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慧远生平著述考论

2023-06-07 08:13刘运好
关键词:庐山

刘运好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东晋慧远生于中原,名震江左,在中国佛教史、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然而由于有关慧远的早期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失之纪年,加之文集散佚,使之生平间有淆乱难辨,著述亦多淹没无闻。虽然当代学者殚精竭虑,考证成果积案盈箱,专著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皆列有专题,考其生平著述;论文如肖雨《东晋名僧释慧远》、张育英《慧远大师籍贯考》考证其籍贯,日本牧田谛亮《关于慧远著作的流传》、柴颖菊《庐山慧远文集的流传与辑佚》考证其著述,曹虹《释慧远遗命“露骸松下”的意蕴》析其“遗诫”意蕴,等等,但相关问题并未完全厘清,或付之阙如,或歧说纷纭,本文在汲取诸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慧远研究中生平、佚闻、遗诫及文集存佚四个方面再加考辨,或拾遗补阙,或回应歧说。

一、籍贯履历考证

慧远籍贯履历,早期文献如《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的慧远本传均有较为详细记载。然而其籍贯或因古今地名的历史变迁,生卒或因文献记载的前后抵牾,以及初次出家、结社净土等重要履历的具体时间也或因文献失载、或因版本异文,遂产生阙疑、争议及失考之处。下文仅就上述四点考证辨析,其他履历概不涉及。

关于籍贯。慧远籍贯并不复杂,《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慧远本传均有明确载: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然而楼烦究竟隶属何县?学术界却聚讼纷纭。张育英《慧远大师籍贯考》概括学界的四种说法:一曰山西代县;二曰山西宁武县;三曰山西原平县;甚至还有人具体为山西神池、武寨[1]。楼烦,汉代属雁门郡十四县之一(《汉书·地理志》)。然而,至西晋后期,区划变迁,雁门郡唯下辖八县(《晋书·地理志》),其中楼烦被撤县而成城邑。北魏仅下辖二县,楼烦仍是城邑而非县制。《魏书·地形志》曰:“雁门郡领县二:原平、广武。原平县有楼烦城。”又原平下注:“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有阴馆城、楼烦城、广武城、龙渊神、亚泽神。”[2]2475可见,“雁门楼烦”在北魏属于雁门郡原平县。慧远出身地,先隶属后赵,后隶属北魏,故其籍贯应以《魏书》记载之原平为是。张育英又依据《大明正德碑记》记载:“雁门之前三十余里,彼有古刹,其名楼烦,即东晋匡阜远公法师之故里也,北邻茹岳,东近大芳,川平境秀,物胜地灵。”将慧远籍贯确定为“山西省原平县茹岳村人”[3]。这一结论应十分可靠。另外,关于慧远家世,俗门弟子张野《远法师铭》说“世为冠族”。然考之后代史籍如唐林宝《元和姓纂》,并无山西楼烦贾氏仕宦的记载。但是《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皆谓之“少为诸生”,诸生即指太学生,少时能够进入太学读书,绝非一般寒素之家所能为;史籍记载其姑道仪、其弟慧持并栖心佛门,且在佛学上皆有所建树,由此亦可知,慧远必然出生于一个文化、佛教氛围皆相当浓郁的家族。可见其家世虽不十分显赫,却也应属于士族阶层。谓之“世为冠族”,或是弟子溢美之词。

