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2023-06-07 18:05魏丽君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魏丽君

摘要:培养审美能力是现代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不断感受和体验课文表达的内涵,从浅层次到深层次,从表面到内涵,通过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美育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人性美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道德观和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宏观协调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态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教师需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深层次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将“美”融入学生心中。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审美能力培养形式单一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形式非常单一,这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课程的完成度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未能提供更多的情绪指导,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缺少主观性,同时在美育方面也不能有所发展。因此,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不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也不能加深学生对美的感悟。

1.2教师缺乏对审美能力的认可与重视

当前,有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美学的重要性不被认可。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不需要有太多的审美特性,所以不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太多的审美课程。但事实上,审美教育需要从小进行,教学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教师教学生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诗歌,学生会觉得无聊。教师如果指导学生去理解这些诗歌中蕴含的一些美学特征,就会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其主动学习和探索文本内容,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现实意义

2.1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也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生活中总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真实与谎言同时围绕着我们。因此,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都需要他们有正确的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源于对学生的美学教育,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2提高小学生审美趣味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显示,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只关注外表和直觉之美。有些学生喜欢读漫画书,但对儿童文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热点话题不感兴趣。很多学生对美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周围自然的美、行为的美和精神的美,缺乏感恩、创造和实践的美。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环境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2.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注重学生精神的成长,促进其良好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道德、智力和审美能力的协调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学生情感体会过程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乐趣,不能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美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实现高素质的道德教育。这样才可以体现中国教育的魅力和价值。

3   审美能力培养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考能力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审美渗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兴趣的引导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审美教育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美的形态,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要素,赞扬美,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提升审美能力。至此,小学语文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学生会欣赏语言的美、行为的美、身体的美,同时提升审美的意识和审美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对美有正确的概念。

4.1教师提高自身审美素质,培养审美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和性格的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教师的世界观、语言、行动、对生活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时,应该谦虚、谨慎、正直、亲切,言谈举止要始终如一。在教养方面要有品位,保持彬彬有礼、幽默风趣地对待事物,始终用优雅的形象面对学生,展现給学生一种美好的形象。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当然,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示范。学生常常以教师为榜样,模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要注意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想法。如果教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学习教师的倾听习惯,在生活中也会习惯性地去倾听。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在学生的沟通、阅读、认知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表达,并以极大的热情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这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优美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美学的传播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强调审美知识和审美经验,尊重学生,赋予学生美学表达的自由,让学生敢于想象美。

4.2重视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因此语言感知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夜莺的歌声》《长城》《黄继光》等课文都是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感知的培养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加强阅读和背诵。例如,在《趵突泉》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对趵突泉的详细描述,教师鼓励学生反复大声朗读趵突泉的变化和特征,理解自然美,还可以通过图像的呈现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4.3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提升审美能力

在课堂中,当教师对学生要求过多时,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限制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融洽的师生感情,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审美能力。语文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工具,美丽的文字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应着重强调文章的情感色彩。当情感强烈时,教师会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其中。大声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是独特的,教师可以根据文章进行不同的设计,如领读、个人阅读、循环阅读、小组阅读、拼读、接力阅读和角色阅读等,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对表达的需求非常强烈,而阅读方式的变化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和欲望,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美有一个新的认识。

4.4根据优美的词汇和语句来理解美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单独挑出来为学生讲解,让学生欣赏语言美,接受美的教育。例如,在《虫草的村落》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拟人、隐喻等修辞手法,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出草和虫的世界。一方面,作者的描绘充满了想象力,作者看到独自在草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虫子,看到形形色色的圆形昆虫,把它们想象成“巡逻队员”,其丰富的想象力烙印在读者心中。另一方面,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给杂草和虫子注入了生命。在作者眼中,这些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活世界没有太大的区别,每个生命体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些小动物不仅享受生活,还能创造美好生活,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打造自己的世界。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的体验。

4.5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形象美

小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而文学作品的美是抽象的,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艺术,仅仅靠教师的单一讲解,难以让学生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演奏、生动的描述、优美的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精心地营造气氛,引导学生体验特定的情境。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具体來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理解和分析不同的人物,促进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形成精神之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有趣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和教师情绪融合、意识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上营造优美的环境和氛围,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以正直、坦率、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美丽、生动,具有感染性的对话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学生去感受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时,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投入地进行学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描写了这座古代宫殿的美丽景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篇文章介绍了很多风景,为了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进行放映。学生可以谈论景点,或者提出问题,比如 ,“你喜欢颐和园中哪里的风景?”它将多媒体技术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理解能力。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其他特色景点,找到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挖掘,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6赏析佳句,引导学生欣赏语文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语言美丽的文章、诗歌,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分析,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单独讲解文章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如“哪句话是对赵州桥设计的高度评价?龙的三种姿态分别是什么?这里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对作者的语言描绘进行赏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之美,促进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发现、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将美学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对审美重新定位,并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具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7):145-146.

[2]李雪靖.小学语文课堂中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模式与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1(3):32.

[3]李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美围绕在小学语文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0(22):39.

[4]张玉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美围绕在小学语文课堂[J].中华少年,2018(28):190.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