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兵
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强调兴趣为主,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教师以“激发写话兴趣即可”为由,放弃任何指导,课堂成了“自由写话”的过程。二是教师以“规范写话”为由,过度指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被牢牢地禁锢在老师的思维和话语中,课堂中的学生亦步亦趋,缺乏灵性。而支架是指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写话任务而搭建的“脚手架”。支架的一头是学生的起点,一头是任务的终点。搭建的适宜支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通往“最近发展区”。
一、借助情境支架,激发写话动力
1.言说类。这一类情境支架,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言说来创设,旨在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例如,二年级下册的写话“我想养小动物”,教材中只是出示话题:“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教材中这一话题选择切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但是这一话题的情境性还不够强,缺乏真实的交际语境,话题的目的性和言说的对象不明确,影响了写作的明确。为此,笔者尝试创设以下的情境支架:
相信大家一定很喜欢小动物。如果让你向爸爸或者妈妈请求养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试着向爸爸妈妈说说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争取多写几条,打动爸爸妈妈,让他们同意你的想法。
這个情境支架是在教材话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入了“言说的对象——爸爸妈妈”,进一步明确了言说的目的性——让爸爸妈妈同意自己的想法。这两个要素的增加,让写话的目的更加明确,就是要说清楚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让爸爸妈妈同意。学生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写话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加高涨,更加有效地落实新课标关于“激发写话兴趣”这一要求。
2.表演类。这一类情境支架,是通过师生合作表演,创设出一个鲜活的情境,达到“诱发学生表达”的目的。例如,二年级上册的写话内容“猫和老鼠”,通过表演类的情境支架,更容易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和灵感。为此,笔者和学生共同合作,创设了一个“老鼠历险记”的情境:
师(戴头饰):我是一只小老鼠,站在桌上来跳舞。咦?这是什么?
(模仿碰鼠标的动作)呀,怎么出现了一只大猫!谁来模仿这只大猫咪?
生1:我是大猫咪。喵——
师:谁来说说这只大猫咪的样子?
生2:这只猫咪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还露出牙齿,大声地叫了一声——喵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你会怎么办?
生3:快点逃跑啊,大猫咪来了。上次我差点被他给吃了呢。
生4:吓死我了,快点躲起来啊!
师:小老鼠跑啊跑啊,回头一看,嗯?猫咪怎么不动呢?这只小喵咪又会做什么呢?
二、借助问题支架,拓宽写话内容
1.横向式。即问题主要是启发学生不断丰富对事物的描绘。例如,在写话“我想养小动物”中,学生会说到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很可爱。这时候老师可以追问“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呢?”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描绘事物。在这一问题支架的引导写,学生开始勾勒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小狗。小狗毛茸茸的,摇着尾巴,还会汪汪汪地叫。”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小金鱼。它的样子非常美,金色的外衣,大大的眼睛,还有特别漂亮的尾巴。它游泳的时候更加有意思。”
2.纵向式。即问题主要是启发学生不断构建故事的情节。低年级学生在写话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在平面上滑行,难以构建故事情节,因而写出来的短文往往肤浅短小。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借助问题支架,则有助于学生学会构建故事。例如,在写话“有趣的蛋壳”中,教材设计了两个问题支架:小虫子、蝴蝶和蚂蚁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在教材这两个问题支架的基础上,笔者又增加了相应的问题支架:早上,它们用鸡蛋壳做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做了什么?下午和晚上呢?它们又做了什么?这个问题支架,从时间这个角度进一步细化了小虫子、蝴蝶和蚂蚁的经历,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通过时间切分构建故事”的方法。
三、借助范例支架,提炼写话策略
1.指向段落。复沓的结构是低年级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结构形式。虽然写话并不要求分段,但是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构段的意识。例如,在写话“有趣的鸡蛋壳”中,小虫子、蝴蝶和蚂蚁用鸡蛋壳做跷跷板、热气球、遮雨的伞、睡觉的床,要写好这四个经历,就应该指导学生写好其中一个经历,再让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在教学中,笔者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供学生参考:
早上,小虫子、蝴蝶和蚂蚁三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过了一会儿,他们觉得很无聊。蝴蝶说:“这儿有个鸡蛋壳,我们找根木头来,做个跷跷板吧。”说干就干,小虫子和小蚂蚁找来了一根木头,他们两个坐在两头,一高一低,起起伏伏,玩得可高兴咧。蝴蝶在上面飞舞着,也“咯咯咯”笑个不停。
笔者引导学生发现,这一个段落先写“什么时候,在哪里,它们碰到什么困难”,再写“它们用鸡蛋壳做了什么”,最后写“它们是怎么做的”。在梳理这一构段方式之后,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写一写用鸡蛋壳做热气球、遮雨伞、睡觉床的具体经历,有了这样的支架,学生的写话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2.指向整体。低年级学生思路不够清晰,写话往往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显得无序。提供指向整体的范例,有助于学生理清层次,有序表达。例如,在写话“我想养小动物”中,笔者在指导之后,出示了整体性的范例,帮助学生构建“从几个方面来写”的意识:
爸爸妈妈,我特别想养一只小狗。为什么呢?小狗很可爱。它全身都是毛茸茸的,还有一对大眼睛,特别是小狗的尾巴,一摇一摆,有趣极了。小狗还会陪我一起玩呢。如果我写作业写累了,就和小狗玩一会,我可以和它一起去散步,还可以一起做游戏,有了小狗的陪伴,我也不会感到孤独。听说小狗还会看家,要是有人来了,它就会汪汪地叫,告诉我们有人进来。
出示这样的范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玩耍、好处”等方面,一层一层地写,这样就不会混乱。
四、结语
设置情境支架、问题支架、范例支架的内在逻辑是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三个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写话”的具体要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有的放矢,设置支架,激活思维,激发灵性,提供策略,让低年级学生写话时真正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度重点立项课题“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202011)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