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之管窥

2023-06-07 11:27刘亮财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奴性国民性鲁迅

刘亮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925年,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由此得名,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国民性是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表现民族文化共同特点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的总和。

1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非常关心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据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回忆,当年他和鲁迅一起在日本留学时,鲁迅就常常与他讨论三个关于国民性的问题[2]:一是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是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三是它的病根何在?1904年,鲁迅到日本仙台的一所医学院学医,他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出色的医生,回国后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看不起病的穷苦病人,因为他曾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亲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却终因看不起病而不幸丧命的悲惨景象。但他在这个学校的课堂上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学医梦想:有一次,老师用幻灯片播放了一段关于日俄战争的录像。画面中,一个替俄国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绑着,将要被砍头示众。旁边围着观看的是他的同胞——一群精神麻木的中国人,他们竟然在不停地欢呼鼓掌,“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3]。 这就是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透过这件小事看到了隐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巨大精神危机,深刻地意识到,仅通过学医来治疗国人身体上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办法应是诊治他们麻木的灵魂,因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3]。于是鲁迅抛柳叶刀操羊毫笔,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抉择,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沉睡已久的国民精神,激励民众群体尽快觉悟起来,鼓舞他们以战斗的姿态去迎接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

1908年,鲁迅在《河南》杂志上发表了《文化偏至论》一文,他怀着何以使中华民族兴盛繁荣而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忧思,从微观的个人视角着眼,提出“立人”的主张:“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3]即鲁迅认为,只有国人的人格得到尊重,精神得以独立而自觉,中国的各项事业才会成功。笔者认为,鲁迅的“立人”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格尊严均受到应有的尊重;第二,去除国民性中的劣根,唤醒沉睡的国民意识;第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这三个层面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无疑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鲁迅的“立人”主张大都体现在这个层面上。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由此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和刘半农等一批思想先驱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主张通过宣扬进步思想来唤醒这群熟睡的人们,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积蓄社会力量;主张涤荡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污泥浊水,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开辟道路。鲁迅被奉为这场运动的主将,在好友钱玄同的鼓励下,他决心以手中的笔为锐利的斗争武器,来捣毁封建主义这间禁锢人们已久的铁屋。因此鲁迅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4]由此可知,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鲁迅生前曾在浙江、北京和厦门等地的多所高校任教,并先后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和教育部佥事等职,丰富的人生履历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详尽了解,使鲁迅能够洞幽烛微地观察中国社会每一个不被人察觉的角落并形成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

2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对国人奴性的批判。

毛泽东曾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5]对国人积弊已久的奴性,鲁迅是深恶痛绝的。他曾对中国人的奴性提出了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批评:“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4]在杂文《灯下漫笔》中,鲁迅对奴性作了最为深刻的剖析。作者从自己到银行兑换现银的经历谈起,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3]至于奴性形成的根源,鲁迅认为,这是由老百姓所处的悲惨境遇和中国古代复杂的社会结构共同造成的。一方面,老百姓一向被逼迫于官兵和强盗之间:强盗来时他们似乎属于官兵,被强盗杀掠;而官兵来时他们似乎又属于强盗,又被官兵杀掠——如此两头受气,痛苦不堪。因此,“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3]。鲁迅直言不讳地指出,封建制度统治下的中国人其实只经历了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3]。而且中国历史始终未能跳出这两个时代重复循环的恶性怪圈。在鲁迅看来,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中国社会正像是“上等人”以“下等人”为食料来烹饪人肉大餐的厨房:“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小说《狂人日记》中的迫害症患者半夜起来,看见那本教授“仁义道德”的历史教科书上写满了“吃人”两个字!这一情节正是对封建礼教下“人吃人”这一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鲁迅批判奴性的思想是与他反对封建礼教的革命斗争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比中国的百姓屈服于封建统治者更严重的奴性表现是:当外国侵略者到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在中国人民头顶上作威作福的时候,那些昔日里风光无限、颐指气使的官老爷们却露出了奴才的嘴脸,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对殖民者溜须拍马,使我们的国格丧失殆尽。这些“文明者”如此低眉顺目、摇尾乞怜的结果便是国家主权沦丧,人民惨遭涂炭。由此可见,国人所具有的奴性心理,其危害性不仅在于个人尊严的折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更为严重的是民族利益的横遭侵蚀。

