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超
摘 要: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拓展训练,能促进教育模式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改进,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拓展训练。目前,拓展训练在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提升空间。在拓展训练模式的辅助下,综合性训练可以全面开展,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校园运动氛围。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大学生
拓展训练活动不仅可以强健个人体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学习意识。拓展训练符合当今高校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现阶段我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方针要求。针对现代高校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发展新趋势,高校有必要在新生入校时就及时开展科学的课外拓展训练,以此来满足当代学生群体的多元体育活动需求与学习需求,这样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活动,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在学习时只是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只能用于教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来成长,毫无个性可言。而拓展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学生的体质也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在拓展训练的帮助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能更好地進行多元化的成长和发展。
2 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素质拓展培训,它的目的是有效实现对学生个人潜能的全面激发和拓展,同时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训练要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开展,同时还应包括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拓展训练通常会把需要做的项目根据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这也说明拓展训练在开展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拓展训练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各自不同的训练内容。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开展时对于外部环境的设施要求通常较低,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校内的自由空间条件,并根据校内的地理环境创造出各类不同的活动训练模式,同时展开活动的目的都是实现对学生个体意志的锻炼、思想情操的陶冶,并不断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氛围。
拓展类运动和训练方式在室内及室外培训上均可以得到广泛的实行,在进行室内培训时有专业的室内拓展地,而在进行室外培训时则有野炊营地等。其户外培训活动基本上包含了多种拓展培训活动的形态,同时这些培训活动也突出了诸多的技术特点。室内培训常见的有各种室内的拓展类运动或训练活动,主要的运动项目有“穿越高压电网”“狭路相逢”等。拓展训练项目所用的场地类型目前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室内体育馆与户外拓展教室。室内进行的拓展性运动需要教练根据场地的具体空间、人数来制定或设计出一个更加实用的体能训练活动方案,所以在室内开展拓展活动在空间上往往会有一些局限性。可在室外开展的拓展技能训练活动有“巨人梯”“手牵手”等。在户外环境的影响下,户外拓展训练的要求与室内拓展训练的要求相比较少。但在户外进行的拓展训练的危险性大于室内的拓展训练,这时教师需要注意活动开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这些活动对学生体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3 拓展性训练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育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当今高校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教育的形式也需要教师及时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正所谓变则通,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强调训练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对每个学生体育兴趣的开发,同时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体育教育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做出改变,这也是拓展训练项目在现今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势在必行的主要原因。引入拓展训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得到了优化,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体育训练项目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体育拓展训练让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以往相比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这些都符合高校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认知和日常身体锻炼的特点。此外,思维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既打破了大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调整与改进。
3.2 创新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
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持续保障高校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成就真正的好教育。这也要求我国高校改变以往较为传统而单一的教学与训练模式,而去大胆地突破与创新,不断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拓展训练能够探索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及培训模式。高校体育的教育课程也应该结合拓展训练项目,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原则来研究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能力,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项目选择。
3.3 促进体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结合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已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该进一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并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的综合运用下,教师在原则上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创新,寻找真正适合我国高等院校学生需要的健康发展之路,这样对全面系统地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的一种课外补充,起到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素质的作用。而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地方风俗习惯特征来展开因地制宜的拓展训练,并在这些拓展训练活动中进一步去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参与不同主题的体育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一些与其他学校的联谊或比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教师也能在活动中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开展拓展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更多有意义的拓展活动,这样也能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不断加快我国体育教育整体水平的全面发展。
3.4 注重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团队精神主要是一种在团队或群体中所有成员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拓展训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善于拓展这一内涵深刻的团队精神,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在“无间道”“过电网”这样的一些小游戏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才能顺利过关。这些游戏规模虽小,却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进行这些游戏时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4 当前高校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缺乏对体育教学的关注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对体育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一直比较少,导致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这使高校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无法发挥出活动的最大价值,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得不到全面提高。有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同时他们也没有科学的体育理念,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拓展训练教学中,教师要对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加以重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拓展训练活动的创新,提升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虽然在拓展训练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坚持对学生体育拓展能力的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4.2 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高校教师在体育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研究中,没有注重学生活动特色及个性化的体现。当教师结合本校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域环境特征去合理安排与实施学生特色课程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活动特色以及个性化教学。例如,高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南北方文化与地理环境差异。
5 高校拓展训练的改进措施
5.1 根据课程教学设计目标,强化拓展能力
高校的职业教育是在全面完成国家本科课程教学体系基本建设目标要求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科学制定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大学人才培养战略方针,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只有在实践中注重并主动去发现矛盾,进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出一套更加系统详细与可行合理的教育培训策略,加强学生知识拓展能力和综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拓展训练项目应该更注重提高大学体育特色与人才的培养,符合中国当前高校体育改革建设的最新趋势。
5.2 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拓展训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的思想及个性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在拓展训练中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所了解,这样在课程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当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时,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并慢慢形成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的课程教学也会更加顺利。
6 结语
拓展训练是一种较新颖的体育和运动技能课程形式,它本身可以做到与我们当前传统高校体育训练教育方式有机地相融合或交叉融合,这对于当今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而言极其有利,同时拓展性体育训练与活动模式不仅通过训练提高了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創造性思维。这也促进了学校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郭华,钱海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复旦[J]. 中国青年研究,2018 (12) :11-12.
[2] 刘宗豪,刘林森. 新的体育活动:拓展训练活动及其功能探析[J]. 体育世界( 学术版),2020(22):41-43.
[3] 陈军. 拓展训练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20(4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