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高考作文最常见的文体,议论文讲究“摆事实,讲道理”。议论文素材,重在概括,切忌以叙代议。议论文写作中,很多学生常常出现的误区是:所列举的素材,喜欢用耳熟能详的大段故事。其实,议论文除了需要精炼概括外,还要精于分析,善于联想,通过借题发挥,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关键词:议论文;概括;分析;联想
朱光潜曾说:“我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其实这种读书方法,就是精于概括,是我们写好议论文的基础。作为高考作文最常见的文体,议论文讲究“摆事实,讲道理”。而议论文中“摆事实”的素材,重在概括,不在叙述、描写,切忌以叙代议。
议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常会出现一个误区:所列举的素材,喜欢用大段耳熟能详的故事。运用素材时一定要牢记:妇孺皆知的素材,最好简明扼要,尽量用二三十字精炼概括;对于大家较为陌生的素材,可以用七八十字概括。运用素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典素材,进一步分析论证,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在阐发自己独特见解时,一定要详细、透彻。如果不详细,就不深入,说服不了大家,也就失去了议论价值。
如:“老人驾着船去出海,带回来的却是一副大得不可思议的鱼骨。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我读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对于《老人与海》的内容,大多耳熟能详,因此王小波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开篇仅用27字概括,包括标点符号在内,这也足见作者概括素材的功力。经典素材如果人云亦云,常常会导致雷同,而使我们的作文陷入低分。流传于世的经典文章,从来不会写正确的废话,也不会大段抄写素材。
一、素材概括
议论文的段落,不论是列举的事例(生活现象、历史故事),还是引用名人名言,我们要能通过自己的分析论证,与中心论点发生关联。如果没有关联,我们的论证就不够深入,导致走向乱贴标签的形式主义中。对于素材选用,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最好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等特色。虽然文无定法,但也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素材概括的最高境界,就好像古诗文的用典,有时只选取二三字,就能表达一个准确的内涵。退一步想,古诗五绝20字、七律56字,如果借用别人素材过多,怎能表现诗人独特思想而流传千古?因此,我们的议论文,也不只是大段抄写素材,而需要有效概括。
譬如,写《寻找》的作文,很多同学喜欢运用爱迪生素材:“爱迪生在发明电灯前,经历了千辛万苦,做了成千上万次实验,尝试了成千上万种材料,每一项都狠狠打了他的脸,但他依然坚持,始终没有放弃。不断尝试新材料,不断地寻找新办法,一切都在努力寻找成功。”这个文段共93个字,缺点是所写的素材仅对现象泛泛而谈,并没有揭示与“寻找”的紧密关系。论证不能是简单的“素材+标签”,我们可以这样修改:“寻找,有时是对世界内部的探索,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精神。爱迪生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他并不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中,他继续寻找走向成功的方法。他知道只要不放弃寻找方法,即使又失败一次,就会向成功的彼岸走近了一步。正是他不忘初心,不断寻找,才渐渐走向了成功。可见,不断寻找,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修改后的文段变为161字,更加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比较清晰地分析论证了素材与“寻找”的关系。
陈寅恪先生曾强调:“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在议论文写作中,对于事例的分析,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述风格与思想观点。比如,古希腊有一则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泰勒斯,标志希腊智慧的第一人,在观察星空时,没注意脚下,掉进了坑里,摔了个半死。被人救起,他还向人预言第二天会下雨。”当时很多人嘲笑他说:“哲学家是只知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这则故事一直流行了2000多年,都是人们在嘲笑泰勒斯。而到了19世纪初期,面对这个故事,黑格尔看到了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面,对泰勒斯的嘲讽态度也变成了景仰之情。黑格尔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一个民族只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19世纪末期,英国的王尔德,面对这同一个故事,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一些人在仰望星空。那仰望星空的人,必定内心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梦想和希望。”而当代人的流行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可能就是脱胎于这则希腊故事。
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看法,都可能阐发出各自不同的观点,而且也都可能富有哲理意味。古今中外的素材,浩如烟海,我们的议论文如果只是堆砌素材,而不能有效概括核心素材,只会导致雷同,或者泛泛而谈,议论不精确。因此,对一些素材有效概括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素材自我阐释,逐步深入分析,最终得出自我独特的见解。