生卒时间。《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条,刘孝标注引张野《远法师铭》谓“年八十三而终”[4]132。《出三藏记集》亦谓“义熙末卒于庐山精舍,春秋八十三”[5]570,皆不详具体时间。《高僧传·慧远传》则记载详尽:“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动散,至六日困笃……乃命律师,令披卷寻文,得饮与不,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6]221由卒于义熙十二年(416)逆推之,则生于咸和九年(334)。此外,据《高僧传·慧持传》记载,其弟慧持与乃兄同年受业道安,是年远二十一,持十八,可知二人相差三岁。持“以义熙八年(412)卒于寺中,春秋七十有六”[6]231。逆推之,则生于公元337 年。远既长持三岁,必生于公元334 年。这一推算与《庐山莲宗宝鉴》卷四“生于石赵延熙甲午岁,为晋成帝咸和九年”[7]320之记载也十分吻合。然而,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序却曰:“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春秋八十有四,义熙十三年(417)秋八月六日薨。”[8]351据此推算,则又生于咸和八年(333)。按理说,灵运记载应十分可靠。虽然灵运未入慧远门下,且典籍中又有灵运欲入其门而遭慧远婉拒的记载,但是综合灵运的佛教信仰、对慧远的钦敬,慧远在万佛影镌刻完成后即遣人去京师请灵运作《万佛影铭》等史料看,二人应是声气互通,至少灵运对慧远非常了解。但是,诸家史料言之凿凿,《庐山慧远法师诔》言八十四又系孤证,故慧远春秋当以《高僧传》及《世说新语》刘注为是。灵运诔文所言“八十四”者,或为后人抄录或翻刻之误。

初次出家。方立天将慧远一生履历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出家前的早年求学活动;第二阶段是跟随当时佛教领袖道安约二十五年;第三阶段是离别道安后高居庐山约三十多年,作为继道安以后的佛教领袖,这是慧远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9]53其人生履历阶段中最可疑者,就是初次出家的时间、地点问题。《出三藏记集·慧远法师传》曰:“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总六经,尤善《老》《庄》。……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王路屯阻,有志不果。乃于关左遇见道安,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遂投簪落䰂,委质受业。”[5]566又《高僧传·慧远传》曰:“……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后闻安讲《波若经》,豁然而悟……便与弟慧持,投簪落彩,委质受业。”[6]211二书记载微有差别,却皆非常明确地记载慧远受业道安乃在21 岁。然而,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曰:“总角味道,辞亲随师。……公之出家,年未志学。”[8]353古代男未冠、女未笄皆称总角。“志学”则取《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典故。据此则说明慧远尚在总角即十四五岁时就已经出家。与序文不同的是,谢诔的前二句与后二句,意义互证,应不存在抄录或翻刻的错讹问题。如上所述,灵运与慧远关系密切,可证此说绝非空穴来风。另外,清光绪十八年《山西通志》卷一七一记载,楼烦有楼烦寺,因城而名,乃晋慧远演教之地。说楼烦寺是慧远演教之地,或是后人因慧远名高而欲抬高寺庙身价的附会之说,但是此也可证明慧远肯定早年出家于此寺,出家时间或即十四岁。

如若慧远至13 岁才随舅氏游学许、洛,则游学时间非常短暂。其14 岁时即后赵建武十三年(347)。这一年后赵发生了两件对慧远人生有深刻影响的大事:第一,是年五月,赵凉州刺史麻秋和中书监石宁率众12 万进屯河南,黄河以南陷入战乱之中,许、洛必不能免;第二,是年八月,赵王石虎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16 万人,车10 乘,在邺城北修筑华林苑及长墙,广袤数十里。“士卒饥冻死者万有余人,所过三州十五郡,资储皆孑遗。”[10]645这次徭役波及数郡,慧远故里亦不能免。因为战乱,慧远不能再游学于许、洛;归至故乡,又因徭役而资储无遗。正是这种背景下,慧远出家于故乡的楼烦寺。慧远少年出家,带有避乱的原因,或即带发修行。那么,慧远何以又在21 岁时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不果而受业道安呢?是年即晋穆帝永和十年(354),桓温北伐取得一系列胜利。“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睹官军!’”[10]659这种形势激发了慧远对东晋王朝的神往,所以“欲渡江东”。可是当时的江东尚无名闻北方的寺庙可以栖身,而范宣少尚隐遁,以清洁自立,虽非高僧,却乃一代高士,故远欲“共契嘉遁”。然而,桓温一败于北鹿原,再败于潼关,不得已而仓皇退兵。所以慧远本欲随胜利之师南渡江东的梦就这样破碎了。《出三藏记集》谓远“于关左遇见道安”,或许就发生在桓温潼关败后。“关左”,即潼关以东。此次偶遇,缘于“一面尽敬”,感慨“真吾师也”,彻底改变了慧远的人生走向。所谓“投簪落䰂”云云,当是指受具足戒,而非初次剃度。

