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时代赓续弘扬

2023-06-07 00:49赵菁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科技精神

赵菁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科学文化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导弹、第一颗氢弹相继于1964 年、1966 年、1967 年爆炸成功,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仅用了10 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增强了国际影响力。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79.1999 年江泽民同志明确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内容,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6.

2011 年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影响力,这种精神激励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号召科研工作者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追求卓越,扎根大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报效祖国和人民。在2020 年9 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工作者要“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②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的突出标志,是“大科学”时代举国体制的全面发挥,是科研组织体系的重新突破,其中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激励着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攻关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力量源泉。时至今日,“两弹一星”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我国人民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上不断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急流险滩、鼓舞中华民族奋勇向前,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生成逻辑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当时在面临西方国家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贸易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形势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为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举国体制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源于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在逆境中奋斗拼搏的艰难实践,是集体奉献、热爱祖国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20 世纪60 年代中国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核能开发利用:军事上的倒逼

1938 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等通过实验证明了铀的核裂变现象,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就会产生裂变反应并产生巨大能量,同时期的科学家也验证了这一发现,进而提出了实现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可能条件,从而开辟了核裂变产生新能源的广阔前景,这是人类关于“核弹”原理的首次突破,推动了人类关于核科学研究和核武器研发的实践进程,加速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科学和战争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内极为密切③(英)J·D·贝尔纳.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41-242.,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角度讲,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需要相应社会建制的支撑,这些支撑因素包括社会制度、政策体制及军事对抗等多种因素,其中军事对抗作为最激烈的政治行为,必然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核能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军事战争的紧逼。战争对科学技术的导向、推动作用在现代国家间愈演愈烈。

(二)我国面临形势:核威胁核讹诈并存

核武器产生的巨大杀伤力触发了人们对核伦理的反思,给人类生存、世界和平也带来了挑战。美国政府将核武器和政治外交结合在一起,也进一步凸显了原子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背景的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引起各国竞相研制,世界各国核军备竞赛轮番升级,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 世纪50 年代,新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形势尤为严峻。在朝鲜战争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曾多次叫嚣要动用原子弹,甚至做了向中国发动进攻的详细计划①孙丽.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文化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1-32.。英国学着费里德曼曾说“自从广岛和长崎被炸毁以来,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更接近于遭受核袭击。”②(英)劳伦斯·费里德曼.核战略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23-324.继美国之后,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陆续开展核科研工作和核工业建设。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和核讹诈,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才是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唯一出路。发展核科技、研制核武器及建设核工业等工程,被提上了我国的议事日程。

(三)领导集体英明决策:面临威胁的审时度势

1952 年中央高层领导在研究国防建设五年计划时,在征求科学家意见建议的前提下,开始酝酿发展特种武器并创造准备条件。1955 年1 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听了李四光、钱三强等科学家关于铀矿石标本相关情况的介绍后,基本判断我国有发展核事业的物质和科研基础。会议总结时说:“出兵朝鲜我想了三天,要不要搞原子弹,我想了三年,结论两句话:一,原子弹一定要搞;二,既然要搞,那就早搞。”③陶纯,陈怀国.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35.这是对中国核科技、核工业和核武器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会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基于国内物质科研基础下定决心研制核武器,但依然依靠苏联,毛泽东曾说:“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要搞好。”④科学时报编.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58.在之后的相关会议中还提到“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压迫,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落后的……在苏联的真正帮助下一定能迅速掌握原子能的技术。”⑤李觉,雷荣天,李毅,李鹰翔.当代中国的核工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4-15.1956 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落实了研制导弹和核武器的若干事项。一方面凸显了中央领导人坚持研制“两弹一星”的英明决策和必胜决心,也反映出我国相关力量比较薄弱,需要苏联援助以改变现状的实际情况。

(四)制度保障:举国体制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助力

1956 年3 月,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提交报告《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这是我国落实导弹和核武器研制的最早正式文件。同年4 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⑥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28.同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其中提到了57 项重要任务和12 个重点,将核工业、原子能利用等国防尖端技术放在突出位置。紧接着,国务院成立“二机部”,中国科院成立“核科学委员会”。1958 年,提出研制人造地球卫星。至此,从顶层设计、组织安排方面开始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为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做好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二、“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

20 世纪末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蕴含着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凸显着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的价值指向。

(一)热爱祖国的赤子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基石

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诸多科学家中,大部分原本在国外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当他们看到新中国政治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科学技术仍然较为落后的状况时,就迫切地想回到祖国。20 世纪40 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就注意吸收海外的中国核科学家和火箭专家等科技人才回国。截至1956 年,共计有1805 名科学家陆续回国,其中包括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等科学家。1999 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 位科学家中,归国科学家占87%,达20 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彭桓武,历经周折回到祖国,为掌握原子弹反应的基本规律起了重要作用。谈到回国的理由时说:“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来关心她、建设她……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①林城.东方巨星:“两弹一星”元勋的神秘旅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359.放弃了英国优厚待遇的程开甲,从1963—1985年以核武器试验基地为家,开创了系统核爆炸理论。身为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学生,杨承宗拒绝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聘书,毅然回国,并购买了核物理研究的基础器材和资料,大大推动了原子弹的起步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冒着被拘留监视的危险,赵忠尧毅然回国,用他费尽周折带回来的33 箱器材,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为原子核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即使被美国军方扣押百般阻挠并进行精神肉体折磨,也没能打消钱学森回国的信念和投入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中的热情。郭永怀、陈能宽、杨嘉墀、姚桐斌等科学家基本上都是以类似的经历回到祖国,他们抱着热爱祖国的赤子精神,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坚定回到祖国怀抱,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力量源泉

