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莹
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应从1927年国立音乐院算起,那时,萧友梅提议成立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并出台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科课程标准及暂行试验规则》,该“规则”中对课程、教学和毕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归纳如下:
第一部分通则规定了各组升级考试、各科毕业考试的时间、考试的科目及考试资格、考试要求等等。第二部分是六个专业组的主科课程及暂行考试规则。①引自上海音乐学院档案《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科课程标准及暂行试验规则》。
从目前所见资料看,这应该是专业音乐教育最早的专业音乐学院教学和毕业标准的文件。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音乐首任院长马思聪在学院成立典礼上提出了办学目标:
我们现在的办学目的与建国前不一样了,第一,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要有革命的人生观、艺术观;第二,培养的干部一定有专门的技能。因此,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之初的教育方针是:(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以世界古典、苏联、中国民间的革命歌曲进行音乐教育;(3)过去只学西洋,对苏联革命音乐与民间音乐不重视,今天培养人民的音乐干部必须学习苏联、民间,但也重视西洋真正好的作品。②汤琼:《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培养目标、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演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20-27页。文中引用《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典礼记录簿》中的描述。
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建院,在《有关教学方案的说明》中,对学院方针、开设院系、学制、毕业要求、考核方式、免修、跳级、转专业、提前毕业、校历时间分配、课程内容安排、生产劳动、采风、专业实习等做出这样的描述:
学院的方针任务是培养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的表演、创作、研究及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展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演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新音乐,逐步形成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系,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③《有关教学方案的说明》,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档案(内部资料)。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考虑基础课要学得深,主修课要学得精,文化修养要学得广,政治、体育要加强。④《有关教学方案的说明》,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档案(内部资料)。
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因此,专业实习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每个学生每学期的教学曲目中应规定若干演出曲目,在学期中或期末举行音乐会时参加演出。本科及附中学生可组织民族乐队和合唱队,定期举行音乐作品试奏、试唱、独奏、独唱、伴奏、伴唱等实习活动。⑤《有关教学方案的说明》,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档案(内部资料)。
从过去的国家教育政策到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体系,再到使用的教材,我国老一辈音乐教育家们在广泛借鉴了苏联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1981年,经过了十年“文革”动荡时期,中国音乐学院复院,首任院长李凌同志、院党委书记王元方同志,根据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制定了《中国音乐学院的方针任务及81-85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建院方针,阐明了人才培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贯彻执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把学校办成教学、科研、创作、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以教学为主的民族音乐学府,逐步形成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的表演、创作、研究及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⑥《中国音乐学院的方针任务及81—85年发展规划》,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档案(内部资料)。
1985年,中央音乐学院也做出了重要的教学改革:
在时任院长吴祖强的领导下,副院长于润洋主持,率先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试行学年学分制,进一步突破了苏联教学体制的影响。实行学年学分制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保持学年制原有的严谨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改造其死板、陈旧的模式;吸收学分制的优点,避免可能造成的知识片面化和割裂的弊端。⑦同注②。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各音乐院校陆续进行了学年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探索。21世纪初至今,各校在专业设置、修业年限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在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重视艺术实践,加强国际交流。有些地方音乐院校还根据地域特点,增加相应的课程模块。由此可见,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改革。
