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可可
摘 要:中央苏区时期为发展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赢得反“围剿”战争,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依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唤醒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意识,使之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对中央苏区的开辟、巩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央苏区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1926年9月所撰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中曾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1]中央苏区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土地革命的进行和发展夯实了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奇迹。对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系统考察,对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深远意义,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创造性地开展当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动因
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场全员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是在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急需加强农民理论武装和反“围剿”战争的迫切需要的合力推动下形成的。
(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所决定
1927年国共分裂,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随着革命方向的转变,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心也发生改变。
首先,农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中国共产党早期已经意识到农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当时的主要领导人依然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因此没能有效地发挥农民群体在革命中的作用。直到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这一时期党面对的主要群众就是农民,因此做好农民教育工作,使之成为反“围剿”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伴随着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党和红军内部农民成分急剧增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泛滥。以赣西南为例,“据1930年统计,赣西南党员成分中农民占80%,知识分子及商人占10%,工人只占10%;闽西的党员成分中农民占77%,知识分子和小商人占10%,工人只占13%”[2],军队中情况也是如此。大量农民涌入党和红军队伍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带到党组织内部,给党的革命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930年《中共闽西特委关于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就指出:“目前党内农民成分占大多数,农民意识支配一切,工作散漫,组织松懈种种问题摆在眼前。”[3]因此,为保持无产阶级队伍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开展党内教育,还需要对根据地的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克服农民阶级局限性的需要
中央苏区农民由于深受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的剥削、压榨,生活苦不堪言,因而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但是自给自足封建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形成保守、自私、局限、依附等小农性格特征,变得“囿于眼前小利害,缺乏政治常识”[4]。农民的这些落后思想,已经成为他们起来参加革命的包袱,而他们自身低下的文化水平更是严重阻碍了自身的进步。
中央苏区创建之前,赣南、闽西两地一直处在反动阶级统治下,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5]。当地农民由于长期处于统治者“愚民政策”的教育环境中,遇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求神拜佛、烧香磕头,以期寻得神明保佑。这种迷信思想、活动与党的信仰和宗旨背道而驰,成为革命进程中的一大阻碍。除此之外,赣南、閩西两地浓厚的家族意识和宗法观念,也是威胁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严重隐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里的“社会组织是普遍地以一姓为单位的家族组织”[6],并且“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7],封建礼教根深蒂固。浓厚的宗族观念不利于党在农村开展活动,比如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过程中宗族观念就严重束缚着农民的手脚,农民对于同姓的地主豪绅往往表示妥协,不愿、不敢参加革命队伍。因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必须“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的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摆脱自古以来的“旧”思想,才能坚定他们的革命信念,衷心地拥护和支持党。
(三)严峻的外部生存环境所迫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进攻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大逮捕、大屠杀,共产党人被迫深入农村,几经辗转后建立了中央苏区。随着中央苏区的不断壮大,国民党意识到危机,对中央苏区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频繁的军事“围剿”,使中共面临更加凶险复杂的生存环境。据资料显示,1930年10月至1934年9月,国民党先后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而且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更加猛烈,每次战争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在这种环境下,扩大红军支援前线成为当时党在中央苏区最为紧急的工作。与此同时,国民党还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使得根据地的“盐很贵,有时买不到。谷子秋冬便宜,春夏又贵得厉害。这些情形,立即影响到工农的生活,使工农生活不能改良”[8]。
