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芹 张敏
摘 要 在以往的课程实施中,《说“木叶”》一文的学习路径多停留在知人论世、明辨文体、把握观点的议论文传统教学层面,笔者试图通过重要概念深度介入学习主题,拓展跨界分支,开展问题式项目化学习等三个维度,探究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达成幅度和核心价值的构建高度,让基于横向和跨界的跨学科融合学习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审美研习的生长点。
关键词 跨学科融合学习 概念 分支延伸 问题驱动
分科学习的确有益于学科概念的深入学习,但也会带来学生认知水平的单一和获得学习方式的低效循环。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发展,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新趋势,跨学科融合学习也应运而生。
跨学科融合学习可以是通过重要概念深度介入学习主题,拓展跨界分支,开展问题式项目化学习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disciplinary? accomplishments)和“跨学科素养”(interdisciplinary? accomplishments),借此打通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语文实践之间的界域,促进学生成长的综合学习活动。正如加德纳(Howard?Gardner)所说,“在两种或以上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连接,以其中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语言及观点来探究、描述及解释连接的学科,并赋予所连接的学科此种学科的中心精神及知识形态。”[1]而高中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施,应当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抓手,依据课程标准,运用多元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习范式,来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而社会科学论文《说“木叶”》作为林庚先生的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原则等精神内涵在逻辑理性规范下的综合表达,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在以往的课程实施中,学习路径多停留在知人论世、明辨文体、把握观点的议论文传统教学层面。在此,笔者拟以本文为例创新学习范式,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探究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施路径,让基于横向和跨界的跨学科融合学习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审美研习的生长点。
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前提是回归语文的学科本位,利用语文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律、方法和技能等来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取统编高中教材文本中的重要概念,深度介入学习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让学生从形象、结构、语言、意蕴等审美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从而与文本之间建构起一种形象的、情感的、超功利的关系场,更能在大单元、大任务背景下更好地聚焦人文主题,进一步涵养新时代高中生应该具有的审美品质和创美能力。
首先,《說“木叶”》的美学生长点首先体现在“自身具足”的意象“木叶”上,需要定位对象开展焦点阅读。
阅读对象的定位可以排除干扰元素,有利于展开焦点阅读与深度分析。自屈原的《九歌》起,“木叶”便长成《九歌》枝头最繁茂的一叶,获得最鲜活、最丰富、最无尽的文学生命,在诗歌的海洋中飘零千年而依然保持“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2]。林庚先生通过“木叶”和“树叶”,“落木”和“落叶”等意象的不同艺术特征以及意蕴进行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褐绿色的“树叶”带有密密层层浓郁的联想,“木叶”则空阔,有着木头的影子和落叶微黄、干燥的清秋气息,“落叶”饱含水分,“落木”则比“木叶”更空阔,消尽了“叶”最后一点绵密之意,最终让“木叶”在比较重重叠成一个深刻印象,深化其内蕴,进而探幽发微地阐释了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在于外露的意义,更在于诗歌潜在的“暗示性”。
其次,《说“木叶”》的美学生长点还体现在“暗示性”上,需要抓住事物特性进行逻辑解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林庚先生把看似微观的“木叶”作为一个由头,将其艺术化,打通了战国到唐宋以来宏观历史演进过程。在感性交织的天地,通过对“木叶”“落木”“树叶”等意象不同艺术特征以及意蕴的分析比较,理性归纳出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质。《周易·系辞上》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说“木叶”》中诗歌的暗示性就是意象后面的影子,躲在“木叶”的后面,需要我们通过对其体裁特征展开梳理,明晰文本逻辑建构的路径,利用文本语言进行审美鉴赏,针对文本价值展开理性追索,让诗歌的暗示性成为我们解读古诗词的密码,助力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思维建构。
提取文本中的重要概念,立足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组合、重构,融合现实生活情境与跨学科内容,以人文概念为主线展开课程设计,深度介入学习主题,明确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践导向,问题引导、方法引领以及未来挑战等,才能满足课程标准“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思维方法”[3]的学习目标。
现实的、真实的问题一般具有综合性,没有学科界限,即使某些问题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但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运用多元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因此,在分科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融合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由语文学科延伸到相关其他学科的跨界意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切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才能更接近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
林庚先生以古代文学研究立身,又以现代派诗歌闻名,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在《说“木叶”》一文中实现了完美契合。北大教授葛晓音曾经高度评价林庚“诗理交织”的文风为“大家却很罕见。”[4]我们可以尝试从《说“木叶”》的诗性和理性角度展开跨学科融合学习。
