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跃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江苏 常州 232002)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革新的不断推进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 以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突出, 两者呈现深度融合趋势。 目前, 人工智能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并非停留在技术层面, 而是深入内部机制, 与思政教育变革相辅相成。
目前, 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本质为主客二分模式。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课堂中起到知识传输作用, 以单向形式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并不对等,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表现为从属关系, 在名义上学生具有主体性, 但是在实际中并未得到凸显[1]。
主客二分模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观,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在课堂中并未给予其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 导致主体意识减弱, 学生的发展受限, 教师与学生实际处于对立面, 两者互动沟通不足, 导致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 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传统“主体—客体” 的二分模式逐渐向“主体—客体—主体” 多元互动模式转变。 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政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立足实际, 促进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 让思政能够渗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主体间性的原则下, 传统教学方法在思政教育中并不占据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仅重视教师一方, 并未给予学生课堂地位的尊重, 导致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关系, 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中, 并未改变教师这一主体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本质, 避免偏重一方发展, 轻视另一方的情况发生。 坚持主体间性理论, 使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 构建良好的主体关系, 让它们既可以互相理解, 又可以互相约束, 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从而达到最优的主体间关系, 为思政教育创造有利环境。
主体间性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角度看问题。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意识受到生活的影响较大, 意识展现与其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 思政教育内容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上。 思政教育主体间性理念, 两者均是以客体形式存在, 将其进行结合,形成教师和学生以外所有客观存在的共同客体。 通过生活世界方式展现思政教育客体, 而在生活教育中, 教育素材并不是单纯的生活琐事, 而是将思政教育中客体化知识体系生活化, 以这种形式进行知识传授, 使得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 教育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和知识框架, 教师和学生共同客体能够以生活化形式参与其中。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传统理念认为, 教师不仅作为思政课程承担者, 还需要负责知识的传播, 并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 在思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是核心人物。 但是在思政教育中, 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 使教师主体性被消解。 大众化教育理念认为, 在教育过程中, 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并非对立面, 应共同发现新的思维方式。 与传统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单向教学模式并不受到大众化教育理念的认同, 认为在课堂中, 学生不再以客体的身份参与, 而是应当以课堂主体身份参与, 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2]因此,在这一教学理念下, 教师的主体内涵性得以消解。此外,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不断融合, 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 人工智能具备了分析、计算和储存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能够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 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及资源共享。 正是由于人工智能这些特点, 使其能够发挥教学功能, 而这则会从技术方面对教师进行消解。 但是, 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方面而言, 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技术性消解属于结构性消解, 无法从主体层面对其取代。 这是由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具备自主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因此, 在思政教育中, 思想引导与培养仍需要依赖教师。 人工智能技术仍旧处于无法自行完成价值判断的阶段, 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仍旧不可撼动。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 不仅能够对传统教育主体造成技术性消解, 在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方面,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性也逐渐凸显, 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在此环境下, 教师在思政教育课堂中, 因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提升, 课堂中充满视图和声像, 为学生营造了不同的虚拟环境, 但导致学生不能自主反思, 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减少。
在传统思政教育中, 课堂结构为“主体—客体”, 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学生为课堂客体。 而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 这种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 逐渐被“主体—主体” 取代, 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 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但是思政教育传统主体被消解后, 传统主体与新主体并未形成有机融合, 导致双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不足, 跨越这一主体结构, 演变为多元主体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结构。[3]这是由于, 在思政教育领域并未与人工智能融合时, 思政教育中学生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 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教师主体结构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结构。 从表面情况分析, 在这种双主体结构中, 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状态, 民主性得到凸显, 学生与教师互动性增强。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结构关系隐藏着无法打破的内在困境, 仍是从“教” 与“学” 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双主体结构关系由传统“教师-学生” 二元分立转化为一种更加隐秘的“教师-学生” 二元分立。 在思政教育中, 这种二元分立对教学方法、观念培养与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学习需求等均作出了要求, 需要两者维持绝对的对称性。 这表明在教学中, 仍旧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将考试分数作为量化标准的评价机制, 却并未充分显示思政教育的价值性和观念性。