再加上之前被打倒的地主豪绅,趁机对农民进行疯狂的报复,使得农民处境更加悲惨。面对农民群众对革命的怀疑与不信任,党意识到要想动员和争取农民,必须让理论宣传深入农民,以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地主武装、给予农民土地等实际利益,才能真正地激发广大农民的热情,投身革命斗争。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深知只有向广大农民解释清楚什么是阶级属性、什么是社会地位,使其清楚地了解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根源,才能唤醒他们的阶级觉悟,激发他们参加革命的热情。因此,中共借助土地革命、扫盲运动、集体读报、文艺活动等形式,在中央苏区广泛开展以培养农民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动员农民的首要问题是要了解农民的心理,因地制宜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坚定的革命者。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立身之本。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9]因此,要想赢得农民的支持,必须先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正是抓住了农民这一心理。
在土地革命初期,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共在地权问题上是坚持“土地国有”原则的。随着土地革命的发展,“土地国有”原则的弊端很快显露出来,由于土地所有权不属于农民,禁止土地买卖,禁止土地出租抵押,造成农民情绪波动。鉴于此,中共开始着手解决地权问题,直至1931年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明确规定:“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均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利。”[10]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革命的开展,触碰到地主阶级的实质利益,他们反抗意识强烈。一些豪绅地主组织了所谓的“难民团”等武装力量,对农民进行恐怖宣传和武装镇压,妨碍土地革命的进行。而苏区农民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胆小怕事,对革命犹豫不决。因此,土地革命初期农民并没有像党预想的那样持接受、参加革命的乐观态度,他们面对革命多是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党中央认识到这一情况,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通过刷写标语、登门入户拉家常扯闲话的方式,把革命的道理讲给老百姓听,促使农民思想上的觉醒。
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不仅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得到了切实的好处,还在思想上得到洗礼,使他们从长久的黑暗中惊醒。农民群众在打土豪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所受的苦难源于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激发了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因此,可以说土地革命从根本上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是中共最具有冲击力、最成功的一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二)发起扫盲运动,扫除农民“文化荒原”
在20世纪30年代偏僻、贫困、愚昧的赣南、闽西地区,在中央苏区开辟之前,“国民党统治下的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地主资产阶级手里的。他们的教育政策,是一方面实行反动的武断宣传,以消灭被压迫阶级的革命思想。一方面施行愚民政策,将工农群众排除于教育之外”[11]。这使得广大工农大都不识字,更谈不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论消灭文盲运动》一文中曾写道:“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说我们的标语传单,甚至画报没有能力为最广大阶层的工农群众所看懂,许多群众自己不会看宣传品。”[12]这种状况阻碍了革命的发展。基于此,开展扫盲运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成为这一时期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为了推动扫盲运动的开展,党和苏维埃各级政府都做出了巨大努力。
首先,中央苏区相继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和消灭文盲协会,协助教育部门开展扫盲工作。识字运动委员会一般以乡为单位设立总会,总会之下以村为单位设立分会,分会之下,以5至6家相邻农户或10个农民左右为基础成立一个识字小组,并且推选组长1名,组织成员进行识字学习。[13]总体来看,当时各根据地开展的识字运动都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消灭文盲运动的广泛开展,“识字运动仅有乡以下的组织,没有建立全苏区整个系统”[14],已经无法担负消灭文盲这一重任。因此,为了使苏区民众能接受系统的识字和常识教育,1933年10月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大会上通过了《消灭文盲决议案》,决定取消原有的识字运动总会和分会,在乡、区、县至中央均成立消灭文盲协会。协会下设消灭文盲小组,每个小组同时也就是识字班或夜校,负责组织群众进行文化学习。此外,还建立了俱乐部等群团组织,来实现广大工农群众的“自我教育”。据相关资料统计,至1932年11月,苏区江西省共建立了712个乡村俱乐部。[15]
其次,通過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扫盲运动。中央苏区时期,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是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这些学校设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地方,方便群众入学。学习内容主要与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相结合,组织学员学习政治和科学常识,并进行写宣传单、写信、写报告等练习。除创办业余学校外,党和苏维埃政府还广泛设立识字班、识字组和问字所等,组织那些因年纪大、孩子多、家务繁忙而无法入学的群众进行识字学习。识字班(组)的教学方法十分灵活,徐特立曾指出:“把所有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配合,用所有识字的,教所有不识字的。就是用工作人员教工作人员,战斗员教战斗员,群众教群众,老公教老婆。”[16]这种互教互学的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扫盲运动的开展。有的还结合字形进行识字和思想教育。例如,工人的“工”字,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中间表示顶梁柱。然后概括起来就是:工人阶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这样讲解,学生容易认、记得牢、用得上,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教育。经过长久努力,中央苏区的扫盲运动取得很大成就,以兴国为例,至1933年底,全县35岁以下不识字的青年男女,几乎都上了夜校,其中大部分人都摘除了文盲帽子。[17]
(三)组织集体读报活动,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