结社时间。慧远受业道安之后,于东晋兴宁三年 (365),又随师南投襄阳。太元四年 (379),苻丕攻打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即分张徒众,慧远率领弟子数十人先至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南下途经浔阳时,“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遂于太元八年 (383)定居庐山。自此以后,息影山林,迹不入俗,慧远驻锡庐山之后,潜心佛学,弘扬大法。有一件大事在佛教史上影响深远,即远曾率僧俗信徒123 人于无量寿佛前结社,共誓念佛,往生弥陀净土。后人将其视为净土宗及莲社的创始者。荷兰许理和说:“后世把‘在阿弥陀佛前发愿’当作净土宗创宗的标志,并把净土宗当作慧远所创的‘白莲社’的延续,而慧远也因此被认作这一宗的始祖。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观点还无法证实,因为从‘祖师谱系’来看,慧远与以后的净土宗祖师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尽管如此,这个仪式仍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这里出现了一种特别注重信仰的教义,而庐山的僧俗信徒全都践履这种信仰,它也显然契合了俗家追随者的需要及其生活方式。”[11]353实际上,慧远这一信仰乃是“三报论”的别样实践形式,不仅为善男信女提供一种契入佛教的方便法门与虔诚仪轨,也为苦难人生描绘了一幅虚幻的诗意归宿,所以在一般民众中影响深远。

然而,关于“建斋设誓”的结社具体时间却又有争议。这一争议由《发愿文》的异文所引起。《发愿文》是刘程之遵慧远嘱托而作。实际上也记载了立誓结社的时间:“维岁在上章摄提格,秋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摄提格是岁阴名,乃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若如《发愿文》所言之“上章摄提格”,即是庚寅年,公元390 年,故明乔桑《庐山纪事》将“建斋设誓”的时间定于太元十五年(390)七月。然黄宗羲《游记》驳之曰:“(莲社)十八人者,雁门慧远、慧持、河南慧永、钜鹿道生、黄龙昙顺、冀州僧叡、颍州道昺、广陵昙诜、河东昙恒、琅琊道敬、罽宾国佛陀耶舍、伽罗卫国佛驮罗、彭城刘程之、柴桑张野、张诠、雁门周续之、南阳宗炳、南昌雷次宗是也。据《纪事》谓远公结社在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庚寅,而道敬辛卯(391)出家,道生辛亥(411)、佛陀耶舍壬子(412)入社,皆与太元庚寅不合。《宋书·列传》周续之景平元年(412)癸亥卒,年四十七;宗炳元嘉二十年(430)癸未卒,年六十九;雷次宗元嘉二十五年(448)戊子卒,年六十三。当太元庚寅,续之十四岁,炳十六岁,次宗五岁,皆无入社之理。予谓由莲社《发愿文》之误也。凡从远公学佛,俱谓之莲社,非如兰亭、金谷,断以一会。”[12]106黄氏所考甚是,然此误并非“由莲社《发愿文》之误”,而是《发愿文》异文所致。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考证曰:“按太元十五年虽为庚寅年,而七月朔系丁未。元兴元年壬寅七月乃为戊辰也。”[13]240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壬寅七月二十八日正是乙未。也就是说,太元十五年七月是丁未,而元兴元年七月才是戊辰;太元十五年是庚寅年,元兴元年才是壬寅年。另据《释文纪》卷五、《佛祖历代通载》卷七、《高僧传》卷六所载《发愿文》俱无“上章”二字,也就是说,《发愿文》只记了“摄提格”(寅年),而没有确切记为“上章摄提格”(庚寅),“上章”二字乃后出衍文。综考之,《发愿文》作于元兴元年(403)七月初一。“建斋设誓,期生净土”则在元兴元年壬寅七月二十八日。

