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马古道精神意蕴研究

2023-06-07 08:07谭佳吉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马帮茶马普洱茶

师 顺,谭佳吉,龙 麟

1.普洱学院学报编辑部;2.普洱学院绿色发展研究院;3.普洱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云南 普洱 665000

普洱茶马古道,是普洱境内各民族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向外输出茶叶、盐巴,向内输入各类生活物资而形成的一条古老商道。普洱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普洱茶经济一度带动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也推动了普洱茶马古道的形成。普洱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呈网状在普洱大地铺开,对外延伸至四川、西藏、海外;对内关联着普洱大地的村村寨寨。“山间铃响马帮来”曾经是边疆普洱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场景记忆。普洱茶马古道是一条雄险异常之路,也是一条坚毅卓绝之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在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意蕴,是值得研究的。

一、普洱茶马古道概述

2006 年,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宁洱县城茶源广场建立了“茶马古道零公里碑”,确立了普洱茶马古道的源头;2013年,普洱茶马古道中的11 段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 年至2021 年,普洱市政协系统和文化部门联合对普洱市内茶马古道进行了初步实地踏勘,据不完全统计,普洱市内茶马古道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的有177 千米,茶马古道遗址主要文物140 余段(处)[1]。从调研情况来看,普洱市拥有茶马古道遗址较长,覆盖范围最较,充分说明了茶马古道在民间的强大生命力。普洱茶马古道以宁洱为起点从普洱向国内外辐射,可大致分为5 条。第一条东北路,即通京茶马古道,又称“贡茶道”“官马大道”。其从普洱出发,上连省城昆明,贯通全省,连接内地,直达京城的线路。第二条西北路,即滇藏茶马古道,又称“滇西后路茶马商道”。主要路线是从宁洱出发,经景谷、镇沅、景东、下关、丽江、中甸到西藏。第三条南路,即宁易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宁洱、思茅、易武、倚邦、革登到老挝。第四条东南路,即江莱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宁洱、思茅、江城到越南莱州、越南海防港转到广东、香港等地。第五条西南路,即旱季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宁洱、思茅、澜沧、东回、孟连到缅甸[1]。以上每一条主路之下又有不同的辅道及路线,茶马古道的主路与辅道之间的关系犹如主动脉与毛细血管一样,把普洱大地及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数百年来,普洱茶马古道在发挥交通功能的同时成为了联系各民族的纽带,铸就了一条精神之路,下文就普洱茶马古道所蕴含的精神作出探讨。

二、普洱茶马古道的精神意蕴

(一)艰苦奋斗精神

历史上,普洱“为西南绝徼,即为禹迹之所不到,又为职方氏之所不登”,境内“山水纡险,行径裁通,飞梁悬渡,跋涉维艰”[2],其位置偏僻,交通极差,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普洱各族人民在深山大箐之间开辟出了被后人誉为“茶马古道”的山间道路。数百年来,普洱马帮正是沿着这条古道走向世界的。从现存古道的遗址来看,道路崎岖,山深林密,环境恶劣,狭处仅容一人通过,路况艰险。例如,道光《普洱府志》中载,清代单乾元的诗《茶庵鸟道》:“茅堂连石栈,清磬半天闻;一径悬如线,两峰寒如云”[2]。这充分写出了普洱茶马古道之险、马帮行人之难,故将古道称之为“鸟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再如,清代舒煕盛所作《远戍行》一诗,对当时普洱的交通环境描写更为细致:“悬崖崎岖阴谷中,藤蔓稠木飞烟瘴。毒雾横江象马屯,垒外黑云接丹嶂。怪禽鸱张不避人,啼残陇头声凄怆”“炎荒日烈不可当,酷暑气焰蒸腑脏。草色青黄疠烟浓,班蓝时变千百样”[2]。这一路既要面对“班蓝时变千百样”的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瘴疠毒气的侵袭,又要面对“怪禽鸱张不避人”带来的生命威胁,一路可谓极尽凶险。可以说,普洱茶马古道是中国交通运输史上涉及面最广、覆盖面最大、使用时间最久、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之一。行走在这样一条艰险的道路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能顺利完成这一艰难旅程的。反之,恶劣的环境又锻造和升华了这一精神。

