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形成基础、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

2023-06-08 01:44冯赵建
邓小平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

冯赵建

〔关键词〕习近平;就业创业;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我国连续三次在五年规划纲要中设专章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凸显出国家对就业的高度重视。创业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与就业共同组成稳定社会民生的“两把钥匙”。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就业创业工作面临新机遇,正朝着良好态势发展,但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就业创业也面临新挑战。深入探析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能够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更好地推动我国就业创业工作良性发展。

一、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就业是民生之本”①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多次在考察和讲话中强调就业创业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就业创业的现实状况,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创业的重要论述。

(一)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是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②。而就业正是人发挥劳动本质的体现,就业通过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使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同时获得物质幸福和精神满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就对职业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随着对社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将就业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把就业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领域对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形成了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为解决资本主義社会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就业作出了美好描绘。毛泽东把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解决就业、教育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③。邓小平提出了统筹兼顾解决就业问题的方针,指出解决就业这类问题“要想得宽一点,政策上应灵活一点”,“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④江泽民提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⑤。胡锦涛提出要“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⑥习近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精髓,并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创业的重要论述。

(二)实践之基:我国就业创业的科学决策

我国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就业和创业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使社会主义劳动力得到合理分配,推动社会形成良好合理的劳动关系,处理和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就业是兼具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的社会事业,习近平指出:“一个人没有就业,就无法融入社会,也难以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失业的人多了,社会稳定就面临很大危险。”①因而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②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在就业层面就是对高质量就业的需求。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指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③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优化就业创业结构、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当前社会上存在新兴业态发展不够稳定、创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保参保率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来解决。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供应链、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就业创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就业创业带来严峻考验,周期性失业率上升,长期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较为突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后的创业风险增大。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关于就业创业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与现实条件,对就业创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为我国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平等就业的原则,“创造平等就业环境”④,“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⑤;同时要以科技为引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创新创业蓬勃发展。①

(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优先战略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策略,要用社会政策来托底,就业优先作保障。就业问题居于“六稳”②“六保”③的首位,习近平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面对当前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出台相关政策兜住民生底线,以就业公平为前提,以保障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关键,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有效途径,落实好“六稳”“六保”,扎实推进就业工作,实现就业工作的稳中求进。同时,实现高质量就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最终目的,“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⑤,因此,在发展中不仅要保障民众实现就业,还要通过各方努力,在新政策支持下实现高质量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坚持平等就业原则

平等就业是实现全面就业的基础,坚持平等就业原则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⑥,因而我国要完善就业公平保障体系,为人民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治理就业的隐形门槛”⑦,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我国经济发展成果,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不仅能把“蛋糕”做大做好,也能够切好分好。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持平等就业原则,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指出:“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⑧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问题,就业者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遭到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城乡户籍歧视等不公正待遇。习近平对此强调,要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消除就业过程中的歧视,整治就业歧视乱象,真正落实人人平等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我国就业市场和谐、稳定发展。

2.保障困难群体就业

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是推动就业的关键,保障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够为实现全面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把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抓手,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安置分流有序、社会和谐稳定。”①面对就业总体压力增大的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稳定困难群体的就业提供政策保障,通过为失业人员提供专项补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等,深入落实就业帮扶措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是就业困难群体较集中的地区,因此,保障困难群体就业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保障农村脱贫人口的就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能否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把农民就业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强调“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②。通过保障落实困难群体就业、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事创业等一系列政策,为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提供积极有效的路径。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职业转换能力。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引导劳动力适应和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③,“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④。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已经从总量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即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适应。因此,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调整培训结构,使劳动者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政府、企业、高校要为提升劳动者技能提供多方位支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职业教育是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⑤。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积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对脱贫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稳岗就业、防止返贫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是拉动就业的动力,创业扶持政策是推进我国创新创业的有力支撑。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将“创新思维”列为“五大思维”①之一,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以创新思维带动创业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进创业促改革,利用信息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鼓励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创业,带动全社会兴起创新创业热潮,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②。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出台相关政策从资金、社会福利等方面大力扶持创新创业者,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创业者施展才华、服务社会提供广阔的舞台。

1.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科技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进创业的有力武器。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以促进社会进步,对于拉动就业、激发创业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提出“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④。这体现出科技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以科技促创业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要之举。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⑤,“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⑥,利用科技力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各类业态,为进一步扩大就业提供内生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劳动效率,改善就业结构。总之,要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以科技促进民生福祉,将科学技术与创业统筹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重视人才主导力量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驱动引擎,在创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①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鼓励创新创业要重视人才作用,完善人才扶持政策,激励人才发挥价值,利用人才优势提升创业质量。习近平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養、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③在现代化信息时代,数字化经济为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业提供了新机遇,党委和政府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鼓励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能够拉动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3.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是鼓励创业的催化剂,能够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活力。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④社会对创新创业还存在一定偏见,所以要在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创业保障机制和创业容错机制,打造创业交流平台,弘扬创业文化,鼓励灵活就业,为有能力、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各类社会群体提供积极的创业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强调,要“堅决扫除制约广大劳动群众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就业创业成本,支持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就业、大胆创业”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舞台上,党委和政府应立足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为人民提供大量机会,鼓励创业者抓住市场经济改革的机遇,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真切地享受到创业成果,积极传承和发扬创新精神,促使全社会形成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创业氛围。

三、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和中国当前社会就业创业现状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业理论,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这一重要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实践层面看,这一重要论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为青年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了行动纲领,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习近平阐明了当前中国就业创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创业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创业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就业创业的重要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为新时代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就业是促进我国发展的一条底线,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稳定,习近平强调要把促就业放在补齐民生短板的首位,努力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鼓励人才创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①,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社会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才能稳定民心、构建和谐社会,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是在充分考察我国社会就业创业的具体情况后作出的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二)指明各级党委和政府就业创业工作方向

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就业创业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就业创业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当前的就业创业问题作出有效调控,规范和引导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②,“让在就业创业上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③。他还多次对农村的就业创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农村就业创业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各地党委和政府围绕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的系列重要讲话,出台各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举措,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资源配置,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就业创业需求。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在时代变化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方向指引。

(三)指引青年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

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到青年在就业创业中的作用,他的就业创业论述对青年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①在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指导下,习近平进一步指出,青年的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鼓励青年在选择就业创业时要有长远眼光,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长成才。他鼓励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②。在习近平的有力号召下,大批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活动中,扎根基层、增长才干和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习近平还鼓励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在国家多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富有创新能力的青年群体积极投入创业实践,在推进共享经济、智能家电、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涌入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市场活力。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引导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清晰、框架完整的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国的就业创业工作要以习近平关于就业创业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增进民生福祉,引导社会各类群体做好职业选择,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
构筑培育体系,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社会工作: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背景下就业创业理念引导及对策研究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企业英才俱乐部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