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后, 能够同时兼顾技术维度和政治维度,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 对教学主体结构进行整合, 能够摆脱传统“教师-学生”二元分立的局面, 实现“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多元主体。 从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及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来看, 在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 以弱人工智能形式参与, 主要是遵循传统代码的编写形式。 在技术维度方面, 则多是以数据储存和处理的形式展现, 在教学中, 通常是以技术形式进行辅助。 仅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强算力方面展开分析, 思政教育主题应当为程序设定者。 程序设定者是弱人工智能的核心人物, 由其对人工智能制定规定, 包括了思考方式、行为能力和储存内容等,只有这样弱人工智能才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辅助作用。 由此表明,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中, 能够对双主体结构展开深入分析, 双主体逐渐向多元主体结构转变, 使思政教育课堂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在思政教育教学中, 信息传播方式、接收和来源间的对称性被打破, “教师-学生”这一传统双主体结构受到冲击。
人工智能具有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智能算法和数据挖掘等优势, 在语言识别、智能搜索和视觉应用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弱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这一能力现已逐渐打破程序设定者的初始设定, 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共享性话语环境, 使其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 弱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 不仅能够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 能够独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在此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机制发生改变, 由一对多的互动方式逐渐转变为多元主体间的互动。 传统对话机制是基于大众化考试考核方式, 而多元主体的形成, 使这种话语场所被解构。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人工智能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教育效果评价不再将话语认同作为重要条件, 而是在基于政治、思想和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话语融合, 促进不同主体的知识和思想融会贯通。
在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运用这种话语融合评价方式, 并未与当初的设想一致, 甚至完全与设想背离。 尽管在思政教育中, 无法通过标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的衡量, 但是其具有系统、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 并且已经通过实践检验[1]。除此以外, 思想边界并不清晰, 并且无法进行界定。 现代思政教育中, 课堂主体由单一结构变为了双结构, 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 学生角色转变的本质仍是为了思想培养。 在思政教育中,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需要存在政治立场, 并逐渐提升思想修养。 因此, 单纯话语融合可能并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培养, 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中“失位”或“越位”, 导致教师“缺位”。
在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中,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方法, 包括算法、数据运行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 只有提升专业水平, 才能在思政教育中充分体现人工智能的价值, 为学生的思想培养提供助力[4]。 分析人工智能的本质, 是通过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和算法, 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 为教育主体关系的重塑创造有利条件, 拓展思政课堂主体间交互、相容的作用边界。 针对这些情况, 应当做到下列三点: 1. 提高对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 应当充分掌握大数据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 与此同时, 教育主体需要积极主动对其运动规则和操作程序进行掌握, 以便能够运用于课堂实践, 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助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2. 解答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主体重塑中的问题。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 聚焦思政教育主体, 促进主体素质和认可度的提升。 在思政教育中,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数据优势, 对大量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 选择准确、有效的数据, 将其与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以整体形式展现在教育主体面前。此外, 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思政课堂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践表明, 人工智能在与思政教育的初期融合中, 主要是运用视听化教学工具,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教学负担, 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 但是消极面也逐渐凸显, 教师对视听化教学工具的依赖程度过高, 导致教学积极性下降, 视听化教学工具呈现出的多媒体形态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专注力下降, 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 应当深入探析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并拓展课堂主体间交互、融合作用边界, 做到教育主体性回归。
主体间性视角下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从实践层面实现主体性回归。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提升, 在实践自主方面逐渐缩小与人类差距, 达到“类人” 的目的。 这对思政教育提供了主体价值,从本质上而言, 主体回归与价值回归指的是同一概念, 在实践中价值回归能够发挥导向作用。 主体性回归实质为当代思政教育价值回归, 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 应当与思政教育价值本质贴合, 构建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关系结构。 构建多元化结构关系, 在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下, 对教师及学生的情感、认知等展开全面分析, 让两者能够通过大数据, 对双方展开审视, 实现彼此尊重、沟通, 从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对话, 为主体性价值回归创造有利条件。
主体间性视角下,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制度层面需要规范人机竞合关系。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优势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特点,即算法和逻辑推算优势。 此外, 智慧数据和运算程序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和资源,为师生关系交融创造和谐氛围, 促进教师、学生与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结构关系构建[5]。 因此,在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在教学中, 不能仅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弱化人的作用, 也应当与人和谐共存,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决策能力。 在思政课堂中, 人工智能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体, 而应当凸显人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竞争合作中, 保持人的主导地位。 人际竞合关系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多元主体下的竞合关系, 也就是在思政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 而人工智能作为弱主体。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 需要转变传统主体结构关系, 构建多元结构关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学生的思想培养, 理性对待和理解人工智能,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 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又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