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玲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数字时代以新技术赋能教学,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就要找准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痛点和堵点,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实践的痛点问题为突破,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协调转型为基本路径,助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数字化建设。
在硬件与软件建设方面,多数院校的教学设施都较完善,建设了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训室、新型智能教室、校园全覆盖的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共建了部分在线开放课程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但还是存在着对其使用频率及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教学模式方面,高职院校年青的思政教师已逐步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学校也通过课程建设项目与教学研究项目来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开展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但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创新度不够,不能较好地适应思政课程的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包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着我们是否能让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现代化的问题;在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我们现行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培养出面向未来的高端人才的问题;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我们是否能以数智技术赋能教学,以实现思政课的资源提质、教师提能、课堂提效的问题;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着我们的评价与目标是否能够形成完整闭环的问题。
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条件方面,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部门都创造性地建设了部分思政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但是这些课程资源具有普遍性和宽泛性等特点,多数都是对书本知识的线上讲解,对于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较好的针对性,也无法产生数字化教学的交互体验。还有部分学校创建了思政课程的虚拟仿真实训室,但主要是用来播放影片或者只是“换个教室上课”,没有真正的将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好利用好,也未将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融入到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教育数字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实施要点就是要准确地把握时代之趋:聚焦数字中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当下,人工智能对职场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时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担任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任务,必须要站在教育的最前沿,找准当前教学的痛点和堵点,优化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升级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或者只会机械的技能操作,而是能学会主动思辨,寻找新的发现,创造新的知识的新时代工匠。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成果导向的反向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要清楚地聚焦在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以最终目标为起点,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场景中,从而产生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和境界,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
回到学生本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就未来的教育提出设想,“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服务性,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教师为知识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在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的创新探索中,我们要实现教师为学生的未来而教,学生为自己的未来而学的转变。
进入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教育已经步入一个平台支撑、数据驱动、AI赋能的时代。我们知道的,学生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学生有办法知道。如果教师仅仅只能传递知识,将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因此,要实施思政课程数字化建设,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使现代的教师成为“技术派”教师。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对标《方案》,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必须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教学理念方面,遵循OBE 教育理念进行思政课程的转型建设。OBE理念也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也有“能力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或“目标导向教育”的提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它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对学生能够做什么样的培养,是一种注重教育产出的教育理念。
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顺应时代趋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时代要求为标准进行持续的改进。在OBE 教育理念下,我们的思政课程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养的关注,而非只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
在教学目标方面,实现了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型。由“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为目标”转变。把培养人的智慧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注重培养人的思维、引领思想、引导价值观的树立,由此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新形态。即以教学目标为成果导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思政课的产出成果,将目标与成果融合一体,以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依据《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确立知识、能力和素养三维教学目标,围绕这三维教学目标,探索与之相呼应的学习成果,如知识目标方面,如何产出“知识中的思政课”以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功底;能力目标方面,如何产出“生活中的思政课”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方面,如何产出“故事中的思政课”以增强学生的价值情感认同并坚定四个自信。
在教学体系方面,数字时代仅仅以“知识的讲授与获取”的教学体系已不符合当代的发展需求,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下,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从供给端出发优化教学体系。
实现教学体系优化升级,就要以供给侧拉动需求侧,从教师供给的终端进行优化。在思政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结束后,教师都要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对学生高阶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及时并持续优化教学。实践证明,“以能力应用为核心”的服务型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程度,学生实现了从“被动的听与想”到“主动的辨与讲”的转变,能够创造性的产出“故事中的思政课”“生活中的思政课”和“书本中的思政课”等学习成果。
在教学模式方面,也应围绕这个侧重点来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趋式的多维融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思政课程“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多维融合教学模式强调集体学习和思辨讨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团队,通过协作、讨论、分享等多元化多维度的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维融合教学模式:一是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和行为偏好的多维学情分析。二是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维教学目标。三是体现在“双轨四步三平台”的多维教学法。“双轨”即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轨道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轨道。“四步”即课中教师通过设疑启思、新知初识、深化释义和实践躬行四个环节展开递进式教学,学生通过自我启发、自我立论、自我构建和自我应用进行自主学习,教与学充分融合以实现多维教学目标,产出教学成果。“三平台”即通过学银在线自制开放课程、学习通平台和虚拟仿真资源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以实现学生由初探到巩固的学习闭环。四是体现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维教学评价。客观评价主要借助学习平台系统进行记录,主观评价主要由课中任务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五是体现在多维知识体系。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以问题为牵引,以理解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以一维知识点带动二维知识面形成三维知识体系搭建四维知识结构,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在教学实施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借助AI 助教、思政数字平台资源、智慧教学平台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及资源的全过程使用,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教学拉力,提升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参于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专业的时代要求进行内容重构。在基于OBE教学理念下的多维融合教学模式中,教学主线链条和教学内容通常是围绕预期成果而构建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源自于教材,对课程目标的覆盖存在局限性,但OBE 教学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链条与教学内容并非拘泥于教材,而是立足于目标与成果来进行重构。
结合教学成果的产出需求和要求,思政课教学链条需要融合创新,教学内容也要依据新的教学链条进行重构。要产出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将单一的“知识链教学”或“问题链教学”转换成为“故事链、问题链、知识链”的三链融合式教学,将教学内容紧紧与之相结合,实现“三链合一”的新型教学链。
同时,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深度结合受众的专业背景,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因材施教,彰显“大思政课”理念。
教学评价方式方面,应实现从“评价记忆”到“评价目标成果”转变。在对教学评价的探索中,着眼于成果目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依据“双轨四步三平台”教学法,结合“三链合一”的新型教学链,须配套多维教学评价体系。围绕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教学综合评价,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与成果产出的评价比重,完善教学三链条的评价机制,形成多维教学评价,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多维教学评价进行了四阶评价指标的逐级优化:一级评价为解释性评价,即学生运用即有的资料对概念进行释义,也就是对一维知识点的检测评价。二级评价为领会性评价,即学生能对社会现象、社会观点、事实和数据等进行合理的说明,并能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也就是对二维知识面的检测评价。三级评价为应用性评价,即能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对三维知识体的检测评价。四级评价为创造性评价,即能超越原有思维,也是就对多维知识结构的高效应用,能够突破现阶段的局限性而探知未的来的规律。并非所有的深度理解式的学习都能达到创造的,但创造一定都是建立在深度理解基础上的。在作者现阶段实践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中,最高教评实现了三级评价,后期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方面,探索了构建基于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基础上的云端一体化多数字教学环境。通过高效使用虚拟仿真实训室,使学生获得沉浸体验、虚实结合的智慧教学环境。通过智能化博物管以及各地方线上红色教育资源,使学生打破空间的壁垒去直观的感受课程资源。在线下智慧教室,教师通过AI 技术将其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使教师形态多样化,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通过智慧学习平台的社交讨论空间,扩宽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广度和宽度,使学生获得虚实结合的无缝学习体验。
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并整合好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平台的思政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以及各智能技术网站的技术资源,将数字技术与线上线下的资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针对性的丰富课程资源库。同时借数字技术助力思政教育建成一个更加灵活,具有个性化和发展性的课程系统。
强教必先强师,要进行思政课程数字化建设,实现思政课程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培养思政教师“现代化教学”意识、素质和能力,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技能高超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实现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发展,必须要深刻认识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进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牢牢把握住建设要点,从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多路径协调创新,将教育教学改革和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落实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新时代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