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手工制作为例谈小学劳动课的育人功能

2023-06-06 00:01侯光跃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课手工劳动

侯光跃

劳动是人类最美的活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劳动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在小学落实良好的劳动教育,可以实现育人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小学劳动课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活動形式单调”“套路化教学”等各种问题。不仅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沉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教师要明确:“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小学劳动教学中的创意手工制作劳动,深度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以此提高学生的劳动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一、当前劳动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关于劳动学科,重点明确了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1-9年级每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课,要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劳动课程,让劳动课发挥育人功能。但当前劳动课程的开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1)形同虚设。学校表面开设了劳动课,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变成了自习课或者其他学科可以任意占用的机动课。(2)育人导向缺失。课程变成了纯粹的“干活课”,只是带领学生劳动,几乎没有渗透育人理念。(3)课型单一。因为绝大多数劳动课老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很少有老师对劳动课程精心规划,导致一到劳动课就是“打扫卫生”等形式单一的内容。殊不知,劳动课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比如设计、制作、实验等等。(4)教师认识不足。新课标明确劳动不单有日常生活劳动,还包括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劳动中设置了十个任务群。教师没有吃透新课标,很难对劳动课程有更高更深的认识。

二、以创意手工制作为例谈小学劳动课的育人功能

劳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创意手工制作,既可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又能淬炼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劳动课程中引入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们除了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教导学生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往的劳动教学比较中规中矩,教师通常会担任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为学生规定好劳动计划,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劳动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等同于教师手中的牵线木偶,只是简单完成了体力劳动,并未从劳动中得到有价值的学习收获。而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从教材中脱离出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劳动实践,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六下第二单元“创意小礼物”的劳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将一部分时间用于展示优秀的自制礼物,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创作灵感。其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分配,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互动的形式,积极交流看法,思考怎样自制礼物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创意。以此为基础,课堂的主动权会完全交还给学生。学生在探究、讨论、思考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一些坎坷,发现一些难题。这种随机性的问题通常不会记录在教材中,学生找不到标准的参考答案,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尝试突破难关。时间一久,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迎难而上的学习品质。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教学要点:(1)在手工制作劳动教学中,教师虽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完全放任不管。教师应当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积极关注学生的劳动学习情况。如果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介入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比如,有学生想要制作一个台灯,但因为木工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如何制作底座,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为其提供一些简单木工的短视频,帮助学生突破难关。(2)教师不要过分限制手工制作的范围,可以确定一个大方向,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比如以庆生为主题,制作一份送给好朋友的生日礼物。或者以贺寿为主题,制作一份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在保证主题自由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发散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优秀作品。

(二)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

当前,小学生因为深受家长的娇惯,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由于孩子们十分依赖于父母的照顾,自理能力相对偏差,不熟悉生活物品的功能。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意手工制作课程,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首先,通过创意手工制作教学,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学习到许多生活小常识。比如,教师在教学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下“便携衣架”这堂劳动课时,可以组织“活动衣架”制作活动,学生会了解到“活动衣架”在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将其制作成“平行四边形”这种可动的形式、其可动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让学生熟悉了数学学科的几何知识与物理的力学知识。

其次,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的材料大多来自生活中的废弃物。在学生固有的生活认知中,这些废弃物已经没有可利用的价值,只能将其仍在垃圾桶之中。但通过手工实践,可以打破学生的错误认知,为学生普及“废物利用”的生活观念。比如,教学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刮鳞器”这堂劳动课时,教师可以拓展制作的范畴,让学生尝试制作可以刮掉污秽物的工具。通过教师的提示,帮助学生收集一些塑料瓶的瓶盖,并将其固定在木板上,将塑料瓶盖上的锯齿朝外。由此,就能制作出轻便好用的鞋底刷,可以轻松除掉鞋底花纹中积攒的泥土。

想要通过创意手工制作达成良好的生活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教学要点:(1)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生活物品要十分常见,尽量选择易拉罐、塑料瓶、硬纸壳、废弃圆珠笔、一次性筷子这种学生熟知的事物。如果选择的生活物品比较偏门,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代入感。(2)确定的生活教育主题应具有一定的价值,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如果教育主题毫无特色,或对学生的生活无法带来明显的影响。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劳动教育在学生心中的评价。

