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铭,赵 倩,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引导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并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新使命[2]。农林专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专业,推进爱国情怀教育尤为重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然而,受学生学习倦怠、教师教学水平层次不齐和学校重视不足等综合因素影响,思政课上出现较多严重制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现象,如“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和“坐后排”等[3]。这些现象在以追求更多实用价值为目的的农林专业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导致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大打折扣。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农林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在落实农林专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刻不容缓。
“课程思政”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也是新时代高校对教书育人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运用[4]。“课程思政”以非思政类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农林专业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特点出发,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融合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让各门专业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诚然,“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最为核心,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农林专业课程涉及内容基本与自然科学相关,这限制了课程德育元素的挖掘,也增加了农林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难度。
爱家爱国是人的一种本能,家国情怀则是各行各业共有的德育元素,也是凝聚和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与人类生存、与民族延续息息相关的农林业,其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家国情怀元素。挖掘农林专业课程中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德育元素,并将家国情怀有机融入农林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成为推动农林专业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协助思政课推进农林专业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前部分青少年面临情感情怀缺位而导致的人生困惑,缺乏强烈的爱国意识和高涨的爱国情怀,价值取向扭曲,责任意识淡薄。这些现象的本质是爱国情怀涵养不足。推进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青少年阶段是厚植爱国情怀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该时期的青少年不但个体身心发展处于“拔节孕穗期”,价值观的形成也处于“拔节孕穗期”;如同作物正在茁壮成长,最需要栽培和引导[5]。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能力最强、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时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2.自尊和自信是大学生爱国情怀塑造的关键
大学生离开对父母的依赖,步入新奇的校园,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迅速提高,并逐渐成熟。自尊和自信,是他们自我意识完善发展的关键。尊严得到尊重,信心被有效激发,则是学生愉快自觉接受教育的重要驱动。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有意识地挖掘他们的爱国情感潜能,将他们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爱国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爱国是对自己祖国、民族和同胞的深厚感情,自信则是对自己国家、民族和个人价值发自内心的肯定。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其蕴含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把握自尊和自信在个人情感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将个人自尊心引向国家自尊心,将国家自尊心转化为个人自尊心,共同激发个人自信心和国家自信心。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培养学生专业自尊心开始。涉农涉林,没有接触高大上新潮技术,工资待遇低,这些是农林专业学生产生专业自卑感和学习倦怠的基本原因。但是,农林业在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引用与农林业贡献相关的具体事例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将其提升为国家自尊心和自信心。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历史上的中国由于吃饭问题导致社会不安定,西方也一直对中国粮食存在担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破解了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之问,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在农业发展中走出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赢得世界尊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体现,也是一代又一代农业人不懈努力的成果。教师可以从中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爱国情怀元素,如专业前辈的爱国敬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强调学生所学专业和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对国家稳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贡献,增进国家认同,将个人自尊与专业自豪感结合并引申至国家自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农林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化”,也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要合理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统一,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1.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传道、授业、解惑”,成功的教学并不是教师讲自己想要讲的知识,而是传授学生想要获知的和行业发展要求所需要的知识。农林学科多偏向应用实践,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工作性质也基本了解。“学了这门课有什么用”是学生学习一门专业课最关心的问题。追求知识的实用性,是当前农林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是一些纯理论课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农林专业各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频繁。对新发展知识的渴望,对老旧知识的抗拒,也是当前农林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另外,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都有很大提高,他们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6]。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收方。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务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愉快自觉地打开接收知识的窗口。将爱国情怀元素融入专业课,带入课堂教学,而不是强人所难的“填鸭式”讲授。
2.恰到好处的引入爱国情怀
农林专业大部分课程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针对学生追求知识实用性的学习目的,渴望新知识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合理地挖掘现实生活并隐藏有爱国情怀的相关事例。在讲授相关专业知识点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通过知识分享、课堂反思和讨论等方式引入。例如,在讲授“气象学”关于洪涝灾害防御相关内容或者“森林防火”关于森林火灾处置相关内容时,列举我国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的举国救灾行动和美国政府以经济效益为先而鼓励民众自救的例子,让学生对比分析和反思,无形中激发其爱国热情。在讲授“土壤学”相关课程的土壤、水、气、热调控内容时,分享我国科学家巧妙破解高原冻土路基的世界性难题建设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故事,并介绍这些新技术,既满足了学生对新技术知识的渴望,也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精神。这种恰到好处的引入,避免了单调生硬的“说教”,让学生在反思中升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理性的爱国情怀,应有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坚决拥护国家的宏观决策;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切实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要有理性的思辨能力,不盲从、不冲动。一部分大学生认知方面不是很成熟,情感容易冲动,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给爱国情怀的培植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便利,主要体现在爱国情怀容易在大学生心中扎根生长。不确定性,则是指大学生容易陷入非理性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潮,使爱国误入歧途。受以传授客观存在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影响,农林专业的学生思辨能力较弱,致使这种“不确定性”表现更为明显。在农林专业推进爱国情怀教育中,更需要注意学生爱国情怀由感性生发理性。
培养农林专业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怀,重点是提高其思辨能力。由感性生发理性,引导和反思是有效的策略。引导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借助隐含爱国情怀且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例或者时事热点,采用故事或新知识分享、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反思的主体则是学生,学生通过客观分析问题,获得问题的合理答案,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反思盲从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合理的引导,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学生参与思考,收获思考获取理想答案的乐趣;如此良性循环,逐渐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理性爱国意识。例如,在讲授“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学”“耕作学”“农业经济学”等课程时,可以结合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网络上有人发起主张要国家彻底禁止美国大豆的进口。对于这种互联网反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思考,并通过“我们生活能不能离开大豆”“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进口大豆”“我们国家大豆生产与美国的差异”“我们国家大豆生产面临哪些问题”“我们国家要实现大豆自给自足需要怎么努力”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由思考“当前完全禁止大豆进口是否合理”反思到互联网舆论存在的不合理性,引导学生由“当前我国大豆生产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反思到自己的所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进而点燃学生理性爱国和报国的热情。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遵循“认知—实践—厚植”的过程,需要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农林教育的目的是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7]。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是农林教育要注重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解决农林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实践是农林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机会多,是农林专业实现知行合一的爱国情怀教育优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理论课相比,农林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学习态度更认真、积极性更高、参与感更强。教师可以抓住农林学生这种学习特点,创设融有爱国情怀的专业课实践环节,推动“专业理论”与“爱国情怀”的有机融合。调研是农林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与其他实践环节相比,调研的选题自由度更高,实现的形式更丰富,学生的融入感更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更容易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践调研的优势,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知行合一。对于“土壤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可以就家乡的“土壤利用”“土地开发”“城市或乡村面貌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等话题,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长者访谈等方式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跟进调研过程,并注意合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思路对比分析调研结果,让学生体会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变化和反思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学生的切身体会,激发学生的专业责任感,点燃学生投身建设家乡的热情,引发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的共鸣。利用农林专业课涵养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爱国情怀的认知是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实现短期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载体,利用好课堂分享、讨论和反思,将爱国情怀隐性融合于农林专业课。实现长期目标,教师则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生活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利用好实践环节,在学生参与欲得到深化的基础上,将主动权交于学生,确保学生脱离课堂之后能挖掘自我也能约束自我,实现由他人教育到自我养成的真正转变。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教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新使命。将家国情怀有机融入农林专业课程是推动农林专业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培养农林专业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怀,要充分认识相关专业的知识特点,合理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也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需要抓住自尊和自信在学生情感形成中的作用;更需要注重隐性引导、由感性生发理性和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