二、轶闻异议辨析

慧远“神韵严肃,容止方稜”而“识信深明”[6]215,深受道俗二界的一致敬服。《高僧传·慧远传》载:殷仲堪之荆州,进山与远共论《易》,终日不倦。司徒王谧、护军王默等并钦慕风德,遥致师敬。即便是当时被视为乱臣的卢循,在占据江州之后,亦入山诣远。远亦不避嫌疑,与之欢然道旧。并言:“我佛法中,情无取舍。岂不为识者所察?”后来,刘裕追讨卢循,亦不怀疑其与卢循通逆,并遣使致敬,遗赠钱米。就是一代枭雄桓玄,亦为之折服,在专擅朝政之后,欲沙汰众僧,却又教令僚属曰:“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6]215-216。然而,后代记载慧远事迹的文献则虚实参半,乱花迷眼。关于慧远轶闻,传之甚多,此择其争论颇多的三条而辨析之。

虎溪三笑。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交谈,心心相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一轶闻初见何典已难确考。然至唐代已经流传,宋代李龙眠作《三笑图》,智圆、苏轼皆为之作图赞,一时成为美谈。明宋濂《跋十八贤图》、清同治《德化县志》皆有记载,民国十七年东林寺僧禅净还专门修建“三笑堂”以张扬其事。但是此事在宋代即有人怀疑,吴宗慈《庐山记·山川胜迹》“虎溪三笑堂”下引宋楼钥《跋东坡三笑图赞》曰:“坡书《三笑图赞》,不言为谁,山谷实以陶、陆、远公事。陈舜俞《庐山记》亦云。举世信之。宗室彦通字叔达作《庐岳独笑》一编,乃以为不然,谓远公不与修静同时。余曾因其言,细考之《十八贤传》。远公卒于晋义熙之十二年丙辰,年八十三。而吴筠所撰《简寂陆君碑》修静卒于宋明帝元徽五年丙辰,去远公之亡正一甲子。而修静年七十有二,推而上之,生于义熙之三年丁未。远公之亡,修静才十嵗。况修静宋元嘉末始来庐山,远之亡已三十余年,渊明之亡亦二十余年矣。渊明生于晋兴宁之乙丑,少远公三十一岁,卒于元嘉之四年丁卯。远亡时,渊明年已五十矣,固宜相从。”[12]104楼钥所考甚是。后人或出于对慧远的崇敬,杜撰其事而神化其人。

拒谢灵运入社。早期文献唯记灵运与慧远相见事,并无求入莲社的记载。《出三藏记集·慧远法师传》曰:“临川太守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5]570《高僧传·慧远传》亦云:“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6]221两则记载惟有“陈郡”“临川太守”之不同,是乃一言郡望,一言官职而已。古人追述前人官职,往往取其显赫之官爵,“临川太守”是灵运生前所任的最高官职,故称之,由此可见二者叙述时间并无牴牾。直至隋沙门灌顶纂《述匡山寺书》曰:“东林之寺,远自创般若佛影二台。谢灵运穿凿流池三所。”[14]805也未言及入社之事。然而及至宋熙宁间,自庐山流出《东林十八高贤传》,陈舜俞引其文曰:“陈郡谢灵运,负才傲物,少所推重,一见肃然心伏,为凿东西二池,种白莲,求入净社,公以其心杂止之。”[15]334宋沙门宗晓《乐邦文类》卷三亦引《庐山记》文。自此,后凡言及此事者,盖本《东林十八高贤传》且各自发挥。清人则起而驳斥之。吴宗慈《庐山志·山川胜迹》“远公影堂”下引黄宗羲《游记》云:“远公自太元癸未入山不出,康乐之为临川内史,在元嘉八九年。远公已死,康乐固未尝得见远公,故其诔曰:‘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乎诚愿未遂。’此正不见之证也。彼谓拒其入社者,亦即此言附会之耳。”[12]106复考《大唐内典录》卷四上“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下注:“(昙无谶)宋文帝世元嘉年初达于建康,时豫州沙门范慧严、清河沙门崔慧观、共陈郡处士谢灵运等,以谶涅槃品数疏简,初学之者难以措怀,乃依旧《泥洹经》加之品目。”[16]358综合以上材料以辨析之,谢灵运曾拜访慧远且虔心佛学,当是不争的事实,而是否因灵运心杂被慧远拒绝加入白莲社则邈然难考。且慧远修净土之业,亦是事实,是否在当时就号白莲社,也值得怀疑。

