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23-06-07 20:34黄常清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课程建设

黄常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家长开放日2.0版本” 的实践案例分析,从回应当前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切、体现当前课改不断深化的需要、完善当前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儿童视角的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意义,重点思考此项家校课程的五条开发策略,根据“双减”工作框架,从互补、互联、互助、互动、互惠五个课程纬度,打造了独具韵味的新家校课程——家校互联课程,重在抓“第一时间”教育契机;家校互动课程,重在激发更具温度的“校园关系网”;家校互补课程,重在建设“学习型家庭”;家校互助课程,重在凸显“父亲正能量”;家校互惠课程,重在优化“评价模式”。

[关键词]课程建设;交互式家校课程;开发策略

一、案例分析——“家长开放日2.0版本”的启示

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当地新闻网以《家长开放日,零距离体验孩子校园生活》为题进行了播报,在家长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家长开放日是常规工作,为什么会引得大众媒体进行报道呢?

原来,此次家长开放日在传统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升级为2.0版本,诸多环节设置均与传统半日型家长开放日有很大区别。首先,在主题构思上,立足儿童视角。以“我们一起上学去”为主题,将家长定位为学习伙伴,引导其全程参与孩子学习和生活,“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孩子的校园生活。这个主题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不再仰望家长,以平视的角度接受来参加开放日的父母,更显得真实和民主。其次,在参加方式上,立足儿童视角。分年级开展开放日活动,每次每班10位家长参加,采用分批次报名的方式组织,一来避免了过多家长涌入校园,给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的冲击;二来也避免了一些特殊家庭的父母不能前来学校,给孩子造成失落情绪。最后,在过程设计上,立足儿童视角。早晨,家长凭邀请卡与孩子同时入校,参与晨间活动,参与各学科上课,参与阳光大课间;中午,与孩子共进午餐,共同参与午间阅读;下午,参与音体美等学科上课,体验学生社团等活动。名为“家长开放日”,实为“家长全天候式体验日”,其好处在于,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辛苦“感同身受”,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相理解;校园一日学习,对老师的工作之勤奋和劳苦也有了切身体会,更有利于家校沟通。从对79位参与家长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来看,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环境、教师素质等方面均给予了高度评价,整体满意率达到了97.45%。而对学校而言,最大的益处还在于,家长是教师和学生以外的“第三只眼”,他们的深度参与,能从师生习以为常的校园生活中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给学校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优化建议。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意义

这个家校合作的成功案例,给笔者带来了关于开发交互式家校课程的诸多思考。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丰富,从大教育观的视角,学校需要抓住更多的契机,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儿童视角开发交互式家校课程,有深刻的意义。

(一)回应当前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切

现代学校与传统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都具有独立性,而现代学校包容性和开放性更强,运作更灵活多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校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教师的权威性也不再具有唯一性,而社会大众尤其是家长对学校办学的品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更高,迫使学校以更人文的姿态接受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97.47%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校共同协作,这也充分说明开发家校课程的重要性。

(二)推进当前课改不断深化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认识指引学校去建设具开放性、合作性、对话性的课程文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接受,加强家长在教育中的参与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基于儿童视角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能将教育合力发挥到极致,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完善当前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

学生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观点已是社会共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家长在课程资源中的优势体现为——儿童层面的易接受性和学校层面的易获得性,这使家校课程非常具有开发价值。但事实上,在家长资源的挖掘和开发领域,无论是观念的更新,活动形式的创新还是成效的终极体现,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还是着眼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体系的开发研究,造成了家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策略

“互”,篆文像两个人反向旋转系着麻丝的竹柄,使麻丝交错,扭结成绳索。学校和家庭,犹如两个主战场,一个侧重在教,一个侧重在育,“交互式”家校課程,将两股绳拧成一股劲,使学校和家庭同心合力。基于儿童视角的交互式家校课程的开发策略,立足“以社会为平台、以学校为重点、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教育大环境,从“互补、互联、互助、互动、互惠”五个课程纬度展开,犹如一朵绚丽多彩的五色花(思维导图示意如下图)。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这五点家校课程开发具体策略如下:

(一)家校互联课程,重在抓住“第一时间”教育契机

据美国学者安妮汉德森调查研究显示,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中,学生、家庭和学校方都会受益,对学生主动发言,得到更高的分数,获得更多社交技巧,都有极大的帮助。那么,最早的家校联结,从什么时候开始?

