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政 张军成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坚持不懈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伟大创举。从时间节点来看,其时代背景十分特殊,是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是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下总结凝练出的科学命题。从内容体系来看,其内在逻辑十分严密,“三个务必”叙事层次分别对应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生活作风、奋斗品质,既解决了“过什么河”的理想信念开关问题,又指出了“如何过河”的实践良方,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从功能作用来看,其实践意义十分重要,势必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遵循,有利于党员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历史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支撑。因此,认真分析“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进而思考其理论内涵,探索其实践要求对于深入学习和宣传“三个务必”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务必”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缘由,是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理论表述。其继承于“两个务必”的理论,镜鉴于中国五千多年治乱兴衰的历史,同时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现实忧思和风险警惕。
在“两个务必”提出之前,党内建设已经引起无产阶级导师的重视。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党人的重要论述。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共产党人是这一先进组织的执行者和维护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共产党人保持“坚决”的精神状态和始终做到了解无产阶级运动是对共产党人的底线要求,是无产阶级运动胜利的必要条件,因此从党内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三个务必”的提出是这一原理的运用。二是列宁关于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党员对党的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是固定的,是随着实践和理论教育的深入进行的。列宁强调“觉悟的无产阶级的政党——社会民主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作斗争,坚持不懈地为建立一个原则坚定的、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2.,着重指出这种努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取得革命胜利不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肩上的担子轻了,而是重了,恢复生产和开展建设的工作更辛苦、更伟大,还要面对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和落后思想影响。保证共产党员意志坚定和巩固党内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两个务必”从党员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历史证明,这一思想具有深邃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个务必”精简保留了“两个务必”的内容,增添了初心使命和敢于善于斗争等观点,在理论继承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逻辑体系。从党员的作风向上追溯源头,是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信仰的问题,信奉科学社会主义和主张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党员,必然始终保持自身的初心使命,有了这份初心使命,严格作风才有可靠支持,从培养党员的作风而言,先有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内化,后才有对艰苦奋斗作风的外化。从党员作风向下寻求实践,必然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往大而言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往小而言是处理各类特殊矛盾,二者都离不开斗争,幻想放弃斗争、不劳而获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敢于并善于斗争是对党员作风的检验和深化。因此“三个务必”贯穿于党员保持初心使命、改进生活作风、淬炼意志品质过程始终,继承和发展了“两个务必”思想。
在五千多年华夏文明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政权更迭的戏剧,最长的周朝存在长达790 年,其间不乏战乱频仍、诸侯割据的场面,而短的朝代如王莽新朝、秦朝只有十余年就被推翻,闯王李自成只当了42 天皇帝。正如“窑洞对”里黄炎培对毛泽东所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权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代表着新事物和社会的前进方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例如秦朝、唐朝结束了混战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问题在于统治者励精图治后能否慎终如始,承平日久后能否如履薄冰,河清海晏后能否谨小慎微?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任何事物都有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在成绩和功劳面前人容易骄傲,建立政权后就面临失去执政资格的风险,而封建时期新的统治者在避免旧统治者所犯的错误时,难免又重蹈覆辙,历史看起来在循环中重复,就有了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①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J].求是,2023(03).。
保持创业初期那种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姿态对于跳出历史周期率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毅然挑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担,经过28 年浴血奋战建立起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依然取得十分伟大的成就,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取得了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的历史关头,捍卫了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继承前人伟大事业和奋斗精神,以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吹响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号角,将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党内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员的思想得到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有效发挥,党在革命性淬炼中浴火重生,经过新时代十年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和意志品质。“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借鉴古代政治历史结合自身奋斗史作出的经验总结,对于跳出历史周期率和保持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光明日报,2021-11-17(001).。十年磨一剑,党对自身的问题高度重视,以刮骨疗毒、刀刃向内的毅力祛除沉疴,治标和治本相兼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监督长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焕发了党的生机活力。同时,也要看到党的自我革命还存在一系列困境。一方面,不利于党自我革命的因素将长期存在,市场经济考验和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同“自由人联合体”有很大差距,反映到党的建设上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交易原则渗透到政治领域诱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问题,货币拜物教引发轻义重利、不择手段、投机取巧等消极现象,容易思想上腐蚀党员干部;中国长期封建历史遗留下的政治文化糟粕禁锢部分人的思想,例如“码头文化”,热衷于搞小圈子、“拜码头”、拉山头,将手中权力作为排除异己和争权夺利的工具。另一方面,西方通过互联网对党员干部实行意识形态演化,冲击党的思想引领力,自我革命的舆论环境、思想氛围、教育载体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面临挑战。西方“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历史观蛊惑人心,企图颠覆我国国家政权和基本制度”①阚和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主要功能、现实挑战及实践指向[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3(01).。否定或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给一些理论基础不扎实、没有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的党员同志造成思想困惑,甚至信念动摇、原则淡漠;对糖衣炮弹、蛊惑谣言等听之任之,在思想领域的“缺声”“失语”制约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理论基础,亟须创造一种原则话语,以凝聚人心和团结同志,提高党员辨别理论真伪和作出正确政治行为的能力。
