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华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诗性” 教育是由柳袁照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并率先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开展了以 “浸润” 和 “体验”为特点的“诗性”教育的成功实践。“诗性”是以感性的、艺术的、审美的方式来感知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是一种美学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进入新时代以来,在“诗性”思维影响下产生的“诗性”教育,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被发展与践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推进与理论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并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取得新成效。因此从“诗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与成功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社会的、实践的人,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会受各种思维方式所影响,既有“理性”的思维,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各种社会实践,也有“诗性”的思维,以极具“诗意”的美感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推动人进行“诗意”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具有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目的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下进行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在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因此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诗性”与“理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会造就不同的实践活动。
意大利思想家维柯提出了“诗性”的概念,以“诗性”去对抗当时所盛行的“知性”,即不断发展并冲击传统观念的自然科学。维柯在其著作《新科学》中,以“诗性智慧”来描绘人类早期社会时的思维方式,将“诗性智慧”的思维方式视为人类以感性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1]“诗性”是对人的感性认识的完善,是非判断的、主客不分的对“美”的认识,“诗性”的思维常常会具有违背常理的特征,从想象力出发,进行“创造性地想象”和“想象中进行创造”。在人类早期社会,人类会从自己的想象力出发,将主观情感赋予到客观事物中,如对自然和“神”的崇拜,就是人类将自己意识中所想象的存在赋予到客观的事物寄托上,就是“诗性”思维的体现。而 “理性” 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理性” 的思维是逻辑的思维,在本质上是对现有事物的否定和怀疑,并通过合理的逻辑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时,要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总体、全面的角度出发去概括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以严密的推理逻辑和反思思维形成“理性”认识,指导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进一步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具有明确的合逻辑性和实践理性。
在 “理性” 思维的指导下,人的活动致力于求“真”求“实”,探世界之本源,寻发展之动力,在已有理论和现实基础之上,以“推理”与“反思”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在“诗性”思维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会具有独特的想象的美感,正如中国灿烂的诗歌文化中,将人的情感赋予和寄托在世间万物之上,形成极具美感的语言文字流传下来,引发人的共情与思考,跨越时空感受几千年前的风风雨雨,在现实与过去之间去体悟人生、展望未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渗透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之中。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内在地包含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理论上的教育,更要实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观点的影响,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学生明白“怎么做”,引导学生树立“我要这样做”的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以“理性”的思维为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也要以“诗性”的思维为指导,营造具有“诗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效果,要实现“理性”与“诗性”的统一。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理性”忽视“诗性”,那么单纯的逻辑会走向极端,而逻辑的极端会衍生出疯狂。在人的思想观念中,感性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用“理性”的逻辑来加以判断的,“理性”的逻辑无法分析人的复杂的情感,过分的逻辑判断可能会将感性的事物引向荒谬的方向,直至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如果只有“诗性”的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与幻想式的“乌托邦”,缺少了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映照现实,更无法从现实抽象为理论,学科和实践发展将停滞不前。[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诗性”,忽视“理性”的存在,单纯的以人的情感本能去进行事实的判断,那么作为实践活动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立足点,也就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推进和发展的问题。
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坚持“理性”与“诗性”的统一,既以“理性”的思维实现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推进,也以“诗性”实现人的思维情感的发展和飞跃,向实现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断努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性”思维的指导,进行科学理论、逻辑思维等“知性”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辨性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优秀能力素养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推进“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进行“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人才的培育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教育或者施加教育的过程,而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诗性”的思维和方式,可以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使个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教育,成就自己的“诗性人生”。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所组成的,日常生活是常态,是与个人生命感受直接相关的非系统化、自发性的生活状态[4]。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除了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之外,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进行“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诗性”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日常生活相接触,与人的日常心灵状态相碰撞,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日常生活的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相融合,需要寻找到人在思想上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切点和突破点,这个关切点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判断的情感点,而“诗性”这种主客不分的情感思维可以更好地引发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实现从理论教育到日常生活的跨越。“诗性”可以将“理性”与人的感性紧密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载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美的体验,使人产生心灵上的激荡,使人在主体和客体统一中感悟“诗性人生”。[5]“诗性人生”源于人对日常生活中的美的体验,是对日常生活中美的探寻、创造与享受,“诗性” 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善主体自身,提高人的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享受自己的诗性人生。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以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心灵层次的教育易被忽略,而能够以分数显示出来的理论教育是大多数学校教育的重心,这也是在考试制度下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进行“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冲破传统学校教育侧重应试教育、理论教育的不足,在理论和技能教育之余,以“诗性”的教育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审美观的形成,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更加强调知识和人才的作用。邓小平明确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6]学校教育是规模性培养人才最好方式,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应试教育问题[7],“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进依旧存在着课程设计模板化、课堂流程固定化、作业内容形式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标准刻板化等现实问题[9],对教育成效的判断最终以评等级、打分数等形式呈现。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贯彻“诗性”的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诗性”的方式,以感性的、艺术的、审美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观念等,如开展革命文化的沉浸式教学,创造具有丰富精神文化的学习氛围,营造出直击人心灵的“诗意”之境,对德育和美育等心灵上的教育比单纯进行理论的灌输和讲解取得的成效更为深远和有效。
