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卓异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教育向数字化转型。2023年2月的世界教育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对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教育数字治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答应,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把握好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困境和实践进路,是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新机遇,应对现实困境,开拓高校思政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的必要前提。
教育数字化指在教育场域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要素、教育业务和教育场景实现数字化,以此促动教育全方位创新和变革的过程。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将数字化作为一种方法与理念贯彻到思政教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中,以此推动思政教育的全方位创新,实现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思政教育数字化,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升级育人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为提升思政教学质效、实现精准育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数字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助推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更新。发展数字教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各大育人主体自觉增强数字意识,树立数字育人新理念。此外,思政教育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调整和优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结构,并为育人对象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学习方案,使得教育理念实现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二是升级育人模式。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活动通常在现实场域通过面授开展,采用“自上而下”、“你说我听”的垂直灌输的育人模式,这种育人模式下不仅育人场景较为单一,个性化育人设计略有缺乏,思政课堂的参与度和吸引力也有待提高,未能实现精准育人的目标。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彻底打破这一育人模式。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促进了教学工具、手段和载体的创新,使思政教育突破时空限制,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交互,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从“单向教”从“双向学”转变。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学习状况、思想动态、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以及意识形态倾向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再通过数据资源整合、算法推荐功能建立动态数据库与预测模型,进而弥补“传统思政教育不能分析海量行为信息数据难题,不能分析线上对象行为和把握规律的问题”[1],有助于思政教师以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偏好等信息为依据,为大学生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因此,数字赋能教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实现从“大水漫溉”到“精准滴灌”、“单向灌输”到“双向交互”的育人模式的升级。
三是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数字时代,新媒体新技术的嵌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参与性强、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在提升思政课堂“抬头率”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例如,为让学生“亲身”感受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伟大成果,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内,高校师生通过使用VR眼镜亲临其境体验四川大凉山“悬崖村”上学路从藤梯到钢梯的变化,VR、AR 和MR等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让思政教育内容能“亲眼见”、“亲身感”。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催生出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平台上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练习,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学习。数字赋能思政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互动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传达。
思政教育广度主要指通过运用特定的教育手段而达到受教育群体及教育效果受众的辐射范围和教育内容的涵盖面。数字赋能教育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政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广。借助数字化技术,思政教育资源打破了课堂、教室的时空界限,跨越山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中国慕课建设数量与学习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二是获取思政教育资源的途径广。数字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大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线上学习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偏好和学习习惯来选择数字化方式来获取学习资源。例如,学习强国、B 站等就是大学生获取数字学习资源的热门平台。三是思政教育资源涵盖的内容广。智能移动设备功能的完善和各大课程应用软件的与日俱增为大学生提供了数量庞大、内容广泛的学习内容。除了思政课堂和教材等传统意义上权威思政教育内容外,依托数字技术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非正式的思政学习内容。
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流向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与农村、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形成了较大的鸿沟。通过各地实践证明,数字赋能教育促使教育资源的流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慕课西部行”计划仅2022 年就帮助西部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126 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数达2.1 亿人次[2],慕课正是乘着教育数字化的东风让各地学子快速便捷的享受名校、名师等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数字化赋能教育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壁垒,扩大了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了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在城乡和中西区域的共享,弥合了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鸿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普惠的实现正是对人民群众关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期盼的呼应,传递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温度。
在数字化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碰撞的背景下,高校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不高、算法推荐构筑“信息茧房”、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欠佳等问题成为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开展数字思政教育,进行数字思政学习,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关于数字信息和数字资源的获取、加工、运用、传播、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3]。当前,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整体不高,成为制约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师盲目崇拜技术装备,过度使用技术教学手段,错置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关系,重形式而轻内容。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堂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态,但在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的遮盖下思政教师会忽视对思政教学内容的深耕,从而弱化思政课内在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对数字工具和资源的运用仅是简单的叠加与搬运。部分思政教师对数字化技术“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或“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导致数字化资源和设备遭到闲置和浪费,未得到高效利用。同时,大学生也因欠缺数字化思维和媒介素养等问题不能及时获取和消化呈现非线性、碎片化和离散性等特点的数字思政内容。加之,大学生未能理性处理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收的大量娱乐化、社交化信息,使学习过程中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算法推荐是数字化时代的典型应用。算法推荐通过对用户的浏览轨迹的记录和分析,为每个用户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并进行“投其所好”式的信息推送。因此,算法推荐因给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体验而得到广泛运用。算法推荐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有助于在数据过载的时代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然而,算法推荐通过过滤机制、程序化推送,自动筛掉学生不感兴趣的信息,进而实现“精准投送”。长此以往,学生就只能接收到自己“喜欢看”的信息,却过滤掉“应该看”的信息,不自觉地陷入了“信息茧房”的困境,所以,算法推荐系统下掩盖的是带有偏见的数据信息。流量为王的时代,算法平台对大学生精准投送其偏爱的信息,这些经过“精挑细选”和定向投送的的信息呈现单一、同质、窄化、结构失衡等特征。因此,陷入“信息茧房”的大学生在思想、情感、价值方面容易出现“先入为主”,视野日渐狭隘、思想日益固化,价值认同也逐渐圈层分化。