研制“两弹一星”是一个艰辛、神秘的过程,任务繁重、条件艰苦是常态,需要科研工作者长期在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生活。“两弹一星”又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科研工作者大都需要长期隐姓埋名,甚至与家人都不能通信往来。为了这项伟大事业,多少人忍受着艰苦和寂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被称为“娃娃博士”的邓稼先刚取得博士学位就决定回国,“只有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新中国强盛起来,我应该永远站在科学的前沿阵地。”②郭兆甑,苏方学.娃娃博士——中国原子弹氢弹元勋邓稼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77.之后隐姓埋名28 年,长年奔波于科研院所和荒滩戈壁,攻克原子弹理论研究和试验难关。在1979 年的原子弹航投试验中,邓稼先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捡核弹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能够担负原子弹、氢弹理论设计领导工作的科学家。承诺“以身许国”的王淦昌,隐姓埋名17 年,从爆轰试验场到核武器研制基地,从平地到高原,从炎炎烈日到皑皑白雪,始终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以身许国”的誓言。还有用生命守护国家核机密的郭永怀,带领他的团队,解决了许多重要的爆炸力学难题,在一些尖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用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尽力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这些科学家有着共同的特征,早年留学海外,接受当时世界最领先的教育,拥有安稳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国后默默无闻,从发表学术论文的基础研究转行到为了祖国需要的应用研究,无私奉献,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基点

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要路径,贯穿于“两弹一星”工程的始终。当时的世界形势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针锋相对。1956 年春,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并积极寻求苏联援助。我国秉持的方针是“以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苏联有意援助我国核武器研究以达到和美国抗衡。聂荣臻曾说,当时设定“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至关重要,如果在武器装备上把立足点放在外国援助或购买外国产品上,极有可能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①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802.我国和苏联在1950-1958 年间,先后签署多个协定,苏方派专家来华指导,中方派若干留学生去对口学习。苏联从图纸、设备、专家、人员等方面给予中国支援,对中国原子能工业、导弹等尖端武器研制起了“引路人”作用。苏联援助对中国建立核工业及研制原子弹导弹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辩证的角度看这种援助也有局限性,苏联在支援同时,对中国尖端武器研制处处设限。1959 年6 月,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导致中苏关系彻底破裂,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代号命名为“596”。1960 年7-8 月,苏联单方面撕毁12 个协定、撤走1390 名专家,包括核工业系统233 名,废除200 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让“两弹一星”研究陷入困境。②彭继超,武献军.中国两弹一星实录[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53.③葛能全.钱三强年谱[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54.苏联的做法激发了全体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凸显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民族要想摆脱受人欺凌的局面,自力更生是必由之路。以钱学森、周光召、任新民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独立自主、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发扬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短时间内让我国掌握了国防尖端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买不来、要不来的,尖端国防技术更不可能买来讨来要来,只有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重要基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

(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法宝

在“两弹一星”研制的起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落后,技术人才缺乏,科研经费和仪器设备短缺。1950 年我国第一个核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科学家们白手起家为原子能应用做准备。研究所初创时期,条件艰苦,没有现成仪器设备,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等科学家边研制仪器边开展科研工作,还经常去北京天桥、旧货市场及废品站“淘宝”。邓稼先曾经用糖果换取孩童玩耍的铜丝。旧电子元件、面积仪、计算尺都从废品站来到了研究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国在核物理、放射化学、宇宙线及理论物理、电子学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填补了核理论的空白,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研究导弹过程同样艰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在建院初期,缺乏技术、人才、仪器设备、图纸资料,钱学森号召大家先立业后成家。1966 年,第一颗带有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弹箭结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除了核研究机构、导弹研究机构,核武器研制和试验基地同样贯穿着中华儿女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科学家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条件简陋、高寒缺氧的环境下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克服着各种困难。“两弹一星”工程是极其艰难和曲折的,但参与“两弹一星”的工作人员发扬着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从科研机构到试验基地,从办公场所到戈壁荒滩,攻克了多项理论难题和技术难关,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昭示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五)大力协同的合作精神——“两弹一星”工程的有力保障