(三)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想象的思维

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普遍喜欢幻想、喜欢玩耍。他们对新奇的事物会抱有强烈的探究热情,求知欲望十分旺盛。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思维的黄金期。由于创意手工制作课程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是将原材料的功能进行改进,使其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将学生的想象变成实物,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六上“兔子灯”的教学为例,兔子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简单,使用材料常见,可以用于教学铺垫,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开拓学生的实践思路。比如,传统的兔子灯骨架需要使用纯手工的竹条和木制轮子,但我们的制作能力不同,无法准备这些配件,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呢?学生们可以开放思考,分析身边哪些常见的道具适合于兔子灯的制作。例如,选择使用完的圆珠笔芯代替支架,因为圆珠笔芯的塑料管比较坚韧,具有一定的彈性,长度也十分适合兔子灯,能用来顶替竹条的作用。木制轮子则可以用塑料瓶盖代替,虽然坚硬程度与耐磨程度比不上木制轮子,但材料胜在常见。如果损坏,可以随时更换。以此类推,关于兔子灯的外部糊纸,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开放思考,寻找合适的材料。

在兔子灯的基础上,教师还能进一步放开手工制作的范畴,以“灯”为主题,鼓励学生自由选材,自由选择灯的制作风格。学生既可以从外形入手,将灯制作成小松鼠、小猫咪灯各种各样的外形。也可以从材料入手,使用玻璃杯、包装纸等道具,制作出不同风格的便携灯。由此,通过由点及面的教学,从某一个固定主题入手,逐渐拓展劳动实践的范畴,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成长。

(四)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

自信心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对个人价值、自我能力的一种评价,体现了肯定性的态度。小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对其学习效率能起到显著的加持作用。当前,小学生普遍耐挫能力较差,心理抗压能力不足。教师可以借助创意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教学要点:

首先,教师应注重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因为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失误,出现制作失败的情况。此时,教师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温言鼓励,点出这个失败的作品中有哪些闪光点。同时,要用遗憾的语气说明学生失败在什么地方。简而言之,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一种想法:我已经很接近成功了,只是不小心忽略了一些细节。只要下一次不犯错误,我一定会成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由此,学生就会一直保持坚定的劳动态度,不再将注意力纠结在自己的失败上。除此之外,当学生成功制作出优秀的手工作品之后,教师应当不吝奖励,给予学生优秀的评价。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教学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成就感。比如,让学生主动走上讲台,展示自己最满意的手工作品,收获同学们的掌声与赞美声,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劳动自信。

其次,教师应采取由易到难的劳动教学原则。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三上“团花”的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花式,逐渐积累成功的自信。再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鼓励学生接受劳动挑战。由于前期经过多次成功的铺垫,学生的耐挫能力会显著提升。即使手工难度提升,学生也不会产生颓丧的感觉,而是会积极思考,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努力尝试突破难关。

(五)借助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一直以来,小学生在生活之中会无意识地浪费许多有用的东西,这种习惯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教师可以借助创意手工制作课程,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价值观念。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上“我是家庭小主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话题。你的爸爸妈妈准备在周末出门,在这两天,你就是家庭的小主人。爸爸妈妈给你预留了一笔饭费和生活费,嘱咐你去市场采购一些生活用品。但你发现,爸爸妈妈留下的钱好像不够。面对难题,你能发动小脑筋,巧妙地利用家中不用的废弃物,贯彻勤俭节约的美德,将父母留下的钱有效利用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采购单,让学生自由选择手工制作的切入点。比如采购单中有遮阳伞,有学生灵机一动,想要尝试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确定制作计划,思考那些道具适用于遮阳伞的制作,为其做好查缺补漏。比如,学生选择了铁丝、圆珠笔芯,彩纸,教师可以给出意见,彩纸的坚韧性不足,很容易被风吹破,可以尝试用毛线代替。由此,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可以将勤俭节约的思想根植在学生的内心。

在小学劳动课堂教学中融入手工制作课程,不仅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机会,促进学生的劳动素质全面提升,还能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良好情感。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劳动教育,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探索教材以外的知识。由此,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手脑协调能力,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劳动课育人的功能。

猜你喜欢
劳动课手工劳动
那些年的“劳动课”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