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型课程下生“动”课堂的建构

2023-06-10 03:52马晓丽
求知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建构课堂

摘 要:生“动”学习就是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生“动”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地去探究和思考问题,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在新问题中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更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数学活动型课程;生“动”课堂;建构

作者简介:马晓丽(1985—),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如何使数学在抽象与形象之间转换,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新课标表明,适当地构建数学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动起来,还能让课堂活起来。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走近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学科课程内容的特点,积极创设有效的序列化的数学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同时也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设计适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理解认知、深入探究,从而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要经历分析、探究、理解与运用的过程,教师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机械地获得肤浅的知识。要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寻觅数学真谛,就需要驱动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新时代下的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构建数学活动型生“动”学习。

一、玩中学:数学学习游戏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趣的课堂里往往会激发出学习兴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当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实施活动型课程,让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学变得“亲民”。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设计系列活动将数学学习游戏化,将游戏引入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激起对数学的好奇心,借着这股好奇心,认真快乐地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同时也实现让数学学习“动”起来这一教学目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手、脑、语言交流都得到充分锻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達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一)计算融于游戏,点燃学习激情

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是枯燥无味的。事实上,导致学生认为计算枯燥无味的不是计算本身,而是计算技巧的传授方式。那如何让乏味的计算课堂生动起来呢?笔者在计算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教法,在游戏的驱动下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算20点。在学生了解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分组开始游戏活动,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组内分工明确,有研究牌的点数的,有负责记录的,也有相互讨论的。这个游戏不仅能帮助会算的学生提高计算速度,也能让计算不熟练的学生通过数点数的方法加强计算能力。这其实是个很普通的游戏,不少学生在家就玩过,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游戏,让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了计算,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二)操作融于游戏,引燃学习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数学课上就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操作。由于抽象的数学操作较为枯燥,大多数学生都会望而生畏。而游戏犹如催化剂,具有很大的驱动性,让学生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时,有这样一道题:张大叔要用20根1米长的竹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此时,教师可以将它改成一个竞赛游戏:利用20根一样长的小棒,看谁拼出的长方形最多。竞争的形式能将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当第一个学生说出想法后,为了赢,其他学生便会积极思考,争取想到新方法。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合作的过程,还能发展学生的验算能力,提高学生完整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最后的总结中也能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问题融于游戏,点燃学习感情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认识问题,其次要理解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丝毫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游戏,在游戏中先把问题抛出来,紧接着鼓励学生针对所提问题出谋划策。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学生认识完各种人民币和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笔者安排了一次“购物”活动:出示10样商品的标价(有几元、几角、几分的,也有几元几角、几元几分和几角几分的),每个学生拿着学具中的20元钱,教师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根据所在情境来购买商品。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但能熟练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提高了运算能力,更体验了一回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种生活气息浓郁的数学课堂游戏,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还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的感情,使学生进一步真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乐中学:抽象概念具象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的11个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其中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赫然在列,恰巧这些表现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又十分的抽象,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1]。因此,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学生能借助具体的表象进行学习,再通过课堂学习将表象升华为数学本质。

(一)升华教法,抽象概念具体化

把学生组织起来,设计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实现学科课程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可操作的转化。比如《认识公顷》这一课,像公顷这样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对其建立一个具体的认识,所以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通过手拉手、围一围的活动具体感受一下1公顷大约有多大。在活动中,学生知道了一个人双手展开的距离大约是1米,100人手拉手作为边长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再比如《认识时分秒》一课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教师的计时来感知1秒、1分钟的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

抽象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的发展还是基于直观表象的,学生要通过观察形成直观表象,再经历探索、实验、验证等活动才能逐步将直观转化为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实物或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手段,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

