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晨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拥有高技能、高水平就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基于地方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用人单位也相应提高了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的就业功能被逐步强化,高就业去向落实率背后普遍存在着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1]。近年来,关于地方产业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郑寿(2022) 从新工科背景出发,提出可从校企合作、聚焦产业需求、强化志向驱动和加强工程实践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2];张明广和茹宁(2020)以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对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供需匹配矛盾进行归纳分析[3];施炜(2016)从产业转型升级角度出发,认为应从预防、支持、激励和可持续四阶段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4];胡永远(2020)总结出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主要体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构性失业[5]。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和拉动产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价值和作用。但从产业需求视角出发,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路径的研究尚不完善。L 校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L 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其中2019-2021届毕业生共计9099 人,毕业生以闽西南地区为就业首选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本文以L 校2019-2021 届毕业生为观测对象,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企业用人现状,探析从校企人才培养、生涯适应力和心理资本等方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产业需求包括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需求影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输出类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先导[6],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产业价值,也是构建人才培养的内在主线。地方高校对接产业需求,是为了促进技术链的优化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甚至是促进技术链的适度超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7]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与职场环境,并能满足特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个体专业能力、团体能力、创新能力及与之匹配的职业素养的综合体。[8]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集中为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其中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就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又滞后于产业需求,就业能力不足势必加大就业难度。
L 市的矿产资源多达60 余种,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在发展资源型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L 市的支柱产业是有色金属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重点产业是能源精化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烟草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 新兴产业是光电与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2019 年到2021 年L 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678.96 亿元、2870.9 亿元、3081.78 亿元,其中,2021 年第一产业占比9.8%、第二产业占比42.9%、第三产业占比47.3%[9],近年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提升。
本次调查通过向面向L 校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1 年11 月至12 月,共发放问卷160 份,回收137 份,回收率85.6%,有效问卷129 份,有效率为94.1%,其中第一产业0家、第二产业69 家、第三产业60 家。问卷样本主要是近年来长期招聘L 校毕业生的闽西南企业,其中企业规模300 人以下的占39.85%,301-1000 人的占12.26%,1001-2000 人的占13.01%,2001 人以上的为30.89%;企业性质主要类型为“民营企业/ 个体”,占比达到56.48%;其次为“国有企业”(18.52%)。问卷内容涉及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用人需求、L 校毕业生在企业的任职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评价、企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等。
1.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最大,营销岗次之
在对各类岗位人才需求量排序中,112 家企业将技术型人才排在用人需求第一位,其它依次为营销类(55 家)、科研类(41 家)、管理类(28 家),其他(11 家)。111 家(占86%)企业认为目前紧缺的人才类型是职业技能型。
2.毕业生散布在地方企业,离职现象不严重
在长期合作的地方企业中,有L 校毕业生0-3名的企业60 家(占46.5%),3-5 名毕业生的企业30家 (占23.3%),5-10 人的企业12 家 (占9.3%),10人以上的企业27 家 (占20.9%)。其中48 家 (占37.2%)企业的毕业生离职频次为0-3 次,53 家(占41.1%)企业毕业生离职频次3-5 次。
3.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岗位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信息统计,L 校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教育”、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L 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将录用的毕业生23.6%安排在技术开发岗,21.3%安排在储备干部岗位,17.6%安排在其它岗位(如营销岗、储备工程师岗),16.7%是基层工作人员,13.4%是中层管理干部,7.4%是一线技术工人。在专业理论与企业需求差距上,23 家 (占17.8%)企业认为有一定差距,73(占56.6%)家企业认为基本满足,33 家(占25.6%)认为配合得很好。
4.企业认为毕业生需加强的就业能力
针对L 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需提高的就业能力偏向为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在毕业生其他需提高的就业能力上,33 家企业填写了其他能力,其中,16 家企业认为要毕业生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6 家建议毕业生提高抗压能力;4 家认为毕业生职业规划不明晰,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此外毕业生仍欠缺的能力如:英语水平、新能源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一是L 市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发展先进的制造业要推进支柱产业的改造提升,通过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高校对地方企业的技术技能型劳动力输出不够,毕业生技术技能水平相对不足。二是L 市第三产业不断提升,以营销类岗位为例,企业需求量大,但毕业生对销售岗的职业偏见导致就业意愿不强,就业观与职业观定位不明晰。三是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毕业生与就业能力相关的工作能力培养不足。尽管校企通过多种方式联合育人,但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需求的路径不够清晰,高校缺乏对在校生就业关键能力的系统育人体系。
L 校2019 届-2021 届毕业生中,在福建省内就业的比例分别是80.33%、75.21%、78.51%,其中在L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6.44%、24.99%、23.03%。L 校的专业对接产业分布为第一产业8.57%,第二产业23.08%,第三产业68.35%。毕业生就业最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布产业为第三产业近65%、第二产业近30%、第一产业近5%[10]。其中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慢就业现象普遍。L 校近三年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2.8%,其中2020 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未就业人数多。2019 届未就业毕业生选择继续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比例为67.96%,2020 届占比57%,2021 届占比79.39%。然而L 校每年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实际录取比例并不高,2019 届研究生及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仅2.7%,2020 届为4.64%,2021 届为4.66%[11],低录取率的背后存在部分学生逃避就业。自愿选择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在慢就业期间如果未能主动提升技能,做好职业规划,这样的择业观也将直接影响就业。
2.毕业生有较高的求职期待。在专业与工作吻合度较高的情况下,L 校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内离职。离职原因主要为“个人在企业发展前景有限”和“工资福利较差”。近三年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中最关注“薪资福利“和”晋升空间“。毕业生的离职原因与求职目标相似度较高,学生的就业观念功利性较强,高估高等教育的价值产出[12]。
