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角下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2023-06-07 15:28叶德跃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主体人工智能思政

叶德跃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江苏 常州 232002)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革新的不断推进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 以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突出, 两者呈现深度融合趋势。 目前, 人工智能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并非停留在技术层面, 而是深入内部机制, 与思政教育变革相辅相成。

一、思政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客二分模式的扬弃

(一) 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本质为主客二分模式

目前, 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本质为主客二分模式。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课堂中起到知识传输作用, 以单向形式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并不对等,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表现为从属关系, 在名义上学生具有主体性, 但是在实际中并未得到凸显[1]。

主客二分模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观,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在课堂中并未给予其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 导致主体意识减弱, 学生的发展受限, 教师与学生实际处于对立面, 两者互动沟通不足, 导致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 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传统“主体—客体” 的二分模式逐渐向“主体—客体—主体” 多元互动模式转变。 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政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立足实际, 促进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 让思政能够渗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在主体间性的原则下, 传统教学方法在思政教育中并不占据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仅重视教师一方, 并未给予学生课堂地位的尊重, 导致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关系, 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中, 并未改变教师这一主体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本质, 避免偏重一方发展, 轻视另一方的情况发生。 坚持主体间性理论, 使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 构建良好的主体关系, 让它们既可以互相理解, 又可以互相约束, 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从而达到最优的主体间关系, 为思政教育创造有利环境。

(三) 以生活世界为内容基础

主体间性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角度看问题。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意识受到生活的影响较大, 意识展现与其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 思政教育内容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上。 思政教育主体间性理念, 两者均是以客体形式存在, 将其进行结合,形成教师和学生以外所有客观存在的共同客体。 通过生活世界方式展现思政教育客体, 而在生活教育中, 教育素材并不是单纯的生活琐事, 而是将思政教育中客体化知识体系生活化, 以这种形式进行知识传授, 使得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 教育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和知识框架, 教师和学生共同客体能够以生活化形式参与其中。

二、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主体的挑战

(一) 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主体变化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传统理念认为, 教师不仅作为思政课程承担者, 还需要负责知识的传播, 并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 在思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是核心人物。 但是在思政教育中, 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 使教师主体性被消解。 大众化教育理念认为, 在教育过程中, 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并非对立面, 应共同发现新的思维方式。 与传统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单向教学模式并不受到大众化教育理念的认同, 认为在课堂中, 学生不再以客体的身份参与, 而是应当以课堂主体身份参与, 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2]因此,在这一教学理念下, 教师的主体内涵性得以消解。此外,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不断融合, 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 人工智能具备了分析、计算和储存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能够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 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及资源共享。 正是由于人工智能这些特点, 使其能够发挥教学功能, 而这则会从技术方面对教师进行消解。 但是, 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方面而言, 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技术性消解属于结构性消解, 无法从主体层面对其取代。 这是由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具备自主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因此, 在思政教育中, 思想引导与培养仍需要依赖教师。 人工智能技术仍旧处于无法自行完成价值判断的阶段, 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仍旧不可撼动。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 不仅能够对传统教育主体造成技术性消解, 在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方面,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性也逐渐凸显, 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在此环境下, 教师在思政教育课堂中, 因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提升, 课堂中充满视图和声像, 为学生营造了不同的虚拟环境, 但导致学生不能自主反思, 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减少。

(二) 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结构关系

在传统思政教育中, 课堂结构为“主体—客体”, 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学生为课堂客体。 而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 这种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 逐渐被“主体—主体” 取代, 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 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但是思政教育传统主体被消解后, 传统主体与新主体并未形成有机融合, 导致双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不足, 跨越这一主体结构, 演变为多元主体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结构。[3]这是由于, 在思政教育领域并未与人工智能融合时, 思政教育中学生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 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教师主体结构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结构。 从表面情况分析, 在这种双主体结构中, 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状态, 民主性得到凸显, 学生与教师互动性增强。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结构关系隐藏着无法打破的内在困境, 仍是从“教” 与“学” 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双主体结构关系由传统“教师-学生” 二元分立转化为一种更加隐秘的“教师-学生” 二元分立。 在思政教育中, 这种二元分立对教学方法、观念培养与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学习需求等均作出了要求, 需要两者维持绝对的对称性。 这表明在教学中, 仍旧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将考试分数作为量化标准的评价机制, 却并未充分显示思政教育的价值性和观念性。