(二)活化教具,空間思考直观化

教具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用于辅助教学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具可以带给学生直观感受,把抽象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这一课为例,第一次教学时,笔者采取空间想象和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看图,在脑海中进行几何展开,学生想到哪一个笔者就展示哪一个,直至找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长方体展开图的进展还算顺利,但是一到正方体展开图就有些力不从心了。通过课后反思,笔者发现有两点问题:(1)长方体的面有不同,在展开时比较容易记忆位置和形状,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记忆比较困难;(2)正方形展开图较多,无法快速辨认。基于这两点问题,笔者决定暂缓另一个班的教学,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制作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在第二天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利用这个正方体模型来学习,通过剪一剪、贴一贴、辨一辨等活动,学生能较为顺利地找齐所有正方体展开图,并通过观察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总结出了“141”“231”“222”“33”的辨认方法。

三、用中学:综合活动体验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音表达现实世界。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同样值得教师深思。基于这个思考,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入了笔者的视线。

(一)体验走进现实

要想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在一起。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都会采用直观猜测、手动画角等方法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些方法都很难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但是,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至重叠,再将其中一个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的画面。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动态的过程,就可以很清楚地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继续利用多媒体,变换其中一个角两边张开的大小,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岔开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将数学的抽象用直观的动画呈现,形象生动。但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工具要力求达成平衡,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多媒体代替基本的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活动如实际观察、直观感知、基本运算、逻辑推理等还是要灵活开展。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那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思维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体验中思考现实

教育家陶行知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长得更深。”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通过思维操作获得经验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与他人的思维进行碰撞。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多边形》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活动: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首先笔者向学生提问:“以一根小棒为一边,摆一个四边形要用几根小棒?”学生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4根。”接着笔者继续提问:“那摆2个四边形呢?”这时候大部分学生回答:“8根。”而有小部分学生却回答7根也能摆出两个四边形。这个时候,笔者就引导大家来听听这些同学是怎么想的。学生通过现场摆,结合他们自己的思考,用他们的数学语言让大家明白了,原来2个四边形可以合用一条边。趁热打铁,笔者马上追问:“那摆4个四边形,最少用几根小棒?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有了之前的发现,这次学生就不再立马回答了,而是利用准备好的小棒实际操作,还有个别优秀学生居然可以利用画一画得到一样的结果。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师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点,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教师一定要适时把学生的已知作为生长点,引领学生的已有知识,让经验凸显、生根,夯实有效的思考经验。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承载着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策略等多重因素,教师应独具慧眼,充分认识到这些可以挖掘的内涵,使学生的发展不仅停留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上,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具体策略等方面也能收获发展[2]。

(三)体验中再现现实

以五年级上学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班级联欢会为例,在教学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前作业:全班合作完成联欢会的策划,包括人员分组、采买物品等。笔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调查活动所需物品,购置活动用品,完成费用预算、结算等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全部交予学生,让学生充分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实践的结果也证明了笔者的做法是正确的。在活动中,学生收获了很多,他们学会了交流讨论,从而了解了班级联欢会需要完成哪些准备工作;学会了分工合作,根据联欢会实际需要展开调查和收集信息;在采买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估算、计算和核算,初步学会了联欢会费用问题的计算。

再如苏教版二下《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教学例2提出: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一个4根小棒搭成的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及观察,和同学交流比较后发现除法算式中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3]。此时,笔者就马上追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吗?如果余数等于除数或大于除数又会怎样呢?”问题抛出,学生和周边的同学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参与他们的讨论,同时给予他们正确适当的引导。最后学生得出结论:余数就是剩下的小棒,不够再搭一个正方形,所以余数肯定比除数4小,如果余数等于除数或者大于除数,还可以再搭一个正方形,商就会增加1。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理解,就足以证明他们的理解已经到位,而且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实地体会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活跃了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得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是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更多、更大的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运用,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拓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探究潜能。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课堂教学结构更趋于灵动,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更好彰显。通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可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庆玉.数学练习游戏化 学生乐中学数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9(20):64.

王晓峰,周海东.数学实验与“数与代数”教学[J].数学通报,2020,59(5):33-36

蔡翠林.创设有效活动 促发深度学习[J].小学数学教育,2020(19):25-26

猜你喜欢
建构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