度大。一些学生在面对不理想的数学成绩时,会心理崩溃,从而产生放弃学习数学的想法。针对此问题,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数学和任一门学科,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课后问题及时地给予解决与处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还有助于增强师生的互动次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许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将网络信息资源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而且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进行改善。在如今的课堂上,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对三角函数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对三角函数运用进行解释,其中,图形是最重要的,也是三角函数最难的地方。过去教师们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都是在黑板上变换函数,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会在同一坐标上反复画出几幅图形,这样不但不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较为模糊,没有直观的概念。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备课预习阶段就画出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此图的准备过程,采用动态的画法,并用色彩加以区别,既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数学课程应当体现出全局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应适应新观念、新技术、新动向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将课程与文化、管理有机结合,以网络技术为技术支撑,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手段,并鼓励学生融入其中,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自己的学习道路。
(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点不断重复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学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保留曲线”的特点,教师所能做到的是,在当天晚上完成了知识要点的教学之后,将相关的问题安排在晚上的作业中,三天后,每个班都会进行一次测试,然后是两个星期的测试。如果周测发现学生的成绩还不合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到两次的温习或练习,如此反复地练习,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好数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的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与积累,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我国的“3+1+2”高考新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模式上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其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创新策略。通过对数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进而增强数学教师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也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数学教学质量直线上升。
【参考文献】
[1]孙江飞.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13):73-75.
[2]秦建华.“3+1+2”高考新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改策略[J].教书育人,2022(2):65-66.
[3]孙德泉.基于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2):67.
[4]卢从研.“3+1+2”高考新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改革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