“三个务必”的提出回应了党自我革命面临的现实忧思,因此可以认为其从现实需要中生成。“务必”排斥了可能、也许等不确定性的意思,是肯定、绝对的增强语气,理解为谆谆告诫、反复提醒、着重强调。在思想和行为准则等多元复杂的环境中,“三个务必”就如同党员思想的定盘星、压舱石,为其厚植理想信念、涵养学识修养、增强斗争精神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从净化思想环境和消除不利因素影响来说,“三个务必”迎合了党自我革命所需要的话语内容,适合于数字载体等传播方式,对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有积极意义。
“三个务必”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明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党的忧患意识和优良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党的精神特质和取胜之道。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守初心和担使命的准则出发,表明了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确立自己的中心任务,无论是领导人民闹革命、搞建设、兴改革,还是斗洪水、抗地震、战新冠,党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能够顺应时代变迁,在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党在国内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始终尊重规律、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武装等等。党的学习能力源自学习动力,初心使命就是党的内生动力来源,动力越充足,其外在表现为党的性质宗旨就越明显。因此“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一个,是由于其作为根源性动力而言的。党的百余年奋斗没有终点,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新起点,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迈进,未发生的事情包含着机遇和风险,关键在于党自身能否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因此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彰显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基石。判断人民是否当家作主,不能只看民主表面形式,还要看人民是否获利、得实惠。相较于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一体推进,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中国人民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情感态度得到合理照顾、切身利益得到较好维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赤子之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继续将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在民生领域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要多想实招、谋实策,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党功成而弗居的广阔胸襟、戒骄戒躁的智者心态和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饱含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要求党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因一时一域的胜利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而是要朝乾夕惕、夙夜在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完成工作任务,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做一点的奉献感。党对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拥有无比的信心,也认识到追逐理想的过程会遇到惊涛骇浪甚至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要警惕“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任何可能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因素都要防范,因此党始终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开展工作。党诞生于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解决忧患中发展壮大,对忧患的理解既深又透,将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会伴随各种忧患,因而党饱含忧患意识。总之,“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党谦虚的学习心态和谨慎务实的忧患意识。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奋斗意识,苦中作乐、忆苦思甜的苦难观。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遭受国民党反动当局对革命根据地的物资封锁,经历了缺衣少穿、短弹缺粮的困境;在长征时期,红军指战员和士兵常常吃不饱饭,只能啃树皮煮皮带;在此后的各个阶段,党经历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三年困难时期等。党高度重视勤俭节约,既迫于物质匮乏的现实压力,又是由于党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优作风,此间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范,如张思德、时传祥、雷锋等同志。党汲取古今中外对奢与俭、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号召党员干部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吃苦在前,就是先付出、能吃苦、肯奋斗,把国家事业置于个人感受之前,将心血凝结在国家事业之中;享乐在后,就是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以道德的获得感为最大享受,同时兼顾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统一,在不懈奋斗中持续提升个人思想境界。“艰苦奋斗”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观,即苦中作乐、忆苦思甜。苦并不意味着糟糕,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所付出的牺牲和所承受痛苦的代价,对于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积极的奉献情怀的表现。甚至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共产党人会主动挑重担、涉险滩,在体验苦难中磨砺意志、珍惜成果。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党不畏风雨挑战、直面复杂矛盾、敢于斗争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它不是束之高阁、远离现实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指导工人阶级和领导人民群众,推动政治解放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了无产阶级勇于革命的品质,“敢于斗争”是对这一品质的高度概括。斗争的对象是各类矛盾,斗争的过程是解决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矛盾状态从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或反之的倒退。斗争不局限于特指某一件事,而是体现一种创造新事物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重视人在处理矛盾、化解危机、推动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矛盾。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史,无论是斗地主、反对封建主义,还是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抑或是斗列强入侵、反对帝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展现出高度的斗争自觉和斗争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5.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保持敢于斗争的精神状态,要勇挑急难险重任务、抵御纷繁不良诱惑、传承敢于斗争的红色基因,不断淬炼斗争精神和磨练斗争意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掌握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方法,不仅能够发现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深谙取胜之道。中国共产党开展斗争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做到旗帜鲜明,在具体事情上讲究实际条件、争取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体现在军事领域如四渡赤水、“麻雀战”、游击战十六字决等。“善于斗争”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当机决断的魄力、深思熟虑的脑力和排除万难的定力。这四种“力”具体体现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矛盾初步显露时就准备或开始斗争,能起到斗争的事半功倍效果;机会转瞬即逝,要把握斗争的“火候”,在一定条件下要有拿出办法的决心,如党中央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就果断进行“武汉封城”,展现出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杰出的斗争魄力;斗争既立足全局,又要考虑到各方面情况,是十只手“弹钢琴”,既要避免不动,也要防止盲动,要有打开局面的先手,又要有后续破解问题的高招;斗争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斗争路线和方案要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尤其是考验斗争主体的定力,只要始终做到“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闲庭信步,才能在斗争中“稳坐钓鱼台”。