另一方面,AI技术的普及可以让艺术家摆脱低级脑力活动而集中精力于作为核心的创意本身,从而拓展能力范围,提升创作效率。甚至,从一个整体和长期的视角来看,AI介入艺术会加快艺术史的进化速度。每当进入一个新的艺术史范式,AI就可以以已有作品为样本库而将相关的各种可能性迅速挖掘出来,从而加快艺术范式成熟,促使艺术家们更早开始新突破,打开新维度。

佛影图兴造之由来。据文献记载,那竭(即那揭罗曷,在今阿富汗南部)都城西南有一石窟,窟有佛影。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亲眼目睹之。《法显传》载:“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博山西南向,佛留影此中。去十余步观之,如佛真形。金色相好,光明炳著。转近转微,仿佛如有。诸方国王遣工画师摹写,莫能及。”[17]859于是后代学者认为慧远造万佛影与法显有关。慧远《万佛影铭》序曰:“遇西域沙门,辄餐游方之说,故知有佛影,而传者尚未晓然。及至此山,值罽宾禅师,南国律学道士,与昔闻既同,并是其人游历所经,因其详问,乃多有先征。……故与夫随喜之贤,图而铭焉。”[15]38而《广弘明集》卷十五载谢灵运《佛影铭序》言:“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庐山法师闻风而悦,于是随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岭,南映彪涧,摹拟遗量,寄托青采。岂唯象形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道秉道人远宣意旨,命余制铭,以充刊刻。”[18]209-210人们据此认为,慧远所云之“南国律士”即指法显。

然而,据《出三藏记集》卷八“六卷泥洹记”之《出经后记》及同书卷十五《法显传》所言,法显本为晋土僧人,隆安三年赴西域求法,后由海路至青州,由青州赴建康,义熙十三年十月至十四年正月于道场寺出《大般泥洹经》。与慧远《万佛影铭》序所言不相符合。《佛祖统纪》卷二十六曰:“师闻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龙瑞迹,欣感于怀。后因耶舍律士叙述光相,乃背山临流,营筑龛室,淡采图写,望如烟雾。”[19]536据《高僧传·佛陀耶舍传》载:佛陀耶舍自西域至长安,参与译经的时间为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后辞还外国,至罽宾得《虚空藏经》一卷,寄贾客,传与凉州诸僧,后不知所终。”[6]67并无关于佛影图的记载。综考文献,关于万佛影的传说,来源非一。但是直接促成铭刻佛影,则是《万佛影铭》所言之“罽宾禅师、南国律士”。而禅师、律士云云,却指佛驮跋陀罗一人。据《高僧传·佛驮跋陀罗传》及《达磨多罗禅经序》,佛陀跋陀罗长期生活在北天竺、罽宾,以禅法、戒律驰名,曾受慧远邀请,停留庐山,后往扬州与法显同在道场寺译经。或慧远从佛驮跋陀罗处得知佛影,而谢灵运则从法显处得知佛影,《东林十八高贤传》又将其名与佛陀耶舍相混,故淆乱难辨。

三、遗诫意蕴蠡测

慧远在《遗诫》中提出“露骸松林之下,即岭为坟,与土木同状”,从《高僧传》相关记载来看,是中土僧人遗嘱林葬的第一人。曹虹认为:慧远遗命的内容非常具有个性特征,显示“高尚其迹”的力量,从中可见他对高绝之风的追求始终是十分自觉的。既包含精神内容,又富有形式感[20]。