长期以来,音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标准不在系统的学科文本中,而是在教授的头脑中。由于教师认识和水平不同,使得我们的标准并不统一。⑧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北京教育(高教)》,2020年,第10期,第27-30页。
这是一个大家普遍认可却又不愿承认的事实。在这些专家教授的头脑当中,有一套完整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林耀基先生教授小提琴,刘德海先生教授琵琶,刘明源先生教授板胡,等等,这些音乐大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虽然也有一些传记、文章记录了老先生们跟教学有关的资料,但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无疑是一种宝贵财富的遗失和浪费,值得我们后人警醒。各位艺术家各自有各自的“独门绝学”,如果把这些体系“归纳”一下,求取“最大公约数”,形成一个可参考、可操作的“指南”。以中国声乐为例:无论是金铁霖教授,亦或是邹文琴教授,在教授声乐主课⑨主课:音乐院校专业课教学中“一对一”授课的个别课程的统称。如:声乐主课就是指一对一教授声乐,钢琴主课就是指一对一教授钢琴。的时候,总有一些共通性,比如:养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演唱习惯、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呼吸控制与气息支持的技术训练、声音审美能力、辨别能力、舞台表演的能力、对作品风格、韵味的表现能力等等。将这些经验梳理总结成可传承、可持续修订、迭代的现代教育规范文本,让专家教授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得以延续,让更多的教师可以借鉴参考。
对于专业音乐院校来说,除了主课教学,专业基础课程也同样重要,这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目前,专业基础课在各音乐院校中,课程设置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我们需要有相对统一的,具有一定共识度的,具有跨学科意义的专业基础课,与主课教学一同构建起音乐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基于此,中国音乐学院提出了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建设构想。具体所指为:
“8”:国家质量标准中所指的“专业基础课”,包含“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民歌与戏曲”“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8门课程。“1”:指的是专业课,包含专业主课、专业副课和专业实践。“思政”:指的是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X”:指通识类课程,包含英语、体育、中国文学精读、外国文学精读等课程。另外,设有任选课程若干,由各类专业选修课程及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通识选修课程构成。并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其结构可见下图。(见图1)
图1 课程体系功能结构图
由图1可见,该课程体系从结构上,包含了音乐杰出人才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素养:突出的职业技能,深厚的音乐素养,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从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身上可以窥探出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素养。艺术大师们往往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文化认知的远见,他们突出职业技能又不囿于职业技能。正如图形中所示,最底层的、赖以生存的土壤是“X”,它决定着艺术家的广度和深度;确定方向的是“思政”,它决定着走向何方、为谁服务;而走得多高走得多远,取决于“8”;最后,是否精彩取决于“1”。“8+1、思政+X”课程体系,明确了各个部分的功能,从设计思路上平衡了专业技能、音乐素养、铸魂育人、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
随着各专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科目的日趋分化,原本属于整体的“知识”,变得越来越独立,“学科壁垒”日渐增高,各讲各的“道”,学生获得的是肢解成各门课程的“单个知识零件”、习得的是彼此独立的技能模块,很难有贯通各门课程、彼此联系、相互支撑的“复合知识整体”,音乐学科概莫能外。各专业基础课程立足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各自的知识领域独立深耕,从而将本属于音乐的“整体”相互分离。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从知识内容的整合到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求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回归音乐本体,整合知识内容,以一种“新艺科”⑩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新文科”在“文科”的视域下强调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笔者称具有同样特征的“艺术学”门类为“新艺科”。的全视角,将分化于各门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做整体设计,使其成为相互渗透的“交叉立体”型课程体系。将各专业主课中的演唱或演奏作品以及8门课程中必听(或分析)曲目,以一定的比例作为“音乐史”“曲式”“复调”“和声”“配器”“思政”等课程的共通谱例。让不同课程之间形成呼应、联系,构成一个相互渗透而又彼此独立的内容关系。使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之间找到有机的联系,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练习、实践等,构建对于音乐意义的整体认知、综合理解。例如:黄自的《思乡》,是中国声乐专业二年级的规定曲目,在专业课中主要进行呼吸基本功、声音统一性、乐句连惯性和音乐处理细腻性的训练;在曲式课中分析《思乡》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和声民族化手法,旋律不再现、伴奏再现的音乐处理手法。钢琴协奏曲《黄河》⑪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改编:钢琴协奏曲《黄河》,1970年由殷承宗首演。,是钢琴表演专业二年级的参考曲目,在主课中讲演奏技法和音乐处理;在音乐史中讲《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在思政课中,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文化纲领的部分会结合这部作品。再如,贝多芬f小调奏鸣曲《热情》(Op.57),是钢琴系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在主课中重在该曲高水平的演奏指导;在和声课中,重在该曲持续音与持续音型化织体的分析;在“世界音乐史”课程中,以中观的视角,整体理解贝多芬32首奏鸣曲的发展趋势,横向对比同时期作曲家创作的其他题材作品,重在该曲历史意义的阐述;在思政课中,讲到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会结合这部作品,重在该曲精神价值与思想的引领。