历史上往来于普洱的茶商们需要翻过无数险峻崎岖的高山密林,行过坎坷逼仄的羊肠小道,经受难以想象的风餐露宿之苦,甚至要经历九死一生才能到达目的地。据老一辈赶马人回忆,赶马极为艰苦,一路上既要确保人员、马匹、货物的安全,还要随时应对瘴疠、疾病、野兽、土匪等生死考验。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通过艰苦奋斗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却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凸显人生的意义之伟大。从这个意义上看,普洱茶马古道是一条悲壮之路。然而,即便是面对如此种种的艰险,这条路上的马帮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兴盛时期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马帮跋涉在这条古道上。这种艰难跋涉的背后,饱含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展现了普洱各族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开拓创新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一名言同样可以诠释普洱茶马古道的形成。如前所述,普洱历史上交通极为不便,而普洱茶马古道的从无到有、再到兴盛,从单线到多线再到五路大道的并行,既体现了普洱各族及往来马帮客商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的开拓之功,又充分体现了普洱各族的创新精神。

普洱自古就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清道光《云南通志》记载,普洱府上连内地,下接国外,“地衍平川,天开旷野,实南陲之屏蔽”。加之普洱物产丰饶,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有清一代“普茶名重于天下”之美誉。普洱茶贸易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普洱茶马古道的开拓和延伸。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八十六记载:“茶产府(注:普洱府)境普洱山。”“普洱山在府境。山产茶,性温味香,异于他产,名普洱茶,府以是名焉”[3]。可见,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则通过普洱茶及茶马古道逐渐被世人所熟知。普洱茶马古道以普洱府驻地(今宁洱县城)为源头,通过马帮商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形成一个向国内外辐射的庞大交通网络。历史上,普洱茶通过茶马古道东北路贡茶北京,通过西北路运茶入藏,通过东南路、南路、西南路将普洱茶远销到东南亚乃至欧洲。5 条主要干道之中就有3 条是通往国外的,足见前人的开辟之功。在那个交通相对蔽塞的时代,不论是国内通道的贯通还是国外要道的拓展,没有足够的开拓创新精神、敢想敢干的勇气,就不能打通和形成如此庞大的交通脉络。而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体现在路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体现在贸易中互通有无、开辟新区,体现在创业上的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如今,普洱茶马古道上青石板留下的马蹄印迹,以及历史的千丝万缕记忆,都凝聚着普洱各族在茶马古道上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包容开放精神

普洱茶马古道在联通西南各地的同时辐射南亚东南亚,加之普洱茶马古道上常年行走的是南来北往的客商,由经济活动带来了多元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普洱茶马古道的包容开放精神。

普洱是多民族聚居地,历史上,相对封闭的文化单位孕育出风格迥异的语言、风俗、观念和信仰。以茶马古道为纽带,普洱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实现了相互吸收、借鉴与共存,体现出普洱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普洱茶马古道在促进边疆与内地物资流通的同时,也实现了边疆与内地文化的双向传播。普洱茶马古道蜿蜒在西南大地,联系着边疆与内地,数百年来,它将普洱茶输送到四川、西藏、北京等地,又将雪域高原的特产运到内地,沟通着内地与边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当普洱茶从马背上走向皇城、走向藏区甚至漂洋过海走向南亚东南亚的同时,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建筑文化等也随之传入普洱。所以,在普洱茶马古道沿线,儒家文化、佛道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交融。如傣族“在宗教信仰上,接受了从印度经斯里兰卡、缅甸传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建筑、服饰等方面受东南亚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如过春节、建盖阁楼式的庙宇等”[4]。历史上,普洱境内的书院、文庙、寺院宫观等建筑及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传播到西南边地的例证。例如,孟连宣抚司署、景谷勐卧总佛寺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就充分吸收了汉地传统建筑的风格。而普洱各族对这些不同文化的吸取,又非原样照搬,它总是在吸取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进而让本民族的成员所认同,成为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普洱文化绚丽多彩呈现的背后,是茶马古道包容开放精神的见证。

