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摘 要]教材文本为学生汲取语言养份提供了“食材”来源。然而,文本的精妙并非是显性的,而是隐形的、深藏不露的。教师要具备精湛的文本解读功力,要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要能读出文本的层次,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要能读出文本的妙处,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彩。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文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获得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解读;内涵;层次;妙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7-0041-03
阅读教学是学生烹饪精神盛宴、品用文化大餐的过程。首先,教师这位“厨师”要善于解读文本(发掘并提取“食材”中的营养成分),然后设计教案(设计“烹饪方案”,改进“食谱”),最后进行课堂实践(为学生现场“烹饪大餐”,学生则“列席品尝”)。
教材文本就像那一道道营养价值丰富的食材,为学生汲取语言养分提供了来源。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为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价值,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上等食材”。課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掘这些优秀文章的语言精华。然而,文本的精妙并非是显性的,也并非一览无遗、一望便知的,而是隐形的,潜藏得很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慧眼识宝。换而言之,教师需要具备精湛的文本解读功力,要吃透教材。那么,教师该如何吃透教材,文本解读又需要哪些功力呢?笔者结合听课的案例,浅谈一二。
一、读出内涵:“于无声处听惊雷”
名家名篇的语言往往含蓄凝练,言简意丰。有些文字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破译文本密码,读出文本的内涵。
(一)读出词句的内涵
名家名篇中的不少词句,甚至是标点,都值得咀嚼品味。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中的一段话:“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都能抓住“纯熟、感情深”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盲姑娘对贝多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认识到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更懂得音乐。
其实,在这段话中,两个“您”有更深刻的内涵,却被大家忽略了。第一个“您”包含着盲姑娘的异常惊喜:自己梦寐以求的偶像——音乐大师贝多芬,竟突然出现在茅屋里,出现在自己面前,实在是猝不及防,让人欣喜万分。但同时她也犹豫:虽然她通过听辨琴声的技巧纯熟、感情深刻猜测出为自己弹奏曲子的就是贝多芬,但是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她不敢肯定。第二个“您”表明盲姑娘确信面前的这位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激动万分。她如此肯定有两个原因:一是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奏出如此美妙动人的音乐;二是贝多芬当时正在此地演出。盲姑娘能够如此笃定,充分说明她是一个懂音乐的内行,是贝多芬的知音。因此,贝多芬十分感慨:一个如此懂音乐的盲姑娘却被贫穷无情地阻断了走向音乐殿堂的道路,而那些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富人们却在“欣赏”着音乐,现实是如此的荒唐和不公!所以,贝多芬决定将最美的音乐奉献给贫穷的兄妹,践行他一生的愿景:“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两个平淡无奇的“您”字所包含的信息异常丰富,抓住这两个字,就抓住了文章的“七寸”、文章的“命门”,就能够深切体会到下面暗流涌动且喷薄而出的力量!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有这样一段对话:“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这段文字平白如话,语言朴实。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抓住“白发苍苍”这个词让学生认识到老爷爷年纪大,而忽略了这段话的其他内容。
其实这段对话很有味道,值得咀嚼品味。文本的精华在于“我”和老爷爷的两句对话。“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句话包含了“我”的三种心理。首先是吃惊。这位老爷爷白发苍苍,看起来年老体弱,竟然敢爬高险的天都峰?其次是疑惑。他能爬得上去吗?最后是信心。老爷爷都能爬天都峰,“我”比他“年轻力壮”,怎能“临阵逃脱”?当“我”因为天都峰的高险望而却步时,老爷爷给了“我”爬山的信心和力量!同样,老爷爷的话语也包含着吃惊、疑问和信心。老爷爷看到弱小的孩童也能爬山,同样获得了战胜天都峰的信心和力量!这正是“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一主旨的具体化、形象化。一段看似索然无味的句子,其实大有文章,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二)读出篇章的内涵
名家名篇不但词句内涵丰盈,而且篇章结构也耐人寻味,需要教师深度解读,发掘其中的内涵。
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选自《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昆虫记》这部著作不仅让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还让他成为文学家。“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蟋蟀的住宅》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法布尔深厚的文学功底。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都会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伟大的工程”,但很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篇文章的内涵。其实,“伟大的工程”一词蕴含了作者对蟋蟀这一“建筑师”的赞叹和喜爱之情。首先,“工程”一词运用了拟人手法。整篇文章处处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的洞穴说成“住宅”,把半掩洞口的草丛称作“门”,把洞口的平地叫作“平台”,住宅里还有大厅和卧室,鸣叫是“弹琴”,挖洞穴是“工作”。拟人手法不仅让文字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其次,工程的伟大在于蟋蟀“四肢”柔弱,却创造了惊人的劳动成果:住宅隐蔽、向阳、清洁、干燥、卫生,其构造完备,令人叹为观止。最后,工程的伟大还体现在工程的浩大上,蟋蟀建好“豪宅”后,还会长时间进行整修,如同人们精装修房屋一样,体现了蟋蟀这位“建筑大师”的精益求精。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研读细节,也要整体把握文本,读出其中的内涵,不要让文本的“养分”流失。
