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病已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效果好的汤药不仅仅需要高明的大夫依法组方,还需要适当的煎煮方法激发药效。
煎药之法可概括为这样一首小诗:煎药之时先浸泡,先煎后放须分清,表药武火廿分钟。温热风寒饮不同,风寒豪饮见碗底,温热慢品身自爽。中焦之品先武火,次用文火三刻钟,下焦药材武火先,再用文火四刻钟。喝药之量宜半斤,婴幼酌情要适量。饭后饭前有区别,饭后养胃饭前攻。
凡是煎药,我们先要将药材放到冷水中浸泡10 分钟以上,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泡1 小时以上更好。注意,泡药不同于泡茶、洗菜,泡之前无须清洗药材,直接把中药放入凉水中即可。
煎煮的火候分文武——慢火煮之,谓文火;猛火煎之,谓武火。煎药时常常先用猛火煮开,再改用文火慢慢煎煮。不同汤剂的文武火搭配不尽相同,后面我们慢慢道来。
煎药有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多种方式,要依据医嘱来选择。
先煎药,顾名思义,要先于其他药物放入锅中,它分为两类:一种是石类药,一种是动物药。前者煮20 分钟左右为宜,比如矿物、贝壳等,它们质地较为坚硬,难以煎煮,故先煎;后者是“血肉有情之物”,则需要炖出脂膏来,然后等其他的药快煎好时烊化进去。
后下药一般在最后3 分钟放入,因其多具有挥发性,故不宜久煎,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疗效。如果医生注“一两沸”,则需要我们在药汤快煎好时,趁药汁沸腾时放入,沸腾翻滚一两次即可。
烊化药,“烊”就是溶化,简单来说,就是容易溶解的胶质药,常见的阿胶就是一个例子。我们须等待其他药煎得差不多了再放入这类药,调到小火,不断搅拌,直到溶解。
除了以上的常见煎法,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炙甘草汤用的酒煎法:取适量的清酒(即烧酒)和水,加入浸泡好的药材一起煮成药汤。这样一来,酒性和药性相互融合,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药效。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到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大米粥汤来煎煮。像“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竹皮丸”就是这么用“大米粥汤”来煎的:先把一两把大米淘净,多放点水煮开,煮开即可,不要煮黏稠,再用此粥汤浸药、煎药。
不同的汤剂服法有所不同。对于治风寒、风热表征的药,要区分好药的先煎后放的顺序,一般用武火煎20 分钟。风寒者,大口豪饮;风热者,小口慢品。对于治疗中焦病的药,同样也要注意药先煎后放的顺序,但与前一种煎法不同之处在于用武火煎开后,还要用文火续煎45 分钟左右。而对于治疗下焦病的药,先要注意有没有先煎后放的煎煮要求,然后在武火煎开后用文火煎1 小时左右,煎好后分两三次喝。
不同的人群服药也有区别。大人每次200 毫升左右,小孩则依据医嘱酌情减量。小便不利的人,喝药时要像喝茶般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如果医嘱要求饭前喝,最好提前半小时以上喝药后再吃饭;若要饭后喝,同样宜饭后半小时以上喝。其他的要求像热服、冷服等,都遵循医嘱即是。
煎法对了,掌握好火候,才能保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