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探究

2023-06-05 17:16曾利霞付建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连锁产教零售

曾利霞 付建威 王 攀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在移动支付、5G 通信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新零售,搭乘时代快车,迅速发展。新零售是将线上网店、移动APP、实体门店等多种销售渠道融合,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和便捷高效的物流,将库存、营销、支付、售后服务连接成一个整体系列,进行数字化运营。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人才标准,新零售的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零售业期望出现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经营精英,这也促使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变革。新零售业态下的门店也不再只有售卖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而是更注重顾客的购物体验,同时还满足部分休闲与社交需求,门店将成为商品多元化的一个展示平台。新零售融合了传统零售业和电商的优点,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对该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1 新零售业态的人才需求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新零售通过大数据技术重构“人、货、场”这三个元素,创新零售服务方式,提升零售业销售效率,使得防疫、生产销售各方都不耽误,与传统零售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疫情影响下,传统零售业受到较大冲击,新零售经济却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 万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数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2%。

在新零售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新零售业态的连锁企业对新零售特别是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上涨。《麦肯锡_CCFA2022年中国零售数字化白皮书》里提到,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落地,零售商充分拥抱组织、人才方面的变革,但现实推进却困难重重。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 年新零售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3 年间市场对新零售方面人才的需求增加了近20 倍,新零售产业的平均月薪达到1148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新零售有技术数字化、信息化、市场化相融合的特征,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较高,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懂销售的不懂新技术,懂技术的又不懂销售、不了解客户心理的现象,造成新零售业态出现“人才荒”,如运营总监、产品经理等管理职位,以及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技术工种都供不应求。

2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具备一定行业职业技能的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领域更要与时俱进,针对新零售的特点,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零售人才。新零售行业发展迅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即插即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实现高度的产教融合,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依然遵循传统的育人模式,在产教融合上存在不少弊端。

2.1 课程设置不够全面,与企业实际脱节

当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门店销售能力、商品管理能力、服务技能,还是以线下或单纯电商为目标,对于新零售业务方面商务数据的收集分析,人工智能等课程设置较少。关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课程分属于不同的专业,缺少跨学科类别的融合培养。因新零售是新兴行业且发展迅速,学校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2.2 教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企业需求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理论教学,校外实训环节时间短,实践安排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存在综合实践能力差的问题。部分院校虽然有校企合作模式,但大多也停留在简单的学校出人,企业出职位的状况,对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企业和学校缺乏长效稳定的沟通机制。另外,部分企业单纯追求用工的廉价,缺乏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不利于人才培养。这些因素导致学生缺乏核心素养,毕业后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企业预期。

2.3 部分职业院校老师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缺乏

师资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较多高职院校的老师只善于理论教学,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场景的机会,缺乏实战经验,且新零售模式发展迅速,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无法站在最前沿掌握最新理论和技术技能。“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一方面能在学校理论教学,同时又具备产业实践经验,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也是目前新零售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4 校内实训资源不够强大,实训条件跟不上行业发展进度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大多为软件模拟经营或者是传统的线下门店模拟经营。而新零售模式要求企业对人、货、场进行重构,从店铺选址到订单生成等环节都需要大数据技术支撑,学校在实训资源、实训条件建设上,与企业对接不足,融合不够,多数职业院校现有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新零售人才的教学需求。

3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育人的路径

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标志着产教融合从理论走向实践。方案指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学校共同招聘、培养专业人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由此可见,真正的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互补,发展共赢。能否培养技能性的应用人才,帮助企业发展,为企业带来价值,是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关键。新零售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产教融合的培养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3.1 与新零售企业合作完成课程体系和标准建设

学校可以根据新零售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和标准,企业及时提供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指导学校进行课程开发。如连锁企业的业务主管、连锁门店负责人等,既要懂得门店经营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又要培养员工,增强员工凝聚力,搞好企业文化。要求掌握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学校可以根据这些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再比如,现在销售行业的运营总监或者数据分析师,要预测分析行业动态,收集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辅助店铺决策,这些都需要有计算机软件知识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连锁专业课程如零售数据分析及门店运营管理等课程教学应改造相关教学内容以适应企业需求。其次,学校还可以根据门店运营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例如日常的商品管理、员工工作绩效考核、顾客服务管理、门店店面设计和布局,售中售后客户服务等的工作要求及标准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随着连锁行业的发展,出现很多行业技能证书,如连锁经营管理师、助理营销师等。课程设置应结合这些技能证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新零售连锁门店的日常经营。

3.2 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投入门店的经营管理,这要求此专业的老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方面,学校可积极鼓励该专业的教师到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沿的企业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向连锁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通过实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持双证上岗,即教师资格证和专业资格证。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从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业教研导师,协助校内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训课程,拓展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校就能学习最新的新零售理念和专业技能。学校还可以联合企业举办产学研项目,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双师培训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完善师资培养及评价考核机制。

3.3 实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模式即通过学生、学徒的双身份,学校、企业共同培育人才。这是最近几年教育部提出的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实行“双导师”制,学校专业教师教授理论方面的知识和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老师负责实践方面的操作教学。校企双方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精准定位,双方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人才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度整合。

高职院校和新零售业态下的连锁经营企业可共同探索建立理实一体化的商业连锁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在理实一体实训基地展开,在实操中巩固强化理论知识,老师在演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同时,通过招投标等方式,争取一定的政策支持,使企业能利用该商业实训基地营业,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改变产教融合中“校热企不热”的局面,用这个方式,高校可为新零售企业培养专业对口且技术技能管用、实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 结语

加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所决定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目前实施的育人模式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训条件有限、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文章探索了将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育人路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培养适应新零售模式的连锁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连锁产教零售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