“两弹一星”工程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尖端成就,关键在于能够形成“全国一盘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两弹一星”工程,多次强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50 年代的制定规划到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后改为“国防科委”),再到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下设的国防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工委”) ,这些规划的颁布和专门机构的成立,加强了党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作的统一集中领导,促进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作用。从学科角度讲,“两弹一星”是集现代核物理、化学、空气动力学等高精尖多学科交叉于一体的超大规模工程,需要汇集各行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高素质科技人才和综合性管理人才。对于急需的原子能人才,党中央曾号召并颁布过多个吸引人才的文件,各科研院所也集中了优秀的科研力量和拔尖人才,形成了科技领军人物、拔尖人才、专业科技人员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多层次人才布局 。为了工程顺利进展,形成了由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力量组成的科研攻关协作网,发挥各自技术特长和优势。据统计,先后有冶金部、化工部、机械工业部等26 个部委、20 多个省区市、1000 多家单位参加攻关会战,勇攀科学高峰。有了顶层设计、人才的通力合作和科研力量的高效协同,还需要有物质材料的有效保障,从“两弹一星”研制需要的特殊材料,到经费器材甚至后勤保障,是需要数千个单位、无数个部门和数十万人员组成的系统工程。有党的统一领导、科研力量协同、人员通力协作、物质材料协调,把本来就十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起来,形成“全国一盘棋”,这是促使“两弹一星”工程顺利达到目标的有力保障。

(六)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不竭动力

“两弹一星”涉及世界尖端技术,不掌握深厚理论和高超技术,只靠拼命是拼不出来的。“两弹一星”工程中涉及的理论难题和技术难关都体现着这种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从两弹一星的先进性、系统性、复杂性来看,以我国当时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成功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当时中国没有一位科学家见过原子弹,导弹也只有钱学森在美国做过相关研究。仅用于核武器的新型材料至少有5000 种之多。科研工作者发扬勇于攀登的创新精神,从物理图像入手解决原子弹理论设计难题,以吴子良为代表的金属学专家带领团队突破铀分离膜技术难点,采用“内爆法”攻克原子弹爆轰难关,突破氢弹理论和技术堡垒,征服导弹技术的“拦路虎”,攀登人造卫星发射新高峰。正是靠着科技人员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才让核科技和空间科技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将我国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某些关键领域甚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

三、“两弹一星”精神的赓续弘扬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四个面向”,领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赓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当前正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2035 年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 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一定规律,从创新主体角度看,经历了个体发现发明—建制化科技力量主导—全社会协同创新的三段论,从国家科技治理方式看,先后有政府不干涉—组织制定规则制度—直接实施战略引导等阶段①中国科学院.科技强国建设之路 中国与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世界科技强国在科学技术、经济产业、教育人才及社会文化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具有以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战略、各单元协调发展及基础支撑条件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秦铮等认为科技强国建设要加强理论构建和文化建设,②秦铮,韩佳伟.世界科技强国:内涵、特征与建设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22(11).李瑞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③李瑞,梁正,薛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本内涵、动力源泉及实现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01).精神体系无疑是文化和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不够、创新人才队伍不强、创新治理体系不完善及创新文化不净的挑战,这就更加需要厚植科学精神,加大创新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会其价值指向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怀,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中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新的辉煌。

(一)继续夯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精神支柱

人无精神则不立。精神是打通文化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是文化的独特展现方式,通过内化于精神、外化于研究治学加以体现。 参与“两弹一星” 工程的科研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强烈的报国之愿和忘我的无私奉献之力,自觉把个人理想志向与民族复兴、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和创新体系效能不高的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挑战。科技创新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战略博弈的主要热点,以国防科技为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调整好服从祖国需要和实现个人价值之间的利益关系,牢固树立国家、人民、集体利益优先意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己任,将自己的专业科技知识融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实际行动中,着力攻克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提升世界地位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业绩。

(二)继续弘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铸牢科技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

在“两弹一星”工程的进展过程中,面对极端艰苦和寂寞孤独的内外部环境,科研人员和干部群众运用十分有限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战胜了诸多困难,突破了许多技术难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贯穿于“两弹一星”工程的始终,是事业能够胜利的力量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经历了“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过程演进。④赵菁奇.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历史脉络与高水平推进的实现路径[J].安徽科技,2021(0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根本经验,也是研制“两弹一星”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是我们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力量保证。科技自立自强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升华。这些科技战略方针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这一实际举措。“两弹一星”的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基点,也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讨不来买不来要不来,基于尖端核心关键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们唯有大力传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领的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主体,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期建成科技强国,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

(三)继续弘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深化科技强国建设的机制保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都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体现。“两弹一星”工程是在无图纸、无资料、无设备、无专门人才等“四无”①刘学礼主编.两弹一星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227.情况下进行的,没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信念和劲头是完不成的。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来自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集合起完成战略目标的磅礴力量,凝聚起推动我国科研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两弹一星”的成功,是把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是各地区各部门各群体通力协作的结果。当前是“大科学”时代,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交叉群集,技术集成融合交汇的复杂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弘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在创新底蕴的基础上,增添勇于突破、赶超的创新底气,坚定创新自信,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推动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

201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②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讲党史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③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20:12.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我们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信念在攻坚克难中铸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在潜心研究中升华,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自觉在接力奋斗中凝结。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首的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科技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创新文化中,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基础研究,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发展新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科技精神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拿出精神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