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方言游艺词语的文化考察

2023-06-07 12:57汪东锋王敏晓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游艺陕北民俗

汪东锋,王敏晓

(延安大学文学院,716000 陕西 延安)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的西北角,是陕甘宁蒙四省的交界地带,隶属于榆林市。榆林市大部分县区的方言属于晋语的大包片或是五台片,而定边方言除了属于晋语的五台片,还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前人对于定边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本体研究,关于定边方言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对方言中游艺民俗的研究寥寥无几。作为陕北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定边方言游艺词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陕北丰富的民俗文化。

一、方言与游艺民俗

方言与民俗是密不可分的,方言承载着民俗。钟敬文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2”方言是民间文化史的化石,是民间文学创作的工具,同时又是揭开地域民俗和民间文学之谜的钥匙[2]。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3]。作为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游艺”一词很早就出现在《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最早从哲学层面对游艺做了诠释,所有游艺活动是在一种无拘无束、毫无滞碍状态下进行的,是自由愉悦的[4]。游艺作为一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民俗,是民俗文化中最具娱乐性与群众性的。游戏娱乐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1]355。游艺民俗是民间文学、民间歌舞表演、民间工艺技术、民间竞技游戏等各类民间娱乐性活动的总称,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定边方言词语与游艺民俗

(一)定边方言词语与民间口头文学

“广义的口头传统是指人类用声音交流的一切形式,狭义的口头传统特指在传统社会的语言艺术,像歌谣,故事,史诗,叙事诗等等。”[5]陕北最典型的民间口头文学就是陕北民歌,是由陕北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通过演唱的方式呈现,又通过口头方式进行传播,属于西北地区民间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口头传唱性,并能体现民俗风情的、不同于其他民间文学的非物质口头传统艺术形式。陕北民歌题材丰富,样式繁多,在定边最常见的民歌体裁主要可以划分为酸曲、酒曲、拦羊歌、革命歌、打夯歌五大类。

酸曲:“酸”是陕北人对“暧昧”的称呼,他们将带有挑逗和暧昧意味的自创曲调叫酸曲[6]。酸曲也叫山歌、小曲,是民间百姓交流思想情感,表达爱憎好恶的一种特有形式[7]833。酸曲是自然状态下唱出来的,歌词主要传递男女之情,如“三十里的山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看呀看妹妹,为了看妹妹哥哥跑成了罗圈圈腿”,讲的是一个年轻小伙不顾艰辛,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看自己的心上人。唱起来让人感到麻酥酥,听起来觉得甜蜜蜜。劳动人民祖祖辈辈生在这贫瘠的平原上,辛勤劳作之余,就是唱几句歌曲,增添乐趣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淳朴的情感。较为经典的曲目有《泪蛋蛋洒在酒杯杯里》《三十里的风沙二十里的水》《兰花花》等,这种歌曲长短不一,节奏明快,通俗易唱,在定边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口中广泛传唱。

酒曲:定边的酒文化主要受到北部内蒙古的影响,酒曲最早就是从内蒙古传入。有起酒曲、敬酒曲、劝酒曲、散酒曲之分[7]835。酒曲曲调灵活,演唱者即兴创作歌词。有故事情节的酒曲节奏较为自由,叙事性较强;无故事情节的酒曲则节奏规整,抒情性、咏诵性较强[8]。一般流程是主人在客人坐定后,双手端酒向宾客劝酒,之后是客人们一边唱一边互相敬酒,被敬到的人不能推辞。酒曲演唱使得现场营造出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增加了喝酒趣味性,同样也反映了定边人民的热情友好。

放羊歌:也叫信天游,一般是在放羊的时候即兴演唱。在定边方言中“放羊、牧羊”叫作“拦羊、挡羊”。受到北部草原游牧音乐的影响,拦羊歌节奏自由奔放,歌词灵活押韵,运用比兴的手法,简单易唱,现编现唱。旧时定边畜牧业以羊为主,中年男性或老年男子在田间放羊时扯开喉咙高歌,粗犷而豪放。常被吟唱的如“青线线儿那个蓝线线儿,兰格盈盈的天,生哈一个兰花花啊,实实儿地爱死个人”,语言生动淳朴,音调强劲有力,生动展示了定边农村生活风貌以及定边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

革命歌:也叫革命民歌,以山西民歌曲调多见[7]834。革命歌用通俗的方言将革命思想放入传统的歌谣框架里,是民众认可且便于接受的,对民众思想启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妇女翻身求解放》中这样唱道“黑格洞洞苦井万丈深,妇女们看不见那日月,看不见那天。”唱出了当时解放区劳动妇女们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心声。此外还有《打宁夏》《我送哥哥当红军》《刘志丹》等常见曲目,盛行于革命时期的解放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

