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霞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在中职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学校要以思想转变为先导,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技能大赛为激励,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以时代发展为依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为非遗传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以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创新意识;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5-006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中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4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职学校建设“非物质化遗产”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因此,中职学校和教师要提高认识,无论是在专业设置、教学实践,还是专题讲座、传统技艺方面,都要充分体现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特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本文先分析中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意义,再阐述具体的实施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在以往的中职教育体系中,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让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述、展示和实践中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精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丰富中职课程体系,呈现多元趋势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中职教育体系以语数外和专业技能学科为主,思想品德、历史等人文学科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课程体系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经过大量实践留下的智慧结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加入到中职教育体系中,为中职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中职课程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开创中职教育的新局面。
3.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落实因材施教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包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饮食、手工制作等,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增强文化底蕴。这样,能让学生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
1.以思想转变为先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把学生当作整体的人、社会的人,利用“非物質文化遗产”课程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既有高尚道德品质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合格人才。教师还要树立大教育观,认识到学生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自主发展的,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等,使学生学到专业课堂中没有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让他们树立崇高而远大的人生理想。
(2)加强教师在岗培训。优秀的教育团队对中职学校而言,是长远发展的保障。所以,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于部分中职学校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基本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限。为此,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人文性,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进入到校园中,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向教师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中职学校还要组织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让教师为课程建设出谋划策,并对其他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使课程建设更加合理,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
(3)引进社会专业人士。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高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仅停留在书面上,缺乏实践体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中职学校要引进社会人士,联动非遗传承人和新生代非遗教师,共同打造专业引导、行业扶持的特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职学校还要充分借助当地的人文教育资源,邀请民间艺人、艺术绝活者等到校内担任助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以延伸。中职学校还可以邀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研究的文化馆、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来校,从更加专业的角度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刻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1)举办特色活动,提升学生技能。社团是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规章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教师可以在社团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中职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环境。比如,本校成立了“巧手屋”“书画社团”“快乐手工坊”等社团组织,把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分别开展剪纸、书法、油画、刺绣、泥塑等方面的社团活动。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要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2)挖掘地方资源,拓宽学习内容。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各省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重要素材。教师在举办社团活动时要充分挖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活动向学生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各个社团从网络、地方志中搜集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让每个社团派代表去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现身说法”的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也可以组织各个社团到家乡的文化馆、历史博物馆去参观考察,让学生亲眼目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其魅力所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以技能大赛为激励,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1)把握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的关系。举办技能大赛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件大事,是落实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中职学校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能力,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大赛不适合学生,会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到毫无吸引力。当技能大赛出现新的问题和情况时,学生也无法妥善处理。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把握好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的关系,通过常规教学渗透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并且给学生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如激励手段、育人政策、制度规范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强化创意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有些学生在技能大赛中有着较强的求胜欲,一旦比赛失败,就会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心理疏导,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技能大赛。
(2)持续完善非遗技能大赛配套机制。在历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大赛最引人注目,也使学生大开眼界。中职学校要认真落实技能大赛配套机制,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技能大赛的成绩,进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首先,要编写中职学生“非物质文化传承”技能大赛竞赛规程,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确保技能大赛规范、公平。中职学校要研发适合学生需求的非遗技能大赛项目,如非遗手工制作工艺,鼓励学生比拼技艺、展示才能,夯实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将这项非遗传承下去。在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会得到比赛证书,还有机会与非遗大师面对面进行研学活动。其次,要形成较为系统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大赛人才选拔机制,以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劳动观念,把学校的非遗工作不断向前推进。通过不断的积累,中职学校会拥有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各类比赛,并参与更高级别的技能大赛,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
4.以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完善校本课程
(1)统筹规划,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为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成为特色课程,中职学校必须要统筹兼顾,制定清晰的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师生的智慧传承与改良,使非遗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前,教师总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理论教学上,让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常常听得一头雾水。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并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展常态化,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
(2)以需求为导向,制订可行的实施计划。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中职学校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编制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细节和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因材施教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校本课程建设应体现出立体化的特点,彻底打破传统观念,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方便讲解,使学生灵活学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时候,中职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编写团队,进行多次、全面、深刻的调研活动,提高非遗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艺术教育价值。但是校本教材并不是某个团队意志的体现,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专家和企业高管的论证,根据他们提出的各种建设性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删除一些陈旧的内容,并添加许多实际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问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校本教材创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课视频、课堂实录、操作演示、典型案例等都可以成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但从中职教育现状来看,部分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新工艺、新技术相脱节,使学生学到的非遗知识只停留在表面,根本谈不上规范操作和指导就业,需要引起重视。
5.以时代发展为依托,融入现代思想文化
(1)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非遗传承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如今,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推动校企双方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中职学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同样离不开校企合作。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把握合作共建的良好契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加深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首先,在学校层面,应该秉持“没有校企合作,就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增加校企合作的力度,使校企合作多点开花,早结硕果。中职学校要与本地的优质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使学生掌握的非遗技能有用武之地。订单式培养能够精准定位,有效对接岗位需求,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尤其是对于刺绣等非遗项目,校企合作的效果要比普通教学好很多,能为莘莘学子点亮职业生涯之火,使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个人梦想。其次,在企业层面,应该与中职学校共同建设非遗实训基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招生工作,共同分享科研成果,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企业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派遣企业骨干到校进行讲座和培训,鼓励学生到企业轮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功底和职业素养。
(2)樹立现代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评价方式。打造现代化课程评价体系,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中职学校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科优势,并且部分师生对评价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可以先通过软件系统、大数据中心等搜集数据,然后进行研判和分析,最终实现动态评价和综合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来说,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是不正确的,教师要将评价的目标放得长远一些,既要考虑学生的非遗实践活动成果,还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评价中,给学生创造优质的实践平台,保证学生的诉求得以实现。当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高质量的成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将赏识性评价落到实处,并将学生的优质作品上传到校园网或者其他网站,以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评价,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中职学校要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依托,围绕新业态、新技术、非遗传承项目等,鼓励学生达到“双证合一”,领会工匠精神的实质,切实保障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进校园是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有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和教师应加强技能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教师要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炳南.有效课堂视角下“非遗”融入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
[2]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张新龙.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总结与思考[J].艺术教育,2007(02).
[4]李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教师, 2017(25).
[5]张顺利.文化继承视角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动画类课程教学的影响[J].福建电脑,2014(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Liu Jinxia
(Gulang Count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733100,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inheri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rrying 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urse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s it not only inherit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showc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tak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s the guide, use club activities as the carrier, use skill competitions as incentives, take research projects as opportunities, and re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rough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y shoul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 broad space and platform for non genetic inheritanc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wareness; perso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