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娟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在全新的课标下,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更多的学科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指导文件缺失、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中的信息素养不足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明显不足这几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具体实践策略,提出了创新性的课程整合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几个角度出发,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创新性模式
现阶段,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课标得到了全方位的贯彻落实,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期间,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加强应用信息技术的工作技能。尤其是在当前的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课堂之间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之一。在此期间,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促进二者间的高效高质量整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现有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部门缺乏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指导文件
1. 针对小学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门属于二者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建构者,是指导文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二者间的整合来说,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方式、价值和内容等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施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学目标、环境、实施措施以及内容等多方面,都存在指导性文件欠缺的问题。
2. 缺少整合过程中先进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一个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且适时地进行反思总结与反馈调整,正确且及时的反馈评价原本就属于一种科学的教学资源。现如今,我国有关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整合出现的大部分指标与评价项目,都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特别是评价指标相对来说比较混乱,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范围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整合评价结果明显缺少透明度与公正性,导致评价效果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中的信息素养不足
1. 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整合的內涵。在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属于实践者与执行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就是在多媒体教室中选择信息技术完成科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这仅仅局限于授课教室与多媒体教室之间的转变,授课内容只是简单地替换成以数学课件的方式呈现。
2.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明显不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对教师来说,既需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更多网络资源,又需要掌握更加新颖的技术与知识,并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与创造更加优质的数学教学氛围。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更加精准且有效的评价评估,但是现如今大多数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不具备丰富性与创新性。
3.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普遍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是由于这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导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之间的整合明显不足。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1. 不够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标之下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整合的实践人员与主体角色,更是体现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和信息技术之间整合成功的主要标准。大部分学生所接收到的反复学习方式与指令性,被认定为教学知识单一的教师传授。
2. 学生没有掌握充足的信息技术,不能达到更好的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二者间整合水平。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够重视。小学生相对来说不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们久而久之利用网络,会出现网络成瘾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严重受限。除此之外,受经济与家庭等情况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不具备接触信息技术与信息知识的机会。
3. 小学生往往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只能了解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加工信息、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创造信息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教育部门应遵循现代化教育理念制定详细的指导文件
利用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相整合的关键指导性文件。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关键性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行充分培养,合理地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以及认知主义理论,以微观与宏观这两个角度分阶段控制与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与服务,因此整合指导性文件必须要来源于生活。这部分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以及验证一部分生动活跃的素材以及其他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需要更有助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开发。另外,创建一个特色更加鲜明的数字化环境,积极推广图形计算机、Z+Z智能化教育平台以及几何画板等一系列软件,促进CAI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这些数学教学软件在进入数学课堂后,能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用于启迪思维、验证猜想、观察理解、自主探究、操作确认以及对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出台这些指导性文件,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充分整合。
(二)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1. 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必须及时转变自身传统观念,建立全新的课堂授课模式。为此,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当转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递人员转变为引导与指导人员,合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意义构建和组织协作学习等。最后,教师还应创新自身的教育思维。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意义上基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模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意识,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帮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Office软件和Z+Z智能化教育平台等。而教师就可以利用Office中的PPT软件,为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应当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1. 学生要转变传统理念下的学习角色,善于接受创新型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属于最具有协作性、探究性以及构建性的行为,学生会逐渐转变为主动、构建、协作的新型学习者。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知识学习与理解。
2. 加强小学学校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信息技术的平台与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校内的硬件建设,同时和相关教学资源库完成全方位合作,也可以自行开发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时钟的动画视频或者已经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从中找到正确的时、分、秒关系,提高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水平。
三、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创新性模式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转变传统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运用更加新颖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高效化整合,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PPT为他们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角,比如钟表中的指针形成的不同角度、窗口的角和门上的角等。首先,在展示对应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自己身边可以看到的各种角,然后针对各个角具备的不同特征完成有效性归纳。其次,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引导他们结合角具备的个性化特征,找到图中包括的各种角。最后,还可以通过PPT展示一個点与两条线,在形成一个动态化的角形成过程中,将其中一边转动,促使其能够形成不同角度的角,从而让小学生具有更加深刻的角度认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改善教师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既能够转变数学教学呈现方式,也能够借助于合理的运用,有效改善现有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两种图形的差别,因此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这部分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模型,并在多媒体中标注出具体的特征。其次,教师需要运用切割处理这种方式,展示长方体在切割过程中的动态画面,从而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正方体。最后,切割处理过程中,通过动态化的过程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到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两种非立体图形之间的差别。通过三维立体图形展示二维图形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能够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推动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思维发育初期,属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一个关键新历史时期,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促使教学知识越来越具体化,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在完成圆形拆分过后,进行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组拼这一动态化的过程录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与实践,亲自动手组拼平面图形。借助于师生间的合作探讨,得出平均份与份数相近的知识以及拼组完成的图形与长方形十分接近这一重要理论成果,有效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让学生具有更加活跃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将有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有效提高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四、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高效整合,能够大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这需要相关教师提高自身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也要求小学生不断学习与成长,正确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避免因为沉迷于信息技术而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郭永祥.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1(36):171-172.
[2]孙鹍飞.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38-39.
[3]刘艳华.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81-182.
[4]曹学瑞.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思考[J]. 考试周刊,2021(46):51-52.
[5]魏进民.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54-155.
(责任编辑:罗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