在“诗性”的引领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同频共振,将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和美学教育、诗意课堂融合在一起,发挥美育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审美、对人的自我状态再提升的作用。[10]这需要构建具有诗意的教学课堂环境,以“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去冲破传统应试教育对德育和美育功能的遮蔽,构建诗意的学校氛围,开展具有“诗性”的教育活动,以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贯穿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中,让学生可以在学校教育中“诗意的栖居”,以“诗性”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1]充分调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底蕴,以“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带动社会群体增进文化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民俗风俗、诗歌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以意境的表达为核心,注重形神具备,强调“美在意象”。与现代西方文化中强调“理性写实”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更加注重“诗性写意”。[12]以“汉字”为例,“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从最原始的刻画符号,到“甲骨文”等“汉字”形式,都具有抽象的形象性,发源于现实的物象的同时,逐渐超脱出物象的本身含义,可以通过扑朔迷离的奇妙构思的“汉字”组合,构造出无穷无尽的生活意象。中华传统文化正以情感意境的营造为指向,超越现实物象的境界,构成了中华民族对“诗性”的审美标准的共同追求,以达到对生命感知和情感言说的审美意境。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诗性”底蕴的挖掘,构筑“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境,在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中以抽象的形式表达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超越各种错误思潮对具象事物的所谓的“理性”分析带来的思想混乱,对各种社会群体特别是信息受众群体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和凝聚共识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爆炸式的信息传播与表达在网络等媒介上盛行,带来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冲突与碰撞以及历史虚无与民族虚无等错误思潮的泛滥,对社会群体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的“诗性”底蕴融入到“诗性”的教育中,有助于在现代社会唤醒生活刻画在中华民族基因中的内在审美追求,以超脱现实物象的抽象表达更好地凝聚社会各群体、各民族、各阶层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推进各群体在社会交流实践活动中的文化自觉,以“诗性”的意境表达和思维方式构筑起坚实的文化阵地,推进社会各群体的文化自信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首先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3]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更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引领。同时,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4]“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通过“立德”来培养人,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前提性问题,在“立德”的基础上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具有社会主义信仰、具有国家认同、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只有三者有机融合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要“树”的人。[15]在新时代的教育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公道教育深入人心,增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终身的新时代人才。
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人才,不仅需要提高青年学生的能力素质,更需要增强青年的理想信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出具有高觉悟、高素质、高水平的新时代人才。进行“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价值观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在价值观教育中,无论是开展“四史”教育,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逻辑式的理性分析往往只会使教育变为干巴巴的说教、变成照本宣科的讲解。要想引起学生的共情,在教育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就需要有“诗性”的教育方式的参与,以情感共鸣的方式讲述历史、传播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精神素养,为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打牢精神根基。
“诗性”的教育思维在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均会有所涉及,“诗性”的教育方式在部分学校教育中也进行了极为可观的成功实践。“诗性”从哲学层次的高度实现了与现实的教育生活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活动实现了有机结合;以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形式传达特定的文化知识、理论逻辑,与学生们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以极具“诗意”的形式实现理论与情感的双重共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人才起到了思想上的引领和奠基作用,发挥了“诗性”思维在现代社会的时代价值。
柳袁照先生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对“诗性”教育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他以苏州第十中学为基点,开展了以“浸润”和“体验”为特点的“诗性教育”,从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三个内涵层面以“诗性”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基于“诗性”的思维,探索实施直抵心灵、诗心化育的德育课程,用“审美、人文、感恩、生命、智慧、创造”这六个主题词来呈现诗意的校园文化特征,围绕这六个主题词,精心设计各种德育活动,形成了 “园林校园”“人文校园”“生命校园”“感恩校园”“智慧校园”“创造校园” 六个模块的德育课程,编写了《诗意校园》的校本教材。[16]以丰富的诗性文化课程、结合经典的教育活动,建立起文化浸润和情感体验的审美课堂,构筑起宽广的学生身心发展平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一次成功的 “诗性”的教育实践。由此,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诗性”的思维开始广泛地浸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学中,通过“诗性”的思想政治活动,教出本真,教会唯美,教得超然,进行人性的教育,提升学生公民素养,重视学生人格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畅论世事的舞台、教学相长的牧歌。[1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诗性” 教育的思维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榜样塑造和实践锻炼等,其中开展有效的实践锻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单纯进行理论学习更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方式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教学、影视赏析、社会参观调查、阅读研究、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和网上调查等,对于如何选择实践方式、实践地点,就需要以“诗性”的思维出发,寻找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方式和地点进行有效的实践,既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实践性,更要突出实践方式选择的典型性和“诗性”。如在进行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教学中,可以选择有红色革命事件、英雄人物、遗址遗迹、纪念场所、生活器皿、红色标志,以及红色文化影响下人们衣食住行等环境氛围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使知识超脱于书本的局限,能够为青年学生所感知、触摸并进行情感交流。以“诗性”的思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营造文化育人、情感交流的浓厚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达到“真的解释、善的教育、美的建构”的“诗性”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18]
“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体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包括电视媒体进行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并且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诗词大会》及《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几千年的诗词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在《经典咏流传》中,以音乐的形式使诗词文化在受众之间再次传播,将受众引入诗词文化的熏陶中,在熏陶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在东方卫视联合复旦大学、观察者网联合推出的思想政论节目 《这就是中国》中,在张维文教授带领下开展演讲、对话、访谈,在互动和辩论中去讲述最真实的“中国故事”,这也是以一种“诗性”的方式,在交流中开拓视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主动地接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并主动融入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诗性”作为一种与“理性”相区别的思维方式,在对人在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等抽象性层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诗性”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具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当下,如何继承并发扬对“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实践探索,更好的将“诗性”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诗性”教育的精神引领作用,是后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