与诗歌美学相勾连。林庚先生将学术论文艺术化,我们也可以从诗歌美学的角度解读文本。如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利用《说“木叶”》的学习,探究“柳”“梅”“月”等意象具有的特定意蕴以及暗示性,品读具体诗句,分析这些意象能引发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并思考其暗示性的由来。也可以像洛夫一样写出“我在风中展读你的《九歌》,你雕寒星为目兮,凝冰雪为魂”的诗句,领悟中国古诗词的暗示性之美。
与历史学科相勾连。不仅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凄迷与绝望,需要融入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河流中理解,谢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中所承载的家族兴亡,需要融入谢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分析,知人论世方能更深刻地理解时代在古诗词中的深刻印记,进而深味诗歌的丰富意蕴。
与绘画艺术相勾连。文学与艺术总是相融相生,都是对宇宙万物审美观照的过程。我们每每读到《说“木叶”》中的诗句,都感觉一幅幅意韵深远的画作展现在眼前,令人沉醉其间。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秋波未兴,有秋风袅袅拂过。微黄的叶片疏疏朗朗飘零而下,随着洞庭微波缓缓流去……《说“木叶”》中这样的画面不胜枚举,在意象描绘的同时兼具绘画的艺术效果,雅俗相容,意趣横生。
还可以与植物学相勾连,与手工制作相勾连……
实现分支延伸,促进学科跨界融合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具有较强的跨界意识和跨界能力。教师要拓展学术视野,研讨学科间教学内容的交叉点,充分发挥学科间教师的合力,做好跨学科融合学习的设计,如目标、问题、任务、过程、结果和评价,以及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指导方式等实施策略以及对学生跨学科融合学习的跟进管理和过程性评价,使跨学科融合学习成为学科间内容融合的创新范式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跨学科融合学习必然伴随着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化学习的发生,而项目化学习则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为目的,以解决真实问题为驱动,对复杂的真实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展开研究,并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进行推动的系统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学习旨在发现、提出、研究并回答现实生活中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并逐渐形成探究事理真谛、寻求解决措施的显著特点。为此,“以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化学习已成为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必由之路,其中主要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问题驱动。驱动型的问题是源于文本、能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如:《说“木叶”》一文审美研习的侧重点在哪?《说“木叶”》的思想路径的展开有何特点?林庚先生“诗理交织”的文风特点对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对这些具有情境性、开放性、挑战性、创新性的诸多问题展开探究,包括《说“木叶”》文本体裁特征展开梳理,文本解读的重点层面,文本构建明晰作者思维推进的逻輯建构,“诗理交织”的语言特点进行审美研习,针对“暗示性”的艺术价值展开理性追索,探究文本中基于学情的理路形成过程,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跨学科融合学习,探寻一条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的学习路径。
一旦学生对问题展开探讨,无论是分科的深度研究,还是横向的跨界研究,我们的课堂都不再是“知识的填充器”,而成为“思想的训练场”,不仅能助力学生根据学科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创造,还能促进学生形成对整个问题的大局观。
二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来能够进入到社会生活,能够从事创新实践。而跨学科融合学习就是要将学生未来可能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前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进行未来的创新模拟。按照接受美学家姚斯的观点,就是“对作品的新的接受,都会以既有的经验为基础,在否定中接受,并由此产生新体验,从而产生视野的变化。”[5]所以说,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理论观照实践,努力构建更为宽广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系统逻辑框架,建立起对事物的整体观和对现实生活的细致体察,有意识地运用多种策略、技能、手段和工具来解决现实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现实问题进行加工、重组并重新编码,完成不同性质的任务,尤其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列举的诸如随笔、杂感、时评、调查报告以及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等任务,进而开展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跨界阅读,养成审辩质疑的思考习惯。
总而言之,跨学科融合学习强调通过重要概念深度介入学习主题,拓展跨界分支,以问题驱动开展项目化学习三个维度来探究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施路径,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思维方式、学科素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达成幅度和核心价值的构建高度,让基于横向和跨界的跨学科融合学习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审美研习的生长点,成为创新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审美工场:统编教材语境下育人生态的深度探索”(课题编号:D/2021/02/330)的阶段性成果]
[1]郑博真.多元智能统整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9.
[2]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六袁宏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5.
[4]葛晓音.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J],文学遗产,2000(1):120.
[5]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75.
[作者通联:张 芹,江苏涟水中学;张 敏,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