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2023-06-10 10:02:55孔星陈俊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运用原则运用策略高等教育

孔星 陈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蕴含了深邃的育人哲理,成为文化育人的思想之基。本文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原则;并探索出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于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为社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高等教育 运用原则 运用策略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关于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也是在此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建设上的一种理论思想。[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在与时俱进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成果,以此指导我国的文化建设。高校既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阵地,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被运用到高校教育领域,用以指导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实施。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马克思对文化的相关论述为后继者研究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丰富,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文化、经济、政治三者辩证统一

马克思对经济、政治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即是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该国的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表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应是一致的。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存在的事实——劳动,并指出人必须先解决吃穿用度,即人必须先进行劳动,而后才可能争取统治地位,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活动。此外,文化相对独立,能够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优秀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文化将促进政治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将会成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顺应时代大潮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二)文化体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现实世界的一页又一页历史,无可厚非是人通过自身劳作因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于人而言的生成过程[2],是“人化自然”,明确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即劳动创造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和衍生出来的。同时,文化创造是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共存、与人的劳动共在,这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所展现出来并指导国家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其承认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平相处,即古人所言的“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人类实施破坏自然的行为,则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要求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之上的,这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此外,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也存在各种联系,这种联系要求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文化体现阶级性与真理性的高度统一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也是意识形态的体现,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阶级性。私有制社会有不同的阶级,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对立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具有根本利益冲突的阶级通过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并建立相应的国家制度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实践行为必须通过相应的意识形态来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与其他阶级不同的是,无产阶级是为工人阶级与广大劳动者服务的,其阶级性和真理性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的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中解放出来的理论,是从阶级属性中解放出来的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的文化理论必定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也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者以解放整个人类的远大愿景为根本目的,始终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其他所有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至高境界。

(四)文化体现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统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每个时期的文化形态都是对原有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以此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种新的文化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每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化都为未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汇聚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同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变迁。例如,《共产党宣言》指出,“它应该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随时随地转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随时随地转移”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即文化的时效性和历史性,反映了历史的时代特征。

(五)文化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民族性是指一個特定民族的特殊色彩和民族特征。每个民族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方式。[3]各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有着自身的民族差异,并以此形成了该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此为民族文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亦是该民族的精神源头,是各民族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作为一种软实力推动该民族向前发展。从另一角度而言,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个民族的绚烂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对世界人民而言至关重要,本质上属于全人类,促进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源自人类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并被实践检验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至今仍被普遍运用的原因所在。这在高等教育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笔者认为,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在高等教育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首先要求教育必须讲究“人性”,即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虽然没有对“以人为本”进行系统讨论,但在他的经典文章中都有所蕴含。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产生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时代变迁,“以人为本”思想被注入新的元素而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学校教育。由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方面要注意从以“事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例如,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时,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述和辅导方法。在课堂教学方面,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注重教育工作的实践性

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早在1845年就提出,人类思维是否存在客观真理,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前,高校在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切合实际,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无论是以自然发展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理论,还是以社会本位理论为工具的教育,都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此外,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习得各种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中“以人为本”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号召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获得生存技能的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三)增强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必然要反映一定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和概念,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且受上层建筑的影响。当今的文化变迁速度加快,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也应当随着文化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在世界多元文化和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教育事业不能故步自封,尤其是高校教育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转型加快,我国的改革进程也在逐步深入,人民群众的吃穿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通過教育,学生可以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获得精神上的营养。当代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的人和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好奇心强,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因此,高校教育方式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时代特征、国家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例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把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在教学中,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频共振、协同育人。

(四)提高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涉及各个领域,其理论范畴囊括了人文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美学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等。高校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就教育领域而言,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种方式,也不能只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当拓展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还应当拓展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教育目标是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是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始终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当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审视自身的价值所在,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状态,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缺点,不断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受到锻炼。同时,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教学模式,这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运用到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有力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中提到的“以人为本”特指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青年是国家的建设者、中国梦的肩负者。德育是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养,智育是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体育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美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化底蕴,而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力和工匠精神。以上教育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

(二)课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高等教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投入实践。这就需要将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运用于实践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运用技能的水平。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应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内容应当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如此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且不难于实践。正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先实践,而后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或技能。此学习方式会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实践中需要一些知识储备和教师的指导,以便在实践中提升总结知识和提高领悟的能力。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三)创新日常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是指提出与常人不同的见解,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得不断实现自我创新,这也是现代人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科技进步在于创新,社会发展在于创新,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人才的独立培养,重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4]学校教育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若要发挥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关键在于创新日常教学。一是要创新教学管理。当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也应紧跟其后。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目前,很多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如翻转课堂、微型课堂等,固然对增强教学效果起到一定作用,但教师尝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还必须与大学生的自身实际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都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四)适应时代需求,培养优秀人才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新時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大学生应当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一代,这样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培养和教育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对此,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掌握并储备知识不再仅仅是学生唯一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新媒体等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所获得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书本知识。因此,高校除对网络本身进行监管外,还应帮助大学生正确区分网络信息的优劣,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健康的信息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三,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者都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周起帆,秦端茜.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4):221-222.

[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 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60.

[3] 解丽霞,王众威.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世界性和革命性[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3):31-40.

[4]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5-29.

猜你喜欢
运用原则运用策略高等教育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19:32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45:46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5:05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1:30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