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3-06-10 14:08蔡迎春
求知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对学生的行为起规范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初中教师必须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习中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落实道德与法治观念,从而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共同进步。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作者简介:蔡迎春(1971—),男,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初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模式,是指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来传授给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生活与日常教学之间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实现生活和学习两方面的进步。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能经常发现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法治意识。

一、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在部分教师的固有观念中,道德与法治只是一门辅助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作用有限,认为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初中时期的学生主要任务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在这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深化自己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认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主动去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系统的研究,寻找最适合本班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确保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其次,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训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在培训和学习中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认识。最后,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仅仅要能熟练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生活常识,并将之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教师要主动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除了深入研究这一课程的内容,还应该了解和搜集更多与改革开放相关的资料。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建设成果等。对于这些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所取得的成绩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节课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创设生活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模拟各种生活情境,以生活化的形式来呈现教材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知识[2]。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就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全身心地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能给予他们熟悉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参与民主生活”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部分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觉得民主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概念,中学生并没有机会参与民主生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即便只是一名中学生,他也有很多机会参与民主生活。比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在政府公开收集民生实事时提意见,还可以行使监督权来监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是中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一种体现。以“收集民生实事”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收集民生实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角度来为民生建设提出各种建议。对此,学生可以针对共享单车随意摆放的问题提建议,也可以针对垃圾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提建议,等等。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对这方面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虽然也在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而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这成为部分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障碍[3]。而要走出这个教学的误区,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创新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在教学“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来开展教学。在这节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法治中国?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加深对建设法治中国的认识,便于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学。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人人都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角色,如律师、法官、教师、企业家等,然后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工作性质出发,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设想自己应该如何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在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进一步明白,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行为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不仅是他们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多关注日常生活,加强研究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4]。

四、聚焦时政热点,促使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俱进

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还体现在很多时政热点新闻都可以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基于此,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入一些时政热点,将当下的时政新闻和教材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讲解,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还能使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

例如,在教學“正视发展挑战”这节课时,教师通过教材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挑战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但我们克服这些挑战之后,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与这些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引入这些新闻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日本福岛核污水入海计划的实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我国民众的权益[5]。又如,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为破坏环境的新闻,但环境破坏者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对于这类时事新闻,教师可以将其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运用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以社会热点为引,更能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用结合,深入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五、构建生活化趣味课堂,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只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趣味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互动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的好奇心旺盛,对未知领域的一切都比较感兴趣,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新鲜的事物和话题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构建趣味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课中提到,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基本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但是,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习俗比较有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去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介绍该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情习俗,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对民族团结产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六、结合生活设计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提高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但是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仍未合理设置课程,每周仍然只安排1—2节道德与法治课,甚至在有的学校,道德与法治课还经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挤占。对此,学校必须合理安排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时,这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但是,教师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来给学生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应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使学生有目的地利用好放学后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在方式上应有所创新,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进行传统的读写训练,应该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完成课后练习的兴趣,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知识巩固。

例如,在“共圆中国梦”一课中,教师在进行课后设计时,除了让学生对于课堂所学习有关中国梦的内容进行巩固,还要让学生想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联系等。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可以自己为自己录一段视频,将自己的梦想说出来;可以和其他同学拍摄情景剧,以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

七、合理延伸课堂,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法治是保证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道德与法治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这一点,不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还要将课堂进行合理的延伸,赋予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形态,使之可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能在生活中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生活在民主国家”这一课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之后,可以对这一节课进行合理的延伸。因为“生活在民主国家”不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真切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人们享有言论自由权,可以探讨国家大事,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发表建议。“生活在民主国家”并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是人们实实在在享受的权利,不管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思想方面,人们都生活在民主的氛围中[6]。教师对课堂进行合理的延伸,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于民主国家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时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各类事件,拓宽自己的视野。但是,要想获得良好的初中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生活化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生活元素,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生活的充分结合,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史军红.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2022(34):202-203.

席浩.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2(17):117-120.

翟敏.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8):53-54.

郭萌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题解题探究[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22(Z2):34-39.

蔡明真.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2(22):34-36.

田碧霞.回归生活,打造活力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浅谈[J].试题与研究,2022(21):121-12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