一首经典作品,学生在主课中演奏(演唱),在音乐史学的课程中了解音乐家创作背景,在思政课中了解其思想意义,在和声课程中分析经典作品的和声手法,在曲式课中对结构、旋法、材料展开手法等技术进行分析,在复调、配器课程中可以对其复调思维和配器手法进行剖析,同时,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可以再对作品所处历史时期、意义等重点信息进行简要回顾,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的较为全面的认知。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包含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与实施建议、教学内容、能力考核方案等。专业音乐院校主课因其“个性化”程度高,几乎没有主课的课程标准,个别院校有,也只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不能对教学起到支撑、规范、提高的作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在建设探索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1.求取最大公约数
在国内外音乐家、音乐教授的教学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一批音乐人才。同一领域内,每一位教授所讲授的内容,教授的曲目,演奏(演唱)技法的训练,都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总能有一些相对普遍的共识,如果把这些大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求取最大公约数”,找出音乐专业教学的主干,在标准明确的前提下,老师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以一种可操作、可检验的文本方式,分享给更多的师生,使标准化教学要求与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无疑将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
2.拆解技术难点
肖邦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总结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不涉及音乐风格的情况下,只对技术种类进行分类,并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相邻音的练习,主要为全音音阶、半音音阶和颤音;第二部分:超过全音和半音距离的练习,特指手指间的距离为一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即小三度音程的练习;第三部分:双音练习,即三度、六度、八度的练习。在肖邦看来,纯技术训练的种类最多如此,除此以外就是练习的习惯和方式了。⑫任春颖:《作为教师的肖邦》,《钢琴艺术》,2010年,第3期,第29页。
在当代教育日趋体系化的今天,各专业的主课授课,也不应该再成为一个“迷”。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本科表演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到四(五)年级的教学,能力阶梯应该怎样确定?配套哪些曲目?如何评价?这些问题明确了,就形成了各专业的主课课程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一个固定程序的流水线,而是经过教师们集体研讨,统一思想之后求取的最大公约数。以中国声乐(民族)方向主课课程标准为例:
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与实施建议:
第一学期:系统地开展声乐演唱的基础性训练,包括严谨、规范的气息运用方法,正确打开喉咙与良好的起音训练,以及基本的咬字行腔技术等;学会正确运用呼吸,练习连音和断音的演唱;学习将中声区演唱的舒服状态贯穿于作品的演唱中。掌握以哼鸣、下行音阶、断音和连音训练为主的练声曲,建立准确的歌唱状态。练声以中声区训练为主,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第二学期:掌握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和歌唱腔体状态,学习连音和断音的演唱,在演唱中声区和中高声区时做到喉器稳定、声音规范。要求男高音有效音域达到c1-f2,男中音有效音域达到bb-d2,女高音有效音域达到c1-g2,女中音有效音域达到bbbe2。掌握下行音阶、三度音程、断音和连音演唱为主的练声曲,练习和巩固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和“打开”喉咙的方法,学习气息和声音的搭配能力,培养良好的演唱习惯。第三学期:在上一学期练声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级进音阶和连音练习的难度,并增加简单的琶音和下行音阶练习。学习良好的起音,练习声音与气息搭配的能力,训练声音的统一性与连贯性,练习八度以内的琶音和级进音阶,在已达到的有效音域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第四学期至第十学期略)
曲目要求:
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每学期至少演唱8首作品,包括从规定曲目中选唱4首,自选曲目4首。规定曲目主要包括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地方民歌、中国歌剧选段、中国传统唱腔五大类。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规定曲目以难度较小、艺术性较高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和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为主,原则上,从第五学期开始,各声部都需要演唱歌剧选段。(后略)
毕业标准:
毕业音乐会要求演唱中国歌剧选段、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国民歌、中国传统唱腔(京剧、豫剧、昆曲、曲艺等)唱段、自选艺术歌曲各一首(中低声部的学生可适当调整曲目)。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声乐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学科研究能力;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毕业论文。⑬节选自《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标准》中国声乐(民族)方向主课课程标准,中国音乐学院内部资料。