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各种数据在重复使用和交互中所产生的效应远远超过单一应用的效果。所以,如果拥有不同数据的各大思政教育主体能实现数据信息共建共享,就能拓宽信息的覆盖面和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当前,各大思政育人主体在开发、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拥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日趋丰富,但其在数据共享的速度与开放程度等方面仍有欠缺。一是共享意识不强。部分高校为防止重要资源的流失,在交流和共享中出于自我保护可能会隐藏本校信息数据,这直接影响资源共享的效度。二是共享机制不完善。当前各高校间未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在数字思政资源共建共享中各自为政,没有针对高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开发、建设,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另外,各大教育资源软件互不兼容、教育资源共享形式各一,也增加了资源的使用难度,降低了资源的使用率。三是共享教育资源的开发、更新和维护不到位。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维护、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的投入,致使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不充分、更新不及时和维护不到位,信息数据缺乏实效性,影响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效果。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让数字技术成为高校思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需要提升思政教育主体数字素养和技能,优化数字思政教育内容供给,打造数字思政资源共享新模式,真正做到以数化人、以数育人。
提升高校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筑牢数字思政创新发展的能力基础,是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强对数字教育优势的宣传力度,提升思政教师对数字教育的认同感;组织和开展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培训,培养思政教师数字化思维,提升思政教师数字化基本技能;制定数字教学能力考核体系,增强思政教师的数字教学的评估能力;构建思政教师数字教学共同体,以线上+线下的混合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师数字教学的交流研讨,实现思政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制定高校教师应用数字技术教学的奖励政策,激励高校思政教师规范适度开展数字化教学。
发展什么样的经济,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发展数字经济必然要求教育向数字化转型,培养面向数字经济的人才。针对教育对象,要开设数字化学习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培养其数字意识,使其具备收集、鉴别、加工和应用信息的技能;引导教育对象辩证的看待、规范的运用信息,避免各类不良信息的侵蚀[4];再者,教育对象还要自觉培养良好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增强自律能力,规范高效地进行数字化学习。
优质的教育内容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的关键一环。在信息生产领域,通过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显著提升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5]。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着眼于大学生需求侧,从供给侧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数字思政内容。
第一,把握学生需求全貌,增强数字思政内容的精准定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全面把握学生的整体需求。优化算法推荐技术,从多类信息数据库中获取大学生信息数据,多维度分析大学生的偏好信息,从认知、思想、价值等角度精准勾勒大学生画像,绘就内容推荐图谱,从而根据学生思想需求、认知特点和思想困惑等有的放矢的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性、思想性和吸引力。
第二,坚持数字思政内容的价值引导,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数字技术因欠缺鉴别价值能力,所以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分发的的信息进行引导和约束[6]。因此,要加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投送力度,筑牢数字赋能思政教育的主流价值基础。在投送内容的选择上要贴合育人对象的关注热点、成长痛点、知识盲点、思想疑点,有针对地调整、优化内容供给,增加像中华传统美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流意识的优质思政内容供给,用健康向上的思政教内容涵养大学生品格,防止思政教育的泛娱乐化倾向等问题。
第三,创新数字思政内容的表达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基于教育主体差异性、顺序性和层次性等规律,思政教育内容要根据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和专业等实际情况的差别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按照大学生个体画像开展层次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将“马语”、“毛语”和“习语”转换为生动、幽默的青春“网言网语”,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主流思想进行投送,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依托数字技术采用动漫、微视频和直播等新方式向学生呈现、传播思政内容,提升高校学生思政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优质思政教育资源不仅是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也是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数字化技术的嵌入,破除了阻碍教育资源共享的壁垒,促进数字思政资源的流动,使数字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得以实现,推动了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一是搭建数字思政资源共建共享的研学平台。高校应树立共享理念,加强交流协作,营造良好的共享环境。当前,数字马院等思政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成功探索拓展了数字思政资源的获取渠道。数字思政资源平台应汇集教学、科研和服务管理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数字教材、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资源等[7]。基于此,不仅可以聚焦思政教育的热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开展学术论坛,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还可以开发包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等内容的数字思政教学平台,从而扩大数字思政资源的共享规模。为提高数字思政资源的共享率,要及时对数字思政资源进行更新并定期对共享平台进行维护。
二是完善数字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8]为遵循,通过健全数字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标准,促进数字思政教育资源在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下实现共享常态化。同时,做好兼容和转换工作,保障信息数据顺利共享,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三是建立科学的数字思政教育资源体系。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在开放共享中促进知识、数据和信息的交互,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设数字思政数据库: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开放共享,广泛挖掘优质课件、特色案例等课程资源,打造微课、微视频和微讨论等数字化课程模式,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高校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为思政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等等。
总之,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校思政教育展现了新样态、新特征和新气象。立足数字化时代,审视数字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应势之举。基于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优化数字思政教育内容供给,打造数字思政资源共享新模式,实现数字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丰富育人内容、创新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