慧远之后,亦有高僧采取这种安葬形式。如《高僧传·慧球传》载:“(球)天鉴三年(504)卒,春秋七十有四。遗命露骸松林下,弟子不忍行也。”[6]334又《善慧大士语录》卷四载:“(慧和)法师未疾之日,遗语谓智瓒等曰:‘祇忧死后,诸人葬我土中耳。’智瓒曰:‘既不葬土中,则若何而可?’法师曰:‘意愿辇置野泽中,以肉施须者食之,愿令食者发菩提心;汁流落地,润十方世界中草木,悉成药,治一切众生病苦;余骨风吹,一一微尘在一佛所,变成如意宝珠供养,然后普雨十方世界,为饮食物,给与众生。’”[21]51将高僧遗体暴露于林野之间,佛教称之为“野葬”或曰“林葬”。慧远为何遗诫林葬?遗诫中只言:“此乃古人之礼,汝等勿违。苟神理不昧,庶达其诚。大哀世尊,亦当祐之以道。”据江林考察,“释慧远遗命‘露骸松下’的丧葬方式实际上是佛教丧葬方式中的尸陀林法”。所谓尸陀林法,即将死尸弃之于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22]这种丧葬方式,慧远认为是遵循古礼,或即“尸陀林法”。然而慧和认为,一是腐肉布施鸟兽蚁蝼,使发菩提心;二是尸汁润泽草木使成良药,疗救众生;三是骸骨变成如意宝珠供养佛祖,使佛雨广被。其实,这种丧葬方式,或许另有一层用意:即与佛教的“不净观”之“九相”义有关。

在现存的两晋翻译佛典中,西晋无罗叉所译《放光般若经》较先提及“九相”义,到东晋时,由鸠摩罗什等人翻译的《禅法要解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以及佛陀跋陀罗翻译的《达磨多罗禅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对修行“九相”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说明。其中《达磨多罗禅经》又名《不净观经》,论说尤为详尽。“九相”,又作“九想”,即人之死后,尸体置于荒野,在自然界中发生九种变化,众生观此九种不净相而引发的观想。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曰:“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风吹日晒而死尸之色变也。三坏想,死尸之破坏也。四血涂想,破坏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脓烂想,脓烂腐败也。六噉想,鸟兽来噉死尸也。七散想,鸟兽噉后而筋骨头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血肉既尽只有白骨狼藉也。九烧想,白骨又火烧归于灰土也。”[23]172其中,观膨胀相、坏相、噉相、散相,可祛除对人体形容的贪恋;观血涂相、青瘀相、脓烂相,可祛除对人颜色的贪恋;观骨相、烧相,可祛除对人体细滑的贪恋。简言之,观此九种不净相,使众生远离贪恋之心,能够渐断瞋痴,从而离一切忧恼诸苦,灭五阴因缘生故,受涅槃常乐。《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所言教化声闻众的“八解脱”,前三解脱“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也就是通过修不净观,以证色空、识空、我空,并最终进入空空、空识空、一切空、一切空识空、一切法空的境界。可见,修不净观是禅观主要修持法门。作为修持法门,道安《十二门经序》所言最为直接:“虚幻空醉,不知为幻,故以死尸散落自悟,渐断微想,以至于寂,味乎无味,故曰四禅也。”[5]252

由“九相义”又次第而生“八念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又曰:“《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所谓八念,即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专心存忆八种功德,故名八念。非但能除世间惊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间三界生死一切障难也。”[23]132其中,念佛有三种:一是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是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是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慧远的念佛即是观想念佛。后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七《惟念品》,将数息观与不净观列为“二甘露门”。《达摩多罗禅经》卷上“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曰:“清净具足甚深微妙,能令一切诸修行者出三退法,远离住缚增益升进,成就决定尽生死苦,究竟解脱兼除众生久远痴冥。”[24]301从上可知,“九相”之不净观与“八念”之数息观,皆是究竟解脱的“甘露”法门。慧远遗嘱林葬,不惟与修持不净观密切相关,与“八念义”也密切相关,二者具有同一佛教指向的意义。

从《高僧传》《续高僧传》等相关记载来看,从东晋到隋前,遗嘱林葬者,包括慧远在内,只有三位,而且身后他们的徒众都以“不忍”为念拒绝遵循。从初唐开始,僧人要求林葬并得以实现的事例逐渐增多,这也正是“九相”义随着禅法逐渐普及,并为僧众所接受的历史过程。身为一代僧团领袖慧远,希望用自己肉身之“九相”观想度脱众生,也许正是最后为实现未了之心愿吧。