打夯歌:又叫劳动号子,这种民歌类型是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定边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个人或群体来喊出一些有节奏和力量的叫喊声,似唱似喊,用来缓解疲劳、集中劳动者的力量。多数情况下是一人领唱,其余同伴跟唱,曲调激昂高亢,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可以使演唱者们干劲儿十足。作为对劳动过程的有声记录,打夯歌是民歌中独特的文化形式,生动反映了传统生产生活,充满了真实与朴素,展现了具有人文气息的劳动场景。

上述民间口头文学创作题材丰富,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劳动人民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始终只能使用口头语言传播自己的作品[9]。民间文学通过口头传唱经久不息,流传甚广。同时,这些用方言词汇传唱的民歌也生动反映了民俗,比如“伏天翻地一碗油,秋后翻地一碗水,来年翻地一碗米”中“胡日鬼”在定边话中用来比喻“瞎折腾、办假事”,这句歌词形象告诉我们农民翻地的最佳时间。定边人无论喜怒哀乐都会哼唱几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定边劳动人民吃进去的是小米苦菜,唱出来的是甜滋滋的民歌,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二)定边方言词语与民间表演民俗

民间表演作为游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生长在定边的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带有娱乐性的表演活动。传统民间表演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对生活的总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先民的智慧。定边常见的传统表演形式有皮娃娃、跑旱船、跑驴等。

皮娃娃:皮娃娃即常说的皮影。据考究,清末定边乡镇就出现了皮影,主要是将人物脸谱刻画在牛皮、驴皮、羊皮上,再染色制成。皮影幕布叫“亮子”,在木质方框粘上麻纸做成投影幕。皮影戏曲调接近陇东道情,有慢板、带板、飞板等。曲牌有上音和下音,也叫欢音和苦音。演唱最后一句叫拖腔,由幕后人员合唱,增加演出效果。皮影戏平时走村串乡,或为祈雨,或为殷实家户还愿唱戏。旧社会皮影戏剧目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有唱神戏及给少儿过关煞等迷信专场演出[7]824。皮影戏多年前常见于赶集、庙会,很受乡民喜爱。

跑旱船:跑旱船是定边秧歌表演中的一种形式,旱船是参考船的外形制成的木头架子,外面裹上红红绿绿的绸布以产生视觉冲击。据说旱船由划龙船发展而来,端午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这种表演搬到了陆地上,故名划旱船。各地的跑旱船表演虽然名字有所差别,但具体表演形式大同小异。一般是两个人为一组,表演者站在架子里手提木框晃动,按秧歌队里锣鼓节奏,二人做出夸张、幽默的动作,如同在海浪里的帆船一样起伏波动。旱船表演一般在正月十五左右,持续一周,在定边人心中有祈求来年一帆风顺、大红大火之意。

跑驴:跑驴也是定边秧歌表演形式之一,有的地方叫赶毛驴、赶驴。这里的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驴,而是用木材或钢架简单做一个毛驴上半身的形状,外面套上黑布,绘制出眼睛、嘴等,最后在“驴腰”处裹上彩绸遮住表演者腿部。表演者站在这个驴形架子里双手提起,身体伴随着锣鼓节奏大幅度摆动,逼真滑稽。作为陕北民间艺术之一,跑驴从形式、内容、道具等都体现着陕北农耕文化的特色[10]。据《定边县志》记载,跑驴表演来自“张果老倒骑毛驴”。毛驴作为定边农村重要的生产劳动工具,跑驴表演生动演绎了民众对毛驴的喜爱。

艺术源于生活,要为人民服务。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中,创造了能够反映生活且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间表演艺术。定边传统民间表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的不仅仅是表演艺术,集中体现了民众信仰以及先民生产活动。此外,表演道具的制作也侧面体现了定边人民的细心与忠厚。传统表演是依附于先民生产活动的,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些民间表演已经逐渐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消失,因此对这种传统表演的传承与发扬在当地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

(三)定边方言词语与民间游戏竞技民俗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丰富,具有特色,是大众调节身心的娱乐活动。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提到:“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11]”传统民间游戏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相对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样也反映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定边常见的民间游戏有打毛猴儿、抓羊、改绷绷、编花篮等。同样,民间竞技是兼具体育竞赛与民间娱乐的活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定边赛驴大会。