二、逻辑分析
议论文所列举的素材,或引用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口头禅后,我们不能随便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经过一番论证,分析所引用的素材跟中心论点之间的密切联系,理清逻辑关系,清晰阐述材料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引向中心论点,这样的文段才会更加深刻。
譬如,在论证“简单”这个论点时,有同学这样开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简单点,让生活更有意义。过多的复杂,反而是累赘。
文章开篇引用王尔德的名言,这是亮点,但作者引用名言后的论证,与王尔德名言毫不相干。此处就犯了为了引用而引用的毛病,而且两句话毫无逻辑性。我们可以修改为:“‘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同在陰沟里这种不利情况下,有些人却能够‘仰望星空,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一旦拥了有深刻的思考,就会让很多人无法企及。”这样,通过名句,就将“简单”与“非同寻常”“深刻”构建起相关联系,文段各句间也就有了逻辑性。
因此,写议论文,并非仅靠背诵素材就万事大吉,更在于运用思想,合乎逻辑地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文章的高下,来源于思想的高下。即使素材有时被我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如果不会分析论证,也一无所成。因此,作文等级高的同学,一定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善于写作的作者源自善于思考,会通过自己的思想,对材料进行一番分析,对素材进行灵活的转换与论证,即便是面对跟中心论点看似无关的素材,也会转换成贴切而独特的分析论证。
譬如,在论证中心论点“勤奋”时,不会写作的同学常常这样简单的举例论证:“正因为勤奋,牛顿才在苹果树下发现了牛顿定律。”素材与论点的关系似有若无,那么对于这个似是而非、比较牵强的贴标签式的论证,如何变得更加贴切呢?这就需要进行一番分析论证。我们可以这样改写:“在更多时候,天才并非先知先觉,而需要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去浇灌,需要时刻保持勤奋的态度。牛顿,即使在闲暇之际,也会勤奋不已,冥思苦想。苹果树下,他偶然看见落地的苹果,由此联想到苹果落地与地球引力的关系,最终为他发现牛顿定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原来的素材论证只有22字,而且素材与论点处于游离状态。文句通过修改后,变为120字,素材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更关键的是,作者因为阐发自己的独特想法,就不会造成人云亦云,而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然,议论文的逻辑分析中,还需要有好的结构,有过渡。我们的议论文如果各段落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必然会导致段落间的割裂,最终成为一盘散沙。因此,我们还要设置好文章结构,写好各句段间的过渡,这也是议论文向更高等级进发的一个关键。
巧用过渡,常见的是在段与段之间、句句之间,能够产生勾连。过渡有很多方法,常见的是多用一些关联词,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如:
1.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常用:“由此观之”“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2.论点与论据间的过渡。常用:“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物犹如此,人亦然。”
3.正面与反面论证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词。
4.层与层间的过渡。并列关系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递进关系间的过渡则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甚至”等衔接。
5.理论与事实间的过渡。常常以“就拿……来说吧”“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等,还可以用“诚然”“固然”“毋庸置疑”等。
也可以运用一些特定的词语,如:“在某种程度上”“退一步说”“横观中外”“纵观古今”“反观当下”“揆度当下”等。
总之,文章要有逻辑,不能写到下句不管上句,写到后面不管前面;也不能信手写来,离题万里。
三、善于联想
写好一篇议论文,还要能够善于联想。联想,会帮助我们写出更加富有个性的文段。杨绛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比如,古人有两句经典名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察今》)这两句名言都属于由此及彼的联想。《后汉书·孔融传》里有个经典故事,就采用了这种联想方式:
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无独有偶,苏轼考中进士的考场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也运用这种联想的方式,表达出自我深刻思考。此篇文章区区六百言,却写得有声有色,彰显出苏轼自由联想的魅力:“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也被文章折服,曾向苏轼询问故事的出处,苏轼回答何须出处。苏轼看似在杜撰一个典故,其实这就是相关联想,通过圣贤经传与自我分析紧密结合,精辟地呈现自己的结论,可谓发人深省,别具匠心。
因此,议论文写作中,通过联想,借题发挥,触类旁通,尤其重要。但联想不是胡言乱语,也不是夸夸其谈,而要鞭辟入里。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要多写一些,别人都知道的事件要少写些,但也不能泛泛而谈,重要的是深刻。总之,联想的事例及分析,都要指向中心论点,能够切中要害。