四、文集著述叙录

慧远文集有《庐山慧远集》《庐山集》《匡山集》等不同名称。世典著录,《隋书·经籍志》载十二卷、《崇文总目》载十卷,或作《匡山集》二十卷,《菉竹堂书目》记《庐山集》二册。其实,总考前代典籍,慧远集的编纂有三种版本类型:

二是所有著述之结集,即全集本,三十五卷。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七“东晋录”收录慧远著作“十四部三十五卷”[25]68,则是所有著述之结集,其中包括《问大乘中深意十八科》三卷,即后世所名《大乘大义章》(慧远问、罗什答)。此书后文所说“十卷五十余篇”乃指别集本《慧远集》。故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分别叙述:“九江庐山沙门释慧远撰论三十余卷,别集十卷。”[16]330

三是著述辑佚之结集,即辑佚本,或二十卷、或十卷。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详细叙述了由唐至宋《匡山集》存佚的情况:“昔公(指白居易)之游东林也,睹经藏中有远公、诸文士唱和集,时诸长老亦请公集同藏之。……广明中,(《白氏文集》)与远公《匡山集》,并为淮南高骈所取。吴大和六年,德化王澈尝抄誊以补其缺,复亡失。今所藏,实景德四年诏史馆书校而赐者《匡山集》亦二十卷,景福二年尝重写。明道中,为部使者刑部许申所借。今本十卷,寺僧抄写,用以讹舛。”[15]307这说明:第一,唐原传本《匡山集》二十卷,广明(约880)中为淮南高骈所取,不知所终;第二,五代吴太和六年(934),王澈抄补本《匡山集》,或亡佚于北宋初;第三,宋景德四年(1007),史馆校唐景福二年(893)重写本《匡山集》二十卷,明道(约1033)中又为许申所借,不知所终;第四,陈舜俞所见之《匡山集》十卷,乃寺僧抄写,内容舛讹。

补充说明的是,陈氏卒于熙宁九年(1076)。南宋庆元五年(1199),宗晓《乐邦文类》卷三所收《莲社祖师慧远法师传》记载:“师有杂文二十卷,号《庐山集》。灵芝元照律师、作序。板刊绍兴府库,识者敬之。”[26]192此本亦毁于兵燹。至元代优昙普度《庐山莲宗宝鉴》“远祖师事实”记:“有《匡山集》十卷,行于世。”[7]321当是又一辑佚本,后亦散佚。

简言之,慧远文集有三种版本类型:一是十卷本,乃其“所著论序铭赞诗书”的别集本;二是二十卷本,乃十卷本与《庐山记》十卷的合订本;三是三十五卷本,是汇集慧远包括《大乘大义章》三卷在内的所有著述,共分十四种类型(十四部)。可惜,自元代之后,这些版本皆淹没无闻。直至近代,才又出现数种辑佚本。

1920 年,江苏海门周紫坦居士辑录慧远佚文二十六篇,书名《庐山慧远法师文集》,民国十二年(1923)由武昌佛学院印行。此后,江苏如皋沙元炳又从家藏《全晋文》《庐山志》等书中更检出八篇,合为三十四篇。因病离世后,由其门下项智源继承遗志,辑为一帙。经莲宗十三祖印光校订,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庐山慧远法师文钞》之名,由苏州报国寺内的弘化社刊行。此书卷首有“远公法像并赞”“排印流通序”“重编序”及“总目”。正文分为“正编”“续编”。其中“正编”依据《重修庐山志》,误将刘遗民、王乔之、张野三首“奉和”慧远之诗,“订为远公作”。

1934 年,又有僧忏辑选《慧远大师集》,由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此书辑“慧远大师传略”(《高僧传·慧远传》节选),收录慧远作品二十三篇,其中将《太平御览》和《世说新语》所引“游庐山记”分为《游庐山记》《再游庐山记》,未收慧远《庐山东林杂诗》《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及《念佛三昧诗集序》等重要文学作品。辑有“附录”十七篇。无论佚文辑录或作品考证,皆远不及《庐山慧远法师文钞》。