以这个标准作为“底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是有保障的。
目前,在国内独立设置音乐学院的教学中,音乐史类课程主要有“中国音乐史”(包含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主要以汉族音乐史作为授课内容,部分学校也开设了“中国当代音乐”)和“西方音乐史”(主要以欧洲音乐史作为授课内容)。中国音乐学院对“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这两门课程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928/c64094-31378052.html),2019年9月27日。
“中国音乐史”课程应该落实总书记对中国史的定位,以更多元的内容、更包容的胸怀来重新审视和研讨中国音乐史的内容与定位。
“世界音乐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学科目录的历史学门类下,设世界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学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在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因西方音乐作品数量庞大,艺术性高,体系成熟,在音乐艺术之林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故而,近百年来,专业音乐院校基本以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音乐作为主体,开展中国音乐史以外的音乐史的教学,开设“西方音乐史”,而非“世界音乐史”。同为艺术门类的美术专业,其史类课程教学与音乐有所不同。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课程,以全维度的视角,让学生了解美术历史。纵观音乐史学教学的历史沿革,横向比较其他艺术门类的史学教学,在历史学学科大类的划分依据下,在全球化语境下,音乐学科建设应该重新思考平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音乐专业教学应该对“中心论”取向作出理性而系统的调整,音乐史教材应该以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方式跨出既定范围。《世界音乐史》教材将以全球范围内的音乐历史事件、作品、音乐家等为史料进行编写,将长期以来教学中“缺失”的音乐历史进行补充。这可能成为近年来,专业音乐教育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将作为一个开端,供中国音乐人们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部完整、完善的世界音乐史。
1.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本科阶段强调夯实基础,此8门课程正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目前,在11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中,“音乐理论基础”(即视唱练耳与乐理课程)、“和声”“曲式”“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或西方音乐史)此5门课程基本为覆盖全员的课程,“民歌与戏曲”(或中国传统音乐)课程部分院校、部分专业不开设,而“复调”“配器”两门课程除各校作曲系外、指挥系,只有个别院校、个别专业开设。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中,此8门课程面对全部学生开设,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置不同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音乐素养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
2.强化课堂实践
“纸上谈兵”是各专业音乐院校作曲系相关课程面临的“尴尬”,由于缺乏充分的实践,学生的和声、曲式、复调、配器都只停留在“做题”的层面,尤其是配器课程,因其乐队编制较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把乐谱变成音乐,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们只能靠内心听觉来想象乐队编配的音响效果,或是靠打谱软件来模拟乐队的声音,这些跟乐队演奏的实际效果相距甚远。在这种“错误”的音响引导下,学生的配器作品和创作作品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了解决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国音乐学院在教学中强化实践,通过“三方联动”的模式突破了配器课“纸上谈兵”的局限。“三方联动”即,作曲系学生编配乐队作品,指挥系学生指挥作品,管弦系学生演奏作品的模式,使作曲系学生们认识到实际演奏音响和写作意图的异同,对配器感的建立,极为有益;指挥系学生通过指挥实际乐队,增加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解读新作品的能力;管弦系学生通过视奏新作品,增强视奏能力。“三方联动”强化课堂教学就是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强化专业实践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强调要严把学生考试和毕业出口关,落实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系统部署。专业音乐院校应该以专业实践作为切入点,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各的“忙”法。表演专业的学生要在舞台上“忙”起来,作曲专业的学生要在作品中“忙”起来,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在田野调查中“忙”起来,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则应该在实习课堂中“忙”起来。配合专业主课的教学,根据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践特点,该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实践配套学分,以实践促教学。
从实施形式看,表演专业采用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加上开学、学期中两次教学工作坊公开演出的模式,形成“月考”,增加学生的专业能力。作曲专业的学生每学期一场作品音乐会,从实际的演奏效果中找问题,避免纸上谈兵,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深入田野采风,撰写采风报告;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课程观摩、实习,之后再进行一次公开“说课”,全面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整个一学期的校外工作实践,在艺术领域真实的管理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4.强化考教分离