1.让“菜单式新生家长培训”促进家校良性互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前孩子入学,最焦虑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抓住“第一时间”这个黄金教育契机特别重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入学,家长先“上学”。一年级新生需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新生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缓解入学焦虑,学校需要缩短家校的磨合期,以开设菜单式新生家长培训课为切入点,建议在领取入学通知书时即向家长提供培训菜单,让家长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选择相应课程,参加培训的家长可以发给学分卡,作为今后评选“书香家庭”“三好家长”等的依据之一。

2.入学首周点对点家访拉进家校距离。在孩子入学后,首周针对特殊家庭的点对点家访也很有价值,诸如单亲、残疾、留守等特殊家庭的家访能使教师迅速了解家庭状况。双方第一时间零距离接触,拉近了家校关系,犹如一剂预防针和营养针,解决了之后一年级家校沟通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使校方和家庭方的心态更趋向平和、宽容、理解、友好,极大地助力了后续的家校合作。

(二)家校互动课程,重在激发更具温度的“校园关系网”

家长与儿童之间,拥有不可替代的亲密感和血亲关系,而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学生、家长、教师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如何激发更具有温度的“校园关系网”?

1.以“爱的抱抱日”主题日传递温暖。行动的力量有时更胜于言语,比如拥抱。它能拉近距离,给人带来能量。每个月最后一天,笔者所在的学校均安排“爱的抱抱”主题日活动,在这一天,老师拥抱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告诉孩子最喜欢他(她)的什么优点;同学间互相拥抱,彼此温暖彼此谅解;家长拥抱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在爱的抱抱中,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身边亲人、师长、同伴的爱的力量。爱与被爱,让校园更具有温度。

2.以“家庭秀主题日”增进亲子关系。在学业压力导致亲子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学校可以设计多层面的“家庭秀”亲子活动,为父子、母子、师生增进感情创造条件。如体育节的“运动家庭秀”主题日,低段亲子“两人三足”比赛,中段家庭的合作板鞋比赛,高段家庭的“亲子加油团”;艺术节的“艺术家庭秀”活动,全家合作才艺展示,不但是儿童难忘的童年记忆,更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三)家校互补课程,重在助力建设“学习型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孩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当下的年轻父母,对育儿理念和方法的追求极为热切,学校有责任去提升家长素质,那么家校互补,补什么?补学如何做更有智慧的家长。

1.让“家庭俱乐部”助力家长抱团成长。在笔者的实践探索中,家庭俱乐部是一种助力建设“学习型家庭”非常好的方式。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出十个左右的家庭俱乐部主席招募令,再通过教师推荐和家长自荐确定主席团,主席多数为专业能力较强的家长,可以分成“兴趣类”和“话题类”。“兴趣类”可以如阅读分享“琼林轩”、英语绘本分享“Fou You”“墨香”“摄影”、体育游戏“童玩空间”、多肉盆景绘画“手绘匠人、颜植世界”、音乐鉴赏“侧耳倾听”等。“话题类”,可以针对家教中的热点难题组建“话题类”俱乐部,有“如何帮助孩子学会与父母相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正确赏识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与同学相处”等。然后,发布活动时间、主题、地点,参与人数,报名后组织活动。家长俱乐部,主角就是家长,主旨是“做优质的家长,带出优秀的娃”,这种形式弥补了其他家校合作方式中始终以孩子为中心的问题,更关注家长素质的提升。帮助家长拥有优雅有趣的灵魂,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和谐成长。