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后, 能够同时兼顾技术维度和政治维度,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 对教学主体结构进行整合, 能够摆脱传统“教师-学生”二元分立的局面, 实现“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多元主体。 从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及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来看, 在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 以弱人工智能形式参与, 主要是遵循传统代码的编写形式。 在技术维度方面, 则多是以数据储存和处理的形式展现, 在教学中, 通常是以技术形式进行辅助。 仅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强算力方面展开分析, 思政教育主题应当为程序设定者。 程序设定者是弱人工智能的核心人物, 由其对人工智能制定规定, 包括了思考方式、行为能力和储存内容等,只有这样弱人工智能才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辅助作用。 由此表明,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中, 能够对双主体结构展开深入分析, 双主体逐渐向多元主体结构转变, 使思政教育课堂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在思政教育教学中, 信息传播方式、接收和来源间的对称性被打破, “教师-学生”这一传统双主体结构受到冲击。

(三) 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对话机制

人工智能具有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智能算法和数据挖掘等优势, 在语言识别、智能搜索和视觉应用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弱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这一能力现已逐渐打破程序设定者的初始设定, 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共享性话语环境, 使其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 弱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 不仅能够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 能够独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在此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机制发生改变, 由一对多的互动方式逐渐转变为多元主体间的互动。 传统对话机制是基于大众化考试考核方式, 而多元主体的形成, 使这种话语场所被解构。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人工智能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教育效果评价不再将话语认同作为重要条件, 而是在基于政治、思想和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话语融合, 促进不同主体的知识和思想融会贯通。

在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运用这种话语融合评价方式, 并未与当初的设想一致, 甚至完全与设想背离。 尽管在思政教育中, 无法通过标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的衡量, 但是其具有系统、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 并且已经通过实践检验[1]。除此以外, 思想边界并不清晰, 并且无法进行界定。 现代思政教育中, 课堂主体由单一结构变为了双结构, 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 学生角色转变的本质仍是为了思想培养。 在思政教育中,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需要存在政治立场, 并逐渐提升思想修养。 因此, 单纯话语融合可能并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培养, 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中“失位”或“越位”, 导致教师“缺位”。

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

(一) 认知层面: 提升个体信息素养

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中,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方法, 包括算法、数据运行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 只有提升专业水平, 才能在思政教育中充分体现人工智能的价值, 为学生的思想培养提供助力[4]。 分析人工智能的本质, 是通过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和算法, 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 为教育主体关系的重塑创造有利条件, 拓展思政课堂主体间交互、相容的作用边界。 针对这些情况, 应当做到下列三点: 1. 提高对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 应当充分掌握大数据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 与此同时, 教育主体需要积极主动对其运动规则和操作程序进行掌握, 以便能够运用于课堂实践, 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助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2. 解答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主体重塑中的问题。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 聚焦思政教育主体, 促进主体素质和认可度的提升。 在思政教育中,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数据优势, 对大量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 选择准确、有效的数据, 将其与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以整体形式展现在教育主体面前。此外, 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思政课堂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践表明, 人工智能在与思政教育的初期融合中, 主要是运用视听化教学工具,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教学负担, 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 但是消极面也逐渐凸显, 教师对视听化教学工具的依赖程度过高, 导致教学积极性下降, 视听化教学工具呈现出的多媒体形态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专注力下降, 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 应当深入探析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并拓展课堂主体间交互、融合作用边界, 做到教育主体性回归。

(二) 实践层面: 实现主体性回归

主体间性视角下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从实践层面实现主体性回归。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提升, 在实践自主方面逐渐缩小与人类差距, 达到“类人” 的目的。 这对思政教育提供了主体价值,从本质上而言, 主体回归与价值回归指的是同一概念, 在实践中价值回归能够发挥导向作用。 主体性回归实质为当代思政教育价值回归, 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 应当与思政教育价值本质贴合, 构建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关系结构。 构建多元化结构关系, 在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下, 对教师及学生的情感、认知等展开全面分析, 让两者能够通过大数据, 对双方展开审视, 实现彼此尊重、沟通, 从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对话, 为主体性价值回归创造有利条件。

(三) 制度层面: 规范人际竞合关系

主体间性视角下,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制度层面需要规范人机竞合关系。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优势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特点,即算法和逻辑推算优势。 此外, 智慧数据和运算程序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和资源,为师生关系交融创造和谐氛围, 促进教师、学生与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结构关系构建[5]。 因此,在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在教学中, 不能仅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弱化人的作用, 也应当与人和谐共存,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决策能力。 在思政课堂中, 人工智能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体, 而应当凸显人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竞争合作中, 保持人的主导地位。 人际竞合关系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多元主体下的竞合关系, 也就是在思政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 而人工智能作为弱主体。

四、总结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需要转变传统主体结构关系, 构建多元结构关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学生的思想培养, 理性对待和理解人工智能,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 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又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主体人工智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