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四体化、三转变”策略

2023-06-06 19:05:59张亚芳
师道·教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校本教研

张亚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必修课程,具体内容和实施以学校为主,对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是发展的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一、课程实施管理策略要突破“四体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策略的原则是基于儿童的发展,实现国家育人方针、学校办学特色、教师教育使命、学生发展的统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和实施有效地进行,在管理上需要突破“四体化”。

(一)实施管理制度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常态化”“规范化”地实施需要一个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1.科学管理:纵横有序。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但它的背后需要一个统筹协调、监控评价的课程管理机构。

纵向:我校基于本土文化开发的《我是毛织小传人》的主题活动案例中,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联系本地毛织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帮忙安排实践基地,教导处和科长落实课程开发和实施以及教研活动,中心组成员分别指导和监督活动的开展,科组成员落实活动开展,从家长和毛织生产基地聘请部分人员协助老师,做毛织品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教学,协助活动的开展。

横向:学科教研组由科长、中心组成员、科组成员组成,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具制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真正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

2.课程实施:形式多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活动实施形式是多样性的。多样化的活动正好满足孩子的不同个性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在《我是毛织小传人》主题活动中,设计了调查访问、毛织文化探寻、各种毛织品的制作、毛织品的销售等丰富的课程内容,采取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多样性视活动的进展情况而定,体现在实践时间上灵活性;活动地点的不限定性;学习内容上的综合性,学习方式上多样性。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习中,学生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建立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合作学习的机制,实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二)校本教研项目化

我们以“校本教研项目化”为导向,形成教研七步思路,即课堂教学—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确定教研主题—寻求解难方法—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理论。

1.专业成长的阶梯。“校本教研项目化”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避免教研随意性和肤浅化,我们将问题分解成校本教研的项目,多方寻求解难方法,深入研究,突破难题,推进课程深度实施,并取得实效。将校本教研纳入学校的教研计划中,督促教研组定期培训、交流研讨,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师之间的思想交流、融合创新,带动全校的师生把活动开展起来。

2.同伴互助的纽带。“校本教研项目化”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分解,教师研究的切入点越小就越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观察时,分析关注点就更有针对性;交流研讨时,对教学问题解剖更深刻到位;总结梳理时,能更客观更全面地提炼出实质性的带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有效教学方法或策略。

3.自我反思的平台。在做项目化教研活动前,教师要进行研究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某一个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尝试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或指导相应的实践活动。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在项目化教研活动中,教师才更有发言权,这样才能促使教师理性地审视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生发教学智慧,提炼实践经验,优化教学行为,实现内涵的提升。

(三)实践形态多样化

1.基于学校课程改革的融合式课程。这类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点,依据不同学科相似的教学内容提取出来,进行二次开发,整合成为一个个主题活动,纳入到学期教学计划中,成为融合式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2.基于学生成长的多元化课程。在对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真实生活,推出了多元化课程群,并设计好课程内容。我校成立了“和美社团”,社团课程丰富多彩,艺术课程含有建筑、书画、管乐等;信息课程含有智能机器人、编程师等;劳动技术课程含有农作物种植、传统手工制作等;家政课程包括煮汤、做饺子、做团子等。这些课程融趣味性、知识性、操作性于一体,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拓展,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为学生赋能。

3.基于学校文化的浸润式课程。我校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劳动节、读书节、缤纷艺术节、科技节等进行课程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避免活动的功利性和强制性,还善于将校园的景物加以课程化设计,丰富其课程的内涵。

(四)课程评价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学生成长导向,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监控作用。

1.评价主体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本,需要改变评价主体的结构,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社会人士以及学生本人。但并非每次活动都需要多主体评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评价内容的多样化。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将活动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自我超越。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家长评价侧重于孩子的主动探究性、成果的精彩性;组员评价重于同学合作的意识、参与活动的态度;教师评价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成果展示的创意;自我评价侧重于自我愿望的实现、老师的评价、伙伴的肯定。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自我评价是最容易产生偏差的,因为认识自己是最难的。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过程行评价,結合了档案袋、五星量表法、学分卡等多元评价方式。

二、课程管理要实现“三转变”

只有掌握科学的管理策略,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策略的根本,要从以下三个转变来实现。

(一)从管理走向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需要由校长、中层、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人员组织一个课程领导的共同体,共同参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管理工作,共同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等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协同共建课程,共同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变革。

(二)从执行走向研究

传统的课程管理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对于上级教育部门做决策,学校会机械地执行,对于学校各项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教师无条件地实行。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形态比较特殊,它的实施会打破了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根据《纲要》要求,学校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教师要负责课程开发和实施。那么学校要立足学生实际、校本资源,致力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管理策略,教师要不断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理解、实施和研究,这样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从评价走向建设

评价只是课程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有效、规范的评价管理,让教师在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从而不断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这才是课程评价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29:48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