抓羊:内蒙古地区叫歘噶拉哈,西安叫抓拐,河南叫抓捞摸合,河北叫骨子儿。定边羊养殖较多,除了吃羊肉、羊杂碎、盐拌羊头外,羊膝盖处有一块枕头状的骨头还可以用来娱乐,普通话叫“髌骨”,定边话叫“那水圪肚[nə55ʂhai32kə0tu0]”。一般是五个为一副,正反面做出标记,先将五个“羊”散开,扔上去一颗的同时抓剩余的羊子儿,玩法较多。据研究,“抓羊”盛行于清代,甚至皇宫里的贵妃、格格们都喜欢,且游戏者多为女性群体,反映了女性心灵手巧、动作敏捷。当然,其他民族也有这种娱乐活动,如噶拉哈游戏是满族传统游戏中最具有满族特色的游戏之一[12]。噶拉哈在满族人的眼中一定程度上还象征着狩猎本领。

解绷绷:也叫翻绳、解股。定边话中“解”读为“改”,又因双手绷绳,故名解绷绷。属于双人益智游戏,一人编出花样,另一人手穿过再翻出新花样,相互交替,直到翻不下去为止。常见的形式有降落伞、独木桥、菱格等等,深受男女老少喜爱。据说翻绳盛行于清代宫廷,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中:“姑且和你用线‘翻绳’玩吧”,说的就是解绷绷。

编花篮:多人游戏,参与者手拉手站一圈,每人抬起一条腿依次搭在旁边人的腿上,以此类推,人越多花篮越大,难度越大。花篮编好后,开始跳跃转圈或是下蹲,边游戏边唱“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腿掉落即为失败,考验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肢体柔软度。编花篮本是一种竹条编织手工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为一种娱乐游戏来放松身心。

顶牛:也叫斗鸡,南方叫斗拐、撞拐子。是将一条腿弯曲,用手抬至另一条腿膝盖处,单脚跳跃用膝盖撞对方的游戏。可以双人对决也可以分小组轮流对决,双脚碰地即算输。不受场地限制,竞技性强,考验参与者的身体平衡力、肺活量等身体素质,适合青少年。

打关:一种酒桌娱乐游戏,意思是一个人与酒桌上在座的每个人都要喝一杯,一般借助骰子来玩,常见玩法有吹牛、比大小等。第一个人和酒桌上一圈人都喝过后,顺时针轮到第二个人打关,一直循环,基本每个人都会作为打关人打一圈关,这是活跃酒桌气氛的主要娱乐游戏之一。

赛驴:定边赛驴有着300多年历史,原是当地农民在秋收后的重要娱乐活动,是“三边文化”一绝。一般来说,赛驴分为跑驴、走驴、夫妻赶驴、倒骑毛驴、毛驴拔河、毛驴驮重等项目[13]33。参赛毛驴经过绘图打扮,增添趣意。走驴比的是耐力,跑驴比的是速度,夫妻赶驴比的是协调,骑驴接力比的是人与驴的合作。受近邻内蒙古赛马的影响,赛驴是黄土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产物。毛驴作为陕北人民生产劳动的好帮手,与陕北人有着深厚情感,所以毛驴文化也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毛猴儿:即抽陀螺,有的地方叫“抽贱骨头”,据说是宋朝时期嫔妃用来打发时间的贵族游戏。至于为什么定边的叫毛猴儿,有人说因为转起来像猴子一样灵巧得名,但并没有官方考究。制作方法是找一个直径五厘米左右的木柱,削成圆锥形,在锥头上加一个钢珠以便于旋转。然后将鞭子缠在猴上,放毛猴儿的同时猛然抽出鞭子,毛猴儿开始旋转,在比赛中旋转时间最长的称为“猴王”,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下位词,而传统民间游戏又是民间游戏的下位概念,二者共同构成了丰富有趣的民间传统文化。诸如解绷绷、顶牛等这些民间游戏具有随意性与趣味性,蕴含着定边人民的智慧,考验着游戏参与者的智力、反应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在条件有限的年代里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赛驴、打毛猴等民间竞技则通过体力与技巧的比拼,在比赛中分出胜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起斗志、鼓舞人心的作用。无论是民间游戏还是民间竞技,都大大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感情。

