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安全思想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二十大报告中国家安全部分的文本解读

2023-06-05 03:00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二十大国家

王 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维护国家安全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受住了各方面国家安全风险挑战。通过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并反击了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斗善斗,打赢了多场硬仗,有力地回击外部势力对我国内政的干涉。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非常严峻,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决不能掉以轻心。2013 年11 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事业有了坚强的领导统筹机构,有利于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2014 年4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我国维护国家安全事业也有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指导。除了组织和理论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2015 年和2021 年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和《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从战略上对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宏观指导。

当前,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在国家安全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动态看待国家安全威胁,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安全威胁有恶化、异化的现实可能性,现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手段也有可能无法继续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新时代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只有补齐国家安全的短板,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安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二十大报告共有91 处提到“安全”,其中27 处涉及“国家安全”。可见,“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重要议题,也是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二十大报告是对十年来我国新时代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与趋向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总结,提出了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的目标和任务。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的部分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制度设计;理论体系也更加完善,将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通过解读和阐释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国家安全内容,可以加深对党中央制定的国家安全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统一认识;有利于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构建新安全格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从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其中,Eff是运营效率;size为企业规模,用总资产对数衡量;ms为市场份额,由公司销售额占该行业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表示;cfi表示自由现金流,用企业自由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div为经营多样化,用营业收入来源中不同行业数量来表示;age表示上市年限;e为残差,即为所求的管理者能力变量。

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一)合理界定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十大报告不仅涉及国家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国家安全治理水平,还涉及公共安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出只有统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总体国家安全理论是我国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理论指导。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反映了党中央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定信念和对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视。

虽然在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但是国家安全概念也不能过度泛化,而是需要有核心内容和基本遵循。目前,在国家安全研究中,存在着“宽泛”和“狭窄”的争论。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我们要警惕和反对两种倾向:过度安全化和不合理去安全化。“安全”是超越一切政治规则和政治结构的一种途径,实际上是一种所有政治之上的特殊政治。“安全化”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更为激进的“政治化”描述。公共问题被安全化意味着这些问题作为“存在性威胁”被提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并能够证明这些措施尽管超出了政治程序的正常限度但仍然不失为正当。过度安全化会不合理地扩大国家安全外延,使国家安全成为无所不包的“口袋”。如果任何安全问题都用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解决,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过度安全化后果。过度安全化不但会使社会失去活力,也不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权的平衡。毕竟,按照安全主体来划分,安全领域不但有国家安全,还有公共安全、个体安全。“去安全化”是长时间范围的最优选项,因为它意味着没有问题需要用“威胁我们的政策”这样的话语来表述。除非将它们排除出“威胁-防卫”的逻辑循环怪圈,而进入普通的公共领域。①[英]巴瑞·布赞、[丹麦]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32~37 页。然而,不考虑国情差异,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去安全化,也是不合理、并要予以反对的倾向。不合理的去安全化或是将国家安全概念仅仅限定在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或者以我国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作为界定标准,甚至是限定在更狭窄的反间谍领域。不合理的去安全化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国家安全问题,无法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事实上,国家场域和公共场域是不同的场域,虽然二者有一定的交叉,但是国家场域并不能完全涵盖公共场域,后者有自己的核心内涵。公共事件的处理并不能简单依靠政府公权力,还要依靠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的合力。特别是处置一些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更需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体制,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如果单纯依靠国家公权力是无法有效化解公共安全威胁,更无法有效预防公共安全威胁的。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为例,近年来,各地发生了多起伤害幼儿、驾车冲撞行人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性案件。这些以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为目的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不但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害,还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情绪,使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治理成为一道公共安全治理的难题。要有效治理这一问题,就不能仅仅依靠事后的刑事打击,还需要引入公共安全治理理念,不但要探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生成的深层次机理,还要通过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从根本上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除了依靠国家司法机关的打击外,还需要社区、家庭、社会机构等单位发挥合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稳定。

(二)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3.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2 年8 月,美国商务部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限制美国企业支持中国等国家的半导体研发和生产。这种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国“卡脖子”的行为,无疑会严重危害我国半导体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顾盼总是说阮小棉有失忆症,连他们相识时那么精彩的情景都不记得。他告诉她,那是他第一天穿上警服,路上有人喊抓贼,他拔腿去追,有一点紧张,手心里都是汗,追得正酣时撞到阮小棉,把她撞到路边的大树上,肩膀脱了臼,一个顾此失彼,贼便趁机跑得影子都没有。