“三个务必”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对九千多万党员提出的政治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指导性。面向未来,牢记“三个务必”,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和崇尚实干的氛围;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斗争本领。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理想信念摆在干事创业的重要位置,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初心”和“使命”包含着对理想的坚守,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有目标和追求,因此自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是走好人生之路和做合格党员的保障。一是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之上。二是要加强党员的思想修养和提升党员的精神境界,通过主题教育、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端正党员学习态度,加强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健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以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压实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促使其深入学习党章、开展基层调查研究、将理想付诸行动,在长效化的机制构建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确保“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初心”和“使命”的根本对象是人民群众,民族复兴的前提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奋斗,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赢得民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在人民是服务对象、人民是依靠动力、人民满意是评价标准等方面,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一是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各项政治权利,顺畅群众建言献策的通道,虚心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事一议、有的放矢和靶向整治,同时要吸纳人民智慧,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二是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对履职不力、脱离群众的党员干部进行追究问责,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要创新使用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在工作中、生活里、感情上贴近群众,让人民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不能只关心GDP 的增长,而是要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上提高关注度,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如垃圾分类、适龄儿童入园等,要做一件成一件,要久久为功、保持历史耐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戒骄戒躁,防止和纠正部分党员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建设良好的作风环境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一是要通过严管,从严治党要坚持贯彻严的主基调。要立法规标杆,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讲政治规矩,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和执行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要依靠外部监督,依托互联网做好网上信访工作,发挥人民群众、民主党派等主体的监督作用,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二是要靠厚爱,根据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约谈询问、红脸出汗要成为常态,给存在作风问题的党员干部改过自新的机会,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党员养成优良的作风,要关心关爱后进同志,对态度端正、进步明显的同志要及时提出表扬和褒奖。三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通过宣传古代廉政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百年党史成就等,坚定党员干部的历史自信,以先进文化熏陶为抓手,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要净化工作生活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促进党员干部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作风提供氛围基础。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培养吃苦耐劳的思想意识,在实践中养成崇尚实干的品质和作风,不怕艰苦、不惧挑战,在苦难中磨练自己,在奋斗中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每一次都化险为夷、越挫越勇,自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一是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在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史上涌现了一大批艰苦奋斗的楷模人物,如王进喜、甘祖昌、焦裕禄等,介绍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党员干部的思想受洗礼、自觉检点自身行为,努力在脑海中扎下艰苦奋斗的精神之根。二是要积极在党员中开展劳动教育。由于社会分工精细化,部分党员缺乏体力劳动,导致其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疾苦感受不足。通过鼓励党员做志愿服务、参与生产劳动、开展社会劳动实践等,增强党员干部的劳动意识,让其感悟到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底色,永不过时。三是要注重从艰苦奋斗的环境中考察、选拔、锻炼党员干部。要把党员干部放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让其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借机考察其理想信念和能力水平,提拔干部要重视其基层工作经历,确立下基层艰苦奋斗的用人导向,同时要保障党员干部的合理待遇,健全激励机制,让踏实干事的人不吃亏、有回报、有奔头。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党员干部增强斗争精神,以随时准备斗争的精神状态,着眼于新时代事业发展要求,不断在政治立场、理论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从社会主义五百年大历史看,两种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虽然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过程是曲折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就是例证。因此保持信心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保持对西方“普世价值”、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等的警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观点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张,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方向的引领,为开展斗争奠定方向基础。二是要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事业越是前进,斗争情况就越复杂,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方案需要提出者具备新的知识,在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中必须具备科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党员干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坚持专精结合、务实管用的原则,使其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三是要养成道德习惯。在全社会激起斗争精神、形成斗争合力,要建设好维系社会的精神纽带,即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做好道德表率,增强道德意识,养成道德习惯,践行道德行为,从道德中汲取斗争动力。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党员干部主动将斗争精神转化为开展斗争的内生动力,在斗争实践中淬炼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一是要瞄准斗争方向。方向正确是斗争胜利的根本性前提,要根据党中央的最新文件指示,领会其精髓要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重点是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民生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斗争。二是要掌握斗争方法。既要弄清楚为什么斗争,又要重视怎么斗争,即斗争的策略问题。斗争策略既要从书本上学习理论,又要从实践中摸索具体斗争策略,将斗争理论付诸实践、由其检验,又在实践过程中完善理论,形成良性循环。三是要保持斗争状态。胜利不能只靠一次斗争成功,一次斗争成功并不能一劳永逸,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是长期的斗争过程,因此,保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是最终实现斗争胜利的必要条件。通过总结斗争经验、表彰斗争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完善斗争制度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最终实现中国梦而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