中央苏区的报刊宣传是中共首次开展的有组织、成规模的新闻宣传事业,在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基于中央苏区农民大都不识字,无法独立看懂报纸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以组织集体读报的方式开辟农民教育的新渠道,在读报的过程中将党的革命理论和政治思想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农民群众。这一时期的集体读报以两种方式呈现。
一是开展读报活动。为了读报活动的顺利开展,党中央在中央苏区普遍成立了读报组、读报团以及讲报队等组织。各种读报组织在各级俱乐部与列宁室为因知识水平受限而无法直接看报的革命群众讲读《青年实话》等报刊的文章。1934年中央教育部颁布了《俱乐部纲要》明确将读报活动列为俱乐部和列宁室的一项基本任务,并且对具体的读报方式也做了相关规定,强调“读报组负责宣传当地群众读报;不能读报的人,俱乐部的读报组应当负责定期召集他们到一定的地点,最好就在俱乐部的图书馆宣读各种报纸,同时讲解给他们听,甚至还逐字逐句解释”[18]。随后各地政府也发布了相关规定,要求各级宣传组织领导同志划分读报组,加快完成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办墙报。相较于传统的报纸阅读而言,墙报具有直观性和接近性,更能深入群众,“它是党组织和鼓动员们手中的一个真正卓越的武器,可以利用它去进行日常的群众组织工作和群众教育工作”[19]。1929年8月,中央福建省委在闽西特委的宣传工作中就指出,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改革的政策足够了解,就要认真办好墙报。[20]关于墙报内容,中共苏区中央局明确要求墙报内容偏重当地群众生活的同时要注意与宣传党的政治任务联系起来。因此国际国内的政治消息、工农斗争、地方群众生活是当时墙报的主要内容。除了内容的政治性外,还力求形式上的通俗化,考虑到墙报的主要对象大多是不识字的农民,墙报中一般都要插入一些图画,并配上一些标语,例如“来团结,来革命;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土豪劣绅;统一中华,举国称庆”[21]等,简洁明了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增强农民群众对政治的感知。集体读报运动的开展,克服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因物质条件匮乏而导致的报纸发行不足的困难,发挥了广泛教育基层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四)开展文艺宣传,实现农民的思想启蒙
中央苏区时期,考虑到农民群众接受能力较低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通过大量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戏剧、歌谣、美术、舞蹈等是当时主要的文艺作品,它们创造的素材源于民众的实际生活,深受群众喜欢,是党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是戏剧,这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艺术。中国共产党初创伊始就已采用戏剧形式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土地革命的興起,适合战争需要,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文明戏”逐渐被苏区军民所接受,在乡村社会崭露头角。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党对文艺工作更加重视,先后成立了“工农剧社”“蓝衫团”等各种文艺组织,使文艺演出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苏区的艺术家们结合斗争形势和各地实际创造出了《战斗的夏天》《最后的晚餐》《我——红军》《为谁牺牲》等优秀作品。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方针、政策,剧团的演出不设固定的场所,田间地头、喧闹的集市、前线阵地等都可以是他们的舞台。中央苏区革命化的红色戏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对苏区民众起到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成为党改造农民思想观念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
二是伴随着土地革命斗争的兴起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革命歌谣,也是极其富有鼓动性的宣传形式。在当时革命战争的大环境下,《古田会议决议》要求红军各政治部征集、编制出富有革命情绪的歌谣,以此来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为此,党和红军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传统的客家山歌的曲调填上了新词,创造了许多充满革命热情、感人肺腑、广泛传播的红色歌谣。这些革命歌谣观点鲜明、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鼓舞性,起到了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作用。在兴国县,红军宣传队为了号召当地群众参加革命,搭起了歌台,三天之内就组建起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和工人师,留下“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动人佳话。
三是中央苏区的美术作品,结合战争形势以通俗易懂、形式简洁的漫画、宣传画的形式出现在苏区民众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苏区的广大工农群众以手中画笔为武器,以革命斗争的现实和底层人民的实际生活为描绘对象,创造出一幅幅优秀画作,服务于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它们内容十分丰富,有宣传党和红军在革命工作中的作用的,如《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有反映土地革命的,如《怎么能受那么多人吸吮》;有描绘苏区儿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劳动和军事训练的,如《少年赤卫队》《红军的壮大》等,这些美术画作将抽象的政治概念和革命事件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苏区军民的视野,使农民看清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土豪劣绅的丑恶嘴脸,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革命意识。
除此之外,中央苏区的舞蹈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地域也不广,但在支援红军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和保护苏区军民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三、中央苏区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中央苏区时期,党关于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破旧立新、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变革发展,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新时期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2]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正确把握他们的现实需要。中央苏区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农民得到了他们热衷的土地;解决民权问题,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和结社自由权等权利。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同时,给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对党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新时代,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农民思想问题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农民的实际生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灌输和空洞的说教上,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宣传策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