3.毕业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锻炼,专业技能有待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新锦成对L 校2019-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2019-2021 届毕业生一致认为影响求职的因素依次为: 实践经验缺乏、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求职信息渠道少、求职方法技巧缺乏。未就业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太少” 等。未就业学生的求职困难倾向于外部归因,自我认知不清晰,认为“就业能力不足”在求职中影响不大。
4.毕业生就业基础能力重要度及现有水平。根据第三方机构新锦成对L 校2019-2021 届毕业生的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毕业生认为就业基础能力重要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2019 届:善于观察、逻辑思维、表达能力;2020 届:逻辑思维、善于观察、表达能力;2021 届:主动学习、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而毕业生就业基础能力最欠缺的三项分别是:2019 届:记忆能力、创新思维、表达能力;2020 届: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创新思维;2021 届:善于观察、记忆能力、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可迁移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缺乏但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不少毕业生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危机意识,面对求职决策时摇摆不定,自主性不强,就业能力薄弱。同时,毕业生的职业认知不够清晰,未能客观分析就业能力与职业需求的适配性,从而产生不合理的就业期待。此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培养时间短暂,就业自信和就业能力未系统建立将导致生涯持续性不够。
根据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只达到70%[13]。L 校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思考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地方高校应当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总结和完善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主动配合产业需求和地方经济转型,在与地方互动中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4],因此,地方高校可着重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人才培养内外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的调节适应机制和主动发展机制。[15]其中调节适应机制是高校根据产业、企业等外部环境的用人情况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方向。L 校的人才培养也应结合本市支柱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对技术技能型的人才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第一,学科专业对接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专业和课程设置应有衔接性,L 校要着力打造智能机械与专用车制造专业群,有色金属与光电高新材料专业群,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师教育专业群等相关特色专业。而专业课和实践课是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的主要阵地,高校开设的课程应紧跟社会发展,满足产业需求,服务企业主流技术。虽然毕业生理论知识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但高校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于地方产业的需求,如L 校暂时缺乏半导体制造流程相关专业课、金工实训缺少精密仪器学习的内容。因此,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主动对接,动态收集更新企业需求。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出新要求。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引导主动学习。加强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衔接,创新教学方法是新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16]。产业有新需求,高校教师也应有新的教学思维。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力、表达力,适时地鼓励和赞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主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法,鼓励学生以赛促学,将理论与实践融入学科竞赛中,自主思考、探索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目的。第三,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加强校企合作。当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普遍安排实习学生参与简单的实践操作,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降低,操作能力也未相应提高。而实践操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就业的优势技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加强实践育人,适当增加金工实训、企业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高校也应加深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根据地方产业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实习实践授课计划。地方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安排企业导师跟踪指导,让学生学有所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可通过小技改项目让学生参与,学以致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从校内实训室到校内研究所最终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连续无缝衔接培养[17],使得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发展。
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是个体在遇到生涯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整的准备程度或社会心理资源[18]。结合产业需求,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可从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开展教育培养。生涯关注上,利用“抉择日记”、“生涯自传”、“生涯彩虹图”等方法,回顾个体在以往的人生中做出的重要决定并加以分析,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到生涯规划是贯穿人生不同阶段和角色的探索。生涯好奇方面,通过邀请本市制造业、教育业优秀行业先锋进校职业宣讲、参观本地企业、低年级学生提前参加宣讲会等方式,了解职业环境。同时设置“我的成功日记”、成就故事等活动挖掘自我优势,分析自我优势与职业环境的契合度,为职业选择做好准备。利用多渠道了解当下就业形势与目标职业的特点、用人需求与发展轨迹,定位个人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差距,从而客观地构思规划职业生涯,理性看待求职岗位、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生涯控制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决策能力和规划能力,因此当学生通过科学的决策类型测试了解自己后,引导学生用决策平衡单、理性决策模型等方法做出正确判断。建立生涯自信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尝试设计乐观和希望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活动干预生涯自信,当求职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求职行为越是积极。此外,毕业生择业时要有开放的就业心态,在校期间要扩展社会性需求视野,增加个人职业探索的机会和体验,锻炼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树立求职自信,激发内在能量,从而提高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强调个人的积极心理力量,是提升个体行为积极性和行为绩效的心理资源[19]。心理资本对求职者的就业能力、求职成功率、满意度、规划及策略都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当前毕业生出现了因缺乏自信,逃避求职的慢就业现象、就业无能感以及就业基础能力不足等问题,追本溯源是由于心理资本开发不足。因此,高校要结合行业环境、企业用人需求、朋辈影响、学生个人特点等方面因素,形成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专任教师全员覆盖的多维心理育人体系。一方面,将心理资本干预融入就业指导培训中,如在就业指导课堂中开展“我的成功故事”、乐观干预、认知疗法、韧性训练等小规模的心理团辅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心理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抗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就业基础能力。在心理资本开发过程中,引导学生“审读自我、正视短板、合理归因”[20],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采取求职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应对方式,并有效维持工作,增强就业满意度。
为了满足地方产业人才需求,高校毕业生需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一系列通用能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融入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衔接,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体系。毕业生也应激发自身心理资本,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地方产业、经济、教育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