那么,该如何去除已植根于国人灵魂深处的奴性呢?鲁迅认为,当然要从根源上消除这种极不合理的等级尊卑制度。鲁迅将这种希望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

2) 对“瞒和骗”的批判。

在鲁迅眼中,中国人普遍有一种“瞒和骗”的本领,或者叫自欺欺人的特质。这种特质使人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像畏缩在龟壳里的乌龟一样不愿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浑噩不堪。

鲁迅批判国人的这种劣根性是从抨击文人的“瞒和骗”为着力点展开的。彼时的中国文人大多喜欢创作一些结局圆满、无关痛痒的东西,来迎合众人“万家团圆”的愿望。这种粉饰性的作品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常常获得国人的喜爱,却极少有人敢于揭露现实,针砭时弊。诸如此类结局圆满、歌舞升平的文艺作品就像一箱又一箱的精神鸦片,使所读之人浑身软绵绵的,只求得一时的舒适与满足,以致于消极颓废、斗志全无。如此矫揉造作的作品显然不能引发国人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的审慎思考,当然也无法发挥文艺作品本该有的激励民志、鼓舞民心的作用。鲁迅辛辣地讽刺道,这些文人们就像大晴天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大爷一样眯着眼睛,对世间的真实事物一概不问,不仅自欺,还用这种充斥着欺骗性质的作品再来麻痹他人——他们其实并不打算睁开眼睛来看这个真实的世界,而读者则像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一样,习惯于用“精神上的胜利法”来麻醉自己。由此而产生的影响是可悲的,“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3]。

为消除这一弊端,鲁迅热切希望中国的文人们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束缚,创作出充满战斗精神的作品来,并以此为契机改变中国文艺界“瞒和骗”的遗风陋习:“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3]

反观历史,盲目自大的清朝统治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自绝于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此可谓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瞒和骗”,致使我国付出了山河破碎、主权沦丧的惨重代价。当历史的车轮已行进到封建专制统治已然结束的民国时代,难道还要让曾经的悲剧重演吗?身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尖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为此他呼吁中国人民要敢于睁开眼睛,看清世间万物的真相,因为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必要前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3]

3) 对冷漠自私的“看客”心理的批判。

在鲁迅的作品中,对中国人的看客行为和心理讽刺最深刻、批判最激烈的当属作者在《<呐喊>自序》中讲述的“幻灯片事件”(在此不再赘述)。在鲁迅丰富而厚重的人生履历中,自私冷漠的看客行为和场景一再刺痛他的内心,因为这种现象暴露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并非互相关爱、互帮互助,而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显然与鲁迅所向往的“第三样时代”中的人们相距甚远。看客们往往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心理:我看便看了,又不会吃亏。至于被围观的人和事会怎样,都与我无关。甚至于这件事的事态越扩大、越激烈,他们就看得越高兴、越过瘾。因此看客们只是围观,只对被围观的人和事议论、指点、批评、嘲讽,却从不打算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有坏人作恶,他们不肯见义勇为,只当戏剧中的情节一样观赏;有人遭遇不幸急需帮助的,他们也不肯施以援手,只等着看悲剧发生。似乎这样他们便可以得到极大的心理快慰。

然而不关心国事而只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国民在鲁迅眼中恰是最大规模的看客群体,这是鲁迅批评看客心理更深层次的含义,包含着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对国家前程、民族命运的担忧。在小说《阿Q正传》中,未庄上的人们对正在中国大地上疾风骤雨般发生的辛亥革命茫然无知,只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说料,发出各种奇谈怪论。阿Q心血来潮时便要去参加革命,想当然地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只要自己加入了革命党,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花重金买来蘸了革命党人鲜血的人血馒头来为儿子治病,殊不知那个被斩首的正是辛亥革命中牺牲的女烈士秋瑾。诸如此类的荒唐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多数底层民众不问国事,只愿充当看客的麻木心态,表现出鲁迅对国人看客心态的不满。