丰富多样的教育载体,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是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农民群众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党运用戏剧、歌谣、美术、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和政策,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的同时,丰富了苏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这些教育形式极为通俗化、实际化和简明化,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就业方式和区域变化使得传统的教育载体的作用受限。要想使党的农村政策为广大农民所认知、认同并得以贯彻执行,必须要重视宣传策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
一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创作并传播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歌曲等,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育。二是积极开展乡村文娱活动,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就重大节庆、民族传统节日等安排相应的文娱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农民政策。
(三)注重农村党员和干部培养,培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
“每一个农村共产党员和干部都是党的一面旗帜,都是农民的教员,都直接关系着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23]中央苏区时期,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以及战斗的日益频繁,急需大批的党员干部来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党通过创办干部学校、干部训练班、短期训练班等将各根据地涌现出来的农民积极分子加以训练、培养。这些学员中的很多人,在学习结束之后回到农村,成为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可以说,中央苏区时期党在农村的教育事业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积极参与。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足见基层党员和干部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思想、行为、作风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思想、情绪和行动。因此,为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对肩负着联系、教育、宣传、组织群众责任的基层党员和干部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國革命问题的成功经验,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4]新时期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下,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为价值引领,对中央苏区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多学科的研究是当前和今后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24.
[2] 袁征.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2.
[3] 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84.
[4]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5.
[6] [7] [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69,120.
[9]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 王恩光,译.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
[10] 韩延龙,常兆儒.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4卷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86.
[11]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28.
[12] 阿伪. 论消灭文盲运动[N]. 斗争,1933-11-26.
[13] 董纯才.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85.
[14] 江西省教育学会. 中央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 [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64.
[15] 江西省苏报告[N]. 红色中华,1932-11-28.
[16] 徐特立. 徐特立文集[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56.
[17] 余伯流,凌步机. 中央苏区史[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6.
[18] 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220.
[19] [苏]高列里克. 鼓动员与墙报[M]. 陈冬序,译. 沈阳:东北人民出版社,1954:1.
[20] 《中央苏区文艺丛书》编委会. 中央苏区文艺史料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13.
[21] 戈丽. 宣传方法介绍[N]. 红色中华,1934-09-30.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3] 李德芳,杨素稳. 论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72-76.
[24]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 光明日报,2021-07-02.
基金项目: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研究生专项课题立项项目(21mllyjszx008),安徽工业大学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研究课题(思政教师专项)重点项目“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1szkjszx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