二、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境界:对新论断、新观点的解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大同”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理想追求。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也追求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强调在维护好国内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建设,为国际普遍安全作出我国力所能及的贡献。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可以独善其身。应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核威胁等等,都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同时,还要摒弃不惜损害他国安全利益、追求不切实际的绝对安全的错误倾向,积极树立全球安全观。我国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努力加强安全领域合作,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就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全球安全观。

我国对安全和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二中到五中全会的公报文本,考察了“发展”和“安全”关系的动态变化,认为从以“发展”为中心到“发展”与“安全”并重、再到“安全发展”融合性理念的生成,体现出党对“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②倪春乐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安全发展”:基于十九届二中—五中全会公报的文本分析》,《情报杂志》2022年第2 期。“安全发展”融合理念的提出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升华,也是对“发展”和“安全”关系作出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解读。③王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新时代国家安全论述的解读——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分析文本》,《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 年第1 期。

(2)西北部丘岗养殖区。王店、庙前、淯溪等镇地处山岗地带,养殖池塘分布区域较为零散,以丘岗渔业为主。养殖品种为青、草、鲢、鳙、鲤、鲫、黄颡鱼、团头鲂、小龙虾、黄鳝、泥鳅、龟、鳖等品种。部分地区结合区域优势,形成了健康生态高效、休闲观光等特色渔业基地。

(一)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关系的新境界: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

在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很大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论断和新的观点。这些论断与观点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是对我国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实践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提炼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我国今后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遵循。

2022 年10 月,拜登政府发布了最新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是美国面对的最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可以说,这是一份以应对“中国挑战”为底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纵观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可以发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外部分聚焦于美国在世界主要地区的安全战略,其目的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虽然我们不认同美国的战略诉求,但是在我国“强起来”的发展阶段,将不可避免地会介入海外事务,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需求日益紧迫。这需要不断加强我国在海外的预防性战略部署,争取国际安全运筹的主动权,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在关于外部安全方面,我国目前的国家安全战略更多是倡议性的,中国的角色定位也是作为全球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者。当然,除了对全球安全做出贡献,我国还要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主动在世界上的一些关键地区进行战略布局,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要遵循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合作而不“合流”的指导方针,建立争取国际安全运筹主动权的宽广平台。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是要挑战或用革命性的手段推翻现行国际秩序,也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加入现有国际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的基础上,以中国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结合为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改进和制定。①刘静波:《21 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2006 年版,第265~272 页。

(二)安全和发展关系的新境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四川工商学院,德育放在学校的首位。学校采取寝室走访、学生谈话和课堂教学等多方位形式进行德育,培养具有良好德行的当代大学生。

颗粒饲料成品的水分含量南方控制在不高于12.5%,北方不高于14%。在此条件下,应通过技术手段使颗粒饲料的水分活度维持在0.7以下。

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是安全和发展在新时代的演进,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中的“新”体现在形势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新安全格局是指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实现了现代化的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④朱正威等:《新安全格局的基点与基本维度》,《行政论坛》2023 年第4 期。要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保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为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2.5.5 术后导尿管堵塞 推荐意见:①术中将切除组织或血凝块彻底清除;②术后应根据冲洗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避免血凝块形成;③如发现导尿管引流不畅且排除导尿管滑脱,应尽早使用注射器加压反复抽吸,将血块或组织碎片吸出或更换导尿管。

(三)预防为主理念的新境界: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预防为主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新时代将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实落细就是要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法律上对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其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家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根据国家安全风险程度,及时发布相应风险预警”。

监测和预警是国家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监测是准确预警和有效管控风险和危机的前提。不同领域中,国家安全风险的产生原因和发展态势各有不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及时跟踪掌握有关信息,根据风险的种类和特点,通过精细划分监测区域和确定监测项目,建立起常态化、动态化的监测体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对国家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为有效防范、化解和管控风险打下基础。做好国家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明确机构人员,细化任务分工,同时配备专业设备,形成上下衔接、实时共享、效能统一的监测网络。实际上,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防震减灾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规定,我国已经在相关领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这些网络在建立之初,往往旨在监测一个或数个领域的安全风险或者突发事件,未必均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但是,在建立健全这些监测网络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工作模式,却为我们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预警是指在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发生蔓延并造成现实危害之前,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监测判断的可能性,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响应措施应对安全风险,避免国家重大利益因应对准备不足而造成损失。考虑到国家安全风险分布于不同领域以及相关应对措施具有较强专业性、难以划定统一预警标准,各级、各部门可以根据职责分工和风险紧急程度、危险性,自行制定预警标准,以数字或颜色对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及时发布风险预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家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预警信息发布单位要密切跟踪监测安全风险的发展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将调整结果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以便随时进行调整。①乔晓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6 年版,第257~259 页。