二、读出层次:“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往往波澜起伏,逐层推进。教师应充分解读文章的层次,领悟文章的无穷魅力。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讲述了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并创作《月光曲》的过程。课文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月下散步,偶听琴声。贝多芬在外地演出,在月夜散步时,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2)走近茅屋,听到对话。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弹琴的姑娘因为家庭贫困无法实现听贝多芬弹琴的愿望。(3)走进茅屋,弹奏一曲。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一曲。一曲结束,盲姑娘发出由衷的赞叹,并断定面前的这位演奏者是贝多芬。(4)再弹一曲,兄妹陶醉。贝多芬借着如水的月光,又弹一曲,兄妹俩被琴声陶醉了。(5)飞奔客店,记下曲谱。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连夜记下曲谱,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课文采取近乎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般讲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
多数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都是抓住兄妹俩的对话、盲姑娘的语言以及描写月光曲的段落,让学生体会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和贝多芬对穷人不能享受音乐艺术的同情。这样的阅读教学缺乏深度。
事实上,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并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另一条暗线,即贝多芬内心的情感变化。然而,文章并没有一句关于贝多芬的心理描写,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贝多芬内心的变化才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只有发掘并解析其情感变化的过程,才能深刻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洞悉文字的灵动与波澜。
起初,贝多芬在月下散步听到琴声,很是好奇。接着,他走近茅屋,听到对话,内心很有感触。于是,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一曲。没想到盲姑娘竟从琴声中判断出自己就是贝多芬,贝多芬内心波澜起伏:盲姑娘拥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可是贫穷剥夺了她追求音乐的权利。世事竟如此不公!任何艺术作品,无论是文学、美术还是音乐,创作都需要灵感。此刻,如水的月色和盲姑娘无法享受音乐的不幸遭遇激发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曲》,把对穷人的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引导学生读出贝多芬内心的情感变化,读出文章的层次,让学生发现看似平淡的文字中其实韵味无穷、别有洞天。
再如,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课中,5~7自然段重点写了“我”怕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对描写“我”怕鹅和鹅对“我”的态度的相关语句进行品读,但大多只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层次。
实际上,这几段话写出了“我”越发害怕的心理变化和鹅越来越疯狂的进攻过程。首先,“我”害怕鹅,还“贴着墙壁”,不敢出声,怕被鹅发现。鹅在发现我们后,“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发现鹅向我们走來,我们都很惊慌,“惊呼起来,急急逃跑”;尤其是“我”,“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的鹅对我们展开了肆无忌惮的进攻:“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此时此刻,“我”惊恐万分,“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见“我”如此狼狈,老公鹅更加疯狂地攻击:“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这段文字写了“我”由害怕到惊慌,再到惊恐的心理变化过程;鹅则是由目中无人到肆无忌惮,再到疯狂攻击的变化。显然,“我”越是怕它,它攻击得越凶猛。作者用细致入微的描写,传递了一个信息:鹅的可怕,其实源自“我”的怕,“我”错估了鹅的能力。由此,文章揭示了一个道理:遇事不要胆怯,要勇敢面对,同时还要正确认识事物。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读出文本的层次,读出情节的曲折,读出内容的深度。这样的文本阅读才更丰富立体,更有语文味。
三、读出妙处:看似寻常最奇崛
语言有许多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反复等。在阅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常见的表现手法,但是有些精妙之处需要一双慧眼才能发现,尤其是一些看似寻常的语句最奇崛。
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展现了爬山虎是如何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话时,大多教师都能抓住“触、巴、贴”这些动词进行教学;有的教师还让学生贴着黑板做动作,体会爬山虎的爬行姿态。其实,这几个动词写得非常精妙。一开始,爬山虎的脚刚生出来,与墙接触,所以用了“触”字;后来,脚变成小圆片时,和墙贴合得较紧密了,所以用了“巴”字;最后,爬山虎的脚完全和墙紧密地黏在一起,非常牢固,所以用了“贴”字。叶圣陶先生仅用“触、巴、贴”三个字就把爬山虎的脚不断与墙紧密粘贴的过程写了出来。
另外,作者用“一脚一脚”向上爬,而不用“一步一步”向上爬,是因为“一步一步”的动作是前脚落地,后脚要抬起来。爬山虎显然不是这样,它先前的脚黏在墙上牢不可动,新生的脚再向上爬,就是“一脚一脚”向上爬。作者用词非常精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颠倒词语顺序和换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原句的精妙之处,进一步感受叶圣陶这位语言艺术家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课中,写鹅疯狂追赶“我”时,有这样一句:“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注意到“跑、张、咬、拉”这些动词,引导学生体会鹅的凶猛,却忽略了拟声词“嘎嘎”的精妙。这里连用了两个拟声词“嘎嘎”。如果把这两个词去掉,再和课文的原句进行比较,就能发现这两个“嘎嘎”并不啰唆,而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我”当时惊慌失措的心理,耳边似乎全是公鹅恐怖的叫声,头脑一片空白。这就是反复运用拟声词的妙处。
总之,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学习并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提高自己文本解读的功力,充分发掘文本“食材”的营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可口美味的“高蛋白营养品”!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