当代慧远文集整理研究,日本木村英一《慧远研究》成就显著,此书由日本创文社于1960 年出版。分为“研究篇”和“遗文编”两部。“遗文编”又分为《大乘大义章》(慧远问,罗什答)和《慧远文集》。“慧远文集”总计收录慧远作品二十九篇,附录十三篇。每篇作品皆有详细校勘,并标明辑录出处。此书唯收《游庐山诗》(《庐山东林杂诗》),失收《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

1980 年,中国台湾原泉出版社出版华梵佛学研究所编《慧远大师文集》。其书跋曰:“本辑收录远大师之著作,及其与时贤政要之重要往来信函,其中《大乘大义章》虽为罗什法师答慧远大师之文,然其中远大师之问题,颇能诠释远大师般若研习及其融合大小乘禅法之历程,此于东林学风之探研,为一相当重要之资料,故特为辑入。”文末附“慧远大师年谱”。共辑录二十五题,共二十八篇。收录范围未出“文钞”,亦如“文钞”标明出处,有简要校勘,然每篇作品皆有系年,则是其独到处。但舍弃《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及《游庐山诗》(《庐山东林杂诗》),殊为失当。

2014 年,九州出版社出版张景岗点校《庐山慧远大师文集》。此书基本以“文钞”为底本,重新辑佚校勘。“正编”分为论、序、记、铭赞诗、书信、佚文,“大乘大义章”,且辑录“莲社诸贤著述”及有关慧远的“传记文献”,并完整附录宋陈舜俞《庐山记》全文。张氏将《奉和游庐山诗》三首订正为刘遗民、王乔之、张野所作,纠正了“文钞”谬误。然而“莲社诸贤著述”中所收录之《念佛三昧诗》《佛菩萨赞》,作者本为王乔之,《广弘明集》误作王齐之,是书亦袭其误。

2018 年,出版内刊本《原平文史·第二十八辑》,释圣贤整理本《慧远文集》。此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慧远法师诗文集》、下编《历代名家咏颂远公诗文选》。上编亦基本采用“文钞”分类而更趋细致,辑佚也更为全面,且另录“大乘大义章”。正文间有简要注释,颇有参考价值。下编辑佚诸家咏颂慧远诗文十分丰富,对于研究慧远之影响有重要意义。然而,因为“求全”,误收《萨陀波伦赞》《萨陀波伦入山求法赞》《萨陀波伦始悟欲供养大师赞》《诸佛赞》及《寒溪旧石桥诗》。

此外,补充说明两点:第一,在上述辑本中,日本牧田谛亮著、曹虹译《关于慧远著作的流传》中据《广弘明集》卷三十认为《昙无竭菩萨赞》《澡灌铭序》为王齐之作。而李谟润《〈全晋文〉载〈昙无竭菩萨颂〉作者辩正》一文通过文献鉴别以及诗文中思想叙述方式,判定作者为慧远[27]。至于《澡罐铭序》,南海孔氏本《北堂书钞》卷一三五“灌澡”之“摩罗澡灌”条:“惠远法师《澡灌铭序》曰:‘得摩罗鍮石澡灌,故答以此铭。’今案《御览》百十二引惠远铭‘鍮’作‘勒’,‘灌’下有‘一枚’二字。”[28]386摩罗或即鸠摩罗什之省写。其叙事亦符合罗什回信中所提及的向慧远赠送鍮石澡灌一事,故可确定该序作者为慧远。第二,《大乘大义章》在中国失传已久,现存最早钞本是日本京都东山禅林寺(永观堂)所藏《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三卷,该本抄写于日本镰仓时代永仁元年(1293),后分别收录于《大正藏》《卍新纂续藏经》中。民国十九年(1930),由邱檗据《大正藏》本校订,中国佛教历史博物馆以《远什大乘要义问答》之名重刊。

猜你喜欢
庐山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庐山 牯岭!Cooling!
望庐山瀑布(外二首)
《望庐山瀑布》
不畏浮云遮 巧识庐山面
做一次庐山客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毛泽东庐山数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