(四)维护重要领域国家安全新境界: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维护粮食安全,要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就会更足,奋进新征程的步履就会更加坚实。②人民网:《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https://politics.gmw.cn/2022-03/15/content_35588661.htm,访问日期:2023 年5月20 日。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追求。

2.能源资源安全。欧洲能源危机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性。我国虽然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但是能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能源约束矛盾突出,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巨大。随着美国加紧对我国实施战略围堵,我国利用境外能源资源的国际环境趋于恶化。同时,在能源资源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兴风作浪的背景下,我国能源资源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将面临更多的棘手问题。为了确保能源资源安全,要努力建立有效的能源资源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构建新型国际资源能源秩序,经略海洋资源能源,开展能源资源外交,以维护我国在海外的能源资源利益。③本书编写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读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年版,第119~124 页。

提高公共安全的治理水平,需要以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途径。首先,要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主体的能力。公共安全治理需要人来实施,主体是关键因素,要努力提升相关主体的素质和治理意识。其次,要强化制度保障。好的制度可以使治理效果事半功倍,政府要加强公共安全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建设,非政府机构也要加紧出台自治公约,共同促进公共安全治理的制度建设。最后,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法律体系建设,这也是依法治国在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在公共安全治理领域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基本法。除此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等具体领域的公共安全法律。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公共安全具体领域法律制度的覆盖面,弥补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空白,不断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法律体系。

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如果说国家安全的核心内涵是“国家重大利益”,公共安全的核心内涵则应该是“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不同的核心内涵,因此,维护公共安全的手段也要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创新性,不能简单地搬用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而是要做到区别对待。例如,适用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技术侦查等手段就不能适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当然,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是紧密结合的,共同统一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平安中国就是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统一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显著特征。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领域的列举是一个开放的模式,并非固定不变,应随着国内外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进行增减。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举的具体国家安全领域并没有粮食安全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虽然列举了“资源安全”领域,但是资源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重合,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化和细化。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要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处于不安全状态或者存在着不安全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确保这些领域的国家安全。虽然,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也有“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表述,但这是“在经济建设上”部分出现的;而二十大报告将其置于了维护国家安全部分。关于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论断,则极大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重要国家安全领域的认识。一方面,党中央将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看待和把握;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虽然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临的挑战还依然艰巨,特别是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领域,更是任重而道远。

新课标下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充满诗情画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等创造一个教学情景,将语文教学内容融入多媒体技术,使其生动且充满趣味,以此来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另外,语文老师也可以在备课期间为待讲课文配置相应的插图或背景音乐,在课堂开始前播放给学生看、听,这样可以快速将学生的状态拉入教学环境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五)国家安全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的新境界: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的必然要求。社会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中的一个重要国家安全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维护社会安全要充分贯彻群众路线,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对维护公共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必不可少。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等,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来源,对它们的预防和治理都离不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二十大报告在论述社会治理时,特别提到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无差别滥杀、伤害无辜群众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在各地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但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造成民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也造成了无辜群众人身和财产的损害。针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问题,要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要坚持预防为主、惩防结合的原则。不但要加大法律层面,特别是刑法层面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还要深入探究此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如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仍不畅通、不规范等等。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要建立司法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治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共同体,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不断提升民众的安全感,从而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三、结语

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是党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宣言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国家安全纲领。党的二十大对国家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不仅单独辟出一章论述国家安全问题,更是针对维护国家安全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构建和制度设计。与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等以往文件相比,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新的特征:

第一,不仅指明了方向,而且提供了路径。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提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同时,给出了明确具体的实现路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项工作也是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国家安全治理领域里的重要任务。因此,理论界有必要加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研究,为实现二十大勾画的国家安全蓝图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及时提炼总结经验,回应时代需求。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多发。由于这些安全风险具有独特的产生机理,很难完全用传统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来应对和解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提出维护公共安全的概念就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在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才能真正解决公共安全问题。

第三,治理理念进一步深化。治理理念是对管理理念的批判和升华,二者有着本质区别。治理讲求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资源的双向流动,摒弃主体的一元化和信息资源的单向流动。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社会治理问题,这是对治理理念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第四,系统思维贯穿始终。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以及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塑造等方面。因此,必须将系统思维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始终,注意体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二十大报告不但提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还提出了公共安全治理和社会治理,将其视为一个系统性的共同体。

总之,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问题提升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高度,是对国家安全规律性认识深化的结果。其针对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也做出了新的制度设计。理论界要做好二十大精神的解读和阐释工作,挖掘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论述的丰富思想和核心要义,将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国家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二十大国家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把国家“租”出去