从实践效果看,家长们参与火热,不少家长表示惊喜和意外。在这里,家长不再是孩子学习的旁观者,而同样是学习者;在这里,家长不再单枪匹马纠结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而是抱团学习,集团队之智慧;在这里,家长以优雅的姿态,邂逅有趣的生活,短暂脱离带娃的辛苦,享受兴趣学习之乐。

2.让“家长开放日升级版”深化家校沟通。这种方式在本文案例中已作分析,在此不作具体展开。

(四)家校互助课程,重在凸显“父亲正能量”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前的中国社会,父亲在更多的意义上依然扮演着“供养者”的角色。许多父母未意识到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以及父亲自身独有的教育优势,导致父亲参与教育结构性缺失。笔者希望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教育优势。

1.通过“兰爸护学团”彰显“父亲力量”。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天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总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值日爸爸们臂戴红袖章,娴熟地指挥接送车辆通行,打开车门接过书包,扶同学下车,护送同学过马路。这项活动设置了详细的岗位职责,由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义工队事务。该举措不但能解决小学男老师极为缺少的安全管理之痛,还提升了学校及周边的“护校安园”工作的品质,更在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热心公益、关爱孩子的榜样。

2.通过“兰爸公益课堂”展现“父亲魅力”。受职业限制,教师能提供的学习资源都是相似的,而家长则不同,每个儿童背后都有庞大的家长系统,这是相当丰富的资源库。相对于固定的国家课程内容,家校合作课程资源更丰富,更多面,可以弥补学校课程偏重教科书知识的缺点。利用家长公益课堂,以孩子们熟悉的人和事打破“书本世界”的限制,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工作背景的家长资源,主推爸爸进课堂。如在学校体育节时,请部队退伍的爸爸给孩子们训练正步走、齐步走;请当面包师的爸爸分享蛋糕的制作过程;请做服装生意的爸爸介绍衣服的制作过程;请当中医的爸爸向孩子们渗透中草药知识等,能增加孩子对父亲的崇拜感,激发父亲参与孩子活动的成就感。

笔者的跟进调查显示,在参与的611位父亲中,在“兰爸护学团”和“兰爸公益课堂”等活动的影响下,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的父亲有56.3%,有46.64%的父亲认为每天陪孩子的时间最好能在2小时以上,说明大部分父亲都已经有了比较强的陪伴意识。

(五)家校互惠课程,重在优化“评价模式”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评价工作是重要的闭环。开发家校互惠课程,可以利用“阳光监督团”和“家长线上评教”等方式让发展性评价工作更客观和更有效。

1.让“阳光监督团”成为学校评价的新抓手。

以家委会成员和家长代表为主力的“阳光监督团”,可以让管理更阳光,能有效促进学校办学规范化。赋予“阳光监督团”对校长工作报告、年度报告、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其参与食堂膳食供应监督,不定期体验食堂饭菜质量,参与校服的选购和制作,参与学生安全管理措施,参与监督教师有偿家教和违规带生等举措的落实,参与调解家校矛盾,可以让学校管理进入深耕细作的良性循环。

2.让“家长线上评教”成为教师反思的动力源。

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般都从学校角度建章立制,约束教师行为,提高教师师德涵养和专业素养。而家长评教是新视角,将学校和教师放到社会大平台去衡量,通过家长和学生这面镜子,可以引发教师新思考。互联网时代,用问卷星等小程序或者智慧校园评价系统代替传统纸质评教,可以让评价内容更有针对性,评价过程更快捷,评价统计更高效和更准确,使学校和家庭获得双赢。

总而言之,时代在瞬息万变地发展,家校课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方尝试,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包括课程架构、课程内容的创新、课程评价的方式等。相信在后续研究中,此课程的开发策略可以更科学和更富有成效,为教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薇.构建家校协同机制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2).

[2]余鳳霞.基于家长教育素养建设的城乡教育均衡策略探究:以安徽省中小学订阅号家校平台建设为例[C].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2018.

[3]董梁,王燕红.家校合作中家长边性参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9).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课程建设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