考教分离是促进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定不同年级的“阶梯式”考核难度,邀请行业内著名专家担任评委,通过考核、问答、点评等方式,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以指挥系四年级考核要求为例:
1)考前一天抽取未经准备的不限体裁的音乐作品,在考试时现场排练(15分钟);
2)背谱指挥自选作品一首(12-15分钟);
3)呈交所指挥作品的书面音乐分析(2,000字以上);
4)使用钢琴弹奏所指挥的作品片段;
5)所指挥作品相关问题的现场问答。
由此可见,指挥系考核的内容接近国际指挥比赛的要求,外请评委通过学生现场表现和问答环节的反应,给出成绩,并做出点评。这种形式的考核对学生和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专业教师和学生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在考核中模拟今后从业或参赛的真实情形,又在问答和点评中锻炼了思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使学生打开专业视野,了解行业前沿资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设置无疑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也同时面临着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演唱、演奏的曲目量要求较大,针对这些曲目老师能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和指导?这时,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开始分层,比如第一个层次:片段性示范,第二个层次:完整示范,第三个层次:登台演出或是该教师的代表作品。比如配器课程的教学,讲到每一个知识点,选用的是什么作品?演奏出来是什么效果?老师要做到烂熟于心。有多少个知识点,老师就要掌握多少部作品,并且至少要有两三个版本的音视频文件,以及能熟练地演奏钢琴缩谱。再如世界音乐史,要求学生掌握100首经典作品,那么老师至少要有100首作品的不同版本的原版录音,这些作品老师是否都在音乐厅中欣赏过?其中有多少部作品写过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些是对老师的挑战。
从上文中表演专业的“月考”模式可以看到,由于有了一学期4次上台表演的实践,学生需要增加练琴时间。想要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学生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左右练琴。每天5小时,5×7=35小时,一年按50周算,50×35=1,750小时,四年大学共累计约4×1750=7,000小时的练琴时间。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按照这个数字,本科阶段就已经累计了7,000小时的练习,这是可观的积累。在底线保证的同时,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比赛、拔尖人才培养、联合培养等项目,让更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作曲专业的学生,有诸多演出作品的机会,理论专业的学生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这些是对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学生的挑战。
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既有优势又有难题。优势是保证了教学质量,难题是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高涨的,学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一个难题,这变成了对管理者的挑战。教师与学生是教育互动的主体,面对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新模式、新维度、新要求,改变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管理者平衡好新的教学管理关系,通过与教师更多的交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并通过宣讲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来增进协作,这也是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音乐专业,尤其是表演专业,练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设计课程架构、课程安排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课业时间与练习时间的平衡,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保证。不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架构,会让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管理者的难题。最后,如何构建与该课程体系理念相配套的教学制度体系,如何建立符合艺术规律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如何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学习氛围的学生管理制度,实现高效管理、创新管理、可持续管理,这些都是对管理者的挑战。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是中国音乐学院探索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它从设计上平衡专业音乐人才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从标准上规范音乐专业主课课程标准;从教材上回归音乐本体,整合知识内容,并对“中国音乐史”与“世界音乐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从教法上创新教学模式;从执行上,有诸多的优势和很高的可实施性。从观念到教材,再到教法的全面实施,须举全校之力,众人拾柴,每一位教师及管理者通力配合才能达到。面对高质量的课程标准,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实施效果究竟如何?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这将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下、在构建中国乐派的时代语境中,中国音乐学院总结、提炼出的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一定能在培养优秀中国音乐人才、探索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做出新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