比如,经典作品《乡土中国》里有一句话,初看时似乎无关紧要:“一个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句话共32字,我们如果善于联想,就可能写出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议论文片段:
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正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大雁南飞,预示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蜻蜓低飞,预示着雨天即将来临。我们只有“像山那样思考”,才能明晓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联想,可以写出不同的文段。我们还可以联想出以下片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杜牧对天时的思考。其实,即使寒冬腊月里,大自然也会赐予人类一线天机,如果冬天里诸葛亮不好好利用这东风,必会大败一场,也就没有了三足鼎立的辉煌历史。而老农通过一次次的细心观察,他懂得了蚂蚁搬家的意义,懂得了大雨来临的消息,这是天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从这方面来看,老农虽说不是诸葛,却似诸葛。这些都在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能够独立思考,学会联系。
上面的这个文段更长,前后共203字,它可以用来议论“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的观点。聪明的学生,可以由这个素材运用获得很多启示,甚至举一反三。譬如,我们还可以通过上面“老农”的素材,进行合理联想,分析论证出“发现秘密”“阅历”“经验”等不同论点。当然,总体方针是我们通过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独特感受,而避免人云亦云。
总之,议论文写作,要言之有据,不能自说自话;还要步步分析,言之成理。分析论证时,还需讲逻辑,写出的每句话都要尽量说得清楚,后一句都应是对前一句的有效补充。只有这样,首尾所形成的整个段落才是清晰的互为关联的句子,前后所形成的一个个段落才會富有逻辑性。此外,善于联想,我们最好能够抛弃司空见惯的素材,比如联想李时珍的素材,就不如联想张仲景、屠呦呦等素材。联想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入手,能够与相反的观点进行碰撞。尽量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辩证分析,最终必然会写出精彩的华章。
【作文赏析】
一星如月看多时
江苏扬州市弘扬中学刘文祥
黄景仁诗云:“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都是大自然馈赠予我们的宝物。唯有轻轻触摸,细细探索,才算不负造物者之心力,方能领悟人世间的绝妙境界。
酱醋酒茶,酸甜苦辣;俗世生活,纷纷扰扰,似乎让我们无法抽身。对于光怪陆离的宇宙,不可预知的未来,天堂的永恒光辉,距离我们遥不可及,似乎让我们手足无措。可是,你如果能静下心来,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棵草、一片云时,便进入了生之秘境。
“自古以来,不知有过多少落日时光,看着天边的落霞,而‘呀!一声,人类的文明自此开始。”自然哲学家怀海德如是说。由此可见,对自然美好的感慨与咏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源头,是人类进入文明始终不二的法门。所以说,一个不懂得触摸自然的人,就不懂得探索,那又如何去改造人类愈加文明的社会呢?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乏自然的种种美好,如果能充满情意,用心挖掘,那我们生命的历程,将充满勃勃生机,也必充满洋洋之趣。一颗渴望探索之心,能使一切平凡,都化作与众不同的美丽,进而孕育伟大的作品。
探索不仅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能力。探索自然,也许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起源。立足眼前之景,从中获得某种触动,进而企图转变为自身拥有的一部分。人的伟大,也许就是由这些触动而引发探索构成。
林清玄在《清欢玄想》中写道:“作家有非常确定的幸福,一是不断在内心探索更幽微的存在,一是不断去追寻更广大的境界。”可见,作家如果不懂得如何去探索自然,并从中吸取“养分”,那么他的内心一定是空洞的,干枯的,不堪一击的。只有懂得细细探索,輕轻触摸自然的人,他的心灵才有可能五彩斑斓、灵动多姿,他的生活才会生动清澈。
你若探索,潜入深海,就会发现海洋里闪亮的珍珠;你若探索,攀登高峰,就能放眼眺望诗意和远方。即使大风吹过峡谷,白云浮过山脉,也能让你感受到脚踵触碰到大地般的踏实;而燃烧的晚云亲吻着秋日的蓝天,更能让你感慨人间炽热的感情,也不过尔尔。
“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哲人说道。世界的大小,不在于你看见多少,而在于你探索多少。生活的高低,取决于你眼界的宽窄。如果你总觉得生活中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朋友,不妨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星星点灯吧。
【简评】
文章运用散文化笔法,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化用恰到好处。开篇由黄景仁诗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引入对世间“触摸、探索、领悟”。接着借题发挥,联想丰富,从生活、自然界、内心诸多方面论证分析,得出观点。文章善于概括,分析精当,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与睿智。语句凝练,富有哲思,是一篇优秀的精彩的议论型散文。
(作者:何伟,江苏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