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视角的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3-06-06 01:36:48李桦黄蝶君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素质科学农民

李桦 黄蝶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亟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现实问题,也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确保粮食安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深远。

2022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的通知》指出:“建立健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机制,提升高素质农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有力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把提升高素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重点,推动科学教育课程融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提升高素质农民队伍科技技能水平,建设一支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经历了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四个阶段,伴随着国家支农扶农政策的演进,对农民进行科学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到2000年左右,原农业农村部针对职业农民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其科学教育目标是掌握科学种养殖技术和经营方法。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之前,针对新型农民开展的“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其科学教育目标是掌握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技术方法。根据2012年中央文件提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分类“职业”界定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其科学教育目标也提升为加强职业农民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201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首次提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高素质农民开始取代以往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等,成为农民科教培训的重点对象。高素质农民不仅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运用者、现代农业装备的操作者、现代农业成果的生产者,也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谐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二、高素质农民的STS科学教育理念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是“融合科技、社会、生活的综合性教育”。STS教育秉承“科学服务大众”的思想,开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唯科学主义”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分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STS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不仅应该教授科学知识,更强调科学服务社会,科学教育与社会进步需要融为一体,通过培养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公民;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重视科学的价值导向,考虑科学的社会效应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用人文思想指导科学实践活动,确保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健康与繁荣。发达国家大量的STS教育课程围绕着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的边界、社会经验指导下的科教理念、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处理等内容展开。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一类重要的科学教育构想,对高素质农民的科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价值。首先,对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目标上需要由过去单方面追求农业科学知识技术转向家国情怀、乡村振兴态度认知等个人素养的提高上,这需要培育高素质农民乡村情感和爱农业、爱农村的品质,在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需要突出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社会人文目标。其次,对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内容构成上,不仅要学习“科学世界”,也要呈现完整的“生活世界”。例如英国的STS项目围绕社会和经济为中心来编制科学教育内容,高素质农民培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不能仅仅按照以往职业农民的教育方式,单纯强调种植养殖的科学方法,而是要围绕“五大振兴”的总要求来设计科学教育的内容。再次,对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方式上要更加注重探究与体验。当前的农民教育培训仍然存在“重视培训、轻视培育”的问题,大部分的教育培训以课题讲授为主,旨在说明问题,但是无法让农民学员探究和体验,让学员难以真正理解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培育扶持、“师徒制”等方式,保证科学教育培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三、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

(一)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培养目标

科学教育培训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强烈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技能,能从事专业化、规范化农业生产经营,懂农业、爱农业、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帮助高素质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力量,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实践者,智慧农业装备的操作者、乡村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参与者。科学教育目标要针对新时代高素质农民队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特点进行精准定位。

(二)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组建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类型的高素质农民都需要学习的内容。根据STS的教育思路,公共基础课程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等社会现实问题展开,包括通识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目的是提升高素质农民的知识水平,使其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生活必备的农业、科技、文化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产业实训奠定基础。素质课程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不仅要体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环节,而且需要塑造高素质农民的民族自豪感、爱岗敬业等多方面的职业价值观,转变从事农业的传统观念,在心理素质上和知识储备上满足职业胜任的标准。

2.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课程是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培训的主体部分,由于高素质农民类型较多,需要根据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来进行具体设置。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课程根据产业划分为种植类和养殖类两种类型的课程。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农民课程根据农业生产过程和关键技术环节划分为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工程技能、经济管理技能三种类型的课程。社会服务型高素质农民课程根据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内容进行设置。

3.实训实践课程模块

实训实践类的课程设置目的是巩固加深高素质农民学员所学知识技能,帮助学员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掌握相关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和生产效益。课程内容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划分为实验实习、岗位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实验实习针对科技型课程,要求在实习实践基地开展种养殖、农业工程技术等相关实验,掌握科学方法。岗位技能实训、岗位实践课程要求学员在学校实习实践基地或者合作基地开展短期的技能实训或者中长期的岗位实践。

四、建立并完善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服务支持系统

(一)建立长期导向的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模式

建立參训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终身学习支持系统。一方面完善学员数据库,包括基本情况、产业类型、项目扶持、个人职业规划等,另外一方面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学习进展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线上课堂、田间操作、情景模拟操作、“互联网+”等不同教育模式,顺应高素质农民学习规律,降低他们的学习成本,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农民、关注农民。因此课程设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不能基于培训者自己的构想,而是基于学习者的现实需求。以长期可持续的教育模式取代运动式的短期培训。为了提升教育效果,需要充分考虑三类高素质农民群体(特别是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实施弹性化授课,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建立2-3年的学习周期,分阶段完成相关课程。

(二)丰富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培训的教学资源

通过组织线上科学教育支持团队,在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选择重点课程,建设高素质农民科学教育线上教学资源库,包括网络课件、音视频教材等,网络教学数据库注重与最新科技手段接轨,优化教学方式,通过VR、教育云端、场景嵌入、人际互动、仿真模拟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A030310687;2019A151501214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D19CYJ14)。】

(李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黄蝶君,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高素质科学农民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38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
科学拔牙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对联(2011年2期)2011-09-14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