(四)团结和谐精神

普洱茶马古道是一张巨大的交通网,“各民族人民通过这张网,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和融合,增进了彼此间情感的联系,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正是这张网,把各民族紧密的拴在了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成了祖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5]。普洱茶马古道是联系和团结西南各族的重要纽带,其艰难雄险锻造出团结和谐精神。首先,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必须具备团结精神。马帮是茶马古道的缔造者,绵延万里的茶马古道,马帮联动了沿线的千村万寨。面对旅途的凶险,就注定了马帮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外来的风险、克服前途的困难。马帮有自己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矩,从大规模的商号马帮到小的私人马帮,每帮有大锅头、二锅头作为马帮的首领,带领马帮团结一致向前走。一个成功的马锅头,既要有一定威望、懂得马帮的组织,又要掌握丰富的生活经验,通晓不同民族的语言、风俗、禁忌,才能带领好一队马帮。因道路狭窄,马帮前行过程中还要采用能传音数里的铓锣开道,以便互相避让,尽量避免狭路相逢引起的不必要冲突。如果产生冲突,便由马锅头出面进行协商解决。长此以往,茶马古道上便无形中形成一种崇尚和谐的精神。其次,茶马古道沟通了沿线的各民族,各民族之间通过茶马古道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既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情感,又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易就是最好例子。由于藏人常年以奶肉、糟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因而,茶成为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说明了两地之间茶叶贸易的悠久历史;李拂一《南荒内外》载:“藏人嗜奶酪,不得茶则病……后来藏人自行到茶山或在思茅贩运,兼以特产及骡马易茶”[3]。其中,就指出西藏马帮在思普地区贩运普洱茶的情况。以上均表明从久远的汉唐开始,普洱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各个民族,进一步促进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友谊。在茶马古道上,“茶叶已然不是单纯的商贸产品, 而成为促进汉藏同胞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民族团结与友情的纽带,一包一袋,都寄寓着汉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冀”[6]。通过普洱茶马古道,西南各少数民族兄弟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得以延续。

三、普洱茶马古道精神的当代启示

(一)接续艰苦奋斗,增强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艰苦磨砺,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吃苦、甘于奋斗的精神品质。同时,艰苦奋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干事创业取得成功的强大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上强调要将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的思想,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焕发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魅力[7]。我们身处新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在此背景下,容易对于过去的艰苦岁月的认识以及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感受逐步弱化。因此,行走茶马古道,可从中汲取艰苦奋斗精神,接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而在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工作中勤恳踏实、不懈奋斗,在事业上迎难而上、踔厉奋发,以艰苦奋斗精神来增强精神动力,努力开创人生和事业的新局面。

(二)勇于开拓创新,成就伟大事业

没有前人的开拓创新,就没有今天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开辟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开拓创新的民族。勇于开拓创新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勇攀高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价值的最大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百年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因此,伟大事业的成就,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提高个人和集体的整体实力至关重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就,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之,勇于开拓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创新思维,鼓励创新行动,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三)秉持包容开放,汇聚强大力量

普洱茶马古道以其包容开放的精神创造出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而不绝,在于其对外来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互联网的高度发达,让我们普遍生活在一张巨大的“网”里面。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要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首先,秉持开放包容,能够让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其次,包容开放能够让我们取长补短,敢于尝试新事物,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推动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再次,包容开放能够实现合作和共赢,这有助于促进合作,汇聚力量,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四)共筑团结和谐,开创美好未来

普洱茶马古道这一纽带“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风俗的人们得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互鉴,积极互动,不断融合,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到不断提升”[8]。其所缔造的团结和谐精神使其成为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团结和谐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首先,团结和谐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个人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团结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其次,团结和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团结和谐精神是一股凝聚人心的强大实践力量,团结和谐的社会实践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最后,团结和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求我们必须秉持团结和谐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身到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因此,坚持团结和谐的原则,发扬团结和谐的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马帮茶马普洱茶
踏寻马帮的足迹——云南香格里拉空心树古道考察记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马帮“驮起”脱贫路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茶马古道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