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渐行: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的实践探究

2023-06-07 16:07:31王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材革命文化实践探究

王燕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时,教师可从挖掘、感恩、夯实这三个维度对革命文化进行分析,循序渐进地开发学材,引领学生开启中华革命文化学习之旅,提升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革命文化;学材;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9-0035-0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习近平同志说:“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尝试从挖掘、感恩、夯实这三个维度挖掘红色事件,深化学生对革命文化内涵之识;感恩红色人物,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自豪之心;夯实红色精神,指导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之行。具体来说,通过“以事论理,推进事件的认知”“以事会友,明晰事件的影响”“引以为豪,知悠悠中华之人物魅力”“如获至宝,谈济济人才之人物影响”“自强不息,以追求指导行动”“传承赓续,以行动践行精神”等策略,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之中。

一、着眼现实:五年级下册革命文化单元教学调查分析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革命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与熟知中国革命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然而,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不知道——不以为意

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知晓不多,认识不到位,不能将其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与现代生活较好地连接。课堂上枯燥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在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导致学习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和认知,爱国主义精神更无法得到真正的培养。

(二)不了解——过眼云烟

很多学生对某一单元的内容有所耳闻,但对相关的概念史实并不清楚,无法理解共产党诞生、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及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三)不自信——孤陋浅薄

在渗透爱国教育的课堂上,有些学生因无法感知战争时期国家的屈辱历史,不能深入地体会革命胜利的不易,所以无法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

二、必然选择:革命文化融入学材的优势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的内容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它以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主线,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感悟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历程。

(一)提高革命文化的认识:我需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对革命文化主题的解读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需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命运的主人的历史,使学生对革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提高认同感,激发爱国之情。

(二)培养革命文化的自信:我自豪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不甘受辱、前赴后继、奋起反抗的历史。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迎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举。

(三)夯实革命文化的传承:我践行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搜集革命文化素材,发挥教育素材的作用,使学生不断汲取革命文化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是强化领悟与实践,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与传承革命文化,做革命文化的接班人和践行者。

三、载体探寻:革命文化融入学材策略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主线进行编排。对这两个内容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革命文化教育。也就是說,基于学生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内容,可采取分散教育的方式;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的内容,可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

(一)挖掘红色事件,深化学生对革命文化内涵之识

重要历史事件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在斗争中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途径、多种方式了解历史事件,在了解的过程中感悟革命文化的魅力。

1.以事论理,推进对事件的认知

(1)观电影:网络云端上的对话

中国的屈辱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史、奋斗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充分了解革命文化,教师让学生利用假期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南昌起义》《长征》《南京大屠杀》《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电影。通过观看影片和在网络云端讨论观影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对历史事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诉说》一课时,教师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帮助学生了解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累累罪行。课堂教学后,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完整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并在网络云端交流看法,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所受的屈辱,激发他们爱国情感。学生在网络云端上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不仅可以多渠道、广范围地了解中国近代史,还强化了自身的爱国情感。

(2)看“闲”书:笔尖上的流淌

电影能较为直观地展现当时的情景,但毕竟时间有限,呈现的只是事件的浓缩部分。而书籍就不一样了,它对事件的呈现更加详细具体,更深入人心,更能激发情感。

例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教材中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好奇,于是他们便捧着厚厚的书籍细细品读长征的历史。一遍遍阅读下来,学生被长征途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所折服,纷纷写下对长征的感受,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事会友,明晰事件的影响

(1)讲故事,展活动

习近平同志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与正在上思政课的学生亲切交谈,并寄语孩子们要讲好红色故事,将革命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教师可充分挖掘人民军队在不断成长和壮大过程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当年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弘扬爱党、爱国情怀。

讲故事成为学生的爱好后,他们会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演讲者,每当下课后就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讲各自知晓的故事。于是,故事成了学生课余的精神大餐,他们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力量。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第三单元的课时内容,教师可将少先队活动融入其中,用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建党历史,追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深入了解并感悟红色文化背后的精神使命,激发学生传承革命文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样就将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将个人的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2)“事件”深度游,扩大游

只有用心关注、用情体会中国近现代史,才能内化事件中包含的精神力量,鼓舞自己。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事件”深度游活动,进行学材开发:围绕某一个事件深入探究,具体了解事件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表现出来的顽强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对革命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实际生活中还隐藏着很多的历史烙印,如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等都是历史的见证,里面陈列着许多具体的历史物件,可供学生了解与探究。教师可引领学生走进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萧山抗战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萧山围垦历史陈列馆,了解更多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样的学材开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教材外的历史事件。教师还可以采用网上虚拟游览的方式,满足学生对歷史事件的了解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将历史事件牢记于心,感悟革命精神。

(二)感恩红色人物,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自豪之心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无数革命先烈和时代楷模为了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国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值得尊敬、缅怀,他们的精神值得传扬。

1.引以为豪,知悠悠中华之人物魅力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与爱国人士。只有认识、了解他们以及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才能真正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的魅力。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人物资料、讲述人物事迹、讨论人物观点,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如获至宝,谈济济人才之人物影响

教师可组织开展“班级圆桌会”“名人堂”等活动,让学生讲述爱国名人的事迹、谈谈近现代爱国志士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解爱国志士的先进事迹和他们为国、为党、为人民走过的艰辛路程后,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深刻感悟到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使命感,纷纷表示要以身践行,用自己的行动托起祖国美好的明天。

(三)夯实红色精神,指导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之行

1.自强不息,以追求指导行动

革命先烈和时代楷模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需要学生发扬和传承,但不能仅从思想上树立学习和传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传承他们的百年初心,传递正能量。

(1)树立榜样:我有目标

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很多英雄人物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可开展“树榜样:我有目标”的活动,请学生找榜样、学榜样,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树立目标。通过找榜样、学榜样,学生感受到英雄人物爱国报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高尚品格,并落实到行动上。

(2)提高修养:我有寻觅

课堂上,教师要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革命传统情怀、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立志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的接班人。

2.传承与赓续,以行动展现精神

(1)将精神践行到日常生活中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要注重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把它落实到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如爱惜红领巾,是向学生渗透爱国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可延伸到升国旗时的行为、在公众场合遵纪守法的行为、到国外旅游时作为中国人的行为等。

(2)将精神践行到为社会服务中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当下的和平年代,每个时期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力量,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历史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也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并服务于社会,传承与赓续红色革命精神,真正做到将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厚植于心。

四、展望未来:革命文化融入学材的后续

(一)探究革命文化学材开发的地域性

要努力开发地方的革命传统文化学材,重视本地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本地的革命传统文化。

(二)探究革命文化学材开发的评价性

革命文化学材的开发,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习收获,也就是要关注学材开发的后续评价。通过评价来促进革命文化学材的进一步开发,这样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探究革命文化学材开发的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革命文化如何传承成为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综上所述,通过挖掘、感恩、夯实这三个维度,循序渐进地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自豪之心,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之行,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收获、有思考,从而不断探索,让革命文化厚植于心。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学材革命文化实践探究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商情(2020年32期)2020-07-23 16:35:07
“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数学大世界(2018年4期)2018-11-30 23:42:43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4:3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