4) 对国民精神愚昧迷信的批判。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18世纪中叶,当近代科学知识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迅速传播并推动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时,中国思想界却依然“万马齐喑”,一片死寂。长期的文化禁锢主义使中国人民的思想保守、僵化,还常常受到各种迷信思想的荼毒,精神更显愚昧和麻木。而鲁迅是晚清政府支持的留洋学生,思想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明显带有穷则思变、追赶世界先进潮流的进步意识。鲁迅一面对中国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哀其不幸”,一面又对人民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怒其不争”。他迫切希望中国人能够尽快摆脱愚昧懵懂的状态,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人。

然而更可气的状况是,很多中国人不仅不相信科学,反而整日沉迷于“碟仙”“灵乩”等各种荒谬的迷信把戏。他们竟然痴迷地相信国运之兴衰、人生之祸福都是前世注定,因此常常问计于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巫术,使得思想像朽木一样日益糜烂。“科学救国”的口号在当时已提出近十年,然而科学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作用,反而成为那些迷信计俩的陪衬品:曾在德国留学的白同博士竟然用“他之所学”为当时一些大行其道的迷信观念和行为找到了“科学依据”——风水符合地理学,门阀符合优生学,炼丹符合化学。何其荒唐,又何其讽刺!而另一类荒唐又可悲的现象是,科学发明的成果没有被派到促进生产发展的有价值用场,却成为一些低俗行为的装饰品:阔太太们用电灯代替蜡烛来打麻将,更觉舒适自得;正在法会坛上施法的喇嘛在镁光灯的照耀下,更显其“神力”;官老爷们用无线电收音机来播放《狸猫换太子》《玉堂春》和《谢谢毛毛雨》这些陈年旧曲,音质比先前听起来更清晰。实在是可气可叹!为此,鲁迅痛心疾首地感叹道:“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科学,亦不过其一而已。”[6]“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6]

鲁迅清楚地看到,当多数国民都陷入一片愚昧无知、迷信麻木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时,中国断然不会有繁荣昌盛的前途,因此他主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中国人民学习科学知识,远离迷信计俩,成为精神上健全的人。这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题中之意。

除上述四点外,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还包括其他方面,如他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批评乡下人为了一己之私而偷挖雷峰塔砖石的小市民行为,进而批评那些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以满足私利、腐化昏庸的官员们:“日日偷挖中华民国的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3]

3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今日之中国与鲁迅先生当年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因此,今天我们在学习和继承鲁迅先生的这一伟大思想时,要结合今天中国的现实国情来进行创造性的批判继承。

1) 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远不同于往日,鲁迅先生当年批评的阿Q式的以“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欺的中国人已不多见。但这一批判锋芒在今天却不无其启迪意义,即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实事求是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它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可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好高骛远;不可忽视工作中的细微问题,坐视其大;不可为求政绩而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更不可谎报成绩,欺上瞒下。要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来完成每一项工作,一是一、二是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至今日,鲁迅先生当年曾尖锐批评过的看客心态和行为有了全然不同的局面。而主流场景是即便陌生人之间,也多了一份温情和相互间的扶助。这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成果。为了实现这方面更高标准的目标,我们应继续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的暖流温润人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家园更加充满人间温情。

3)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提高,一改往日中国人民精神麻木、愚昧无知致使国力贫乏的不利局面。但是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格局下,我国非但不能放松对教育和科技事业应有的重视,而且应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促其发展。众所周知,方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科技实力的较量。谁掌握了前卫、尖端的科技,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而科技实力较量的核心则是创新能力的比拼。因此,我们要把准这个时代脉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4) 鼓舞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实现新的目标。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奴性形成的土壤被彻底铲除。中国人民终于卸掉了扣在自己身上的重重枷锁,真正成为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大写的“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历史条件催生了新的奋斗使命。今天,十四亿中国人民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基业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份责任。我们应以主人翁的姿态,以驰而不息的奋斗热情汇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时代大潮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便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奴性国民性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与《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的异同
多变与奴性:《动物庄园》中人性的探讨
愤青
炼狱中绽放的杜鹃花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熊培云:我不认同“国民性”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