三、定边方言游艺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

(一)反映定边人的农牧生活

羊是定边农村的主要家畜,定边人吃和穿都离不开羊。民间有“羊群遍撒山沟草滩”的说法,旧时农家大都有羊,牧羊便成为一项重要活动。牧羊必不可少的就是扯开嗓子唱牧羊歌,用来消遣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羊对于定边人来说可以说“浑身是宝”,啃羊皮、吃羊肉,就连羊的髌骨都可以用来娱乐,即“抓羊”。在物质条件有限的年代里,男女老少必会的休闲游戏就是抓羊儿,这一经典游戏现在也流行在小孩之间。除了羊之外,驴也是主要家畜,定边驴的品种主要有佳米驴和滚沙驴两个品种。驴是定边人民生活中不可缺的帮手,竞技中的赛驴、驴皮制作的皮影、结婚用驴娶新娘、驴驮水驮庄稼、用驴推磨和滚碾子、驴打场、驴耧地等。尽管驴一直有“蠢驴、好心换了驴肝肺”等贬义,但它在定边人心中是功不可没并且十分喜爱的。之所以家畜主要以羊和驴为主,是因为定边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7]1,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滩地较多。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定边畜牧品种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孕育出拦羊歌、赛驴大会等独特的游艺民俗,成为生长在这贫瘠黄土地的民众排忧愉悦的手段。

(二)反映定边人的性格特征

陕北定边大多数地区土地贫瘠,常年干旱,生存条件恶劣,再加上众多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很难用文绉绉的话来抒发情感,他们只能用自己熟悉的为数不多的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想法。酸曲、劳动号子等就是一种“土”的表达,就像雨后的泥土里散发出清香的芬芳,不需要任何点缀,极其自然。这不是老土,更多的是定边人民的淳朴与炽热。此外,定边位于陕甘宁蒙四省交界,不可避免受到邻近地区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民俗文化上。祝酒歌就是受蒙古族影响,在婚礼等正式场合,要求敬酒者衣帽整洁、双手递上银酒杯并赠予哈达,非正式场合讲究就没有这么严格。现在还有部分定边人日常生活习惯也与内蒙古人相似,喝酥油茶、吃冷羊肉泡砖茶、吃酸奶炒米等等。定边城内还建起了蒙古包,蒙古包内的装饰、菜品、用餐仪式大都尽可能体现出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受到蒙古文化影响的还有赛驴活动,蒙古族有赛马,定边有赛驴。定边在秦以前是少数民族部落游牧地区,古为军事要地,常处于“拉锯战”局态。到了清代康熙盛世“中外和耕”,民族和解后互相往来增多,而赛驴就是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融的一种表现形式[13]28,后来赛驴渐渐发展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在边塞文化、黄土农耕文化及游牧文化的交融下,塑造了勤劳质朴、热情豪爽、勇敢强悍的定边人民。

(三)反映定边人的心理愿望

陕西皮影在形成之初与招魂巫术是有紧密联系的[14]。古代认为人有着灵魂与肉体,人死后灵魂可能会离开身躯,所以有必要为逝者举行叫魂活动。《拾遗记》:“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得潜英之石,命工人依先图刻作夫人形,置于轻纱幕里,宛如生时。”这种将刻有人像的石头放在幕布后“招魂”,便是后代皮影表演的由来。旧时定边皮影表演也用来帮小孩渡劫过关,保佑平安。秧歌自古以来就是定边人心中神圣、喜庆的节日庆典活动,除了逢年过节的传统秧歌,也包括具体的跑驴、旱船等表演形式。现在新店开业、婚嫁等喜庆日子也会请小规模秧歌队来表演。秧歌是早期陕北的祭祀活动,关于秧歌一词的来源,有人认为“秧歌”谐音“阳歌”,这种艺术源于人类的太阳崇拜观念[15]。在陕北有“阴歌”与之相对,表演大致同秧歌,但“阴歌”是祭祀死者下地狱后免受灾难,“阳歌”是为活人祈求太平[16]。还有人认为,“秧歌”与插秧活动有关。旧时的陕北定边水草丰茂,《定边县志》记载“虞诩‘议复三郡疏’写道:禹贡壅洲之域,沃野千里,水草丰美,牛马衔尾”,或许符合秧歌源于插秧活动的说法。由此可见皮影表演、秧歌表演生动表达了定边人民驱除邪恶、祈求吉祥的心理愿望。

《晏子春秋·问上》云:“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定边游艺民俗历史悠久,游艺活动侧面反映出当地的生产生活、民族交融、祈福观念等。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游艺民俗或许会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但它背后所反映的传统文化是经久不息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理[17]。方言作为地区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承载着特殊的地域文化。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定边方言中的游艺词语,探究方言游艺词语展现的定边地理环境、定边人的性格特点及祈福心理,对了解定边游艺民俗以及该地的文化有一定助益,对保存并弘扬陕北民俗也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游艺陕北民俗
冬季民俗节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游艺大转盘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游艺大转盘
游艺大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